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901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5.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城市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3)Word格式.docx

19643.4

包含项目内所有绿化及景观

硬化铺装工程

18294

3

广场镜水面

1915

4

生态停车场

2230

5

照明工程

3500

不包含广场内布置的亮化灯带

6

给水工程

1800

含灌溉系统

7

建筑小品

9

8

建筑工程

408

咖啡厅及卫生间2座

场地平整

47000

10

道路面积

4509.6

1.1.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3752.71万元。

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

其中企业自筹1252.71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3.38%,银行贷款2500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6.62%。

项目总投资费用组成如下:

工程费用1831.18万元,基础配套设施费用1306.2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6.63万元,基本预备费269.92万元,建设期银行贷

款利息108.75万。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2.1单位名称

1.2.2资质等级

1.2.3资质证书编号

1.2.4发证机关

1.3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3.1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2)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及规定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6)《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

(7)《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8)《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

(8)其他相关的规范、规程、地方性法规及强制性条文

(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0)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

1.3.2编制原则

(1)项目建设要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化设施,通过新建绿化设施对本项目所处地块进行整体景观设计。

(2)项目设计要与城市道路、道路节点、周边建设等工程规划相互协调进行统筹安排,并严格遵守各项设计规范、标准及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法规,符合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3)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论证该项目的实施条件、经济和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4)精心设计,优化设计方案,项目既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又要尽量节约工程费用,数据做到真实、可靠、实事求是。

(5)合理充分利用资金、人力等各种资源,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积极合理,又要安全可靠。

(6)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按照现行国家有关新建项目要求,坚持“客观、科学、公正、可靠”的原则。

1.4简要结论及建议

1.4.1简要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对改善某某市某某新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树立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将有着明显的作用;

为树立文明、整洁、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完善某某市某某新区投资环境、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发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符合国家相关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中有关注重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的政策方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此项目方案切实可行。

1.4.2简要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使本项目发展有较好的外部环境。

(2)承办单位应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建设资金,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发挥其效益。

(3)在建设和经营期间要尽量避免扬尘和保护好原有较好生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到环保“三同时”。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好管理养护措施。

第二章 建设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建设项目背景

某某新区位于某某市主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某某市工业园区、南至主城区、西至西三环路、北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2637.45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378.38公顷,规绿化面积为611.4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27.51%。

某某市滨河新区以滨水空间开发建设为特色,人口规模20.0万人。

形成集行政办公、休闲居住、生态旅游、科研教育、客运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生态宜居新区。

公园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它可以满足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人民提供了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的场所。

其次,城市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当地的客厅,可以集中体现当地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能增强本身的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而可以促进当地的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特别为滨河新区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某某市的城市广场建设已经逐渐成形,先后建成了以宣

传文化“儒、释、道”思想的大成广场、大佛寺广场、西来寺广场、滨湖广场;

以休闲娱乐,旅游运动为主的甘泉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

以及市政公共项目的人民公园、中心广场、高铁广场等,具体见图2-1(某某市某某新区广场及公园市民休闲配套设施分布

图)。

本项目所处区域公园类的开放性场地较少,整体绿化率不高,现有的公园或广场类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娱乐等需求,不管是停车,还是休闲娱乐,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场所,文津公园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不但能够改善周边区域居民的居住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还能提高周边群众的景观品质,为周边办公及生活的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2-1某某市某某新区广场及公园市民休闲配套设施分布图

2.2建设项目可行性

2.2.1项目建设的政策可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篇中提出: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

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1)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

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

创新产权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植树造林。

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治理草原生态系统,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加强“三化”草原治理,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56%。

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加快风沙源区治理,遏制沙化扩展。

保障重要河湖湿地及河口生态水位,保护修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制度。

(2)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坚持源头保护、系统恢复、综合施策,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支持甘肃生态安全屏障综合示范区建设。

开展典型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示范。

完善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

有步骤对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

(3)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丰富生态产品,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加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保护力度,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适

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

加快城乡绿道、郊野

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

打造

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

(4)维护生物多样性。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

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完善观测体系。

科学规划和建设生物资源保护库圃,建设野生动植物人工种群保育基地和基因库。

严防并治理外来物种入侵和遗传资源丧失。

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严厉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

2.2.2建设条件的可行性

(1)自然条件

某某市某某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7.8℃,川区降水量130毫米,浅山区降水量250~300毫米,山区降水量400~450毫米;

年蒸发量达2000~2350毫米;

无霜期138~179天。

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28.7℃,6-10月的降水量达到年度降水量的70%以上。

(2)规划条件

《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中指出:

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结合某某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促进社会经济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重视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使自然空间和人工环境有机融合。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建设富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化金某某市。

某某市城镇体系采用点轴空间发展模式,确定城镇发展的空间组织结构归纳为:

“一心、三轴、五片区”。

具体规划图纸见(图2-2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

(图2-2)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

(3)技术条件

某某市近几年大力支持城市绿化,努力建设美化家园,不断推动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改善。

近几年来陆续建成了人民公园,湿

地公园,滨湖广场,大成广场以及滨河新区人工湖等集园林景观、水体文

化、休闲娱乐一体的开放式场所。

这一系列建设、整治和绿化为本

目提供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4)施工条件

项目所在地距某某市市中心仅有3公里,不管是建筑材料运输或者还是修建完成后的运营,交通条件都非常便利;

此地块项目绿化所选择的植被基本为当地的树种,当地及周边城市均有条件供应。

项目所在地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备,水、电均由市政管网接通。

项目具体位置见(图2-3区位交通分析图)

图2-3区位交通分析图

(5)项目场址、水资源条件

①项目场址: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新区,场地区域现地形较为平坦,属简单地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场地内不存在构造断裂等不良工程地质作用,且周围没有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和贮存场所。

②水资源条件:

某某新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0.0724亿立方米,

产流面积458平方公里,自产径流量0.0398亿立方米,南山北麓

17条小沟小河及三角地带,产流面积4000㎡,自产径流是0.0003

亿立方米。

某某新区入境水资源量为16.5325亿立方米。

绿化灌溉的水源已由市政绿化管网敷设至项目区附近。

(6)设计理念

本项目以某某市现有广场及公园作为参考对象,根据某某市城市绿

化现状和本地区人民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作为突破点,设计手法以现代造型语言为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休闲活动空间,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3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2.3.1是完善基础实施,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项目的建成,对于完善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成后能改善滨河新区面貌,改善其投资环境,更好地向外界展示滨河新区的文化形象,提高投资者对滨河新区的印象,给滨河新区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

2.3.2是改善当地居住环境的需要

目前,项目周边区域有崇文丽景、崇圣润府、熙和园等住宅小区,恒大广场、新墩镇镇政府等办公场所,该区域内城市绿地率不高,且无公共停车场,公园或广场类的休闲娱乐配套设施数量不足,现有居民的居住环境一般,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空间只能局限在小区或其他地方。

本项目的建设能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及工作环境,增加周边居民休闲及娱乐空间,提升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

2.3.3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为人民提供了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的场所,丰富了人民业余的生活,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2.3.4是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能够增加二中分校的绿化率,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二中分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周边住房及商铺的商业价值,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2.3.5是滨河新区未来发展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既考虑了当前需要,又预测了发展的需求,满足了滨河新区未来发展的规划要求。

项目的建设为滨河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2.4项目实施的意义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增强滨河新区的环境保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提升城市空气质量;

不但将城市绿

起来,还将生态环境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利用喷灌设施对绿化景观进行喷灌维护,充分利用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的意境效果,吸引更多的游人来某某新区旅游,同时,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津公园的建设对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2.4.1社会效益

通过创建城市绿化,提高居民的生存环境,提升城市的品位,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当地的社会和谐发展。

2.4.2经济效益

除了间接促进滨河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外,还可以为招

引资创造极佳条件,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另外可以带动周边地价的

上涨。

2.4.3生态效益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绿化,使当

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既完成了城市建设,又完善绿地系统,提高城市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率,改善了城市整体面貌。

3.1地形地貌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某某市某某新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100°

6′~100°

52′,北纬38°

32′~39°

24′之间,南依祁连山,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

拟建场地位于某某市滨河新区,某某市二中分校南侧,由宣化路分割,东西两侧分别是城市道路(高台南路和肃南路),北侧是宣化路,南侧距S213省道约500m。

项目所在区属于祁连山山前冲洪积扇的边缘部位,地貌上属于河西走廊某某市盆地,某某市盆地南部为断块褶皱强烈隆升的祁连山。

某某市盆地在祁连山和北山上升影响下断块沉陷,形成断陷盆地。

盆地在黑河、梨园河等水系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山前洪积扇,这些洪积扇互相衔接构成洪积扇群。

黑河及山丹河在平原区形成I-III堆积阶地,拟建场地位于黑河I-II级堆积阶地之上,场地地势平坦,自然高差较小,土质较为松软,完全能够满足建设要求。

3.2气候条件

某某新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特点是:

(1)降水稀少而集中,蒸发强烈。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仅129毫米,而蒸发最高达2047毫米,干旱指数高达10.3;

大气干燥度为

4.9。

(2)日照充足,温差大,盛行西北风。

太阳年辐射总量

147.99kc/㎝3,年日照数为3085小时;

多年平均气温为7℃,最高气温为37.4℃,最低气温为-28℃;

≥0℃活动积温3388℃为240天,≥10℃

活动积温2896.6℃为160.2天,无霜期153天;

年均风速2m/s,最大风速36m/s;

年均大风日数14.9天,最多天数40天,最少3天;

年均沙尘暴日数20.3天,最多33天,最少14天。

(3)具有明显垂直地带性。

南部山区寒冷,相对平原地区比较湿润,降水量随地势升高而增加,每升高100m降水量增加12.56㎜。

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多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总量的71.9%,春季降水仅占14%。

年内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年际变化也较大。

(4)灾害性天气有大风、沙尘暴、干热、霜冻、初春低温等。

3.3地层与岩层

根据场地内钻孔揭露,场地主要地基土构成,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第①层:

杂填土,层厚1.70~2.90m,层底标高

1509.27~1510.22m。

黄褐色,松散,稍湿。

以卵石、粉土为主。

第②层:

卵石,揭露厚度7.90~13.12m,未穿透。

层顶埋深

1.70~2.90m,层顶面标高1509.27~1510.22m。

青灰色,中密~密实,稍湿,骨架颗粒约占65%,一般粒径20~80mm,最大300mm,成分以火成岩、变质岩为主,磨圆度好,多呈椭圆及次圆状,颗粒间填充以中砂为主,级配均匀,分选良好。

3.4水资源条件

某某市某某新区位居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2013年某某新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0.0724亿m³

,产流面积458平方公里,自产径流量0.0398亿m³

,南山北麓

17条小沟小

河及三角地带,产流面积4000㎡,自产径流是0.0003亿m³

甘州区入境水资源量为16.5325亿m³

3.5社会经济条件

2015年某某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6.7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9亿元,增长5.7%;

第二产业增加值

37.93亿元,增长6.8%;

第三产业增加值83.23亿元,增长9.2%。

3.6基础设施条件

供水条件:

该项目用水均由某某市自来水公司(新城区供水管网)供给。

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量可完全满足本项目的的

供水需求。

供电条件:

项目区供电均由某某市电力局(新城区电网)供给,可以保证本工程建设用电的需要。

排水条件:

项目区排水由城区排水管网直接接入,污水排放按有关规定达标排放。

交通:

某某市境内交通方便,兰新铁路、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乡村公路相互贯通,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通讯条件:

某某市通讯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邮电、通讯便利。

电话已实现了程控化,移动通信网络已开通运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市政条件:

拟建四周建设场地周围市政设施完善。

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场地均设雨水管网,雨水通过管网排入市政雨水管。

电力管网均由室外配电站进入新建工程。

各项基础设施完善,适合于房地产开发。

3.7用地平衡及土方平衡

3.7.1用地平衡

项目

单位

数量

比例(%)

景观绿化面积

41.80

硬化铺装总面积

38.92

镜水面

4.07

4.75

9.60

新建建筑面积

0.87

合计

100.00

本项目场地总用地面积约47000平方米,景观绿化面积19643.4㎡,占总用地面积的41.8%,硬化铺装总面积18294㎡,占总用地面积的38.92%,生态停车场总面积2230㎡,占总用地面积的4.75%,道路总面积4509.6㎡,占总用地面积的9.6%,广场镜水面面积1915㎡,占总用地面积的4.07%,新建建筑面积408㎡,占总用地面积的0.87%。

整个公园绿化率达到41.81%。

各类指标用地面积分布比较合理,符合规范要求,具体用地面积见下表。

41.80%

绿化率

3.7.2土方平衡

本项目位于某某新区,项目场地四周都是市政道路,交通条件便利,场地建筑红线内无暗埋管线、地下建筑、墓穴等复杂的地形结构,场地地势较为平缓,整个项目场地地势与周边市政道路基本一致,项目东低西高,高差约2.5m,南面与北面高差约0.5m,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场地实际地势情况,景观设计也是根据规范要求和结合场地情况,并参考了周边市政道路与建筑的高程。

因此,项目设计时,考虑了土方平衡,开挖的土方尽量用来回填,故需要外运的土方较少。

本项目绿化面积较大,原场地大部分土地都是农耕土质,因此,

部分土壤可以直接用作绿化种植,还有部分土地由于搁置时间较长,土壤养分丢失,在种植时需要进行换填,换填土需满足种植要求。

为达到土方平衡,项目内各个节点标高均参考了项目场地实际情况,在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的情况下进行了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场地平整后要对场地进行标高复测,制定合理的土方开挖计划,充分利用土方,尽量减少土方外运工程量,避免重复挖填工作,以降低项目成本。

本项目场地区域内有栽植的树苗及生长的荒草,由于时间过长,无人打理,大部分树苗已经干枯,开挖前,需要做好场地平整工作,清理干净荒草、树木、碎石、垃圾等,以免对土壤造成污染。

项目现状图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4.1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土方平整47000㎡,景观绿化绿化工程19643.4㎡,硬化铺装工程18294㎡,广场镜水面1915㎡,生态停车场2230㎡,照明工程线路3500m,景观灯带600m,给水工程1800m,排水工程建筑小品9项(包括五松亭1座,象棋棋盘1组,

景观长廊1座,树池43组,文化墙10组,入口LOGO形象1组,汉

字景观柱12组,石林阵2组,低调8组,旱喷喷泉1组),新建建筑工程408㎡(含卫生间及咖啡屋),健身器材10组,休闲座椅

200组,条形长凳30组,垃圾箱70个,以及照明工程配套的照明灯具、低压配电箱门,给、排水工程配套的检查井、阀门、灌溉喷头,快速取水阀等。

4.2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7000㎡,约合70.5亩。

项目总投资

3752.71万元。

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其中企业自筹

1252.71万元,银行贷款2500万元。

本公园预计可容纳游客800人。

第五章工程方案

5.1设计依据

5.1.1法律法规

(1)《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

(6)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政策等

5.1.2规范及其他文件

(1)《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

(2)《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

(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4)《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