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7424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专用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主要原因是:

①黄河作为晋、陕两省的界河,奔流在黄土高原上,多峡谷瀑布,水流湍急;

②黄河的水量不大,但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航运比较困难;

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阻塞航道;

④冬季气候寒冷,封冻期长。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具体措施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效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山西省不仅发挥了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三废”的治理

(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3.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

探究点一 资源开发条件

有一句流行全国的谚语是:

“山东山西山里有,湖南湖北湖里出。

”点明了南方和北方物产资源的不同特点。

读图甲“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乙“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回答问题。

图甲 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

1.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储量丰富、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利于开采。

2.山西的地理位置对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影响?

答案 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3.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答案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很大的比重,石油、天然气、核能所占的比重很小;

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占有较大的比重。

4.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答案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使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会加速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

5.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解决?

答案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比重低。

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过分依赖一种能源风险较大,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多样化,尽快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山西省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2017·

江苏省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下面左图为“沪宁杭工业区示意图”,右图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

2.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  )

A.铁矿资源缺乏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D.市场狭小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两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都是水陆交通便利,都是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沪宁杭工业区煤炭资源不丰富,水力资源不丰富,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鲁尔工业区煤炭资源丰富,但不是“鱼米之乡”。

选C正确。

第2题,沪宁杭工业区是市场指向型,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源都是依靠外运;

鲁尔工业区是建立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的,但铁矿石依赖进口。

选A正确。

探究点二 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材料一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

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山西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材料二 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试评价“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的影响?

答案 有利影响:

“变输煤为输电”,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并能降低运输成本,可增加山西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

一是山西省缺水,发电要耗费大量水资源,会加重水资源危机;

二是当地建设火电站会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加重当地环境压力。

2.依据材料二,2003~2008年各工业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依据材料二,2008年加工工业比重较2003年上升;

原料工业占主体地位;

采掘工业比重下降。

3.山西省应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其从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答案 

(1)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2)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3)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

4.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1.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

措施

目的

实施

效果

扩大煤炭开采量

满足全国对煤炭的需求,建设全国性能源基地

扩大煤炭的开发规模,增加产煤量

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缓解交通压力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建设了大秦线、神黄线、焦—兖—日线运煤专线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建设坑口电站,提高电力生产能力,变输煤为输电;

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山西能源结构的问题及综合利用效益

山西省通过对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体如下:

(2017·

南京市金陵中学期中)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工业部门,合理的是(  )

A.①-电力B.②-化工

C.③-钢铁D.④-炼铝

4.山西省大力发展火电工业,变原煤输出为电力输出,这样做的好处有(  )

①节省运输成本 ②改善山西当地环境 ③缓解交通压力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地方收入 ⑤减少就业机会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实现山西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扩大煤炭生产规模,构建单一的产业结构

②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③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

④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重化工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3.A 4.C 5.C

解析 第3题,据图中箭头方向可知,开采铝矿之后应为炼铝工业,即②为炼铝;

炼铝需要动力,即①为电力;

煤炭焦化工业之后应为化工,即③为化工;

炼铁进一步深加工为钢铁工业,即④为钢铁。

故选A。

第4题,山西变原煤输出为电力输出,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节省运输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地方收入,增加就业机会,①③④正确,⑤错误;

同时会加剧山西环境污染,②错误。

故选C。

第5题,延长产业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②③正确。

探究点三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露天煤矿易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

答案 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

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3.分别说出隔离护坝和固沙草方格的作用?

答案 隔离护坝:

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上涨流入采掘区;

同时阻挡采掘区和复垦区的煤渣等进入河流,造成河水污染。

固沙草方格:

阻挡沙丘的侵袭,防止沙丘掩埋道路。

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

5.其他工程及生物措施还有什么作用?

答案 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滞蓄排泄的矿坑水和雨季大气降水,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固沙草方格和乔木、灌木结合形成防风体系,能够有效地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同时还能起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矿区环境的作用。

6.对这个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答案 对这个生态建设方案,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提出不同的建议。

例如生物措施中,可发展林—灌—草的防护体系,利用草地发展畜牧业,增加经济收入,这样就能生态、经济兼顾,有些矿坑不需要填充复垦,而是保持一定的水面发展淡水养殖,在此基础上加以绿化和美化,建成生态旅游区,供游人休闲娱乐等。

山西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6.下列关于能源开发对山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开采露天矿要剥离表土,易造成水土流失

B.井矿巷道建设基本上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C.对工矿废弃地的复垦不利于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D.不必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

答案 A

[拓展延伸] 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省能源基地的综合比较

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省能源基地煤炭资源都很丰富,资源条件优越,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

鲁尔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综合整治效果明显,山西省能源基地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成功的经验。

二者对比如下:

项目

德国鲁尔区

山西省能源基地

开发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法国等国家的铁矿区近,水源丰富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水源不足;

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

市场广阔

早期主要

生产结构

传统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

煤炭采掘业为主

存在问题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新能源开发使市场压力加大,环境问题突出

综合整

治措施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扩大煤炭开采量。

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治理环境污染

淮安市清江中学期中)鲁尔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回答1~2题。

1.下列表示“德国鲁尔区工业联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在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十分单一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鲁尔区的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工业以煤炭为中心形成关联产业。

第2题,该工业区一度衰落的内在原因是过度依赖煤炭生产,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

4.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

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夏季高温多雨,城市化水平不高,水资源缺乏;

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第4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

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采取的共同措施。

5.读“山西省能源基地(1996~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显示____________投资比重大,以便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2)B图反映在能源方面山西省电力投资比重接近了煤炭投资,这样做有何意义?

(3)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投资明显向耗能大的________工业倾斜,山西省发展该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______________。

(5)按比重由大到小的顺序列举山西省投资前五位的工业。

(要求写出具体行业)

(6)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调整了________工业的比重,使其产品向________和________方向发展。

答案 

(1)能源工业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外运压力;

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收益。

(3)有色冶金 铝土矿产丰富;

能源丰富。

(4)煤—焦—化

(5)煤炭、电力、有色冶金、黑色冶金、煤化工。

(6)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 重化 深加工 高附加值

解析 第

(1)题,由图可知能源工业所占比重大,也体现其主导产业的地位。

(2)题,变输煤为输电,应从三方面分析:

首先,对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增加了收益;

其次,输电的成本低于输煤,减轻了煤炭外运的压力;

第三,改变了单一的产业结构,促使其向多元化结构发展。

第(3)题,图中数据显示有色冶金远大于黑色冶金,既要结合本地区的铝土资源,又要考虑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丰富的能源为其提供了条件。

第(4)题,联系教材提到的三条产业链,可以分析该产业链为煤—焦—化。

第(5)题,能源工业比重最大,其中煤、电比重较大;

冶金比重其次;

再次是化工比重,其中煤化工比重最大。

第(6)题,通过图可知,产业结构由原来单一的结构向能源、冶金、化工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效益,有利于其向综合方向发展。

图表特征: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相似,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形之一。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下题。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两番、下降。

①说法与材料矛盾。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表格中煤炭的信息。

煤炭一直居主导地位,且数值在增大,即比例增大。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表格中石油、天然气的信息。

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都下降,且天然气比重下降幅度大于石油,但能源消费总量增加在二者消费量都增长的情况下,石油消费量增幅高于天然气。

C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下面为“2013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图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  )

A.甲B.乙C.丙D.丁

(2)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  )

A.减少灰霾天气B.减少紫外线辐射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消除酸雨危害

答案 

(1)C 

(2)A

解析 第

(1)题,对比图中四个国家各种能源所占消费比重,可知丙国水电比重最大,水电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碳排放量比较低,所以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丙国。

(2)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减少尾气的排放,减少灰霾天气,对紫外线辐射没有影响,会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和酸雨危害,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和酸雨危害。

一、单项选择题

盐城市阜宁县期中)矿产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工业区 ②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 ③属于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④前期工业结构以采煤、钢铁、化工和机械制造为主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属于鲁尔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缩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期工业结构以采煤、钢铁、化工和机械制造为主,②④正确;

鲁尔区是19世纪上半叶开始形成的重工业区,是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属于集聚型工业化地区,①③错误。

故选B。

第2题,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如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期中)读“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完成3~4题。

3.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廉价劳动力丰富

4.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表形态

B.资源分布

C.城市规模

D.市场需求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煤炭资源丰富;

铁路运输便利。

第4题,鲁尔区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河流水流平缓;

而攀枝花地区地处山区,河流落差大,不利于通航。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5~7题。

5.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6.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下列不属于为了加强山西煤炭外运而修建的铁路的是(  )

A.包兰线B.神黄线

C.大秦线D.焦—兖—日线

答案 5.A 6.C 7.A

解析 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原煤生产逐年增加,应属于扩大煤炭开采量的措施。

第6题,加强铁路运输建设,并建立以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及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都能缓解交通压力。

炼焦业不断向外输出焦炭,与运原煤相比质量上有所减轻,但体积上基本不变,所以并没有减轻对交通的压力。

第7题,为了加强晋煤的外运,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国家修建了神木到黄骅港的神黄线、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线、焦作到日照的焦—兖—日线。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

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

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

据此完成8~10题。

8.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人口锐减B.资源耗竭

C.产业升级D.生态恶化

9.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

A.改善生态环境B.优化交通布局

C.发展旅游产业D.促进商业发展

10.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

A.甘肃玉门B.福建厦门

C.辽宁鞍山D.湖北武汉

答案 8.B 9.A 10.C

解析 第8题,由材料可知,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

该地的棕地是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而形成的,故选B。

第9题,随着棕地的形成,该地生态环境恶化,综合整治过程中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都是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故选A。

第10题,辽宁鞍山为我国铁矿石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