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68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文档格式.docx

①这道题出现了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情况。

②我们觉得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位进1,应该在十位上做个记号或打个点,免得十位

相加时,把它忘记了。

你们发现的问题真了不起!

而且想出了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确实是这样,你们看:

当个

位5和8相加满了十,就在个位上写3,然后向十位进1,为了避免十位相加把这个进上来的1忘记了,就在十位下面那个数“2”的右下角写个“小1”,那么,十位上相加的数字应该是:

“9+2+1”。

板书竖式:

98

+25

123

二、比较发现,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学习的两位数的加法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法有什么不同呢?

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课题)小结: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提高。

1、完成“做一做”

2、数学医院。

366895

+79+75+47

105818132

3、笔算下面各题。

45+6879+6355+4883+46

4、比一比。

46+28○26+4879+63○67+9385+58○64+46

57+48○46+5929+57○67+1854+66○639+82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

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从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中,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后自己试着说一说,并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算一算。

板书设计:

例1、98+25=123(种)

98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5

(2)从个位加起。

123(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课后小记:

 

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能正确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训练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

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

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师:

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

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师:

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400)

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300)

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

(700)

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

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2、笔算

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9+576369+487596+273

3、水果店有苹果498千克,又运来苹果276千克。

水果店现有苹果多少千克?

4、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不错,你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说说在计算时有哪些问题要提醒大家注意吗?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例2、376+284=660(种)

376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84

(2)从个位加起。

660(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第3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练习课)

教材第39~40页练习五的6~10题。

1、使学生掌握加法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一、基本训练。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上节课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那么谁能说说计算三位数进位加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说得真好!

可是啊,小马虎在计算时却出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有谁能帮帮他吗?

(教材练习五第7题)

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讲感受:

刚才我们共同改正了小马虎在计算时出现的错误,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趣味练习。

(1)练习五第6题。

教师把它设计为趣味游戏,让学生说一说它有哪些方法来连线。

①可以写竖式来计算,然后连一连。

②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试一试。

③还可以用计算个位数的办法来排除。

④还可以用计算最高位数的办法来排除。

(2)练习五第8题,让学生说说他的办法(方法同上),然后连一连。

三、发展练习。

1、练习八第9、10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笔算下面各题。

386+287469+593764+968369+917

3、估一估,连一连。

480+21489+716628+183369+261

比800大比800小

246+489367+353469+357404+513

四、全课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二、减法

第4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材第41页例1及“做一做”。

1、初步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及估算意识。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说说看,你们去过哪些地方?

你们去的地方离我们家大约有多远?

(学生自由畅谈)

然后观察教材主题图,创设情景。

小明也喜欢旅游。

今年暑假,小明去了美丽的云南,谁来说一说,他们的旅游路线是怎样的?

他们下一站准备去丽江,那么大理到丽江还有多远呢?

请你们估计一下。

(1)要估计大理到丽江有多远,首先要知道哪些条件呢?

让学生说出要求“大理到丽江有多远”,就是从“昆明到丽江的517千米中减去348千

米”。

(板书:

517-348)

(2)谁能详细说明你是怎样估算的吗?

综合学生的说明画出教材第23页的线段图,并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517可以看作

500,348可以看作350,500-350=150,所以大理到丽江大约150千米)

(3)揭示课题:

刚才用估算的办法求出了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但不是它们之间的准确距离。

那么大理到丽江到底有多远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笔算减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517-348的笔算方法。

①书写竖式。

如果要笔算517-348,那么竖式该怎么写呢?

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然后说说在写竖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尝试解答,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竖式我们会写了,那么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

把你发现的问题记下来。

学生解答后提出他们发现的问题,组织讨论。

a、从哪一位算起?

个位上的7减8不够,怎么办?

(从十位退1,再加上个位上的7是17,17减8得9)

b、十位上1退1后还剩几?

0减4不够减,又该怎么办?

(要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上10在减4,即10减4得6)

C、十位上从百位退1后为什么不是11而是10?

d、百位上这时是“几减几”?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讨论的笔算过程,把这道题边做边说一遍。

小结:

刚才我们解答的这道题,和以前我们学过的减法有不同的地方,出现了连续退位的情况(板书:

连续),在计算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十位上的计算,当十位从百位退1加本位上的数时,要把本位上的数字减1再加。

(2)随机练习:

431-98225-147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2、练习六第1题:

你对小蜜蜂有哪些了解?

看!

这些小蜜蜂在采蜜,它们应该分别在哪朵花上采蜜呢?

(学生讲解主题图的图意,然后连一连)

3、笔算。

712-365318-249276-188

4、判断对错:

    321      628     932     1582

   -93() -473() -845() -847()

    238     145     197     675

5、超市运来520千克鸡蛋,卖出3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续退位的减法,在笔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你说出来提醒我们全班同学注意好吗?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517-348=169(千米)

517

-348

169

第5课时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1、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

1、复习准备,引入新知。

(1)板演:

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365-287557-348

(2)总结并引入新课。

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5”你可以看作几?

带退位点的“7”可以看作几

带退位点的“3”呢?

……

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带退位

点呢,应该看作几呢?

(师将黑板上的第二题被减数十位上的“5”改为“0”)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个位不

够减,十位上又是0,该怎样退“1”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1)学习例2。

①指名读例2。

507-348

个位上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0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那该怎么办呢?

②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该怎么办呢?

(生:

可以从百位退1)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呢?

1个百或10个十)。

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

十位退1剩9,个位加10是17,17减8得9。

③教师根据学生口述的计算过程,板书:

507个位:

17-8=9

-348十位:

9-4=5

159百位:

4-3=1

④小结。

例2是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笔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退1,所以带退位点的“0”要少看1,看作“9”。

⑤练一练。

401-124605-378

(2)学习例3。

①出示例3500-185=,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

②这道题的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被减数末尾有2个零)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会的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③讨论:

个位上0减5不够减怎么办呢?

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

退位后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被减数原来是500,退位后变成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④练一练。

800-257600-108

三、巩固提高,发展运用。

(1)被减数上的□里应填几?

□□□□□□□

8008003

-496-6095

(2)完成练习六第4题。

(3)笔算下面各题。

401-289700-563803-276490-217

今天我们学习了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时,你认为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请你举例提出来,让大家今后引起注意好吗?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例2507个位:

17-8=9例3、500-185=315

9-4=5500

4-3=1-185

315

第6课时减法(练习课)

1、巩固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判断等多种能力。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提高计算能力,提高估算意识与能力。

1、基本练习。

(1)听算练习。

(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15-8=74-16=33-25=48-29=

34-18=32-14=61-39=72-58=

67-15=44-19=56-37=35-26=

(2)计算各题,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700-354508-279810-172

二、应用发展。

从上面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退位减法学得很好,有谁能根据上面的某一题来说说:

在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练习九的思考题。

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

一次失败,再次尝试。

最后集体

讲评。

(2)开火车小游戏。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题目也能解答!

接下来我们来开“小火车”。

238+78-195+479-388

三、拓展提高。

1、估一估,算一算。

24078710150630

①哪两个数相加和最大?

②哪两个数相减差最大?

③哪两个数相加和最小?

④哪两个数相减差最小?

2、把这些算式的得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

263+437600-333920-458818+182

4、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减法(练习课)

笔算减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第7课时加法的验算

1、初步理解并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理解验算的意义,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

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一、准备铺垫。

157+86=157+()=243()+86=243

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新知探究。

(1)看图提出问题:

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教材主题图)。

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

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谁能帮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妈妈要付给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加法的验算)

(2)教学例1: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35

+418

183

小组讨论:

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检验的方法?

哪些是我们想到的?

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①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②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③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教师归纳:

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在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

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在加一遍。

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要做到计算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3)反馈练习:

第27页“做一做”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通过验算看出你的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86+179188+276466+517439+545

3、检验下面各题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83698484

+579+435+516

10521033990

四、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加法的验算

例1、135+48=183(元)

+418

183

验算①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②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③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第8课时减法的验算

1、初步理解并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理解验算的重要性,自主探索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的验算减法。

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算出妈妈给小明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要付的钱是183元,课时妈妈没有零钱,付了200元。

(教材主题图)

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幅图包含了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

(妈妈付了200元钱,售货员阿姨应该找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师:

找的钱对不对呢?

谁能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售货员阿姨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内容。

减法的验算)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情景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①找回17元是对的。

②应找回27元。

(2)讨论“哪一种算法算得对”,体会验算的重要性。

有的学生会发现第①种答案正确,他们会反对第②种答案,另一部分学生也不能确定第

②种答案的正确性,教师及时发问“哪一种算法算得对”,让学生讨论如何判断“哪一种算法算得对”,引出我们要通过验算来判断。

(3)自主探究“哪一种算法算得对?

”---探索演算方法。

①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哪一种算法算得对”。

②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看法。

③班内反馈。

a、有的学生会想到将找回的钱和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的钱相加,是否是妈妈付给售货员

的钱。

183+27=210(元),不应找回27元;

183+17=200(元),应找回17元。

b、学生可能列竖式解决。

c、有的学生会想到用付给售货员的钱减去找回的钱是不是等于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的钱

200-17=183(元)

我们在做三位数减法的题目时,要注意进行验算,验算的方法多样,我们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28页,看看这些同学又想到了哪些验算减法的方法,和你想的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8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七的第1题的减法部分,并验算。

3、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871-246905-388543-269700-352

4、解决问题:

星星服装店有527件童装,上午卖出265件,下午又卖出146件。

星星服装店还有多少件童装?

4、课堂总结。

(1)揭题: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减法的验算。

(2)这节课自己的表现如何?

减法的验算

例2、200-183=17(元)

200

-183

17

验算:

①用200-17,看得数是不是183。

②用17+183,看得数是不是200。

第9课时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课)

1、通过加减法验算的练习题,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验算方法并应用验算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养成检查验算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