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987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氏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三定律:

能氏定理:

凝聚系的熵在等温过程中的改变随热力学温度趋于零,即limT→0∆ST=0

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原理:

不肯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热力学温度的零度。

通常认为,能氏定理和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原理是热力学第三定律的两种表述。

3、请给出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定义,并推导出理想气体的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关系式:

Cp-CV=nR

定容热容:

CV=∂U∂TV表示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内能随温度的变化率;

定压热容:

Cp=∂U∂Tp-p∂V∂TP=∂H∂TP表示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的熵增;

对于理想气体,定容热容CV的偏导数可以写为导数,即

CV=dUdT

(1)

定压热容Cp的偏导数可以写为导数,即

CP=dHdT

(2)

理想气体的熵为H=U+pV=U+nRT(3)

(1)

(2)(3)式可得理想气体的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关系式:

4、分别给出体涨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κT 的定义,并证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α=κTβp

体涨系数:

α=1V∂V∂TP,α给出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K所引起的物体的体积的相对变化;

压强系数:

β=1p∂p∂Tv,β给出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K所引起的物体的体积的相对变化;

等温压缩系数:

κT=-1V∂V∂pT,κT给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单位压强所引起的物体的体积的相对变化;

由于p、V、T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f(p,T,V)=0,其偏导数存在以下关系:

∂V∂pT∂p∂Tv∂T∂VP=-1

因此α,β,κT满足α=κTβp

5、分别给出内能,焓,自由能,吉布斯函数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对应的麦克斯韦关系式

内能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dU=TdS-pdV

对应的麦克斯韦关系式:

∂T∂VS=-∂p∂SV

焓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dH=TdS+Vdp

∂T∂ps=∂V∂Sp

自由能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dF=-SdT+Vdp

∂S∂VT=∂p∂TV

吉布斯函数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dG=-SdT-pdV

∂S∂pT=-∂V∂Tp

6、选择T,V为独立变量,证明:

CV=T∂S∂TV,∂U∂VT=T∂p∂TV-p

证明:

选择T,V为独立变量,内能U的全微分为

dU=∂U∂TVdT+∂U∂VTdV

(1)

又已知内能的热力学基本方程dU=TdS-pdV

(2)

以T,V为自变量时,熵S的全微分为

dS=∂S∂TVdT+∂S∂VTdV(3)

将(3)式代入

(2)式可得

dU=T∂S∂TVdT+T∂S∂VT-PdV(4)

将(4)式与

(1)式比较可得

CV=∂U∂TV=T∂S∂TV(5)

∂U∂VT=T∂p∂TV-p(6)

7、简述节流过程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磁致冷却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节流过程制冷:

原理:

让被压缩的气体通过一绝热管,管子的中间放置一多孔塞或颈缩管。

由于多孔塞的作用,气体在它的两侧形成压强差,气体从高压侧缓慢流到低压侧,并达到稳恒状态,这个过程被称为节流过程。

优点:

(1)装置没有移动的部分,低温下移动部分的润滑是十分困难的问题;

(2)在一定的压强降落下,温度愈低所获得的温度降落愈大。

缺点:

节流过程降温,气体的初始温度必须低于反转温度。

绝热膨胀制冷:

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系统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膨胀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必减少,温度必降低。

不必经过预冷;

膨胀机有移动的部分,温度愈低降温效应愈小。

磁致冷却法:

在绝热过程中顺磁性固体的温度随磁场的减小而下降。

可以获得更低的温度;

磁致冷却过程是单一循环,不能连续工作。

8、选择T,V为独立变量,推导出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1)已知自由能的全微分表达式为

dF=-SdT-pdV

因此S=-∂F∂T,p=-∂F∂V

如果已知F(T,V),求F对T的偏导数即可得出熵S(T,V);

求F对V的偏导数即可得出压强p(T,V),这就是物态方程。

根据自由能的定义,F=U-TS,有

U=F+TS=F-T∂F∂T

即为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2)已知吉布斯函数的全微分表达式为

dG=-SdT+Vdp

因此S=-∂G∂T,p=-∂G∂V

如果已知G(T,V),求G对T的偏导数即可得出熵S(T,V);

根据吉布斯函数的定义,G=U-TS+pV,有

U=G+TS-pV=G-T∂G∂T-p∂G∂p

由焓的定义H=U+pV,得

H=G-T∂G∂T

即为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9、推导出克拉珀龙方程和理想气体的蒸汽压方程

设(T,p)和(T+dT,p+dT)是两相平衡曲线上临近的两点,在这两点上,两相的化学势都相等:

μαT,p=μβT,p

μαT+dT,p+dp=μβT+dT,p+dp

两式相减的dμα=dμβ

(1)

表示当沿着平衡曲线由(T,p)变到(T+dT,p+dT)时,两相的化学势的变化相等。

化学势的全微分为

dμ=-SmdT+Vmdp

(2)

Sm和Vm分别表示摩尔熵和摩尔体积,

(2)式代入

(1)式得

-SmαdT+Vmαdp=-SmβdT+Vmβdp

或dpdT=Smβ-SmαVmβ-Vmα(3)

以L表示1mol物质由α相转变到β相所吸收的相变潜热,因为相变时物质的温度不变,则L=TSmβ-Smα(4)

将(4)式代入(3)式可得

dpdT=LTVmβ-Vmα(5)

即为克拉珀龙方程;

在(5)式中略去Vmα,并把气相看作理想气体pVmβ=RT,则(5)式可化简为

1pdpdT=LRT2(6)

如果更进一步近似地认为相变潜热与温度无关,将(6)式积分可得

lnp=-LRT+A(7)

即为蒸汽压方程的近似表达式。

10、简述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的特点

一级相变:

在相变点两相的化学式连续,但化学式的以及偏导数存在突变。

在一级相变中两相有各自的非奇异的化学式函数,相变点是两相化学势函数的交点;

在相变点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两相可以平衡共存,但是两相化学势的一级导数不等,转变时有潜热和比体积突变;

在相变的两侧,化学势较低的相是稳定相,化学势较低的相可以作为亚稳态存在。

二级相变:

在相变点两相的化学势和化学势的一级偏导数连续,但化学势的二级偏导数存在突变。

二级相变没有相变潜热和比体积突变,但是定压比热、定压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存在突变。

11、简述你对吉布斯佯谬的理解

假设有两气体,物质的量各为n,令他们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则由C=-Rinilnxi

(1)可知,混合后的熵增为C=2nRln2

(2),这结果与气体的具体性质无关。

不过应强调,由于在推导理想气体的吉布斯函数G时用了膜平衡条件,式中的i是对不同气体的求和,因而

(1)式

(2)式仅适用于不同气体,对于同种气体,由熵的广延性可知,“混合”后气体的熵应等于“混合”前两气体的熵之和。

因此,由性质任意接近的两种气体过渡到同种气体,熵由2nRln2突变为零。

这成为吉布斯佯谬。

12、给出吉布斯相率的数学表达式并详细解释其含义和物理意义

吉布斯相率的数学表达式:

f=k+2-φ;

f称为称为多元相系的自由度,式多元复相系可以独立改变的的强度变量的数目,

φ表示多元复相系有φ个相,k表示每个相有k个组元,2表示外界因素n,多数取n=2,代表压力和温度;

物理意义:

吉布斯相律说明了平衡体系中,系统的自由度与相数、组元数之间的关系。

13、简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区别和联系

热力学是用宏观的方法研究热现象,统计物理学是用微观的方法研究热现象。

虽然两者都是研究热现象的,但理论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热力学是一门极其优美的理论,只使用最简单的数学方法,通过四大基本定律,也就是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完全不依靠实验,仅从四大基本定律推导出整个理论体系。

统计物理学则要使用复杂的数学方法,还要依靠实验;

是由微观到宏观的桥梁,它为各种宏观理论提供依据,已经成为气体、液体、固体和等离子体理论的基础,并在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统计物理为热力学提供了清晰的物理图像和定量的解释。

14、分别给出玻尔兹曼统计分布,波色—爱因斯坦分布,费米—狄克拉公式,并简述三种分布之间的关系

玻尔兹曼统计分布:

al=ωle-α-βεl

波色—爱因斯坦分布:

al=ωleα+βεl-1

费米—狄克拉分布:

al=ωleα+βεl+1

三者之间的关系:

玻耳兹曼系统遵从玻耳兹曼分布。

(如顺磁固体等定域系统);

玻色系统遵守玻色分布;

费米系统遵守费米分布;

满足经典极限条件时,玻色系统和费米系统都满足玻耳兹曼分布。

15、给出定域系统下满足玻尔兹曼统计的粒子配分函数,并用其表达出内能、广义力和熵

定域系统下满足玻尔兹曼统计的粒子配分函数为:

Z1=lωle-βεl

内能的统计表达式:

U=-N∂∂βlnZ1

广义力的统计表达式:

Y=-Nβ∂∂ylnZ1

熵的统计表达式:

S=NklnZ1-β∂∂βlnZ1

16、简述能量均分定理及其在解释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固体比热等模型上的困难

能量均分定理:

对于处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的经典系统,粒子能量中每一个平方项的平均值12kT。

对于单原子分子,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之比γ=CpCv=53=1.667,此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但是在讨论中是将原子看作一个质点,完全没有考虑原子内电子的运动,原子内的电子对热容没有贡献是经典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要用量子理论才能解释。

(没有考虑原子内的电子运动);

对于双原子分子,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之比γ=CpCv=1.40,除了在低温之下的氢气以外,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都符合。

氢气在低温下的性质经典理论不能解释。

此外不考虑两原子的相对运动也缺乏根据。

更为合理的假设是两原子保持一定的平均距离做相对简谐振动。

但是,如果采取这个假设,双原子分子的能量将有七个平方项,能量均分定理给出的结果将与实验结果不符。

这一点也是经典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不能解释低温氢气的性质和柔性连接情况);

对于固体,Cv=3Nk,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在室温范围内符合的很好,但在低温范围内,实验发现固体的热容随温度降低的很快,当温度趋紧绝对零度时,热容趋近于零。

这个结果经典理论不能解释。

此外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如果将能量均分定理应用于电子,自由电子的热容与粒子振动的热容将具有相同的能级。

实验结果是,在3K以上自由电子的热容与粒子振动的热容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这个事实经典理论也不能解释。

(不能解释所有理想固体有相同的热容量)。

17、给出普朗克公式,并讨论其在低频和高频内的结果

普朗克公式:

现在讨论普朗克公式在高频和低频范围内的极限结果:

在的低频范围,,普朗克式可近似为

得到瑞利—金斯公式;

在的高频范围内有e≫1,可将普朗克公式分母中的-1忽略而得

得到维恩公式;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时,当Uω,T随ω的增加而迅速地趋于零,这意味着,在温度T的平衡辐射中,的高频光子是几乎不存在的;

也可以理解为,温度为T时窖壁发射的高频光子概率是极小的。

18、试讨论电子在T=0K时的分布(提示:

费米能级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电子在0K时服从费米分布,电子将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状态,但泡利不相容原理限制每一量子态最多只能容纳一个电子,因此电子从ε=0的状态起依次填充至μ0止。

0K时电子气体的内能为U0=3N5μ0,可知0K时电子的平均能量为35μ0;

0K时电子气体的压强为p0=25nμ0。

可以看出,费米气体在绝对零度下具有很高的平均能量、动量,并产生很大压强,并且在绝对零度下的熵为零。

19、试谈一下你对相空间和刘维尔定理的理解

根据经典力学,系统在任何时刻的微观运动状态由f个广义坐标q1,q2,…,qf及与其共轭的f个广义动量p1,p2,…,pf在该时刻的数值确定。

以q1,q2,…,qf;

p1,p2,…,pf共2f个变量为直角坐标构成一个2f维空间,称为相空间或Γ空间。

式dρdt=0,表明如果随着一个代表点沿正则方程所确定的轨道在相空间中运动,其邻域的代表点密度是不随时间改变的常数,称为刘维尔定理。

20、简述正则分布、微正则分布、巨正则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