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6182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

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

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d.橙汁的密度ρ橙汁=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农忙时节,小明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配制盐水帮妈妈筛选农作物种子.要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种子,盐水的密度应该略小于饱满种子的密度.为了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是否合适,小明通过如下的实验进行测量.

(1)调节天平平衡: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3)如图所示,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V;

(4)如图所示,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请把下面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填写完整:

空烧杯质量m1(g)

盐水体积V(mL)

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2(g)

盐水密度ρ(g/cm3)

30

(5)按照以上方法,小明测出的盐水密度值可能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盐水密度的真实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____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____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kg/m3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5.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三种方案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

(2)实验记录数据:

m1=30g,m2=52g,m3=52.8g,m4=____g(如图甲),V1=____ml(如图乙),V2=10ml,V3=19ml,其中方案3中液体密度大小为______g/cm3

(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________(选填“方案1”“方案2”或“方案3”)

6.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

(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g/cm3;

(5)若操作第(3)时,不慎将少量牛奶护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6)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______的杯子。

(ρ水=1g/cm3)

7.小华用在爱莲湖边拾到的一块约90g的黄蜡石进行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___拨动游码归零后指针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接着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___的___(选填“左侧”、“中央”或“右侧”)刻度线上使横梁水平平衡。

(2)往右盘放5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后,接下来应放___g(选填“20”或“10”)的砝码才是正确的操作;

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黄蜡石的质量为___g。

(3)用100mL量筒测量黄蜡石体积时,发现黄蜡石无法放入量筒,换用图中100mL的___来测量,测得黄蜡石的体积为34mL。

(4)根据测量结果算出黄蜡石的密度为___kg/m3。

8.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④利用ρ=

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选填“加盐”或“加水”)。

9.小元同学在完成“测量某小合金块密度”的实验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将小合金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合金块和水的总体积.

C.将小合金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橫梁恢复平衡.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写字母).

(3)正确操作后读取数值,如图甲、乙所示,小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g,小合金块的体积为___cm3,由此可得出小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g/cm3.

10.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在测量液体的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___。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

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记下液体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g。

(4)经计算求得该液体的密度为___g/cm3。

11.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测量一块玉石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处。

(2)用天平测量玉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___g;

将玉石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玉石的体积是___mL。

(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玉石的密度为___kg/m3。

12.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____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____g/cm3.

13.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8.4g;

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65.6g;

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mL。

(3)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ρ=____________kg/m3,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示意图。

(1)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图甲是指针静止时的位置,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图乙是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___g。

(3)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

①如图丙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②从水中取出小石块,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

③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

方案二: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

②如图丙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

(4)方案一测得小石块的密度ρ石=___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哪一种方案测得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

___,理由是___。

15.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大山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cm3;

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____,使天平平衡;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g.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kg/m3,用该方法测得的牛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选填“大”或“小”)

16.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

(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7.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③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

④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油。

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实验中m1、V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m2=40g;

则食用油的体积V=___________cm3,食用油的密度ρ油=___________g/cm3

18.小华随意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_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3。

 

参考答案

1.

(1)27

(2)10(3)2.7(4)偏小

2.DCEBA61.8

3.

(1)左(4)40761.15(5)小于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不完全

4.

(1)73.4

(2)40(3)0.81×

103(4)大

5.

(1)水平右

(2)41.4201.2(3)方案2

6.

(1)左(4)1.1(5)偏大(6)牛奶

7.

(1)镊子分度盘中央

(2)2088.4(3)量杯(4)2.6×

103

8.

(2)偏大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

(3)左59.81.12(4)加盐

9.

(1)ρ=m/V

(2)ACB(3)

10.

(1)右

(2)用手拿砝码(3)136(4)0.8

11.

(1)水平零刻度线

(2)22.6102.26×

12.

(1)64

(2)①水要能浸没穿天石②穿天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3)3.2

13.

(1)右

(2)40(3)0.93×

103大

14.左322.5×

103偏小方案二方案一中,从水中取出小石块会带出一些水,导致测得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密度偏小;

方案二中,选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所测得的小石块的体积不受取出石块带出水的影响,测得的密度值更精确

15.

(1)40平衡螺母73.8

(2)1.02×

103小(目前流行的答案,对量筒的读数的错误认识)

16.

(1)右

(2)73.4(3)3.67×

17.

(1)

m1/g

V/cm3

m2/g

ρ油/g/cm3

(2)600.9

18.

(1)零刻度线

(2)38.4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