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314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文件下载.docx

 

【例一】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课堂训练: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所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

三、参考系

1.定义: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一个物体一旦被选做参考系就必须认为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

【例二】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的。

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___的。

3.参考系的选择: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

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4.绝对参考系和相对参考系:

【例三】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1.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是( )

A.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有可能是静止的或运动的 D.无法判断。

2.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四、坐标系

【例四】

【例五】

阅读材料:

理想模型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

把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

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

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的时候,由于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4960万公里)比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公里)大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种场合,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

在研究炮弹的飞行时,作为第一级近似,可以忽略其转动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质点”;

作为第二级近似,可以忽略其弹性性能,把炮弹看成一个“刚体”。

在研究一般的真实气体时,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范围内,可以把它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从而直接地运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来处理。

第二,对于复杂的对象和过程,可以先研究其理想模型,然后,将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加以种种的修正,使之与实际的对象相符合。

这是自然科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例如: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与实际的气体并不符合,但经过适当修正后的范德瓦尔斯方程,就能够与实际气体较好地符合了。

第三,由于在“理想模型”的抽象过程中,舍去了大量的具体材料,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性,这就更便于发挥逻辑思维的力量,从而使得“理想模型”的研究结果能够超越现有的条件,指示研究的方向,形成科学的预见。

在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中,常常以没有“缺陷”的“理想晶体”作为研究对象。

但应用量子力学对这种“理想晶体”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其强度竟比普通金属材料的强度大一千倍。

由此,人们想到:

既然“理想晶体”的强度应比实际晶体的强度大一千倍,那就说明常用金属材料的强度之所以减弱,就是因为材料中有许多“缺陷”的缘故。

如果能设法减少这种“缺陷”,就可能大大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

后来,实践果然证实了这个预言。

人们沿着这一思路制造出了若干极细的金属丝,其强度接近于“理想晶体”的强度,称之为“金胡须”。

总之,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

而采用理想化的客体(即“理想模型”)来代替实在的客体,就可以使事物的规律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它们。

1.2时间和位移

(一)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

2.知道位移的概念。

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

2.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

时间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轴上一段线段表示的是一段时间间隔。

2.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停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的方法测量时间。

【例一】下列说法中指的是时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时刻的有________________。

A.第5秒内B.第6秒初C.前2秒内D.3秒末E.最后一秒内F.第三个2秒G.第五个1秒的时间中点。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时就是指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的时间。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

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

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

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它是用一条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4.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大小才等于路程。

【例二】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

位移是多大?

位移的方向如何?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

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

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

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

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

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

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c.0.8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3.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

6.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三、矢量和标量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课堂训练

课后作业:

我国古代关于运动的知识

 我国在先秦的时候,对于运动就有热烈的争论,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个题目.《庄子》书上记载着,公孙龙曾提出一个奇怪的说法,叫做“飞鸟之影未尝动也.”按常识说,鸟在空中飞,投到地上的影当然跟着鸟的移动而移动.但公孙龙却说鸟影并没有动.无独有偶,当时还有人提出“镞矢之疾;

有不行不止之时”,一支飞速而过的箭,哪能“不行不止”呢?

既说“不行”,又怎能“不止”呢?

乍看起来,这些说法实在是“无稽之谈”,也可以给它们戴一顶“诡辩”的帽子.

但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这个说法不但不是诡辩,而且还包含着辩证法的正确思想.恩格斯曾经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因为运动体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某一时刻在A点,在随之而来的另一时刻,就在相邻的B点,因此,也就有一个时刻,它既在A点又不在A点,既在B点又不在B点.在这时刻,物体岂不是“不行不止”吗?

再者,在一定的时间Δt内,物体前进一段距离Δs,当这时间变小,Δs随之变小;

当Δt趋近于零时,Δs也趋近于零.也就是说,在某一瞬间,即某一时刻,运动体可以看作是静止的,所以飞鸟之影确实有“未尝动”的时候,对于运动的这种观察和分析实在是十分深刻的.这同他们能够区分“时间”与“时刻”的观念很有关系.《墨经》对于“鸟影”问题又有他们自己的理解,说那原因在于“改为”.认为鸟在A点时,影在A′点,当鸟到了相邻的B点,影也到了相邻的B′点.此时A′上的影已经消失,而在B′处另成了一个影,并非A′上的影移动到B′上来,这也是言之有理的.

机械运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运动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历的空间长度,就是速率.《墨经下》第65条之所述就包含着这方面的思想.《经说》云:

“行,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

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这里的文字是明明白白的,“修”指空间距离的长短.那意思是,物体运动在空间里必由近及远.其所经过的空间长度一定随时间而定.这里已有了路程随时间正变的朴素思想,也隐隐地包含着速率的观念了.

东汉时期的著作《尚书纬·

考灵曜》中记载地球运动时说:

“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即窗户)而坐,舟行不觉也.”

这是对机械运动相对性的十分生动和浅显的比喻.哥白尼①在叙述地球运动时也不谋而合地运用了十分类似的比喻*.

1.2时间和位移

(二)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且各有所长,相互补充。

s-t图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应该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面位移相等”的运动,现实生活中匀速直线运动是几乎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其特点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即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

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曲线。

【例一】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关于物体运动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每分钟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匀速直线运动。

B.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物体不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在不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物体一定是作变速直线运动。

D.无论是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都跟运动时间成正比。

三、位移—时间图象(s-t图):

1.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2.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位

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坐标轴的含义:

横坐标表示时

间,纵坐标表示位移。

由图象可

知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或发生

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4.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

条倾斜直线,或某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倾斜直线则表示其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s-t图象中斜率(倾斜程度)大小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斜率(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③s-t图象中直线倾斜方式(方向)的不同,意味着两直线运动方向相反。

④s-t图象中,两物体图象在某时刻相交表示在该时刻相遇。

⑤s-t图象若平行于t轴,则表示物体静止。

⑥s-t图象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⑦s-t图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5.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为曲线。

6.图象的应用:

(1)求各时刻质点的位移和发生某一位移对应时间

(2)求速度:

(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例二】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3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

【例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例四】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

由图可知:

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关于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

B.图线的长度代表质点的路程。

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

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

3.如图示,是A、B两质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   )

A.质点A前2s内的位移是1m。

B.质点B第1s内的位移是2m。

C.质点A、B在8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

D.质点A、B在4s末相遇。

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了解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2.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3.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4.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速度的概念。

速度和速率。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二、速度和速率:

(一)速度

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

v=s/t

3.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4.单位:

国际单位:

m/s常用单位:

km/hcm/s

5.标矢性:

矢量。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速率

速度的大小。

2.跟速度的区别:

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

汽车速度计不能显示车辆运动的方向,它的读数实际是汽车的速率。

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说到的“速度”有时是指速率。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①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S)内的平均快慢与运动方向(运动速度)。

②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

③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同位移或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所以平均速度只有指明了是哪段位移,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④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的速度。

平均速率:

v=s/t(s是指路程)

2。

瞬时速度:

①描述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简称速度。

②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方向相同。

它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在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瞬时速率。

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时刻瞬时速度都相等,且与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斜率为正,表示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反。

④在以后的叙述中,“速度”一词有时是指平均速度,有时指瞬时速度,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同一物体的同一段运动的平均速率的大小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吗?

2.同一物体的同一段运动的瞬时速率的大小一定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吗?

【例一】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矢量,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B.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汽车以速度v1经过某路标,子弹以速度v2从枪筒射出,两速度均为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

【例二】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

s-t图。

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三个物体位移大小分

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分

别为______m/s,______m/s,______m/s,三个物体运动的

总路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平均速率分别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

2.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3.对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种叙述:

()

A.物体在第1s内的速度是3m/s。

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3m/s。

C.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的速度为3m/s。

D.物体在通过一段位移s时的速度为3m/s

4.已知直线AC的中点为B点,物体沿AC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

A.4.8m/sB.5.0m/sC.5.2m/sD.

m/s

5.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5分,随即改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0分,最后在5分钟又前进1000米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分钟及整个30分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

它最后通过2000米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6.一个朝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紧接着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4m/s运动10s,又以6m/s运动了12m,全程平均速度是?

8.物体做直线运动

①若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v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

②若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