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112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新部编本文档格式.docx

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

2、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合课后练习通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后习题。

(二)、课堂教学:

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人课文。

课堂教学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多少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求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早期的共产党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才当家作主站立起来。

马克思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为什么我要把他的影响定义在全世界全人类这个范围内呢?

而不是只限于社会主义社会。

因为马克思在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受到尊重,同样受到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在美国的大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了一门必修的科目。

可见,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

可以说,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卓越的、伟大的。

为什么马克思一生能做出如此卓越、如此伟大的贡献呢?

他背后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从中也许我们能获得答案。

二、传主介绍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现属于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特里尔一个律师家庭。

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并于1841年完成大学学业,同年另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博士。

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后辞职。

期间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学识渊博,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数学。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妮结婚。

1844年1月,与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

去到巴黎。

同年完成<

<

哲学经济学手稿>

>

,这份手稿直到1933年才被发现并发表,被称为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

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

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

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

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

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后被驱逐,去了巴黎。

在被要求离开巴黎,去了英国伦敦。

在伦敦,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

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和燕妮失去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

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

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0年10月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

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去世,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资本论》后两卷为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遗稿后出版,分别在1885年、1894年相继出版。

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的故居,现在是马克思博物馆。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卡尔•马克思1818年诞生在德国的特里尔镇,父亲是律师。

卡尔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律,随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最后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马克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科伦为《莱茵报》当过一个时期的编辑。

但是他那激进的政治观点,不久就给自己惹出了是非,于是便迁居到巴黎。

在那儿他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同的政治观点使两人结下了真切的友谊,甘苦与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不久,马克思被驱逐出国,迁居到布鲁塞尔。

1847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他发表了第一部重要的著作《哲学的贫困》。

翌年他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其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共产党宣言》。

在同年晚些时候,马克思返回科伦,数月后又遭驱逐。

之后他迁居伦敦,在那里度过余生。

虽然马克思当记者时赚些钱,但是他大量的时间在伦敦搞研究,撰写有关政治学和经济学著作(在那些年月里,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主要靠恩格斯的慷慨捐助来维持生计)。

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问世。

1883年马克思去世,另两卷还没有写完,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整理出版。

三、文体介绍

这是一部评传。

评传是带有研究和评论性质的传记。

这类传记偏重对传主的生平事迹的评价,一般按生平顺序梳理和记述,在叙述中常常插入评论,叙述和议论结合,比较注重学术评价。

(见课本P25关于评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思考与探究”通读文本。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指名学生介绍评传

二、自主归纳整理

节选的这一部分评述了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

请总结一下马克思这段经历。

1.学生阅读课文,划出标示时间的语句

2.明确:

1、1845年2月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迁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7月中旬马克思和恩格斯动身前往英国,在伦敦和正义者同盟的几个领导成员会晤。

其后到曼彻斯特作了数周的考察旅行,充分熟悉了英国工人运动的思想财富和实际经验。

其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上基本拟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1846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3月30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会议上尖锐地批判了威廉•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几个星期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错误思想。

1847年春,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

1月—6月马克思集中精力从事《反蒲鲁东论》的著述,论证了蒲鲁东的哲学观点的反科学性。

夏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这个革命的工人政党草拟了一个新的章程,但因经济困难未能参加大会。

8月初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支部和区部。

马克思当选为支部主席和区部委员会委员。

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组织德意志工人协会。

11月15日马克思努力实现共产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联盟,加入了布鲁塞尔的民主协会,并在这一天当选为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副主席。

11月28日—12月8日左右马克思和恩格斯来到伦敦,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大会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纲领。

他们向大会提出了一个党纲草案,在其中综合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各种原则。

11、12月马克思逗留伦敦,非常活跃地参加了伦敦各种公开的政治活动,比如参加了11月29日许多国家的民主派为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十七周年而举行的一次聚会,在会上大声疾呼,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民族压迫政策和战争政策。

在此期间,他还同宪章派的领导人讨论了英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种种问题。

1848年2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问世。

这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3.用小标题的形式归纳这些革命经历

迁居布鲁赛尔 

生活一贫如洗 

恩格斯资助 

赴伦敦考察 

会晤正义者同盟领导

共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共创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批判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加入正义者同盟 

著述《反蒲鲁东论》

为产主义者同盟草拟新章程 

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支部和区部

组织德意志工人协会 

加入了布鲁塞尔的民主协会

参加同民大会起草同盟纲领 

参加各种公开活动 

《共产党宣言》问世

三、讨论交流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两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明确︰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论战性著作,它既和当时盛行于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各种流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也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一些弱点,并从中汲取营养,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且,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夺取政权。

这部著作的问世,使得马克思在哲学上基本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并且科学地阐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在这部文献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1843—1848年间得出来的科学见解和实际经验,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作了扼要的系统论述,并且提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斗争方法和斗争目标。

这部著作,使得革命理论得以提高到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

四、合作探究

说明课文中所写几次论战的过程及其意义。

主要有三次论战:

第一次是1846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会议上尖锐地批判了威廉•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需要的是科学的理论,而不是单纯诉诸他们的感情和朴素阶级本能的宣传,需要的是由一个政党领导的政治运动,而不是自发的起义和宗派主义的密谋策略。

第二次是几个星期后,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批判。

马克思针对他们的观点,指出一切社会祸害的根源并不像“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所说的那样,在于人们的利己主义,而应该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去寻找。

任何掩盖阶级对抗的做法,都必然会把无产阶级引上邪路。

第三次是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论证了蒲鲁东哲学观点的反科学性。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评传的写法和要求,写一篇评传。

补充材料:

主要成就: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开创的经济学说成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学体系之一。

  2、他的社会学思想发展成为现今世界三大社会学学说之一——冲突论学说。

  3、所掌握的自然科学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准,精通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精通数学。

  4、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并自成一家,开创了辩证唯物论,现今大多数哲学思潮深受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存在主义等。

  5、精通政治学,他的政论文《路易。

波拿巴》放到现在依然是同类著作中的经典。

  6、社会主义学说的集大成者,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体系。

  7、在美学、文学、艺术、法学、教育等领域都有独到见解。

  8、历史学上获得了全新的突破,开创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论犹太民族问题(1843),1844年经济和哲学手稿(1844年),论费尔巴哈(1845年),哲学的贫困(1845年),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剩余价值理论共三卷(1862年),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法兰西内战(1871年),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两人合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神圣家族(1845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关于美国内战(1861年),资本论第二卷(1893年),资本论第三卷(1894年)

  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1850年),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2年),反杜林论(1878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自然辩证法(1883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