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1487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糖产业链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居民直接用糖稳定,食品工业用糖量成为需求主要动力,

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

由于人口增长放缓、我国经济向新常态转换,近年

我国食糖消费量整体波动较小。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年我国食糖消

费量为1580万吨;

而根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17/2018榨季我

国食糖消费量为1510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

综合来看,近年来我国食糖

消费量在1500万吨左右。

-6-

图2:

国内白糖消费量平稳

USDA

中短期价格弹性主要受供给影响。

我国食糖消费相对稳定,但价格波动

较大,主因供给端波动较为明显。

国内糖供给主要由国内自产、进口及走私

三部分组成,同时国储糖对市场供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1、内糖:

中糖协、全国各地糖业协会对2019/20榨季产量做了预估,

2019/2020榨季全国食糖产量预计1062万吨左右,考虑到进口约300万吨

左右,走私打击力度预计未来仍趋严,预计走私量在100万吨以下,因此总

供给在1450万吨,而食糖消费相对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由此看新榨季

国内供给较为紧张,奠定了长期糖价慢牛趋势。

2、外糖:

主产国减产明显,外糖强势。

虽然2019/20榨季巴西糖产量有望

从低点小幅回升,但受天气等影响,印度、泰国食糖产量的下降。

目前主流

机构普遍预测2019/20榨季,全球糖供给将出现300-600万吨左右的缺口。

2、国际:

主产国减产,供给短缺显现

供给呈现周期波动。

随着单产的提升、种植面积的增加,从中长期来看,

全球食糖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全球80%左右的食糖为甘蔗糖,由于甘蔗的

宿根性,全球食糖产量也呈现5-6年为一个周期的特征。

2017/18榨季由于

印度产量的快速增长,全球糖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约为1.94亿吨。

受天气

影响,主要产糖国印度、泰国及欧盟在2018/19榨季均有所减产,导致全球

产量在2018/19榨季有所减少。

消费增长放缓。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01-2018年,全球糖消费量从

1.3亿吨增长至1.74亿吨,年均复合增速为1.73%。

但近年来,由于人口增

长放慢以及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度摄入糖份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全球糖消费量

增速明显放缓,国际糖业协会预计2019年全球食糖消费量甚至较2018年

小幅下降0.12%。

-7-

图3:

全球食糖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美国农业部

虽然2019/20榨季巴西糖产量有望从低点回升,但受天气等影响,印度、

泰国食糖产量的下降,预计2019/20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出现短缺。

目前主

流机构普遍预测2019/20榨季,全球糖供给将出现300-600万吨左右的缺口。

表1:

部分官方组织(机构)对2019/20榨季全球糖产量预期

机构

时间

观点

2019/20榨季全球糖产量1.74亿吨,较上一榨季减少近600

万吨。

其中主产国印度产量下降近500万吨。

同时由于印度

2019年11月消费量的带动,预计全球消费有所增长;

同时由于中国、印

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库存的减少,预计全球食糖库存下降

500万吨至5亿吨。

(FAS)

2019/20榨季全球糖产量1.83亿吨,较上一榨季减少近300

2019年9月万吨。

其中巴西产量从低位回升,但印度、泰国等国家产量

下降。

同时预计全球消费量增长1%。

澳大利亚农业

受泰国和印度产量下降影响,预计2019/20榨季全球产量为

1.70亿吨,同比下降3.12%;

食糖消费量预计为1.77亿吨,

2019年11月同比下降1.32%。

2019/20榨季全球食糖供需缺口将达612

同时预计2020/21榨季全球食糖供应将出现350万

吨缺口。

国际糖业协会

(ISO)

各机构官网,XXXX研究院所整理

受供给下降预期影响,国际原糖市场保持强势。

ICE原糖期货结算价从

19年9月中旬开始持续小幅上涨,截止至2020年2月10日已达14.92美

分/磅,较2019年9月中旬上涨了37%。

国际糖价强势上行,为国内糖价上

涨奠定坚实基础。

-8-

图4:

国际原糖价格上涨

wind,XXXX研究院所

目前全球大约有110个国家从事食糖生产,前10大国家约占据了全球

近70%的产量,其中印度、巴西、欧盟及泰国为主要产糖国。

根据美国农业

部数据,2018/2019榨季,印度超越巴西,成为世界最大的产糖国,占全球

总产量的19%,印度2018/2019榨季产糖3430万吨之间;

巴西下降到第

二位,占全球的16%,第三大产糖体为欧盟27国。

图5:

2018/19榨季全球产糖量地区占比

从全球贸易情况来看,全世界每年用于国际贸易的糖总量约5500万吨,

占总产量的30%左右。

主要出口国为:

巴西、泰国、澳大利亚、印度。

其中

巴西占比最大,占30-40%左右,其次为泰国,占比约10-20%。

主要进口国

有:

中国、美国、印尼等。

-9-

图6:

全球糖出口量

图7:

2018年全球糖净出口量占比

2.1、巴西:

产量低位微幅提升

糖产量处于历史低位。

巴西的甘蔗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两位,但近年来

由于蔗糖供给过剩,国际糖价低迷等原因,巴西甘蔗产量从2015/16榨季持

续下滑,2018/19榨季巴西甘蔗产量6.2亿吨,同比下降3.1%。

在糖料产量

下降的同时,由于燃料乙醇的替代作用,糖醇比快速下降,巴西糖产量下降

幅度则更超甘蔗产量。

2018/19榨季巴西产糖2904万吨,同比下降24.8%,

为2006/07榨季以来最低。

图8:

巴西甘蔗产量

图9:

巴西蔗糖产量

巴西甘蔗协会

产地集中。

中南部地区是巴西的主要产糖区,其在南纬25度附近,温

度和降水量都非常适宜甘蔗的生长,干旱,洪涝等天气灾害对甘蔗生产影响

小。

中南部约占巴西糖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圣保罗州约占巴西糖产量的

60%,其余10%则集中在东北部地区。

-10-

图10:

中南部为巴西甘蔗和糖主产区

巴西蔗糖协会,XXXX研究院所整理

糖醇比处于低位。

巴西既是主要蔗糖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甘蔗

燃料乙醇生产国,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几乎全部来自甘蔗。

受甘蔗、糖及原油

价格、政策等因素影响,每年糖醇比有不同的波动。

近年来由于乙醇较汽油

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市场对乙醇的需求不断增加,生产乙醇的收益大幅高

于生产食糖,因此糖厂制造乙醇热情高涨。

根据巴西糖业协会数据,2018/19

榨季巴西制醇比达64.8%,创2003/04以来最高。

由于国际油价继续调整空

间有限,预计2019/20年、2020/2021年巴西糖醇比依然在低位。

图11:

巴西历年糖醇比

巴西甘蔗协会,XXXX研究院所整理

预计2019/20榨季、2020/21榨季巴西产糖量仅小幅增长:

1)糖醇比依然低位。

2019年由于气候适宜,巴西甘蔗产量增长,但由

于糖醇比进一步下降,产糖量增幅小于甘蔗产量。

2019/20榨季截至2019

年12月31日,巴西中南部累计糖产量为2648.1万吨,同比增加0.53%;

累计甘蔗压榨量为5.786亿吨,同比增加2.86%;

同时糖醇比小幅下降,制

糖比、制醇比分别为34.51%、65.49%(2018/19榨季同期分别为35.46%、

64.54%)。

2)甘蔗种植面积增长缓慢。

根据巴西蔗糖协会预测,2019/20榨季巴西

44%的甘蔗种植面积是生长期12个月的甘蔗,剩余56%的产量则是生长期

-11-

18个月的甘蔗。

由于2019/20榨季18个月生长期的甘蔗占比更多,其预测

2020/21榨季,巴西甘蔗收割面积或仅增0.5%。

出口低位。

巴西长期占据了全球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约占全球出口量

30%以上。

近年来,由于食糖产量下降,其出口量亦有所影响。

2018/19榨

季巴西累计出口量为1995万吨,同比减少28.29%,2019/20榨季2019年

4-12月巴西累计出口糖1513.72万吨,同比减少8.47%。

巴西食糖产量依

旧低位,预计其出口改善有限。

图12:

巴西糖出口量

图13:

2000年-2018年巴西糖出口量在全球的占比

2.2、印度:

产量减少,库存积压

产量快速增长。

糖业是印度第二大农产品产业。

印度食糖产量占全球总

产量的15%左右,2018/19榨季印度糖产量达3316万吨,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食糖消费国和最大食糖生产国。

印度糖产量的快速增长,主要由于甘蔗种

植面积的快速增长以及单产的提升,2018/19榨季印度甘蔗产量达4亿吨,

十年间增长了40%。

图14:

印度糖产量和消费量

ISMA

-12-

图15:

印度甘蔗产量

印度农业部

印度食糖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三大产区分别为北方邦(UttarPradesh)、

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卡纳塔克邦(Karnataka),2018/19榨季产量

占全国比例分别为44.76%、24.24%、8.90%,三大邦州产量合计占比

77.90%。

图16:

印度糖主产区

ISMA,XXXX研究院所整理

预计2019/20榨季大幅减产。

受干旱影响,印度主产区马哈拉施特拉邦、

卡纳塔克邦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印度糖厂协会ISMA根据2019年10月

的卫星地图预测,预计2019/20榨季印度甘蔗种植面积为48.31万公顷,同

比上一个榨季下降12%。

ISMA表示,主要受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产糖量下降影响,截至2020

年1月31日,2019/2020榨季印度累计产糖量为1411.2万吨,同比下降

24%,且共有446家糖厂开榨,同比减少74家。

同一时期,2019/2020榨

季马邦累计产糖量为346.4万吨,同比减少51.2%;

北方邦累计产糖量为

549.6万吨,同比增加4%;

卡纳塔克邦累计产糖量为279.4万吨,同比减

少17.2%。

ISMA预计印度2019/2020榨季产糖量为2600万吨,同比下降

21.6%。

过去两个榨季供给过剩凸显,库存高企。

印度食糖消费相对稳定,但生

产量波动较大。

近两个榨季食糖产量大幅增长,造成大量积压库存。

据ISMA

-13-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自2018/19榨季,印度糖库存已经达1458.1万吨,库

存消费比近60%;

且预计2019年底库存还将继续攀升至1620万吨。

印度

高库存是全球食糖市场重要潜在不确定因素。

图17:

印度糖库存高企

鼓励出口,缓解库存压力。

为了解决印度食糖库存过高的问题,2019

年11月,印度政府通过决议,决定在2019-2020榨季为每吨出口食糖提供

10448卢比补贴(约合1000元人民币),共计626.8亿(约合62亿人民币)

卢比的补贴。

出口低于预期。

受蔗糖生产的周期性影响,印度糖出口亦呈3-4年一周

期的特征。

但目前看,印度糖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全球糖消费量稳定,这一

规律或被打破,印度糖将处于较长的去库存周期。

从2018/19榨季来看,印

度鼓励出口的政策未达理想效果,2018/19榨季食糖出口量350万吨,远低

于预期的500万吨,主因全球糖市供过于求以及国际糖价低迷。

由于地理及市场容量等原因,中国为印度扩大出口的主要对象之一。

前来看,由于中国在糖进口方面政策执行严格,预计2019/20榨季,从印度

进口糖的提升空间不大。

图18:

印度糖出口量

-14-

2.3、泰国:

干旱天气影响产量

泰国是全球第三大糖生产国,约占全球产量的5%左右。

2017/2018榨

季泰国糖产量达到历年最高1471万吨,2018年后,由于干旱天气影响,产

糖量下降,2018/2019榨季累计产糖1458万吨,小幅下降。

图19:

泰国糖产量

受天气影响,预计产量下行。

泰国甘蔗种植地区大部分靠雨水,只有30%

左右甘蔗利用水利设施灌溉。

2019年持续干旱,对泰国甘蔗产量产生较大

影响。

泰国2019/20榨季截至2019年12月15日已有53家糖厂开榨,同

比增加7家。

累计压榨甘蔗约886万吨,同比减少36.44%,产糖72.54万

吨,同比减少39.47%。

根据OSCB(泰国甘蔗与食糖委员会)预测,泰国2019/20榨季甘蔗产

量为1.115亿吨,同比下降14.9%。

根据其2020年1月预测,由于干旱天

气导致甘蔗产量及糖分减少,泰国2019/20榨季产糖量将仅为1050万吨,

低于2018/2019榨季的泰国产糖量1450万吨,同比下滑28%,为近年来新

低。

且其预测2020/21榨季产糖量将低于1000万吨。

图20:

泰国甘蔗产量

OSCB预测,XXXX研究院所整理

泰国是全球第二大糖出口国。

泰国砂糖产量按三种配额进行管理,A类

配额规定在国内销售,B类配额用于出口,除去上述两种配额剩余的部分为

C类配额,由榨糖厂自行支配以保证国内供应充足。

其中每年A类内销配额

-15-

约260-270万吨左右,其余用于出口。

而2018/19榨季泰国糖出口为930

万吨,随着糖产量的下降,预计泰国2019/20榨季将出口将继续下降。

图21:

泰国糖出口量

OSCB,XXXX研究院所整理

3、国产糖:

进入减产周期

我国糖料作物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和自身生长周期等因素的影响,糖料的

产量呈现出周期性波动。

甘蔗是三年蔗根作物,会呈现出3年增产3年减产

的周期性特征,因而我国食糖生产也会呈现5-6年一个生产周期的特征,前

3年为增产周期,后3年为减产周期。

食糖生产具有周期性,带动糖价剧烈

波动。

近年来糖料种植面积减少。

2009-2012年我国糖料种植面积连续增长,

2013-2017年则下滑。

2018年,受糖料收购指导价较高影响,农民种植积

极性提升,糖料种植面积同比小幅增加5.5%至163万公顷。

整体来看,2014

年以来我国糖料种植面积160万公顷上下,处于相对低位。

图22:

我国糖料种植面积

wind

从糖料产量来看,2013-2016年糖料产量呈下滑趋势,与种植面积趋势

相同,而2017、2018年由于单产的提高,糖料总产量增速超过了种植面积。

从种类来看,甘蔗的产量明显高于甜菜,甘蔗占糖料作物总产量的比重由

1990年的80%上升到2018年的90%。

-16-

图23:

我国糖料产量

我国食糖生产相对集中。

目前我国食糖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甘蔗和甜菜,

甘庶和甜菜的播种区域比较集中。

甘蔗糖产区以广西、云南和广东为主,2018

年三者的甘蔗总产量占比分别为:

68%、15%和13%。

甜菜糖产区以新疆、

黑龙江和内蒙古为主。

与此相适应,我国食糖生产也相对集中于这6个省区。

图24:

2018年甘蔗产量区域占比

图25:

2018年甜菜产量区域占比

wind,XXXX研究院所整理

国内制糖进入减产周期。

国内制糖呈3年增产、3年减产的周期特征。

上一轮增产周期的低点为2010/11榨季的1045万吨,高点为2013/14榨季

的1332万吨;

本轮增产周期的低点为2015/16榨季的870万吨,高点为

2018/19榨季的1076万吨;

高低点分别下移了256万吨和175万吨。

整体

看国内糖产量呈下降趋势,且2019/20榨季将开始新的减产周期。

根据中糖

协预测,2019/20榨季国内糖产量将下降至1062万吨。

-17-

图26:

国内白糖产量

中国糖业协会

2019/20榨季减产。

根据中糖协预测,2019/20榨季国内蔗糖产量较上

一季减少21万吨,甜菜糖较上一季小幅增加7万吨。

除周期性原因外,制

糖量减少亦与天气、种植面积减少有关。

2019年中国日照和降水量总体偏

少,干旱、台风等天气影响了甘蔗的生长发育,甘蔗长势中等偏差。

甘蔗单

产减少,同时种植面积减少,从而影响了2019/20榨季的产量。

图27:

2019年10月下旬我国甘蔗长势遥感监测图(FY-3B)

云南糖网

-18-

图28:

预计2019/20榨季小幅减产(2019年12月预测)

预计2019/20榨季蔗糖主产区均减产。

根据2019/20年制糖期全国食糖

产销工作会议暨全国食糖、糖蜜酒精订货会信息,广西、云南及海南等蔗糖

主产区制糖量均有不同程度减产。

表2:

主产区2019/20榨季制糖量预测

制糖量(万吨)

同比(万吨)

2018/19

645

208

81

2019/20E

600

188

76

广西

云南

广东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其他

合计

-20

-5

18.8

65

12

-6.8

5

70

50

持平

-71

8

1076

1005

2019/20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暨全国食糖、糖蜜酒精订货会

注:

因机构不同,此表格中2019/20榨季制糖量预测数据与中糖协预测数据稍有差异,

但整体趋势均是较2018/19榨季下滑。

从产销率来看,2018/19制糖期全国累计销糖率96.71%(上制糖期同

期95.62%),为2011/12榨季以来最高。

截止至2019年12月,2019/20

年制糖期累计产销率达52.10%,虽低于上一制糖期同期水平,但仍处于近

年相对较高水平。

-19-

图29:

全国累计销糖率(单位:

%)

4、外糖:

政策影响大,走私大幅减少

4.1、进口管控严格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食糖进口国(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我国白糖长期处

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进口是弥补缺口的重要途径。

2018/2019榨季我国食糖

进口量为323.6万吨,较上榨季增长33.4%;

进口额为10.8亿美元,同比

增长13.8%。

图30:

国内糖进口量

2017年5月22日由于我国对配额外进口食糖实施贸易保障措施,在原有50%关税

的基础上征收“贸易保障关税”,导致我国配额外进口食糖明显下滑。

加入WTO后,我国对白糖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1999年发放160

万吨,以后5年内每年增加5%,2004年配额增长到194.5万吨,此后这一

数额延续。

目前,我国白糖进口关税配额分为国营配额和非国营配额,国营

配额占70%比例,私营配额占30%。

进口关税配额证自每年1月1日起至

当年12月31日有效。

我国进口糖主要以原糖为主,进口原糖中一部分为政府间贸易(即每年

40多万吨的古巴糖),这部分直接进入国家储备库,形成“国储糖”。

国储糖中

的原糖以竞卖形式投放市场,经精炼厂加工成成品糖后,进入国内市场自由

-20-

流通。

进口原糖的另一部分为一般贸易进口糖,即获得进口配额的白糖加工

企业,在国际白糖市场进口原糖,经过精炼糖厂加工成成品糖,进入国内市

场自由流通。

目前中国糖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巴西、古巴、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和韩

国等。

2018年我国从巴西进口占比26%以上,其次为古巴,占比13.3%。

同时我国与古巴签订了长期进口原糖协议,每年从古巴进口原糖40万吨。

图31:

2018年我国糖主要进口国占比

若保障性关税取消,将对行业形成一定冲击。

保障性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