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6043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过秦论自助教材Word下载.docx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

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基础演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崤(xiá

o) 

膏腴(yú

) 

逡(qūn) 

镞(zú

黔(qiá

n)首 

氓(mé

ng)隶 

隳(huī) 

鞭笞(chī)

轸(zhěn)恬(tiá

n) 

藩(fān) 

瓮(wè

ng)牖(yǒu) 

孝公既没(mò

召(shà

o)滑 

 

俯首系(xì

)颈 

践华(huà

)为城 

劲(jì

ng)弩

不及中(zhōng)人 

墨翟(dí

蹑足行(há

ng)伍 

将(jià

ng)数百之众

度(duó

)长絜大 

比权量(lià

ng)力 

万乘(shè

ng)之势 

朝(chá

o)同列

一夫作难(nà

n)

二.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三.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②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③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一样

④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在国内、向南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⑥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

⑦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活用规律:

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

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①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③约从离衡

使……离散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

⑤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争斗

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灭亡

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

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①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②以弱天下之民

使……弱,削弱

③以愚黔首

使……愚蠢

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四.特殊文言句式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判断句)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被动句)

③陈利兵而谁何。

(宾语前置句)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介词结构后置)

【合作探究】

一、整体把握:

1.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如何理解这句话?

提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2.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一)记叙部分(1-4段):

写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一层(1-3段):

写兴起的过程。

第二层(4段):

写灭亡的过程。

(二)议论部分( 

5段 

):

写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二、研读第一段:

1.文章第一段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主要写秦国势力的崛起。

先写秦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然后写秦孝公的对内对外政策,最后写实施上述内外政策取得的成果。

2.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

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

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

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

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3.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

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

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

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三、研读第二、三段:

1.第二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答案:

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

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

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

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

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

“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这是第一次合从。

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

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

这是第二次合从。

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

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2.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

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

这种说法对不对?

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

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

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

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联合起来的九国诸侯。

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

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

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

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3.读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

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

如要实写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 

试用几个词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

写秦始皇对内政策这一层的目的是什么?

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说明秦守天下“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④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⑤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

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四.研读第四、五段:

1.分析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明确:

详述了陈涉身分之低下,才能之平庸、财富之匮乏、起义之仓猝,士卒疲惫(或军队弱少)武器钝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

同时又描述天下风起云涌、积极响应的形势。

在这样的劣势之下,竟能使“天下云集响应”,说明秦的暴政使得人心尽背,整个天下都是秦王朝的敌人。

这些事实说明了秦朝的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在叙述中含有“过秦”之意。

2.第5自然段写了哪些对比?

文中还有哪些对比?

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第5自然段先将攻天下的秦国和守天下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

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

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全文共有三大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之对比。

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

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

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

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又一个强烈的对比。

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

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敝,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

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三是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第5自然段)

作用:

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急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全文结论之所在。

这一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3.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由叙史和议论两部分组成。

叙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史的升华。

作者通过叙述,概括秦朝百余年的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为最后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作者的叙述中始终包蕴着文章的中心,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以史实为论据的论证,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章的中心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

4.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

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①“施仁政,行仁政”。

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

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妻鬻子。

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

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①具有赋的特色,讲究铺排渲染。

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个短语;

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气势。

②行文多用骈偶,琅琅上口。

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有时骈句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巩固提升】

1.填空。

(1)战国四公子:

齐国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赵国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楚国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魏国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2)先秦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关东”指__________以东,“山东”指    以东,“河南”指__________以南。

“百越”指古代__________族居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统称百越,也叫__________。

(3)“黔首”是__________朝对百姓的称呼,“氓”“隶”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泛指下层人民。

“七庙”是__________的宗庙。

(1)孟尝君 田 文 平原君 赵 胜 春申君 黄 歇 信陵君 魏 无忌

(2)函谷关 崤山 黄河 越 桂 浙闽 粤 百粤

(3)秦 民 奴隶 天子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

功业。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

可靠的。

C.焚百家之言 

言:

言论,句中指著作。

D.乐毅之徒通其意 

徒:

门徒。

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之徒”与文中的“之属”“之伦”意思相同,指“这一类人”。

3.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本题考查我们对古今异义词语的理解。

A项中“明智”古义:

有见识有智谋;

今义:

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等。

B项中“以为”古义:

句中是两个词,中间省略了“之”,意思是“把它作为”;

认为。

C项“迁徙”古义:

被征发;

迁移。

4.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

5.选出加点的词义相同的一项

A(A项中①②都是“到了”的意思。

B项中①为“遗留”,②为“丢失”。

C项中①指“便利(条件)”,②应理解为“锋利”。

D项中①是“制度”的意思,②念duó

,“估量”的意思。

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选出下列短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锄耰棘矜 

②钩戟长铩 

③万乘之势 

④度长絜大 

⑤一夫作难

A.yōu 

chè

nɡ 

xié

n

B.yōu 

jǐ 

shè

duó

C.yǒu 

D.yǒu 

B(“矜”“乘”“度”“难”均为多音字,要根据意义来区分。

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A项中①“夫”是发语词,无意义;

②中“夫”指男子,具体指戍卒陈胜。

B项①中“致”是“(发展)到”之意;

②中“致”为“招纳”之意。

C项①②中的“然”都表转折,意义相同。

D项①中“朝”为使动用法,意为“使……来朝拜”,②中“朝”为“朝庭”。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D(文中指崤山以东,今义为省名。

9.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

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汉文帝以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D(“他们”不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