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078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20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

彭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

 

####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

 

初步设计

工程编号:

ZKC2008-01

 

第一册说明书

 

######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

 

前言

####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处东经103°40ˊ-104°10ˊ,北纬30°54ˊ-31°26ˊ。

北部的龙门山脉为天然屏障,南部为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

市境北接茂汶、汶川、东北和东南邻什邡、广汉市,南隔蒲阳河——青白江与郫县、新都区相望,西连都江堰市。

####市辖20个镇,现状市域人口77.74万人。

####市政府驻地天彭镇位于市境南部平原地区,南距省会成都36公里,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有成彭、彭什、温彭、汉彭、彭白公路在此交汇,分别与成都市区、什邡、郫县、广汉、都江堰等城市相连;此外,青灌铁路(青白江至都江堰)及成青公路分别从城市南部及东南部边缘通过。

因此,####亦是成都市域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成都市域重要的次中心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污水量随之增长,而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接近满负荷运行,若不及时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完善配套污水收集系统,势必会对下游河道造成污染。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为了使####市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势在必行。

在本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水务局、####市兴彭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中通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工程提 要

1、工程名称: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

2、项目规模:

污水处理厂一期3×104m3/d,K总=1.42。

3、建设周期:

一年。

4、工程服务范围:

本项目工程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市近期建设的城区,包括老城区,二环路以东、铁路以北片区,铁路以南片区的近期建设部分。

服务面积约20.3平方公里。

5、污水厂进出水质:

项目

进厂原水

处理后出水

COD(mg/l)

≤400

≤50

BOD5(mg/l)

≤150

≤10

SS(mg/l)

≤200

≤10

T-N(mg/l)

≤45

≤15

NH3-N(mg/l)

≤35

≤5(8)

T-P(mg/l)

≤5

≤0.5

PH(mg/l)

6-9

粪大肠菌群数(个/l)

≤103

动植物油

≤1

石油类

≤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色度(稀释倍数)

≤30

(括弧内数据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6、工艺方案:

污水处理:

以改良型A2/O生化池为主体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

污泥处理:

采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化机械脱水。

7、受纳水体:

青白江。

8、尾水排放:

尾水除厂内部分回用外,自流就近排入电站尾水渠后再排入青白江。

9、运行管理:

定员26人,设有国内外先进的集散型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

10、建设标准:

各项指标满足并优于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修订)》要求。

11、污水厂用地:

污水厂一、二期工程总用地110.99亩,其中一期31.09亩。

12、工程投资:

污水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万m3/d):

4599.06万元。

工程费用:

3739.63万元。

13、经济指标:

投资指标:

1533元/m3;

用地指标:

0.69m2/m3;

耗电指标:

0.25度/m3。

 

附件:

1、关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批复

2、####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

3、####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的立项批复

4、####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5、####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估意见

 

第1章概述

1.1项目名称、地点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

1.1.2项目地点

项目地点:

####省####市城南青白江北岸百祥村。

1.2编制依据、原则范围和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1.2.1编制依据

(1)《####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A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2007.8。

(2)《####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B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2007.8。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7.11。

(4)《关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批复》,成环建92007)复字988号,2007.12。

(5)《####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彭发改审(2008)204号,2008.11。

1.2.2编制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逐步实现污水、污泥处理资源化,从而发挥较高的投资效益。

·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采用双回路电源,且污水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在污水厂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

·厂区竖向设计力求减少厂区填方量和节省污水提升费用。

·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成为现代化的园林式工厂。

1.2.3编制范围

本工程项目编制范围包括####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的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尾水排放、附属构(建)筑物建设。

1.2.4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1)工艺专业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年版)  (GB3838-2002);

3)《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802-99);

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

6)《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版);

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4号文);

8)《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份)(建标[2000]202号);

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2)建筑、结构专业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7)《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

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3)《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2001);

15)《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7)《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CECS138:

2002);

18)《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范》(CECS117:

2000);

1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20)《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通风专业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GBJ16-8);

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控制标准》(GB12348-90);

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电气、自控专业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6)《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7)《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9)《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

1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1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14)《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

15)《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

1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17)《可编程仪器的数字接口》(ANS1488);

18)《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1.3城市概况

1.3.1城市概况

1.3.1.1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

####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处东经103°40ˊ-104°10ˊ,北纬30°54ˊ-31°26ˊ。

北部的龙门山脉为天然屏障,南部为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

市境北接茂汶、汶川、东北和东南邻什邡、广汉市,南隔蒲阳河——青白江与郫县、新都区相望,西连都江堰市。

####市辖20个镇,现状市域人口77.74万人。

####市政府驻地天彭镇位于市境南部平原地区,南距省会成都36公里,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有成彭、彭什、温彭、汉彭、彭白公路在此交汇,分别与成都市区、什邡、郫县、广汉、都江堰等城市相连;此外,青灌铁路(青白江至都江堰)及成青公路分别从城市南部及东南部边缘通过。

因此,####亦是成都市域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1.3.1.2城市规模

2005年####市现建成区面积约15.24平方公里,聚居人口13.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万人。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城区用地规模为:

近期(2010年):

19.8km2

远期(2020年):

32.25km2

城区人口规模为:

近期:

2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99平方米。

远期:

36万人,人均建设用地89平方米。

1.3.1.3社会经济及发展情况

####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成都市域重要的次中心城市。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48亿元,同比增长13.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697元。

近年来####围绕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链集群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业集中”,着力培育龙头企业、规模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

2006年全市共实现工业增加值32.36亿元,同比增长21%。

全市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6.92亿元,同比增长28.4%。

(数据来自《二〇〇六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济建设也在高速发展。

目前####市北部正在建设80万吨乙烯项目及1000万吨炼油项目,近期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同时还将带动下游十余个门类的产品配套建设,更多的工业企业正不断涌入####市,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3.2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全市幅员面积1419.38km2,其中山区面积674.21km2,占47.5%,丘陵200.13km2,占14.1%,平坝545.04km2,占38.4%,所以####一直有“六山一水三分坝”之说。

在地质构造上,跨“东部####中台拗”和“西部龙门山褶断带”两种地质构造单元,形成了银厂沟、白水河一带的“彭灌杂岩”,以及罕见的地质奇观—巨型灰岩冰川漂砾。

市境内地貌轮廓南北长,东西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处为4812米,最低为489米,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下降。

地貌类型分为山地、丘陵(含台地)和平原三大类。

·河流水文 

####市有大小河流90条,分属沱江、岷江两个水系。

关口以北山区和市境东南部的大片面积属沱江流域,市境西南和南部边界地区属岷江流域。

属沱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湔江及其支流和分流各河,属岷江流域的有蒲阳河—青白江。

####境内湔江――小石河、土溪河等河流年径流量为10.16亿m3,年均有效降水3.8亿m3;过境河流人民渠、东风渠、蒲阳河――青白江,每年补充####市供水2.6亿m3,全市可利用河流水资源达16.56亿m3。

河宽100米,年平均流量为43.3立方米/秒,安全流量1000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1400立方米/秒,最枯月流量5立方米/秒。

水库蓄水0.25亿m3,地下贮水3.97亿m3,常年可利用的储、蓄水存量达4.22亿m3。

综上,全市水资源总量达20.78亿m3。

·气候

####属####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北部区”。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高温期与多雨期同季,气候区域差异明显。

年平均气温为15.7℃,最热的7月月平均气温为25.1℃,最冷的一月月平均气温为5.1℃,气温的实际变幅为1.3℃。

全年无霜期278天。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225.7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的强度大,秋季绵雨多。

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为干旱、暴雨、秋绵雨、低温冷害、大风和冰雹等。

由于纬度和地形地势的影响,####境内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日照逐渐递减,无霜期逐渐缩短,而降水量则逐渐增多,明显形成平坝、丘陵、低山区、高山区的气候差异。

1.4供水现状及规划

1.4.1城市排水现状

目前城区内基本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街道下设有污水管道和雨水边沟。

现状排水管网还不太完善。

排水管网发展速度慢,其发展与城市建设速度及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城区内水系发达,主要的河流沟渠有:

青白江、人民渠、五号支渠、六号支渠、七号支渠、白土河及相应斗渠等,这些河流沟渠均可作为接纳城区雨水的载体。

目前城市建有1座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城南工业区南端六支渠旁,处理规模为3万m3/d,处理工艺流程为:

↓加氯

污水→粗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沉砂池→CASS生物池→接触池→达标排放

现状城东工业区内大型企业工业废水,由企业内部污水处理厂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六号支渠,并最终流入青白江。

现状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老城区雨水采用边沟形式排水,断面偏小,密封性差,排水不畅,遇暴雨天容易产生路面积水。

现状城区部分污水管道管径偏小。

已建污水处理厂(3万m3/d)处理能力已经日趋饱和,难以满足城区日益增长的污水量处理的需要。

根据2005年的水量资料,现状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一般在16000~21000m3/d内波动,而根据最近的水量监测资料,目前污水厂日常进水量已逐步增大到30000m3/d左右,达到该厂的最大设计规模。

据该厂分析调查,现状污水厂受纳的污水中约有40~50%为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进厂COD值高且较难生化。

通过分析2005年以来的若干进水水质监测结果发现,进厂COD平均浓度为368.84mg/L,BOD平均浓度为137.69mg/L,NH3-N平均浓度为35mg/L。

BOD/COD平均值为0.37,根据测定的BOD/COD的值,污水可生化处理。

但是从进水水质监测数据也可以看出,进水水质日变化较大,COD差值在2倍左右。

出水水质指标中的COD在40mg/L~90mg/L间波动,而BOD往往在20mg/L以下,说明出水COD中难生物降解部分含量较一般城市生活污水要高,此部分惰性物难以常规生物处理去除。

近一年多以来,####市加强了相关管理,企业内部污水处理得到加强,进水有机物浓度略有下降,出水水质较以往有所好转。

1.4.2城市排水规划

规划####市城市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市城区采用两个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收集后的污水集中进入城市南端青白江旁污水处理厂(规划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污水收集系统:

主要收集铁路与老成彭路以北以东片区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分别沿金彭大道、天府大道、二环路等埋设污水干管,收集各街区的城市污水,经牡丹大道及规划外环路污水主干管汇集后,沿六号支渠排至已建污水处理厂(第一污水处理厂)及规划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污水收集系统:

主要收集铁路与老成彭路以南以西新区的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分别沿南北向道路设置污水干管,收集各街区的城市污水,通过南侧规划道路送至规划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两套污水管网收集系统互为连通,以保证污水管网的可靠性。

整个城区近期设两座污水处理厂,即已建污水处理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规划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市南端青白江旁),待远期第二污水处理厂达到设计规模后,原污水处理厂逐步取消。

具体见下图:

图1-1####市污水系统示意图

1.4.3城市供水规划

规划保留水二厂,供水规模9万m3/d,占地规模约5公顷,水源为西河水库;新规划单景山水厂,远期规模达12万m3/d,占地规模约8公顷,水源来自关口水库。

远期####由水二厂、丹景山水厂和成都市水七厂联合供水。

####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4m3/人.日,预测2020年####城区总用水量为14.4万m3/d。

 

第2章工程规模、水质及厂址

2.1进厂水质

1.工程规模

一期(2010年):

3.0万m3/d,总变化系数Kz=1.42。

2.根据可研提供的数据,进水水质如表2-1:

表2-1进水水质表

BOD5≤150mg/L

COD≤400mg/L

SS≤200mg/L

TN≤45mg/L

NH3-N≤35mg/L

TP≤5mg/L

2.2排放标准

出水水质执行国家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A标准),如表2-2:

表2-2排放标准表

COD≤50mg/L

BOD5≤10mg/L

SS≤10mg/L

TP(以P计)≤0.5mg/L

粪大肠菌群数(个/L)≤103

NH3-N≤5(8)mg/L

TN≤15mg/L

动植物油≤1

石油类≤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

色度(稀释倍数)≤30

pH6-9

(括弧内数据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2.3厂址选择

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市百祥村,城市南端青白江北岸。

污水厂厂址选择的主要原则为: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

(2)位于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下游;

(3)少拆迁、少占良田,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4)尾水及污泥排放较方便,场地不受水淹,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5)交通、运输及供水、供电较方便;

(6)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该地块紧临青白江,处于城市下游下风向,有利于收集整个城市的污水,卫生防护条件好。

拟建污水处理厂厂址交通便利,附近有10KV变电站,供电方便,靠近工业区也有利于今后尾水的回用。

该处场地地势平坦,拆迁量小。

尾水排放至电站尾水渠,该渠常年通水。

2.4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

污水处理厂厂址紧靠青白江,因此,污水处理厂尾水除厂内部分回用外,其余可就近排入青白江较为合适。

另外厂址靠近工业区,今后可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考虑中水回用,节约水资源。

 

第3章工艺方案

3.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3.1.1污水处理工艺一般论述

(1)污染物去除及处理工艺要求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Cr、SS、N和P等。

根据进出水水质,项目要求的污染物去除率如表3-1所示。

表3-1污水处理厂工程水质参数

项目

单位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CODcr

mg/L

≤400

≤50

87.5

BOD5

mg/L

≤150

≤10

93.33

SS

mg/L

≤200

≤10

95

NH3-N(以N计)

mg/L

≤35

≤5(8)

85.71(77.14)

T-P(以P计)

mg/L

≤5

≤0.5

90

TN

mg/L

≤45

≤15

66.7

PH

6-9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用是与要求达到的处理效率密切相关的,因此首先需要分析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和所能达到的去除程度。

1)BOD5、COD和SS的去除

日本和我国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处理工艺或对各种常用处理单元有推荐的处理效率,见表3-2。

表3-2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名称

一级处理处理效率(%)

二级处理处理效率(%)

SS

BOD5

SS

BOD5

中国规范

40~55

20~30

60~90

65~90

二级处理:

生物膜法

70~90

65~95

二级处理:

活性污泥法

从表3-2可以看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二级活性污泥法均能满足要求。

(A)SS的去除

污水中的无机颗粒和大直径的有机颗粒靠自然沉淀作用就可去除,小直径的有机颗粒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而小直径的无机颗粒(包括大小在胶体和亚胶体范围内的无机颗粒)则要靠活性污泥絮体的吸附、网络作用,与活性污泥絮体同时沉淀被去除。

污水厂出水中悬浮物浓度不仅涉及到出水SS指标,出水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