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081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核版黑龙江省鹤岗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所谓意念化,就是不执泥于出生地的故

 

乡,一切随缘,适意,将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视为故乡,“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此时的故乡只是一种意念,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不再与异乡对立。

最后是,实现故乡的异乡化,甚至是异乡的故乡化。

对苏轼而言又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与异乡的和睦相处,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

如果异乡的风景足够好,苏轼甚至会“贬低”故乡: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对异乡的山水、人情等的好感至极,苏轼就会用佛教思维,将异乡“前生”化为故乡:

“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另一种是受命运驱策打击,颠沛异乡,与魂牵梦萦的故乡阻隔时,扩大心胸,寓寄于物,发现异乡的种种优点。

先将异乡寄托甚至实体化为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最后实现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以一种处处吾乡处处家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选自《苏轼的故乡观》,有删改)

1.下列对于“苏轼故乡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乡的内涵之一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苏轼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就是这种观点的体现。

B.故乡是苏轼文化心理的生活区,在异乡见到美丽的海棠苏轼也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C.故乡是苏轼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苏轼对现实漂泊处境相抗衡的工具,此时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D.当故乡是个意念化的概念时,苏轼把足之所履和心之所安处都当作故乡,此时的故乡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旷达人生态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来自故乡的乡人和到故乡去做官的人往往会勾起苏轼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在其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B.苏轼虽然有浓厚的怀乡情结,但他在被贬谪远离故乡之后就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

C.为了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苏轼将故乡泛化,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

D.“故乡的异乡化”是指苏轼把异乡变成要归去的“家”之所在地以及身体和心灵栖息的故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中的“蜀江”是苏轼地理意义的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吾乡”是意念化的故乡。

B.苏轼对故乡的具化就是他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苏轼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C.苏轼长期过着贬谪流放的生活,处于“无家”状态,因此他有时贬低自己的故乡:

D.泛化了的故乡让苏轼实现了对故乡和异乡阻隔的超越,使他能够以旷达的心态来对待每一次实际非常痛苦的贬谪经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

高祖胜,以燕。

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

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

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

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

及周文①讨悦,宁与李弼来归。

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

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

及梁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

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芒山。

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

十六年,拜大将军。

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

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

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

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

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

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

属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

薨于同州。

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

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勣。

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

宁曰:

“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

”遂以勣嗣。

时以此多之。

及宁薨,勣袭爵。

(节选自《北史·

豆卢宁传》)

注:

①周文:

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

从此宇文泰专制长达20年,其子建北周,追谥曰文皇帝。

豆卢宁时为西魏、北周将领。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赐姓:

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

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

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

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还可说:

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

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

豆卢宁少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于骑射。

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B.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

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迁,被连续加封,以后又因辅从、征战、御敌、迎降、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

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

在同州去世。

D.豆卢宁仁厚重情,不以亲疏论人。

他不同意亲属更换继承人的建议。

亲子出生后仍把养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

死后养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5分)

(2)宁曰: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藉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唐】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8、两首诗的第三联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结合崔颢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

9、两首诗都写了泛舟若耶溪,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6分)

10、名句默写(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钱穆: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潘剑冰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其《国史大纲》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之一。

1949年秋,任香港亚洲文商学院院长;

1950年,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90年去世,是当代中国声名赫赫的一位文化宗师。

在《国史大纲》的引论中,钱穆说:

“唯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唯对现实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

”“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浓厚之爱情,必须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经之历史有深厚之认识。

”余英时认为钱穆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宗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历史的人总是好旧的,所以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

钱穆在北京教书时,中式的长袍已经成了一种落伍的标志。

但是钱穆看到好友陈寅恪穿长袍,他也改穿长袍,并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宣布自己将坚决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的。

钱穆在燕京大学的时候,作为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燕大的水电费催缴单都是用英文写的,对此,大家也觉得很正常。

但是钱穆不干了,他每个月接到水电缴费单后都把它扔到一边。

后来学校派人来质问这个“老赖”,钱穆告诉来人:

“我是学校聘用的一个国文教师,不必要认识英文。

为什么你们在中国办学校要用英文发通知?

钱穆在中学执教时有一段时间兼过英文课,他的英文水平看懂水电单绰绰有余,他的理由无非是外国人在中国办学校就得用中文,这种行为是一种保护民族文化的本能。

为此,他不惜当刺头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与教师的宴会上,钱穆大胆直言,批评燕大各楼的起名问题,说入校门即见M楼、S楼,不伦不类,既然在中国,就应该起个中国名字才是。

司徒雷登最终接受了钱穆的建议,事后,他按照各楼美国捐建者名字的汉译,将M楼改为穆楼,S楼改为适楼,办公楼命名为贝公楼。

有人跟钱穆开玩笑说:

“正是因为你的提议,学校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一座楼,与胡适各分各占一楼,你真是荣幸啊!

”新中国成立后,燕大并入北大,北大搬到了燕大的校园,现在北大校园的未名湖,就是当年钱穆起的名。

在钱穆的心目中,一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髓首推其历史,他认为一个国民只有充分了解本国的国史,才能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的“信仰”。

钱穆欣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有着本质的区别,“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这才是最可怕的。

1950年秋,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期间历经坎坷与打击,艰辛难为外人道也。

彼时已经功成名就的钱穆完全可以不用去自讨苦吃,但他看到许多流亡到香港的青年人彷徨无着,失去精神支柱,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责任,借由在百年殖民之地上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1986年6月9日,九十二岁高龄的钱穆在台湾自己的寓所素书楼讲完最后一课,从此告别杏坛,他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了最后赠言: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毫无疑问,钱穆心中的“中国”正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中国。

1990年8月30日晨,风雨之日,钱穆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去世,享年96岁,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

1992年,钱穆魂兮归来,归葬太湖水滨。

而他留在岭南的足迹,也被历史一路仔细搜集,成为后人阅读钱穆时一个绕不过去的章节。

钱穆的学生余英时在他逝世后写下了这样的挽联:

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

万里曾家山入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节选自《名人传记》2018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学生余英时认为,作为一代文化宗师的钱穆是以阐述和发挥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为毕生治学宗旨的。

B.“女人嫁给历史学家肯定是不会错的”一句看似闲笔,且有明显戏谑意味,但活跃了文章气氛,也自然引出了关于钱穆的轶事。

C.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总是非常直接地宣布自己坚决捍卫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

D.钱穆同意顾炎武的观点,认为“亡天下”远比“亡国”要可怕,因为“亡天下”意味着一国精神文化的消亡。

E.钱穆创办“新亚书院”时,已然功成名就,之所以要自讨苦吃,是要倡导中国文化,进而可以获得在殖民地香港办校的机会。

(2)全文以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钱穆先生一生奉行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

(6分)

(3)有人说余英时的挽联非常准确地概括了钱穆先生一生的治学和情怀,试进行简单分析。

(4)结合全文,联系现实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钱穆捍卫民族文化的思想及行为的看法。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教养是一个人处世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教养的获得是不可    的,它是长期规训和自我修炼的结果。

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    ,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放纵自我,这样的行为     。

A.一挥而就 不以为然 人所不耻  B.一蹴而就 不以为意 人所不齿

C.一挥而就 不以为意 人所不齿  D.一蹴而就 不以为然 人所不耻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企业完成保健品注册通常需要2到4年,费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

如果是新品,则需要花费五年时间和高达300万左右的资金投入。

B.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不动产登记条例的长期缺位,腐败官员得以藏匿大量房产,且被揭发的可能性很小。

C.在上海度过一个闪光的赛季后,迈克尔·

比斯利找回了在NBA失却的自信。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去或留的抉择。

D.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当我们患感冒时,求助于止痛药,不但会让我们传播更多病毒,治疗时间也会更长,反而无助于康复。

14、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汉语中,“哲”字是“智慧”的意思,它和“学”字合在一起,就是“使人明智的学问”。

②“哲”字在中国很早就被提及,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

③从此,“爱智慧”就广为流传了。

④古希腊有一个叫苏格拉底的人,他学问渊博、才智过人,大家都称他为“智者”。

⑤“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而“哲学”一词,是从古希腊语“爱智慧”翻译过来的。

⑥但是苏格拉底很谦虚,他说:

“我不是什么‘智者’,而只是‘智慧的爱好者’。

A.⑤①④⑥③②B.②①⑤④⑥③C.⑤②①④⑥③D.②⑤④⑥③①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蒂姆·

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

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B.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亩产926.6公斤,再创新纪录,用“大师”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了,称他为“活着的国宝”才是实至名归。

C.腾讯会把钱投入到网络游戏、即时通讯还是互联网新业务?

尽管腾讯高层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然而来自业界的揣测却已经满城风雨。

D.购物能给女人带来幸福感,特别是面对打折等促销活动,那种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物品的快乐,更是男人所不可理喻的。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六义”是指根据诗歌内容而分的“风、雅、颂”与根据诗歌表现手法而分的“赋、比、兴”。

《采薇》属于“小雅”。

B.《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深远影响的一首现实主义诗篇,带有自传性质,全文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它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

17、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拟写标题并指出漫画寓意。

(1)请为漫画拟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用“无题”。

)(2分)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30字)(3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丰子恺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

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鹤岗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一1.C“不仅仅是“错,原文说的是“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2.B“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错,本文阐述苏轼把他乡认作故乡是为了说明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A

【解析】B.原文说的是“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

C.因果关系不成立;

D.“泛化了的故乡”错,应该是“异乡的故乡化”。

二、4.A

5.C【解析】践政、践莅:

当政在任之意。

践事:

供职、充役之意。

践袭:

蹈袭,沿用之意

6.A.“有威重”非德高望重之意,是有威严之意。

“死后凭借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错,原文“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因凭借其子豆卢宁之功被追赠大将军。

7.

(1) 豆卢宁跟随宇文泰生擒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朝廷授任他为武卫大将军,兼任大都督。

(译出大意给2分;

从、复、除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 豆卢宁说:

“兄弟的儿子,就好像(如同)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对于我有什么区别呢?

(我还挑选什么呢?

)”最终把豆卢勣作为继承人,世人因此都称赞他。

犹、择、多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豆卢宁,字永安,是昌黎徒何人。

其先本姓慕容,是前燕皇室旁支,北地王慕容精之后。

豆卢宁的高祖父慕容胜在燕地,于皇始初年归顺北魏,授任长乐郡守,道武帝拓跋珪赐姓豆卢,一说鲜卑人称归义为“豆卢”,故以此为姓,又一说是因为避难而改。

豆卢宁的父亲豆卢长是柔玄军镇的镇将,有威严,被当时的人所称颂。

武成初年,因为豆卢宁显著的功勋,朝廷追赠豆卢长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豆卢宁年轻时勇猛果敢,有志气,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长骑马射箭。

永安年间,凭借别将的身份跟随尔朱天光入关,加任都督。

又因打败万俟丑奴的功劳,赐爵位灵寿县男。

豆卢宁曾经跟梁定在平凉川相遇,两人一起练习射箭。

豆卢宁就在百步之外悬挂莎草向它射去,一共射出七箭,中了五箭。

梁定佩服他的才能,赠送给他丰厚的财物。

尔朱天光战败后,侯莫陈悦谋反,宇文泰征讨侯莫陈悦,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

北魏孝武帝西迁,豆卢宁以奉迎之功,被封为河阳县伯,后来被晋封为公,豆卢宁跟随宇文泰生擒窦泰,收复弘农,攻破沙苑,朝廷授任他为武卫大将军,兼任大都督。

大统七年,豆卢宁跟从于谨在上郡打败稽胡统帅刘平伏。

到梁定谋反时,朝廷任命豆卢宁为军司,监察陇右诸军事。

贼军叛乱平定后,豆卢宁的官位提升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大统九年,豆卢宁跟从宇文泰迎接高仲密,与东魏军队在芒山作战,又升任左卫将军,进爵为范阳郡公,大统十六年,豆卢宁被任命为大将军。

羌人主帅傍乞铁匆和郑五丑等人反叛,豆卢宁率领众将前往讨伐,平定叛乱。

西魏恭帝二年,朝廷改封豆卢宁为武阳郡公,升任尚书右仆射。

北周孝闵帝即位,授任豆卢宁为柱国大将军。

武成元年,豆卢宁出任同州刺史。

升任大司寇,进爵楚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加盐亭县食邑一千户,收取那里的租税。

保定四年,豆卢宁担任岐州刺史。

恰巧大军东征,豆卢宁抱病登车跟从大军出征。

在同州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同州、鄘州等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谥号昭。

当初豆卢宁还没有儿子时,就收养弟弟豆卢永恩之子豆卢勣。

等到生下儿子豆卢赞,亲属都来请求让豆卢赞作为继承人。

豆卢宁说:

“兄弟的儿子,就好像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我还挑选什么呢?

”于是把豆卢勣当作自己的继承人,世人因此都称赞他。

等到豆卢宁去世,豆卢绩承袭了他的爵位。

8.以动衬静(或“动静结合”、“反衬”);

(2分)溪岸山岩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在幽谷中传来清晰的回声;

在清溪里说话的声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静,环境越发显得寂静清幽。

(3分)

9.

(1)相同: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若耶溪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

(2分)

(2)不同:

王藉诗:

诗人由景生情,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

(2分)崔颢诗:

诗人留恋这清静幽美的环境,与大自然契合无间,表达了愉悦、平静、无拘无束的心情。

10、【答案】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11

(1)参考答案:

DB

D项3分,B项2分,E项1分,A.C不得分。

【解析】:

A项错误,遗漏了原文“及其现代意义”等信息。

C项错误,原文是“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宣布”。

E项钱穆之所以在香港这个殖民地上办学,不仅仅是尽自己的责任,根本原因是借办校之机,倡导中国文化,让青年人具有精神支柱,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2)参考答案:

①钱穆坚持一生穿中式长袍;

②钱穆在燕大教书时,不读英文的水电费催缴单;

③认为燕大各楼名字应该用中文,并为北大未名湖起名。

④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倡导中国文化,让流亡者别忘了要做中国人。

(3点即可得6分)

(3)参考答案:

①上联写钱穆平生治学宗旨及书斋岁月,希望通过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