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9010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聚丙烯装置危险化学品汇编文档格式.docx

28.05 

-169.4 

490 

-103.8<

-140 

3.0 

29 

氢气 

2.016 

-259.2 

585 

-252.8<

-150 

4.1 

74.7 

三乙基铝 

114 

-58 

186 

<

-52 

2MAC

CO 

28 

-207 

609 

-191 

12.5 

74 

20/30TWA/STEL

二、聚丙烯装置主要有害物介质(易燃易爆、有毒)的有关参数

(一)丙烯

1、理化性质:

丙烯分子式为C3H6;

分子量:

42.08;

丙烯为无色带甜味的气体。

气体密度1.46(空气为1)。

液体密度(20℃)0.5139。

熔点-185.2℃。

沸点–47.7℃。

闪点-107℃。

自燃点497℃。

临界温度92.03℃。

临界压力64.62Mpa。

蒸汽压:

0℃时-0.60Mpa;

10℃时-0.80Mpa。

20℃时-1.04Mpa;

30℃时–1.34Mpa;

40℃时-1.69Mpa。

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2.0~11.0%(V/V)。

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

有微毒,在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4000PPm。

2、用途:

丙烯主要用作聚合单体原料。

3、危害性:

丙烯有微毒。

丙烯空气中浓度高时会导致窒息,液态时与皮肤接触能冻伤皮肤。

丙烯与空气混合物在497。

C时能自燃,在爆炸极限内与明火接触会发生爆炸现象。

4、安全措施:

在丙烯存在区域内工作时,应穿戴安全护目镜、围裙,戴氯丁护胶手套,避免眼睛和皮肤与其接触。

高浓度区内工作时,应还须戴好供气面罩,且保证通风。

当发现泄露必须及时通风置换,若发生丙烯大量泄露,必须立即切断泄露源或在失火情况下,首先要切泄露源,并用水冷却邻近设备表面。

若有人吸入丙烯,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上风处,并执行《应急处理预案》,视情况对吸入者进行人工呼吸、供氧等急救,严重者请医务人员处理。

若发生人员乙烯冻伤事故应马上用15~200C的冷水冲洗伤处,并用手按摩揉搓伤处,直至皮肤恢复到正常颜色为止,然后迅速送到医院由医生检查处理。

(二)乙烯

1、理化性质:

乙烯分子式为CH2=CH2,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分子量28.05,密度0.5674g/cm3(20/4℃),冰点–169.2℃,,沸点103.7℃。

易燃其爆炸极限为2.7%~36%。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主要用作聚合单体原料。

(1)乙烯具有火灾爆炸的危害性,乙烯极易燃烧,其爆炸极限为2.7%~36%。

如发生泄露可能产生火灾爆炸的危害。

(2)毒性:

毒性属低毒类。

麻醉作用较强,但对呼吸影响较小。

乙烯主要经呼吸道吸入,经肺泡扩散,小部分溶解于血液中。

吸收后乙烯的绝大部分以原形通过肺迅速随呼气排出,如停止麻醉2min后,即在血液内消失。

只有在极高浓度(80%~90%)时,乙烯在血液内消失后,还能在组织中存留数小时。

故乙烯麻醉迅速,苏醒亦快。

急性中毒时,人吸入含37.5%乙烯的空气,15min可引起明显记忆障碍;

含50%乙烯的空气,使含氧量降至10%,引起人意识丧失。

若吸入75%~90%乙烯与氧的混合气体,可引起麻醉,但无明显的兴奋期,并迅速苏醒。

吸入上述混合气体25%~45%可引起痛觉消失,意识不受影响。

长期接触乙烯的工人,而慢性中毒时,常有头晕、全身不适、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个别与胃肠功能紊乱,体征无特殊发现。

对白细胞及肝功能的影响尚无定论。

(3)乙烯气体对皮肤无刺激性,但皮肤接触液态乙烯能发生冻伤。

对眼和呼吸道粘膜可引起轻微的刺激症状,脱离接触后数小时可消失。

(1)定期对带有乙烯介质的管线、阀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泄露必须及时处理。

若发生乙烯大量泄露或火灾时,应及时切断泄露源,着火时可用水、CO、干粉、泡沫、CCl4等灭火器灭火。

(2)急性吸入中毒按一般麻醉性气体中毒处理,注意防止呼吸中枢麻痹。

若吸入乙烯应及时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上风处急救,视情况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严重者送医院急救。

(3)若发生人员乙烯冻伤事故,应马上用15~200C的冷水冲洗伤处,并用手按摩揉搓伤处,直至皮肤恢复到正常颜色为止,然后迅速送到医院由医生检查处理。

(三)氢气

分子式:

H2;

分子量;

2.016;

氢气无色、无臭、无毒、无腐蚀性。

其密度0.0899克/升(Vn);

熔点–259.18℃;

临界压力1.30Mpa;

氢气易燃易爆,爆炸极限4.0~75.0%(V/V)。

它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起化合反应,与F、Cl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氢气用作聚合物分子量调节剂。

氢气具有窒息性,且遇明火和在高温状态下,能发生爆炸、燃烧危险。

爆炸极限极宽,其液态若接触皮肤,能产生冻伤。

应避免氢气与眼睛和皮肤接触。

如发生氢气泄露,应立即进行通风置换处理,当发生氢气大量泄露或火灾时,应及时切断泄露源,着火时可用水、CO、干粉、泡沫、CCl4等灭火器灭火。

若吸入H2,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上风处,视情况进行人工呼吸、供氧等急救,严重者请医务人员处理。

(四)载钛催化剂

含有Ti、Mg和有机物,外观棕色粉末。

有刺激性气味,与H2O发生放热反应生成氯化氢,与氟、水发生剧烈反应。

贮存和输送时要用N2覆盖保护(含有易燃有机物)。

燃点>

400℃。

载钛催化剂是丙烯聚合的主催化剂,用油脂配成膏状浆液,以便压力输送。

遇水或在潮湿环境下生成HCl,反应剧烈。

与皮肤、眼睛接触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吸入会引起食道烧伤。

如进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至少5分钟,冲洗时眼睛睁开并转动眼球。

与皮肤接触应立即脱掉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水冲洗皮肤。

若吸入应立即撤出污染区,请医务人员处理。

物料洒落时应立即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

着火时用CO2,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用水灭火,以免生成HCl,增加危险性。

储运注意事项:

N2保护下贮存,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要远离热源、火源和易燃物。

贮存温度在40℃以下,最好在10~30℃下贮存。

(五)给电子体

化学名称为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分子式为C9H20O2Si,分子量为188.3

无色到淡黄色透明液体。

密度937kg/m3。

沸点(110mmHg)157。

C。

闪点66℃。

燃点240℃。

助催化剂。

生产时用凡士林油配置成溶液或使用纯液体。

刺激皮肤和眼睛,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和悬浮微粒。

避免和皮肤、眼睛接触。

若接触,至少用水冲洗15分钟,并找医生治疗。

泄露时要立即切断泄漏源,用干沙、泡沫灭火器灭火。

灭火者应佩带氧气呼吸器。

(六)三乙基铝

三乙基铝的分子式为AL(C2H5)3,分子量为114.16,三乙基铝为无色透明液体,粘度(25℃)2.6MpaS。

熔点—58℃。

沸点194℃。

密度0.837kg/t。

自然点<-58℃。

化学性质活泼,与水、氧、醇、卤素等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在空气中自燃。

与人体接触能引起严重烧伤。

三乙基铝用作助催化剂。

三乙基铝与皮肤接触会严重烧伤皮肤。

与空气或H2O接触时能自燃并剧烈燃烧甚至爆炸。

三乙基铝毒性较大,与水及空气中的水份剧烈反应生成乙烷和氧化铝烟雾,当吸入氧化铝烟雾后,会引起流行**冒病症那样的金属烟雾病症。

三乙基铝泄露后立即切断泄露源。

着火情况下,用干砂、蛭石、干粉灭火剂灭火,绝对禁用水、泡沫、CCL4灭火剂。

操作者应穿戴防护用具。

若与TEAL接触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条件具备时要用冰水冲洗,并及时请医护人员处理。

贮运时要封闭保存。

(七)氮气

氮气分子式为N2,分子量为:

28,氮气在通常状态下为无色、无臭气体。

沸点-195.8℃。

密度0.808(-195.8℃)。

蒸汽密度1.25g/t。

氮气用于装置的密封覆盖、吹扫、气密、置换及输送等。

3、危险性:

氮气具有窒息性,无毒性。

若氮气渗入血管,小气泡会导致“压液空气病”。

4、处理方法:

定期对带有氮气介质的管线、阀门等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泄露必须及时处理,若发生氮气大量泄露,必须立即切断泄露源。

在高浓度区域作业时,应穿戴供气面罩。

若发生氮气窒息事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上风处,执行聚丙烯厂制定的《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视情况进行人工呼吸、供氧等急救,严重者请医务人员处理。

(八)凡士林油(矿物油)

精制的矿物油,无色透明液体属烃类混合物。

闪点200℃。

燃点415℃。

密度0.828~0.880(20℃)。

用于冲洗设备和管线,可作密封油防止密封泄露,以及用以配置催化剂所需。

吸入后能引起呼吸道黏膜发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眼睛接触时能引起发炎。

若不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皮肤溅上可用肥皂水洗去。

着火时,应用干粉泡沫灭火器灭火。

(九)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分子量为28,无色、无臭气体。

密度0.97。

熔点-207℃。

沸点-191℃。

燃点605℃。

爆炸极限12.5~74.0%(V/V)。

CO作为终止剂,紧急情况下用来终止反应器中的聚合反应。

CO与血红蛋白结合力比O2强,还不易分离。

轻度中毒会产生无力、失眠、听觉下降等现象,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等症状。

重度中毒会产生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脏功能衰弱、中枢神经严重损伤症状甚至死亡。

在CO钢瓶间外悬挂警示牌。

CO钢瓶间通风口要保持通畅。

泄露后立即切断泄露源。

在含有CO环境中作业时应戴防毒面具,在高浓度场所作业,应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上风处,抢救人员应带正压空气呼吸器,视情况进行人工呼吸,严重者请医务人员处理。

着火时可用水、CO2、泡沫干粉灭火器灭火。

(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分子量为,沸点℃。

熔点℃。

蒸汽密度。

无色气体。

二氧化碳用作杀死剂,用来杀死残余的TEAL

二氧化碳

(十一)乙二醇

乙二醇的分子式为HOCH2CH2OH,分子量为62,乙二醇为白色粘稠液体,比重(H2O为1)1.1132(20/4℃)。

沸点197.2℃。

凝固点-12.6℃。

易吸湿,能与水、乙醇、丙酮混溶。

乙二醇溶入水中可降低水的冰点。

燃点228.9℃。

将乙二醇加入冷冻水作为防冻剂,来降低冰点。

少量接触乙二醇无明显刺激作用,过量接触有危险。

着火时可用水、泡沫、干粉灭火气灭火。

皮肤接触可用水、泡沫、干粉灭火器灭火。

皮肤接触可用水清洗。

(十二)硬脂酸钙

硬脂酸钙的分子式为Ca(C17H35COO)2,分子量为606.95,硬脂酸钙为白色无味粉末。

熔点150~160℃。

比重(H2O为1)1.07(20℃)。

分解温度>250℃。

燃点400℃。

空气中燃烧下限为25g/m3。

硬脂酸钙是一种聚丙烯添加剂,用作氯吸收剂。

硬脂酸钙粉尘在空气中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当接触硬脂酸钙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着火时用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器灭火。

(十三)人造滑石

人造滑石的分子式为Mg4.5AL2(OH)13CO3.3.5H2O,分子量为507,人造滑石为白色无味结晶粉末。

比重(H2O=1)2.1。

硬度2.0~2.5。

不燃烧,比表面积(BET法)10±

5m2/g。

油吸附量60ml/100g。

人造滑石是一种聚丙烯添加剂,用作爽滑剂。

若不甚将人造滑石眼部溅入或人体吸入有中等刺激作用。

当接触人造滑石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眼睛、皮肤溅入人造滑石后应用大量水冲洗。

(十四)GMS(单硬脂酸甘油脂)

GMS(单硬脂酸甘油脂)的分子式为C17H35COOCH2CHOHCH2OH,分子量为358.6,GMS(单硬脂酸甘油脂)为纯的为白色蜡状固体。

比重(H2O=1)0.97。

熔点58~59℃。

闪点205℃。

无毒。

溶于热乙醇中。

分解温度200℃。

GMS(单硬脂酸甘油脂)是一种聚丙烯添加剂,用作爽滑剂。

GMS(单硬脂酸甘油脂)无毒,对皮肤、眼睛无刺激,粉尘在空气中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当接触GMS(单硬脂酸甘油脂)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若着火时用水、CO2、干粉、泡沫灭火器灭火。

贮运时应远离热源,防阳光直射。

(十五)芥酸酰胺

芥酸酰胺的分子式为C8H17CH=CH(CH2)11CONH2,分子量为337.6,熔点范围76~86℃。

比重(H2O为1)0.888。

闪点(10℃)262℃。

溶于热醇、醚等有机物溶剂,溶于水。

芥酸酰胺是一种聚丙烯添加剂,生产中作为爽滑剂。

芥酸酰胺无刺激性,无毒。

粉尘在空气中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当接触芥酸酰胺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人体接触用水冲洗。

贮运时注意防雨防潮,应存放通风阴凉处。

(十六)Atmter163

Atmter163的化学名称为N,N—双(2—羟乙基)烷基胺,分子式为C23H49O3N,分子量为387.4,熔点-7℃。

比重(H2O为1)0.91。

闪点126℃。

Atmter163是轻微带黄色液体。

Atmter163是聚丙烯添加剂,是一种防静电剂。

Atmter163属有腐蚀性和有毒的材料。

中毒后症状有潜伏期。

吸入气体和烟雾会引起呼吸道发炎,与皮肤接触能引起发炎、起泡和烧伤,与眼睛接触能引起发炎。

燃烧释放出NO。

当接触操作Atmter163时,应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面罩及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受到伤害。

Atmter163若不甚溅到眼睛或皮肤上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眼睛时要边冲洗边转动眼球,对眼球冲洗15分钟后及时医治,人体吸入后要将患者撤离污染区并及时治疗。

着火时用水、泡沫、干粉、CO2灭火。

贮运时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由于Atmter163能腐蚀铜、锌、及其合金,因此Atmter163不能贮存在铜、锌、及其合金的容器内,要贮存在低碳钢或玻璃衬里的容器里。

(十七)抗氧剂1076

抗氧剂1076分子式为[(CH3)3C]2C6H20HOCH2CH2COOC18H37,分子量为530.88,白色粉末。

熔点50~55℃。

比重1.02(H2O为1)。

无味、微毒。

蒸汽压200℃时2.7Pa。

溶于苯、丙酮等溶剂里,不溶于水。

闪点273℃。

分解温度>220℃。

抗氧剂1076是一种聚丙烯抗氧化剂。

抗氧剂1076有微毒,与人体接触有中等刺激作用。

当接触抗氧剂1076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人体接触用大量水冲洗。

着火用水、干粉、CO2灭火器灭火。

贮运时要注意防雨、防潮应密封保存,保存期≤5年。

(十八)抗氧剂1010

抗氧剂1010的分子式为{[(CH3C)]2C6H2OH(CH2)2—COOCH2}4C,分子量为1177.7,抗氧剂1010为白色无味结晶粉末。

熔点:

110~125℃。

闪点:

297℃。

抗氧剂1010是一种聚丙烯抗氧化剂

对人体无刺激作用。

方法:

与人体接触用水冲

当接触抗氧剂1010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抗氧剂1010与人体接触用水冲洗。

着火用水、泡沫、干粉、CO2灭火器灭火。

贮运时要注意防雨、防潮,应密封保存。

(十九)抗氧剂168

抗氧剂168的分子式为[(CH3)3C—C6H3O—(CH3)3]3P,分子量为646.9,抗氧剂168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

比重(H2O为1)1.03。

无味、微毒、分解温度>220℃。

闪点150℃。

抗氧剂168是一种聚丙烯抗氧化剂。

抗氧剂168具有微毒。

当接触抗氧剂168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抗氧剂168与身体接触后,应用水冲洗。

抗氧剂168着火时应用水、泡沫、干粉、CO2灭火器灭火。

贮运时注意防雨、防潮。

应密封保存,保存期≤2年。

(二十)抗氧剂B215

组成:

抗氧剂1010:

168=1:

2

用途:

抗氧剂B215是一种聚丙烯的抗氧剂

参见抗氧剂1010及抗氧剂168

(二十一)协同抗氧剂DSTDP

协同抗氧剂DSTDP的分子量为682,分子式为S(CH2CH2COOC18H37)2,协同抗氧剂DSTDP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有淡脂肪醇味。

比重(80℃)0.858。

凝点65℃。

分解温度>280℃。

闪点257℃。

溶于乙二醇、甲苯、不溶于水,与受阻酚抗氧剂结合,使用有增效作用。

最佳配比3:

1,黄型用量0.15%DSTDP、0.05%酚类抗氧剂。

2、用途:

协同抗氧剂DSTDP是一种聚丙烯辅助抗氧剂

与人体接触无刺激性,人体吸入可引起呼吸道中等刺激。

属无毒材料、能燃烧。

当接触协同抗氧剂DSTDP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与人体接触用水冲洗。

着火时用水、泡沫、干粉、泡沫、CO2灭火器灭火。

贮运时注意防雨、防潮,应密封保存。

(二十二)白炭黑(SiO2)

白炭黑(SiO2)的分子式为SiO2,分子量为60.09,白炭黑(SiO2)是一种白色无味粉末。

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

比重2.2。

白炭黑(SiO2)是一种聚丙烯添加剂,用作开口剂。

白炭黑(SiO2)与人体接触,能引起皮肤发干,眼睛发炎。

当接触白炭黑(SiO2)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二十三)油酸酰胺

油酸酰胺的分子式为CH3(CH2)7CH=CH(CH2)7CONH2,分子量为281熔点68℃。

比重(80℃)0.85。

闪点207~210℃。

含水<0.05%P。

不溶于水,可溶于苯、异丙醇等有机溶剂中。

油酸酰胺是一种聚丙烯添加剂,用作爽滑剂。

油酸酰胺与人体接触无刺激性,人体吸入可引起呼吸道中等刺激。

当接触油酸酰胺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油酸酰胺贮运时应注意贮存温度小于185℃。

(二十四)过氧化物LUPEROX101

过氧化物LUPEROX101的分子式为C16H34O4,分子量为290.45,过氧化物UPEROX101为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轻微刺激皮肤和眼睛。

熔点6~8℃。

闪点<85℃(约58℃)。

密度0.865(25℃时)。

自燃温度400。

分解温度80℃。

过氧化物LUPEROX101有刺激性,轻微刺激皮肤和眼睛。

当接触过氧化物LUPEROX101操作时,应戴好防尘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防止吸入其粉尘及接触皮肤。

过氧化物LUPEROX101贮运时应注意密封贮存,置于阴凉通风处,贮存温度不超30℃,可贮存3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