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138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句子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缓缓(慢慢) 

精湛(精深) 

馈赠(赠送) 

维持(坚持) 

器重(重视) 

教导(教诲) 

损伤(损坏) 

朴实(淳朴) 

款待(招待) 

赞赏(称赞) 

羡慕(仰慕) 

企图(妄想) 

情愿(愿意) 

踌躇(犹豫) 

似乎(好像) 

焦急(着急)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 

侵蚀(腐蚀) 

忧患(忧虑) 

叫苦不迭(叫苦连天) 

灵巧(灵活) 

避开(躲开) 

敏锐(敏捷) 

揭开(掀开) 

立刻(马上) 

顿时(立刻) 

 

洁净(干净) 

隐蔽(隐藏) 

繁殖(繁衍) 

启发(启示) 

阴沉(阴森) 

宛转(悠扬)盘问(询问) 

沉寂(沉静) 

注视(凝视) 

轻蔑(蔑视) 

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黝黑(油黑) 

劫难(灾难) 

趔趄(踉跄) 

防备(防范) 

嘟嘟嚷嚷(唠唠叨叨) 

素质(素养) 

弥漫(充满) 

卓越(杰出) 

流连(留恋) 

惊讶(惊奇) 

仿佛(好像) 

飞翔(翱翔) 

惊动(打扰) 

权利(权益) 

神奇(神秘) 

痛快(爽快)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孤零零(孤单单) 

珍贵(宝贵) 

照顾(照料) 

酷爱(热爱) 

骄傲(自豪)鼓动(扇动) 

骚扰(扰乱) 

震撼(震动) 

珍惜(爱惜) 

寂寞(孤寂) 

辽阔(广阔)

清晰(清楚) 

居然(竟然) 

温暖(暖和) 

装扮(打扮) 

照例(惯例) 

瞧见(看见)率领(带领) 

倘若(假设) 

辛苦(辛劳) 

专注(专心) 

尊严(威严) 

遮掩(遮挡)赞许(称赞) 

寂静(安静) 

更改(更换) 

责备(批评) 

寻常(平常) 

公开(公布)固执(顽固) 

聚集(聚拢) 

唯一(唯独) 

赞叹(称赞) 

舒服(舒畅) 

疑惑(疑问)坚毅(坚决) 

气馁(丧气) 

伺候(侍侯) 

满意(中意)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断定(肯定) 

请求(要求) 

可恶(厌恶) 

接见(会见) 

悲惨(凄惨) 

情景(情形)吩咐(嘱咐) 

饶恕(宽恕) 

违抗(违背) 

应付(应对) 

违背(违抗) 

凶恶(凶狠)

反义词:

闲(忙) 

扩散(聚集) 

微波(巨浪) 

聚集(分散) 

明艳(暗淡) 

蜿蜒(笔直)精湛(生疏) 

迷惑不解(恍然大悟) 

马虎(认真) 

生疏(熟练) 

善良(凶恶) 

朴实(华丽) 

安全(危险) 

冷淡(热情) 

伤害(保护) 

踌躇(果断) 

松散(紧凑)频繁(稀少) 

减产(增产) 

下降(上升) 

破坏(保护) 

容易(困难) 

灵巧(笨重)敏锐(迟钝) 

揭开(覆盖) 

立刻(迟缓) 

清楚(模糊) 

宽敞(狭窄) 

平衡(倾斜)提高(降低) 

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沉寂(喧闹) 

黝黑(白皙)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和平(战争) 

卓越(普遍) 

花繁叶茂(枯枝败叶) 

流畅(阻塞) 

伸(缩) 

遵从(违反) 

骄傲(谦虚) 

完整(残缺) 

坚硬(柔软) 

糟蹋(爱惜) 

有限(无限)失望(希望) 

开阔(狭窄) 

清晰(模糊) 

温暖(寒冷 

明白(疑惑) 

朴素(华丽)独特(普通) 

微弱(强烈) 

漆黑(明亮) 

消失(出现) 

责备(表扬) 

公开(秘密)固执(随和) 

特别(一般) 

明亮(暗淡) 

细致(粗糙) 

舒畅(难受) 

疑惑(明白)坚毅(动摇) 

成功(失败) 

稀(密) 

悲惨(幸福) 

违抗(遵从) 

错误(正确) 

坚定(动摇) 

凶恶(善良) 

违背(遵从) 

明白(糊涂)

4、修辞方法相关知识

一、 

比喻:

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

这个“不同事物”指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它们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

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

使本体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比喻词

如: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句中的“叶子”是本体,“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比喻又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三种基本类型。

那么怎么区分这三种类型呢?

(一) 

明喻,就是非常明显的比喻。

打这种比喻,比喻词也都是些能够明显表示比喻的字眼。

例如:

六月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明喻一般用“正像”、“好像”、“像……一样”、“像……一般”、“仿佛……似的”、“好比”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关联起来。

(二)暗喻,就是不明显的比喻。

这种比喻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字眼儿不是鲜明的比喻词,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暗喻是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关联起来,这种比喻不明显,所以才称它是暗喻。

(三)借喻打这种比喻时,本体和比喻词全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借过来代替本体。

只剩下直的雨道……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瀑布。

这里本体没有出现,也没有用比喻词,是直接借接喻体代替的,所以叫做借喻。

二、拟人。

拟人属于比拟的一种,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得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

把一些动植物和无生物给它一个人格化,使说话或作文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鲜明。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除了拟人还包括拟物。

1、(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拟人)

2、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拟物)

莫把比拟和比喻混起来。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夸张有两种;

一是尽量地把事情向高、大、壮、强、重……等方面伸张扩大;

二是尽量地把它向低、小、坏、弱、轻、……等方面收敛缩小。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

(扩大)

这个房间小得连转身也不可以。

(缩小)

四、排比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

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排比的语法结构基本一致,作用是可以加强语势使说话的语势贯通,把意思突出、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

用来说理,能收到条理清楚,阐发透彻的效果。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美丽和宽广!

五、设问设问,是自问自答,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设问法能够使得要强调的主要意思表达得明确、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六、反问反问,又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是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寓于问句之中。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设问VS反问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

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

这有什么不好呢?

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七、引用引用,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

运用引用修辞法,把名人锤炼成功了语言和确凿的史实,资料引用来说明问题,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八、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运用对偶写出来的语句形式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鲜明,音调铿锵,上口悦耳。

作用是突出地表现思想,自然地抒发情感,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对偶和排比有一些相似之处,各个分句的结构相似,但是两者还是不同的。

A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

对偶必须对称。

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B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对偶)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排比)

修辞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一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方法

1、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

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

(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4、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5、我想:

翻身农奴索朗阿爸,不正是一颗亮闪闪的夜明星吗?

6、这种感情象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回环兼拟人、排比套比喻)

8、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

三明主义。

9、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10、足以纪念鲁迅的,是鲁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对于仇敌的认识与战斗。

11、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

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土里的竹根。

12、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

水珠在草尖上闪光,象粒粒珍珠在闪耀;

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娇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 

13、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

14、他品味着香醇的酒味,品味着众人的甜蜜的笑声,品味着新的生活。

15、总理的轿车开动了,我们的心哪,跟着总理向前,向前,……忘记了卸装,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春寒……许久许久,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在我脑际萦绕;

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在我心中回响。

16、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

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17、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二)、下面的句段中都使用了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你知道吗?

1、

(1)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睛,欣喜地开放着。

(2)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

(3)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

哦,原来是积雨云。

(4)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海边的浪花吗?

(5)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

(6)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了枝头,你想,老枫树哪有这一手呢?

2、非比喻的是( 

A、石拱桥的桥洞象虹。

B、小李象过去那样尊敬老师。

C、他象要发火了。

D、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3、拟人的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

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

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5、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A、夸张、设问B、比喻、设问C、夸张、反问D、比喻、反问

6、选出下边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衔远山,吞长江D、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7、下面的诗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A夸张、对偶、比喻B对偶、比喻、拟人

C夸张、对偶、拟人D对偶、比喻、排比

8、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设问对比对偶 B对比设问对偶明喻C对偶设问对比明喻 D对偶对比设问明喻

10、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B黄家就是鬼门关。

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一、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二、教教你。

    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不要随意添加原句以外的其它内容和文字。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

(l)词序颠倒;

(2)前后矛盾;

(3)成分残缺;

(4)指代不明;

(5)标点错误;

(6)关联词用错;

(7)重复啰嗦;

(8)搭配不当;

(9)归类有误;

(10)不符合事实。

请按顺序写出第一题中10句的病句类型。

(写序号)

  三、考考你。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馈。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4.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5.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6.乌云和大雨士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7.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8.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9.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10.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11.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2.我们在学习上应当有不怕困苦的精神。

  四、判断下面各句是否完整,完整的打“√”,不完整的打“×

”。

   1.螳螂捕蝉。

……………………………………………………()

   2.卖火柴的小女孩。

……………………………………………()

   3.为人民服务。

…………………………………………………()

   4.手术台就是阵地。

   5.参观北京天安门。

   6.群鸟学艺。

   7.我爱故乡的杨梅。

   8.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

   9.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

   10.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

   11.每逢佳节倍思亲。

   1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

   13.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

   1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5.激光是最快的。

………………………………………………()

  五、判断下面各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周瑜和诸葛亮一块辩论军事。

………………………………()

   2.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

   3.我们要存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4.有几个省市没有用过兴安岭的木材呢!

……………………()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一棵树林。

…………………()

   6.我们必须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7.商人的一头骆驼走失了。

……………………………………()

   8.我们要维持学校的荣誉。

   9.海上日出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

   10.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

   11.清新的一股海风吹进屋子。

  六、仔细读下列每组句子,在正确的后面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