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9103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文档格式.docx

填土前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3、现场土方分二个阶段回填。

第一阶段回填高度在800左右,剩余部分利用场地开挖土方。

现场土方不足部分待建筑物基本建成之后,根据实测量取土回填。

在土方回填时沿临时

道路边留1m宽不填,形成场内排水沟。

4、当防潮层施工完毕后以降水配合回填开始回填土。

回填分层进行,机械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不得超过30cm,人工分层回填每次回填厚度不超过20cm。

最终标高在设计标高50毫米范围内。

3.2.2回填施工

1、回填前先清理场地及周围材料、杂物,并运走。

2、回填土尽量选择原土回填,并由监理及施工单位现场选样。

对土的来源、酸碱性要求、土质、含水率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符合招标文件中关于回填材料的筛分、含水率要求。

3、回填土需由自卸汽车运至基坑边,选合适位置卸土,采用机械推土,蛙式打夯机或电动打夯机夯实。

回填土大面积采用机械夯实,局部机械无法施工处采用人工夯实。

回填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基坑一端向另一端自下向上分层铺填。

4、回填机械需距防水保护层50cm以外作业,以防破坏保护层。

建筑死角及边沿局部回填机械不方便作业的位置采用人工回填。

5、人工填土采用手推车运土,人工操作蛙式打夯机并以铁锹、耙、锄等工具配合进行回填土施工。

6、回填遇深基坑降水部位需回填至基底1.5米以上后,方可停止降水再继续回填。

7、橡皮土处理措施:

暂停一段时间施工,避免直接拍打,使“橡皮土”含水量逐渐降低,将土层翻起进行晾晒,或在“橡皮土”上铺一层碎石或碎砖进行夯击,将表土挤紧。

3.2.3质量保证措施

a粘土回填,土粒不得大于2/3增土厚度,不许含建筑垃圾等杂物。

b填土区须保持一定坡度,坡向基坑外侧,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坡度5%。

当天填土,要当天压实,对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须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一道

工序。

c回填交接处须填成阶梯形,墙基及管道回填须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均匀回填夯实防止墙基及管道中心线位移。

d回填土密实度控制:

采用环刀法取土样,按每种类型每500M2取样一组,填土压实密度保证在95%以上符合要求,其余5%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路基每2000M2测一次现场密度,水泥道路和停车场基层和底基层最大压实满足GBJ123-88确定的最大压实密度的98%。

3.5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的脚手架全部为钢管脚手架,采用φ48×

3.5钢管。

脚手板采用木跳板和竹芭。

本工程的脚手架分为内脚手架和外脚手架。

内脚手架采用满堂及单排脚手架,外脚手架采用单、双排落地式。

3.5.1构造参数单位(m)

类别

立杆至

墙面距离

立杆纵向

间距

步距

小横杆挑向墙面的悬臂长度

大横杆间距

操作层小

横杆间距

双排

0.5

1.5

1.8

0.25

0.9

0.75

单排

1.2

--

3.5.2内脚手架

内抹灰脚手架采用满堂红脚手架,立杆间距800,大横杆间距1.5m~1.8m。

第一道横杆距地200。

在柱与柱、柱与墙、墙与墙之间,加设斜撑和剪力撑。

3.5.3外脚手架

3.5.3.1上人坡道及平台按规定设置拦杆和挡脚板。

3.5.3.2脚手板采用木跳板,支撑跨度200~300mm,竖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脚手板顺铺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板下端与脚手架绑扎固定,下脚手板的上板头压上脚手板的下板头。

起始脚手板须可靠顶固,以避免下滑。

斜道上每隔断250~300设置一道防滑条与脚手架绑扎固定。

3.5.3.3外围护网及挑网的设置:

结构外围护网采用立网,进行全封闭围护。

上用密目网和大眼网铺好,围护网采用密目网(2000目以上/平方米)。

挑网上的杂物要定期清理。

3.5.4.搭设方法:

1).在基土上搭设必须将基土夯实,保证平整,并在架外2米处做排水沟,立杆下垫50厚木板,必须设扫地杆。

2).架体水平方向每4m用φ6钢筋与结构埋件拉结,竖直方向每2米与柱用钢管抱箍。

3).每10M(6~7根立杆)设一道剪刀撑,与地面成60度夹角。

4).脚手架操作层满铺木跳板或竹笆,材质合格,不允许有探头板,立面挂密目网,网质必须符合GB5T26-85力学性能。

网间一定绑好,确保严密。

5).脚手架须有防滑设施,架体水平每10米用ф32钢筋,钉入地下1米并与架体钢管焊接。

6).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为1.6米,坡度不大于一比三,防滑条间距30厘米。

7).脚手架外侧、斜道和平台,绑1米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厘米高的挡脚或防护立网。

8).在施工洞口搭设挑架(外伸脚手架),斜杆与墙面夹角小于30度,支撑在建筑物牢固部分,不得支撑在窗台板、窗檐、线脚等地方。

墙内大横杆两端必须伸过门窗洞两侧30厘米,挑架所有受力点都要绑双扣,同时要绑防护栏杆。

9).抹灰、勾缝、油漆等外装修用脚手架,宽度不小于0.8米,立杆间距1.8米,大横杆间距1.6米。

3.5.5.搭设注意事项

1).按照规定的构造参数进行搭设。

2).相邻立杆接头位置须错开布置在不同步距内,上下大横杆接长位置须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

及时与结构拉结,以确保搭设过程安全。

3).扣件要拧紧,有变形的钢管和不合格扣件不能使用。

钢管弯曲、锈蚀严重不得使用。

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须错开,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铁丝绑扎。

4).搭设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高性底用。

5).随时校正杆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过大。

6).脚手架使用前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及安全总监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顶板支撑杆不能以侧壁杆件相连或代替。

8).未尽事宜按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3.5.6脚手架的拆除

3.5.6.1随着外装饰工程的完工,脚手架要逐层进行拆除,首先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内容包括拆除范围、时间、拆除顺序、警戒区域、安全措施等。

3.5.6.2墙外架拆除时特别要加强出入口入的管理,拆除时出入口必须封闭,周围设警戒区,派专人看护,禁止人员进入警戒区内。

3.5.6.3拆除脚手架时先清除跳板上的杂物,并严禁高空向下抛掷。

将杂物装入袋内送入室内,由运输设备向下送,从脚手架拆下的钢管,扣件首先向垂直运输设备集中,然后运送下去。

3.5.6.4拆除顺序:

安全网-跳板-栏杆-剪刀撑-大横杆-立杆

3.5.6.5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在没有封闭的环境下操作,必须系好安全带。

拆除架子禁止在雨天和大风天进行。

3.5.6.6所有脚手架孔洞在脚手架拆除后必须用防水砂浆堵好抹平。

3.6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流程控制图

 

3.6.1原材料要求

钢筋作为钢筋砼结构的主要受力材料,材料的质量要求十分重要。

本工程采用的钢筋生产厂家必须是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合格的单位,具有生产稳定合格产品的单位。

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每捆钢筋须有标识牌,对进场钢筋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出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须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或其他专项检查。

3.6.2钢筋的贮存及加工

现场设专用钢筋加工堆放场地。

3.6.2.1钢筋需架空堆放,使用U型钢筋支架,下垫100×

100木方或搭设钢管支架。

3.6.2.2钢筋堆放区需设置标识牌,说明钢筋种类、规格、使用部位及数量。

3.6.2.3加工成型的钢筋在建筑物屋面板和支架上堆放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集中。

3.6.2.4雨天需加盖毡布防雨,防止钢筋被雨淋后锈蚀。

3.6.3钢筋连接

钢筋的连接是钢筋工程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性、施工进度及综合经济效益,钢筋施工严格上不采用焊接接头,根据工程情况如局部位置需要采用焊接接头,必须经工程师批准,并符合GB50204-92和JGJ18-84的有关规定。

3.6.3.2绑扎接头

Φ22以下(不包括Φ22)钢筋,采用绑扎连接,搭接长度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

3.6.3.3钢筋的下料及绑扎

钢筋的下料及绑扎要严格依照GB50204-92和JGJ18-84的有关规定执行。

3.6.4.1下料:

认真熟悉图纸,准确放样填写料单。

核对成品钢筋型号、尺寸、数量是否与料单相符。

3.6.4.2钢筋的绑扎:

3.6.4.2.1柱筋:

柱筋按设计规定的型号和数量认真配制,柱主筋在绑扎前须调直,如柱每边钢筋数<

4根时,可在同一截面上搭接;

如柱每边钢筋数=4根时,尽量采用分茬搭接;

如柱每边钢筋数>4根时,应分50%错位搭接,锚固长度(搭接倍数)按规范进行,钢筋要依据抗震设计要求加工。

钢筋绑扎时,应先算出箍筋间距,每段柱所用的箍筋数量,在柱子的主筋上做好标记后按档绑扎,在柱子的主筋搭接长度内,钢筋绑扎不得少于3道,绑扎扣应向内,柱筋砼的保护层采用垫块控制。

垫块用同标号砂浆制作。

3.6.4.2.2梁、板钢筋:

梁、板钢筋绑扎施工时,应先扎主梁筋,后扎次梁筋,再扎板筋。

对于梁钢筋在成型绑扎时必须注意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宜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为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钢筋搭接长度按国际GB50204-92的有关规定执行,同一截面内的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1/4。

3.6.4.2.3剪力墙钢筋的绑扎

把竖向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钢筋竖筋在外,横筋在内应符合设计要求。

池壁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筋之间应绑拉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

池壁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应符合抗震要求。

3.6.4.3其他注意事项

3.6.4.3.1钢筋代换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有设计单位设计变更。

3.6.4.3.2钢筋加工形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6.4.3.3钢筋调直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冷拉方式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3.6.4.3.4钢筋的弯钩或弯折符合下列规定。

3.6.4.3.4.1I级钢筋需作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3d。

3.6.4.3.4.2弯起筋中间部位弯折处弯起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3.6.4.3.4.3.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弯钩的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3.6.4.3.5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3.6.4.3.5.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最大弯距处。

梁板上排钢筋的搭接不宜在支座两端1/3范围内,下排钢筋的搭接不宜在跨中1/3范围内,且接头要相互错开至少30d。

接头在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范围内,有接头钢筋的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

3.6.4.3.5.2钢筋搭接,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3.6.4.3.5.3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6.4.3.5.4安装钢筋时,配置钢筋级别、直径、根数间距均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3.6.4.3.5.5板钢筋上下两排之间要用长条马凳垫好。

3.6.4.3.5.6后砌填充墙及外围护墙的拉结筋按结构设计总说明及施工规范中要求进行施工。

3.6.5.焊接接头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当现场有必要采用焊接接头时,经现场工程师同意后,将严格按规范施工。

3.6.5.1搭接焊

梁通长Φ22以上(包括Φ22)钢筋的连接可考虑采用单面焊10d,接头钢筋弯折,保证钢筋通心。

梁下铁不允许有焊接接头。

焊接前须做焊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雨天不允许施焊。

3.6.5.2电渣压力焊

主体结构中竖向钢筋局部可考虑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

电渣压力焊属于熔化压力焊范畴,基本原理是利用焊接电流接电流通过被接钢筋的端部接触点,产生电弧,熔化周围焊剂形成渣池,之后转入电渣过程。

大量的电阻使钢筋截面均匀加热,然后顶压,挤出液态金属和溶渣,冷却后经凝固,结晶形成接头。

质量要求:

首先从外观检查,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表面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侧移不得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弯折不得大于4度,另外以3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取三个试样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7无粘结预应力工程

3.7.1材料要求

3.7.1.1无粘结预应力筋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规格及性能应符合图纸的要求。

防腐油脂涂料应符合《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的要求。

3.7.1.2锚具

预应力筋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时进行外观检查、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试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执行。

无粘结预应力筋使用的锚具主要有夹片式锚具及镦头式锚具。

混凝土

严格按照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拌制,采用硅酸盐水泥配制(浇筑方法见砼工程)。

3.7.2主要机具设备

千斤顶、锚具高压电动油泵及压路表等均应经过检验并校准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7.3作业条件

无粘结预应力筋及锚具进场验收合格,按规格、部位编号挂牌堆放并妥善保护;

张拉用的油压千斤顶及油压表已配套校验;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前,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不低于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3.7.4施工操作工艺

工艺原理

先把无粘结预应力筋按设计要求铺放在模板内固定牢固,再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后,利用预应力筋与其周围混凝土不粘结可滑动的特性,进行张拉锚固,借助锚具对砼施加预应力。

工艺流程:

支设底模→放线→绑扎底部非预应力筋→敷设各种管线→铺放板内无粘结预应力筋→绑扎非预应力筋→检查、调查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矢高及水平位置→隐检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封端。

施工操作要点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

1)计算各束无粘结预应力筋在交叉点处的垂直高度,对每个纵横筋交叉点的两个标高进行比较,若一个方向某一根筋的各点标高均分别低于与其相交的各筋标高时,此筋应先铺放,标高较高者次之,依次确定各筋的铺放顺序,应避免两个方向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相互穿插铺放。

预应力筋遇孔洞时尽量按构造绕行,避免增加张拉结点。

2)在底模上标出各束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编号、矢高及固定支架的位置,标出变角张拉槽模盒的位置。

3)利用钢筋支架控制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矢高(垂直高度),支架安装间距1.0~1.5m,支架固定在底模上。

无粘结预应力筋可与非预应力筋绑扎固定。

4)张拉端模板按设计规定位置编号与钻孔,安装承压板,用钉子或螺栓固定,保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面相垂直。

5)张拉端的安装:

①镦头式锚具张拉端安装时,先将塑料护筒(保护套)插入承压板孔内,用定位螺栓将锚杯固定在端部模板上。

螺杆应拧到杯底顶紧各钢丝的镦头,并根据定位螺杆露在模板外的长度控制锚杯预埋位置。

②夹片式锚具张拉端无粘结预应力筋外露长度:

采用前置内卡式千斤顶时,不少于300mm;

采用其它穿心式千斤顶时,不少于600mm。

预应力筋曲线段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应保证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预应力筋张拉作用线应与承压板板面相垂直。

张拉端为内藏式构造时,各部件之间不应有缝隙。

6)固定端的安装。

镦头式锚具固定端安装时,按设计位置将锚板绑扎固定牢,各钢丝镦头均应与锚板贴紧。

夹片式锚具,将组装好的固定端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绑扎牢固。

7)端部螺旋筋的规格、尺寸及位置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螺旋筋安装时应紧靠承压板或锚板。

混凝土浇筑浇筑楼板混凝土之前,检查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束形、位置、固定支架、张拉端与固定端的安装是否合乎要求,并认真进行整改。

隐检确认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时,严禁践踏碰撞无粘结预应力筋、固定支架以及端部预埋部件,确保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形和锚具位置准确。

端部混凝土应仔细振捣密实。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

张拉方式为池壁竖向单向张拉,水平向为两端张拉。

1)张拉设备配套校验,每台千斤顶至少配校两块压力表。

压力表精度等级不低于1.5级。

2)按照设计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与校验结果,计算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及张拉油压值。

如需提高张拉控制应力时,不宜大于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5%。

分批张拉时,为考虑后批张拉钢筋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钢筋的影响,可将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增加0.5aEσPOCaEP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σPC为先批张拉钢筋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3)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25m时,采用两端张拉,当筋长超过50m时,宜采取分段张拉和锚固。

4)张拉时控制张拉应力,用伸长值进行校核,如果实际伸长值大于计算值的10%或小于计算值的5%,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再继续张拉。

5)张拉前应清理干净承压板板面,并检查承压板下面的混凝土质量,如有局部缺陷,应认真处理至符合要求。

6)镦头锚具张拉螺杆拧入锚杯内的长度不应小于锚具设计规定值(30mm),千斤顶的承力架应垂直地支承在承压板面上。

当张拉力达到设计要求,由于锚杯预埋位置误差致使锚杯外露过长时,可采取接长螺母的措施补救。

7)夹具式锚具张拉时,如采用液压顶压器顶压锚固,千斤顶应在保持张拉力的情况下进行顶压,顶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值。

8)采用两端张拉时,两端的千斤顶应同步给压,达到设计规定的张拉力时,先在一端锚固,另一端补足张拉值后再锚固。

9)单根预应力筋变角张拉工艺适用的变角范围为0~65°

,当变角在0~20°

之间时,可忽略转角的摩阻影响;

当变角在20°

~40°

之时时,一般可用超张拉5%来考虑变角引起的摩擦损失。

10)张拉锚固后,采用砂轮锯或手携式钢筋切断机切除超长部分的预应力筋,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

11)张拉锚固且及时对锚固区进行防护处理。

对镦头式锚具,先用油枪通过锚杯注油孔向套管内注入防腐油脂(直至从另一油孔溢出),并将锚杯内填充密实,用塑料帽盖严,再在锚具及承压板外表面涂以防水涂料。

对夹片式锚具,在锚具及承压板表面涂防水涂料。

经上述处理后的锚固区,先在凹槽内壁涂刷环氧胶泥,然后浇筑膨胀细石混凝土封闭。

外露式锚具的锚固区,利用板边的边梁或圈梁浇筑混凝土将锚固区封闭。

3.7.5质量标准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质量标准见下表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质量标准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无粘结预应力筋位置

垂直高度偏差

±

5

水平位置偏差

30

2

端节点承压板垂直度偏差

3

曲线段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的平直段长度

≥300

4

镦头式锚具张拉螺杆拧入锚杯内深度

≥30

锚具质量标准

项次

质量标准

外观检查

表面无裂纹、夹渣

硬度检验

符合图纸要求

硬度值在要求范围内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

性能:

锚具效率系数ηa

实测极限拉力时总应变εapu,tot

≥0.95

≥2.0%

疲劳锚固性能(试验应力上限取预应力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65%,应力幅度取80N/mm2)

200万次

6

低周荷载试验(用于地震区时)周期荷载循环次数(试验应力上、下限分别取预应力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80%、40%)

50次

7

镦头式锚具同束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误差

不大于预应力筋长度的1/5000;

且不大于5mm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质量标准

标准

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差

+10%~-5%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大于

镦头式锚具

1mm

夹片式锚具

滑、断丝数量占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量不大于

2%①

张拉锚固后,实际预应力值与设计规定校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

5%

预应力筋切断后露出锚具外长度不小于

30mm

①且一束钢丝滑丝或断丝只允许1根

3.7.6成品保护

3.7.6.1施工时,其端部锚固区必须严格按图施工,端部承压钢板、锚筋、螺旋筋

以及钢筋网片的规格、尺寸、数量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混凝土时,端部锚固

区应仔细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以保证在张拉过程中,端部混凝土不致发生局

压破坏。

3.7.6.2张拉锚固后,及时对锚固区进行防护处理,严格按要求操作,保证封闭严密,

防止水气浸入而使锚具及预应力筋锈蚀。

3.7.7安全措施

3.7.7.1张拉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精神集中,细心操作,给油回油平稳。

3.7.7.2张拉用的机具、工具应妥善存放,禁止乱抛乱扔,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3.7.7.3高压油管不准出现扭转或死弯,如发现有这种情况,应立即卸除油压进行处理。

3.7.7.4张拉时,千斤顶后方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应立于千斤顶两侧进行作业。

测量伸长时,禁止用手扶摸千斤顶缸体。

3.7.8施工注意事项

3.7.8.1预应力筋只有在其曲线矢高得到保证的条件下,才能建立起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值,因此,确定合理的铺设顺序非常关键。

另外,敷设和各种和线不应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降低,必须保证预应力筋位置正确。

3.7.8.2、由于固定端锚具预先埋入混凝土中,无法更换,因此应具有更高的可靠度,保证在张拉过程中和使用阶段的可靠锚固。

固定端锚具安装后应认真检查,逐个验收。

3.7.8.3、张拉设备应由专人负责使用、管理、维护与校验。

张拉设备必须配套校验,校验期限根据工程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超过半年。

3.7.8.4、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端安装时,必须保证承压钢板、螺旋筋、网片以及抗侧力钢筋的规格、尺寸、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