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9082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好家风好家训青羊区文档格式.docx

年过七十的费怀银,声音里有年轻人的干脆和朝气。

她说,自己“年轻”是因为家庭和睦友爱,心不累。

“家和万事兴嘛。

一家人互相体谅、互相支持,开开心心,就不容易老哦。

言传身教传承家风

提起费怀银一家子,街坊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一家子的和睦美满让人羡慕。

费怀银和丈夫,一个毕业于四川大学,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费怀银搞了几十年的教育,如何教育子女,树立好的家风,她有自己的心得。

在她看来,家庭和睦、诚信明理、谦逊好学就是最好的家风,“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言行去给孩子做榜样。

”费怀银讲大道理的时候不多,她与爱人都相信,为人父母当以身作则,这样好的家风才能得到潜移默化的传承。

费怀银与丈夫已经结婚40多年,但在孩子们的记忆里,两人在家从来没有吵过嘴、红过脸,儿子和女儿从这里,对幸福家庭有了更多的理解。

“父母不仅是血脉上的亲人,更是家庭生活中的导师,对我的性格、处事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女儿常常对人如此感叹。

家不是比输赢的地方

“妈,日子没有办法过了,我要离婚!

费怀银一家人住在跳蹬河社区。

有一天,儿媳妇突然十分生气地找到婆婆费怀银,说与老公吵架了,两人要“分道扬镳”!

一会儿,儿子也来了,两个人当面争吵起来。

当妈的一般会偏袒自己的儿子吧?

但费怀银没有。

先是静静听小两口各说各理,吵完了,费怀银先是把自己儿子说了一顿,然后心平气和的安慰儿媳。

费怀银知道,婆媳关系的好坏是家庭能否保持和睦的重要因素,她从不把儿媳当外人,“既然来到我家,是媳妇,也是女儿。

“家里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更不是论输赢算得失账的地方。

”费怀银喜欢讲这个道理。

在费怀银影响下,儿子与媳妇关系逐渐和睦,越来越懂得包容对方。

今年,费怀银一家被评为成都十大“最美家庭”。

美好言行影响到第三代人

让费怀银骄傲的是,年幼的孙辈现在也开始受到家庭好的影响。

今年初,全家人到青岛去旅游。

车行驶到半路休息,很多人拿出储备的零食和饮料“补充能量”,而后将塑料包装和水瓶随处扔在了地上。

“叔叔,能不能将你的空瓶子扔到垃圾桶里?

”这时,几岁的小孙女却走到了路边,嘴里一边说着,一边将垃圾扔到垃圾桶。

小姑娘懂事可爱的摸样逗乐了同车的人,也感染了大家,纷纷捡起垃圾扔进了垃圾桶。

其实,费怀银并没有刻意教过孙女,是他们自己的行为对子孙们影响很深。

但是,费怀银还是给两个小孙女定了新家训,“不歪不恶不顶嘴,文明礼貌会感恩,舍得吃苦争第一,孝敬父母硬道理。

”费怀银不定期通过家庭聚会“抽查”两个孙女,让她们对照“家训”总结自己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

她认为,该说的还是要说,该传的就是要传。

李光琼家庭

家训:

善以待人、宽以容人、乐于助人、严于律己

83岁最美“包租婆”李光琼

在林荫街15号的居民小区里,83岁的李光琼戴着老花镜,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一件旧衣裳,7岁的藏族小女孩丰烂守在一旁,专注地陪着李光琼,“娃娃的衣服破了,我给她补一下就对了。

你或许认为这是年迈的奶奶为孙女缝补衣服的寻常场景。

但其实,这一老一小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十几天前,患了白血病的小丰烂跟着爸爸从西藏来到华西医院求医,住进了李光琼家。

十多年来,像小丰烂父女这样借宿在李光琼家的血液科病人不计其数。

这间靠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不足40平方米的老屋子,承载了一个个感动生命的故事。

从搭伙煮饭到把患者接进家中,李光琼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少收甚至不收房租,免费提供粮油米面。

如今,这位年过八旬的李婆婆,已然成为整个四川乃至全国白血病患者口中的“最美包租婆”。

把自家变成白血病人的“病房”

十多年前,一家中介找到了李婆婆,说有人想租一间房子。

独居的李光琼想房子反正是空着,就同意了。

租户来了,一来二去,李光琼知道了原来租自己房子的是一个白血病患儿的母亲,来自农村,家庭经济非常困难。

母亲的焦虑,孩子的无助,李婆婆看得心疼,把200元房租退还给了这对母女,而且还在生活上尽量照顾她们。

很快这个故事就在华西医院血液科病房传开,更多的病人找上门来了。

只要还能住得下,李光琼是来者不拒。

9岁的菲菲来自雅安,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长期治疗。

可是家里东拼西凑借来的钱连救命都不够,又哪来钱租房子?

正当菲菲的母亲王琼英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听到病友说,就在街对面的林荫街,有位老人为白血病人免费提供住宿。

王琼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飞奔向李婆婆家。

到了门口,眼前的一切让她惊讶:

40多平方米简陋的小房间内,摆满了小床,床上躺着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几个妇女在厨房忙碌着,……李婆婆从王琼英急切的表情中猜到了她的来意,还没等王琼英张口,就给她安排了床铺。

一个月后,菲菲的病情有了好转,但是借来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准备放弃继续治疗。

李婆婆得知后,转身回到房里,拿出一个方格子手帕,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打开:

只有五百块了,不多,帮不上大忙,可你记住喽,孩子的病不能耽误,你可千万别放弃啊!

李光琼婆婆就这样和一拨拨的白血病患者及家属共处一室,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几家人在她家搭伙做饭。

她37平米的家,就像一个温馨的驿站。

李婆婆说,“人活一世,都不容易,能做点啥就做点啥。

做好事DNA源于家族传承

李婆婆能这样做,这与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在老家,她外公是个远近闻名的“教书匠”,中过秀才,对仕途不感兴趣,一心只希望能够教娃娃读书,不仅免费给村子里的孩子上课,每天中午还给孩子供饭。

李婆婆的父亲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好人。

父亲做米生意,将老家的米卖运去达州、区县、万源等多个地方贩卖。

照理说,家境应该非常殷实,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父亲每次卖米收到的钱,总是会拿出一半去分摊给每户种粮食的农民。

同时,哪家农民有困难,孩子读不起书,家人生病了……父亲总是毫不犹豫地拿出钱去帮助他们。

李婆婆回忆,那时候,父亲说过金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应该在有生之年帮助那些真正困难的人。

长辈的以身作则给李光琼留下了很深的人生印记,八岁那年,外公把她叫到身边,要李光琼想一个自己的人生格言。

想了整整两个星期,李光琼最终给自己定下了16字:

“善以待人、宽以容人、乐于助人、严于律己。

”外公和母亲听后连连点头,“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训。

小小年纪的你能够明白,非常不容易。

那么,今后的一辈子你都要这样去做。

李光琼婆婆走过的80多年光阴,就是在践行这十六字“家训”。

她除了将自家免费提供给白血病人,而且还坚持义务慰问消防官兵达30年之久,被成都消防官兵誉为“编外司令”。

如今,她送走的官兵遍布湖南、湖北、甘肃、山东等地。

逢年过节时,李光琼家的电话就会变成热线,来自全国各地的问候电话会为老人送上祝福和问候。

“没有白活啊,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快乐。

”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女儿也非常支持她的行为,女儿曾专门花了2500元钱,请人重新粉刷了小屋的墙壁,目的就是为了让病友们住得更加舒适,“女儿也经常过来帮忙,还说钱不够就找她。

李文成家庭

百善孝为先

正家风首在行孝道“孝顺”才有“家和”

高校教师李文成从小生长在西安农村,父母是典型的西北人,质朴率直,不善言辞,从不给孩子讲大道理,但李文成明白,自己实际上从从父母行动中的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关于孝道。

难忘母亲对外公的无微不至

李文成永远记得小时家里发生的一个场景。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隆冬的清晨,天刚蒙蒙亮。

北风凛冽,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刚醒来的李文成朦胧中听到父母在院子低声说着什么。

天气这么冷,又是农闲时节,爸妈在院子里面干什么呢?

怀揣着疑问,李文成穿好棉衣推门而出,只见到父母正在“装饰”家里面唯一的运输工具——板车。

父亲手里拿着线绳,母亲正把一床厚厚的棉絮平铺在板车上面。

“娘,你和爹爹在干嘛呢?

“小伢子,你醒了啊。

我和你爹爹准备去接外公过来住一段时间,外公生病了。

“外公不是在舅舅家吗?

“我不放心,和你爹爹商量了,还是准备把老人接过来住一段时间。

在北方,赡养父母的义务更多是落在儿子的身上。

像母亲这样,嫁出去后,还主动去“要”老人来赡养的事情非常少见。

不到7点,父母就出发了。

没过多久,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

李文成隐隐有点不安,去舅舅家有二十几里路,下这么大的雪,外公又瘫了,不能走路,会不会出什么事?

坐立不安的李文成,终于在傍晚等到了归来的三人。

只见父母浑身都打湿了,外公则盖着棉絮躺在板儿车上,头上还有一把撑起的伞遮住了风雪。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李文成尚幼小的心灵,而后母亲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他深深体会了亲情的伟大和价值。

外公这一来,就没有再离开。

随后的日子里,母亲每天都亲自服侍外公,做到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平日里,母亲给老人喂水喂饭、端屎擦尿。

那时候,家里很困难,最好的东西,母亲从来都是把先送给外公吃,有时候节俭数日只为了给老人买个苹果。

一直到外公去世,母亲对老人的伺候从未松懈。

传承以“孝”治家传家 

现在李文成有了自己的家庭,时光中流淌着的段段回忆,却时常提醒李文成不要忘本忘家。

作为家里面连接父母与女儿的桥梁,李文成对家风的传承有着自己的理解。

“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作首。

孝道才是家庭和睦的基础和根本。

因为工作的原因,李文成在定居成都已经20年有余。

哪怕远隔千里,李文成也坚持和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系。

现在通讯发达了,更是每天给父母打电话,问问他们的当天的情况,说说自己的生活。

每年寒暑假,李文成都会带着女儿去看望爷爷奶奶。

从女儿两岁至今,已成雷打不动的惯例。

女儿今年已经13岁了,学会了尊敬、孝顺长辈。

李文成的母亲性格比较急躁,回到老家,女儿和奶奶有时候难免会产生小摩擦,但小姑娘从来不顶撞奶奶,心里不舒服,便会去离家不远的学校操场跑步,跑几圈回来,什么事都没有了,对奶奶依然是笑嘻嘻的。

岁月无痕,李文成暮然回首间发现,讲求孝道的家风,就像是润物无声的春雨,已然无形地传承了三代人,渗进了每个家庭成员的骨血里。

刘伯榖家庭

孝顺父母,长幼有序;

家庭和睦,待友和气。

书香世家孝和相济

又是一个周四,一早,刘伯榖家的电话就响了:

“爸、妈,明天我们来接你,你到我们家来吧。

”是大女儿打来的电话。

“明天去你妹妹家,就不去你们家了。

周六、周日你老公和儿子都不上班,你们也一起到你妹妹家吧。

这周在你妹妹家聚。

”刘伯榖吩咐后,放下了电话。

周五一早,刘伯榖的大女儿就来接老两口了。

近似的场景,每周都会在周家出现。

刘伯榖今年85了,和老伴住在单独的一套房子里。

但他们一点都不孤独,两个女儿每周都会定期来看望老两口,一呆就是一整天。

邻居们都很羡慕,刘伯榖和老伴黄瑞凤跟本不用买菜、扫地、洗衣服,两个女儿包了。

周末刘伯榖一家有雷打不动规矩,“找我不要在周末,我们一家要团聚的。

”刘伯榖对每个来访者都要这么打招呼。

看得出来,这是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也是个“规矩很大”的家庭。

1929年出版的《清史稿·

儒林列传》中,收录的四川国学大师刘沅,就是刘伯榖的曾祖父。

刘家堪称名门之后,先祖刘沅乾隆三十二年(1767)出生于今双流县柑梓乡三圣村,25岁考取举人,30岁后即在家奉养老母,潜心经史,讲学课徒,著书立说。

刘沅在成都南门淳化街(今锦江宾馆西门)的宅院,院中有株老槐树,枝繁叶茂,浓荫掩映,苍劲刚健,雍穆恬静,刘沅就把这里命名为“槐轩”。

就在这个院子里,“著弟子籍者前后数千人,成进士登贤书(即中举人)者百余人,明经贡士三百余人……贤名播于乡曲者指不胜曲。

”仅以刘沅子孙为例,80年内,竟有8人中翰林和中举,时人誉为“八龙挺秀”,传为佳话。

刘沅创立的“槐轩学派”,在国学界有深远影响,清末民初,蜀中国学大师,多出其门。

这个家庭的家教之严,可以想象。

刘沅亲手为后人订了家训,就是有名的《豫诚堂家训》。

刘家子孙背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它,刘伯榖也一样。

小孩子背书,死记硬背,并不知晓文字中的含义,一天,当背至“一念欺天,即为不孝,一念欺亲,得罪于天”时,怎么也背不了。

母亲耐心告诉儿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个念头欺骗天地、父母都是不孝,就是罪过。

刘伯榖似懂非懂,但记住了这句话。

当然,家训的内容很多,但刘伯榖老先生说,核心内容是“孝”与“和”。

从刘伯榖记事起,一早一晚最要紧的事,就是起床后、睡觉前,都要由妈妈带自己到爷爷奶奶房内问安,一直持续到一家人离开“槐轩书院”。

“如今问安的规矩虽然没有了,但是我们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传统。

”刘伯榖说,他有两个女儿,每个女儿每周抽四天轮换来看他,不来的时候就打电话问候。

所以他们虽没有住一起,但每天都可以看到。

直到现在,刘家依然保持这样的家风,吃饭长辈没动筷子,晚辈不能开吃。

孙辈买来零食,总是自觉先给老人品尝,老人让吃,小孩才会动嘴。

 

如今刘氏子孙已不再像从前一样几百人住在一个大院,但始终保持联系,家族成员也经常团聚。

逢年过节,刘伯榖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个饭;

整个刘氏大家族每年也有一次大聚会,只要在成都的刘氏子孙都会出席。

远在国外的刘氏子孙每次回成都,也都要来看看他这个刘氏大家长。

历经数代,刘氏族人依然能凝聚在一起,和睦相处、长幼有序,是因为自幼的传承。

一转眼,刘伯榖从当年呀呀学语的幼童,到今天满头鹤发,四世同堂,但从小学会的家训,那些当年难懂的古文,现在仍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家训依然是刘家的“必背项目”,孙媳妇进门,《豫诚堂家训》必须记得一字不漏。

牟小琴家庭

忠孝相传千载勤俭教诲子孙

故事

笑对艰难孝媳撑起四代同堂

在崇州市观胜镇,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人口却不多,孙媳妇叫牟小琴。

提起牟小琴,村里无人不知,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

牟小琴的家紧邻街道,与外面的嘈杂相比,小院儿里多了几分宁静。

家里常住的有6口人,爷爷、婆婆妈、小琴和三个孩子。

丈夫在外打工,难得回一趟家,操持家务生计的重担全都落在了身形纤瘦的小琴身上。

但在80后的小琴身上一点看不出劳苦的样子,她声音干脆,笑声爽朗,透着一股干练和洒脱。

她说自己爱这个家,咋都不觉得累。

宽厚和睦之家温暖盼爱媳妇

乐观开朗的牟小琴童年却并不快乐。

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一吵架就吓得小琴浑身发抖,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这给年幼的小琴心里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她告诉自己,等以后有了家,一定不会像那父母那样。

怀着对幸福和爱的期盼,还有对家庭未来的一丝疑惧,长大了的小琴嫁进了吴家。

很快,她爱上了这个新家,丈夫朴实疼人,公公婆婆对自己像亲女儿。

尤其是家里的爷爷,更让小琴感到这个家庭的好。

爷爷吴仕坤年轻时还当过教师,退休前在村里做了十几年的村支书,很有威望。

爷爷对家庭建设很重视,堂屋正中的一副对联,就是他亲笔写的:

上联:

忠孝相传千载

下联:

勤俭教诲子孙

横批:

承先启后

这幅对联在小琴嫁进吴家之前就已经有了,是吴家的家训。

爷爷吴仕坤年近八旬,是这个家庭灵魂的核心人物。

吃啥、喝啥、穿啥,老人家不计较,但家里人说点出格话,做点出格事,他一向和蔼的面色一下就沉了下来,口气也就严厉起来。

这幅对子,老人很看重,经常亲自动手拂去上面的灰,时间久了,字迹淡了,他就动手原样在写一付。

墙壁旧了,家具陈了,但对子一直是那么干干净净,清清楚楚,在家里真的是格外显眼。

轻松和睦有追求的家,这正是小琴想要的。

虽然这个家并不富足,但小琴感到十分满足。

她暗自下决心,不管这个家发生什么,自己都要一起面对。

经受艰难考验孝媳妇撑起这个家

人有旦夕祸福,小琴很快就遇到了生活的考验。

十年前,小琴和丈夫迎来了第一个孩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让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个全家人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摆在了面前——孩子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智障。

小琴不愿意放弃,和丈夫带着女儿四处求医,巨额的花费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

这成了小琴人生里最黯淡的一段岁月,

然而,祸不单行。

就在这时,小琴的公公被查出已是癌症晚期,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被搁置在了痛苦绝望的崖边。

公公不愿意连累家人,要放弃治疗回家,但小琴却率先表态:

“爸,我们还没来得及尽孝,您要给我们这个机会,否则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在小琴的坚持下,公公同意继续治疗。

于是,小琴既要照顾女儿,又要照顾公公,一个多月就瘦了二十多斤。

终于,她自己也累晕倒了,但她醒来的第一句话是:

“我爸怎么样了?

最终,公公因为病情严重还是走了,临终前拉着小琴的手说:

“感谢老天给我这样一个好媳妇,好女儿。

生活的挫折没有打到小琴,反而让她更珍惜这个家。

后来,牟小琴又生了一对健康的双胞胎儿子,如今也都已经上了小学。

如今,小琴依然起早贪黑的忙活着家里的生计,不仅如此,她还学习了养猪技术,从一开始的几只,发展到现在的上百只,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两个孩子也很争气,家里的墙上贴满了两个孩子的奖状。

聂万敏家庭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

教师之家传承勤俭之风

休闲衬衣、精炼短发、嗓音干脆,从外表看起来,聂万敏跟这个时代的所有年轻人一样,时尚活泼。

然而,聂万敏却很“老套”地信奉祖父生前留下的家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依然十分节俭。

勤俭家风根深蒂固

“小时候,吃饭绝对不能剩下一粒米,不然就会挨打。

”聂万敏记得,父母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说这是爷爷留下来的老话。

聂万敏父母就对他十分严格,别说铺张浪费,乱花一分钱都不行,小学六年,聂万敏一个书包背了6年。

他的父亲是教师,家里其实从来不缺本子和笔,但却一直要求他作业本正反两面都用起来,正面写作业,背面写草稿。

用完的旧本子也不能扔掉,而是存起来卖废品。

省下的作业本,父亲用来分给班上的穷困学生。

中学时候,有同学常常因成绩优秀而获得新文具、新书包等奖励,聂万敏很羡慕,自己成绩很好,而父亲却依然什么也不给他买,他觉得父亲很“抠”。

长大以后渐渐明白,父母并不是“抠门”,想积攒家业,而是物尽其用,把可以用的东西给最需要的人。

卖废品教儿子勤俭节约

现在,聂万敏也成为了教师,在郫县德源镇工作。

他没有忘记父母的教诲,坚持勤俭持家。

家里废弃的饮料瓶、旧纸壳他教育妻儿不要丢了,隔一段时间他便带儿子去镇上卖掉。

有时,花出去的车费甚至比卖废品的钱还多,但他和妻子仍然坚持。

聂万敏觉得,重要的是让儿子学习勤俭节约的家风。

他和妻子把卖废品的钱奖励给儿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从小就理解生活的不易,真正体会到勤俭节约的好处。

对儿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聂万敏严格得近乎苛刻。

7岁儿子开学领来新书,聂万敏自己动手用旧挂历做包书皮。

这个传统,也来自聂万敏的父亲。

小时候,包书皮全是父亲用废旧报纸折的,用毛笔端端正正写下科目。

如今自己成家立业,聂万敏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体会到那一张张旧报纸折叠出的父爱深情。

所以,一两块钱的包书皮不是虽大事,但他也同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勤俭的重要性。

他给儿子算了一笔账,如果不买包书皮,每学期最少能省下十几块钱。

这钱他也奖励给儿子,让孩子存起来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田闻一家庭

做人做事,当以诚信为本 

书香世家传承严谨家风潜移默化中影响后辈

年过花甲的知名作家田闻一,是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出生于新津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长辈对于子孙后代品性要求很严,家训到是很朴素“做人当以诚信为本”,但这个家训却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他为人为文、待人处世。

外公一诺守终身留下榜样

外公陈月舫对妻子一诺守终身的故事,对田闻一影响很大,被他视为榜样。

彼时,陈月舫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被当时的四川省省主席王瓒绪礼聘回川做自流井(现在的自贡市)盐务总管。

陈月舫给在川北蓬安周口老家的妻子去信,要她带上四个孩子们去自流井全家团聚。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陈月舫妻子本身体质羸弱,加上路途颠簸,染上了重病。

一天晚上,自流井雷雨交加,陈月舫妻子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弥留之际,妻子很是不放心,怕她去后,丈夫找的新夫人对四个孩子不好。

她流着泪对丈夫交代,你还年轻,我去后你一定要找个女人照顾你,可是你要睁着眼找个好的。

陈月舫并没有接妻子的话,只是哽咽着保证:

如果你真走了,我陈月舫今生不再娶妻。

田闻一的外婆去世时才40岁,而外公陈月舫果然说话算话。

尽管说媒提亲的人踢断了门槛,连王瓒绪都亲自提亲保媒,然而外公心如止水,绝不再婚,直至去世。

体验诚信曾因“欺骗”被母亲罚跪

读书时,田闻一成绩好。

同学陈小二成绩不行,但家里很有钱,父母给他许愿,如果考出好成绩就给奖励。

有一次,考试成绩下来,陈小二分数还是惨不忍睹。

看着试卷上铅笔写下的姓名,陈小二突然灵机一动,“田闻一,要不你把你卷子上的名字改成我的,等我爸妈给我了奖励,我请你吃糖。

架不住陈小二的苦苦相求,加之“糖衣炮弹”的轰炸,田闻一点头答应了,果然吃到了糖。

没想到,没过多久竟然就东窗事发:

班主任知道了,时家访告诉了田闻一的母亲。

这还了得,母亲知晓后非常生气,认为欺骗老师、父母,是极不诚实的表现。

母亲往板凳上一坐,要田闻一端端正正地站在她面前,还叫来了二姐和小弟站在两边。

问清楚事情真相后,母亲点了一炷香,让田闻一就跪在客厅反省错误,一直等到香燃尽。

发生在年幼的“罚跪事件”,直到今天都令田闻一记忆深刻,感慨颇深,“做人做事,欺骗绝对是第一大忌。

对自己诚信坚持每年静心写两三本书

田闻一觉得,诚信不光是对他人,而且应该对自己。

尤其对做学问的人而言,只是抱着赚钱的心态去创作,注定是有违“初心”,这就是对自己不诚信的表现。

小的时候,外公陈月舫就时常告诫他做事要对自己有要求,要形成自己的标准,切勿有功利之心。

那时,作为著名的书法家,陈月舫坚持每天规律地练习,但每天练完字后都立即销毁,示人送人的一定是成熟正式的作品,不愿意拿“不够好”的习作去卖钱。

外公的求真务实,给田闻一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很大。

从开始写作,他就要求自己每年写两三本书。

这二三十年来,他坚持做到了这点,“也算是信守对自己的一个承诺。

杨天宇家庭

清白传家

家风故事

退休工程师“一辈子就图个干净”

今年75岁的杨天宇,是四川石油研究院的一名退休高级工程师,身体硬朗的杨老退休后日子过得堪称潇洒,他自己却说,现在能这么轻松自在,全靠自己一生清白。

在杨天宇的家中,收藏着两捆包裹严实的卷轴,他很少拿出示人,这是被他视作珍宝的家族祖训。

祖训原来刻在老宅子的堂屋上,后旧址被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