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081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与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小规模纳税人减税力度更大,平均减税幅度达到40%。

截至今年2月底,试点企业已达112万户,试点企业共减负550亿元以上,95%的企业实现减负或税负无变化,只有5%左右的企业税负有所增加。

2013年全国推开估计将减税约1200亿。

从试点地区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税负增加的企业户数占总户数比例不断下降。

上海的情况是,2012年1月份为11.3%,12月份降为9.4%。

从月度数据分析,试点初期一度矛盾突出的交通运输业,税负出现了“前高后低”的变化,自2012年7月起,全行业已连续6个月出现税收总额净减少的情况。

北京去年9月1日试点以来,前3个月约有1.11万户试点企业税负上升,到第四个月税负增加的企业减少到8446户,占试点总户数的比例下降到4.5%。

加工制造业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外购交通运输劳务抵扣增加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劳务纳入抵扣,税负也普遍降低。

2.促进工业企业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由于外购研发技术负担增值税可以抵扣,部分生产制造企业进行专业细化分工意愿增强,向外分离研发、设计、服务等业务的积极性提高。

不少企业主动将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通过主辅分离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

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传统加工制造业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从税收看,购买劳动力成本没有进项税可以抵扣,而购买设备则有。

所以,企业更愿意投入设备,因而加快了生产企业的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能力。

同时,下来的人力则转移到服务行业。

可见,“营改增”形成三方面的导向,一是有助于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

二是鼓励企业固定资产投入,鼓励企业机械化生产作业;

三是各类投资和生产要素开始向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

3.减轻出口商品与劳务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营改增”后,国际运输和研发设计被纳入出口零税率范围,推动了这类服务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出口货物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劳务所负担的进项税额还可以得到退还,有利于支持此类商品出口。

(二)存在的困境与难题

1.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改革将同时带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尤其对于地方财政而言,会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影响地方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主要因素有二:

一是政策性减税。

税负降低,外购项目特别是固定资产抵税给财政带来较大压力。

二是中央地方税收分成比例。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逐步扩大,按目前税制,其四分之三的税收将归中央财政。

2.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例过高。

2012年我国营业税、增值税在税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6%、26.2%,其中营业税收入为15747.53亿元,增值税收入为26415.69亿元。

两税合并将使增值税占比大大提高。

增值税带有一定的所得税性质,当经济不景气时,会使增值税收入相应减少,进而带来财政收入压力,因此其收入稳定性相对较低。

3.体制困境。

现在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已经有19年的历史,所谓分税制的“分”字就体现在两个税种上,一是增值税75∶25分成,二是所得税60∶40分成。

这种分成比例的设计是以营业税基本归地方财政为条件的,在“营改增”之后,无疑将极大地触动地方财政的利益。

虽然有过渡性政策保证地方财政利益,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4.税收征管难题。

一方面,目前国地税两套机构之间存在着相关业务衔接问题,接下来就是国税系统征管压力加大的问题,如何重新调整国地税部门之间的征管资源配置,则是一个难题;

另一方面,增值税发票数量巨大,管理方面的要求更高,牵扯到发票的购买、开具、比对等方面工作量太大,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和监管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国内外经济背景及“营改增”的重大意义

世界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出口减少,使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遇到挑战。

相应的投资减少,一大批中小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在过去几年出现大批企业倒闭的现象,就业形势严峻,大大影响到国内的消费需求。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比例基本超过70%,而我国该比例仍处在40%-50%之间,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较大,将来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遇到制度瓶颈,如税制冲突,具体就是营业税与增值税之间的矛盾,完善税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行税制不利于服务产品的出口,使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人口周期和经济周期观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属于我国的一个“婴儿潮”时期,目前这一代人逐渐开始退休,他们消费高峰已过,将为退休生活打算,而下一代新生人口减少,而且消费高峰需要在未来十年里逐步显现出来,因而目前没有新的消费力量来补缺,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发展处于低谷时期。

然而,社会老龄化也需要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将是拉动经济的新引擎。

因此可以说“营改增”恰逢其时。

具体来看,“营改增”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具体业务而言,譬如,要准确划分商品和服务各自的比例也越来越难。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某些传统商品已经服务化,商品和服务的区别愈益模糊,二者难以清晰界定,适用增值税还是营业税鉴别耗用大量的国地税征管资源,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

税制改革将为市场公平竞争和发展碾平运动场。

(二)从根本上解决了税制冲突及重复课税问题,“营改增”是税收制度本身完善之需。

“营改增”是国家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这将打通三次产业之间税收链条,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助于提升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三)“营改增”是我国“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彻底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受此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

货币政策空间受限制、财政政策空间较大。

“营改增”将会降低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有利于调结构,促投资,扩内需(消费),保增长。

(四)推进“营改增”是从大局着眼、细处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这不是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简单转换,而是重大制度创新,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营改增绝不仅限于税收制度改革的层面,营改增也不仅仅限于宏观调控、结构性减税的层面,它实际上已经点燃了不亚于1994年财税重大改革的导火索。

甚至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社会一场重大的变革。

三、“营改增”对经济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影响

总的来说,试点期间,对于税负增加的企业,将采取过渡性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原营业税税收优惠可继续执行。

因此对于享受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而言,优惠保持不变,税负增加还可以通过地方财政返还,因而试点期间对企业实际税负不会有明显影响。

1.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税负有增有减。

根据增值税改革试点的税率政策,“1+6”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税负将持平或降低,2个行业会略有增加,即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

同时对有些类型的企业采取了特别的税收政策。

譬如,根据《试点事项规定》,试点地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的纳税人,其提供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对于公共交通运输服务而言,其税负不会有增加,相反会略有下降。

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

根据《补充通知》规定,经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自2012年7月1日起,部分经营性租赁可选择简易方法计税。

因此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税负不会有影响。

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

总体上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

一是对购买服务的企业而言,进项税抵扣增加,成本降低,税负降低。

如,企业接受的运输发票可以抵扣11%,比原来多抵扣了2.9个百分点。

接受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务,可有6%的进项税抵扣。

二是对开展这些服务业务的企业而言,被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理论上税负有增有减,整体略有降低,实际有的企业存在税负增加的可能。

如,装卸搬运服务和货物运输服务从3%的营业税调整为11%的增值税,上调幅度较大。

特别是货物运输服务是物流企业最基本的服务,且实际可抵扣项目较少,导致试点后企业实际税负大幅增加。

然而,航空公司税负由于大量购置新设备而明显下降。

开展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务,按照6%缴税(原来营业税5%),若减掉进项税,税负基本不变。

2.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规范内部管理,特别是发票管理,修补断裂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加强纳税人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制衡。

(2)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选择设备投资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节约税收。

税收筹划。

(3)对企业经营模式的影响,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做精做细,更多企业分立经营,企业向集团化运营模式发展。

(4)企业经营活动空间拓宽,工业企业与服务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工业企业接受服务企业的服务意愿增强。

减税使企业利润空间加大。

(二)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除重复课税,国际运输和跨境服务贸易出口可获得退免税,必将有效促进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深化行业内部分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将明显提高,再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比例将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是提高我国产品加工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产业技术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参与加工制造国际化分工的级次低下,产业附加值低,这次税改将有助于提升产品加工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梯次,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五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全面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四、对策建议

“营改增”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企业应对策略

1.企业应当重视相关业务和税收政策培训,提早做好分析预测,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决策,在条件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做好主辅业务剥离,使企业充分利用好税收政策,逐步向专业化、高精尖方向发展。

2.企业及早开展纳税筹划,对企业业务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布局和调整,借此契机推行业务重组,享受改革成果。

譬如,控制业务收入规模,使适用小规模纳税人;

兼营的情况下要分开核算,以适用不同的税率,防止划分不清而被课以高税率;

由于影响增值税税负率高低的关键在于能抵扣的进项税的多少,因此应筹划将企业更新和购买设备的时机放在试点以后,争取试点期间多抵扣设备进项税额,减轻税负;

企业还应该强化内部管理,改变核算,对业务部门取得的发票按规定提出要求,争取在政策范围内多取得可抵扣的部分,以降低税负。

(二)政府部门应对策略

1.财政、税务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开展“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征管范围转换和业务衔接工作。

二是搭建财政、国税、地税协作平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开发“营改增财税信息共享平台系统”。

三是加快研究推进财政分配体制、地方税体系、税收征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2.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测分析和对策研究。

一是抓紧研究制订我市“营改增”工作实施方案。

二是“十二五”期间,税改按行业逐步推开,为此,应提前做好相关行业、企业的影响分析,政府和企业都要做好筹划和安排。

三是抓住改革契机,全面梳理我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现状,对比分析其他发达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策略及路径,围绕“营改增”推行,建立相关地方配套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市的经济结构,顺利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

积极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西海岸经济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是研究测算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成合适比例问题,提早向中央打报告,反映地方政府呼声,争取合理的甚至更有利于地方的分成比例,争取工作上的主动。

按照2012年税收收入简单测算,我市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收入为=64.33+172.16+79.52=316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670亿元的47%。

假设营业税所有行业全面推行营改增,将增值税、营业税合起来,地方分成比例=236.49/443.16=53.3%;

若将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三项打包,地方分成比例=316/630.16=50.14%。

(作者单位:

青岛市国家税务局科研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