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3609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实验实习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左手拇指移动方向即气泡移动方向),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

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

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

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符合。

读数——从水准尺上读取四位数,即直接读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到毫米。

四、注意事项

1.每次读数前,应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并消除望远镜视差。

2.立尺员要思想集中,立直水准尺。

仪器搬迁时,前视尺立尺位置不能变动。

2.水准仪的检验

1.了解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它们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2.掌握DS3水准仪的检验方法。

3.每人做一次实验、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二、内容与方法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L′L′//VV)的检验。

仪器安置后,在一个位置上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

后,若气泡仍居中,则说明两轴线平行;

如气泡偏离中心,则两轴线不平行,需校正圆水准器。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

以十字丝横丝一端照准墙上一点,转动水平微动螺旋,若横丝始终沿该点移动,说明横丝垂直于竖轴,如移动中横丝偏离了该点,则需对十字丝环位置进行校正。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LL//CC)的检验。

在平坦的地面上用皮尺量取60~80m选定A、B两点,放上尺垫并竖立水准尺。

在距A、B两点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

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测量两点间的高差

将水准仪安置在距A点2~3m的地方,测量A、B两点间的高差

,说明两轴线平行;

,则两轴线有i角存在。

,式中

,DS3水准仪

,否则需进行较正。

三、注意事项

1.每项检验至少进行两次,以确认检验成果。

2.校正工作需要专职维修人员进行,学生主要学习仪器的检验。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2.每组测量一个300米左右的闭合水准线路。

3.每人至少测量两个测站、每组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二、设备

DS3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

三、内容与方法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8~10个测站为宜。

确定起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2.在起点和第一个立尺点上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分别观测后视尺黑面读数a1和前视尺黑面读数b1,计算高差h1;

不变动仪器再次读取后视尺红面读数a‘1和前视尺黑面读数b‘1读数并计算高差。

检查互差是否超限(同一测站两次仪器高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

5m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作为测站高差。

按此方法逐站观测,直至闭合到起点,并计算出各测站高差。

3.根据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

路线高差闭合差应在±

12

mm或±

40

mm范围内(n为测站数;

L为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最后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根据起始点高程(已知或假定)及改正后高差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四、注意事项

1.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3.每组测量一个300米左右的闭合水准线路。

4.每人至少测量两个测站、每组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1对,尺垫2个。

1.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8~10个测站为宜。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之间设站,按下列顺序观测:

后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

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尺——读取下、上丝读数;

前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尺——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3.当测站观测记录完毕即计算:

①前后视距(即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单位为m);

②前后视距差;

③前后视距累积差;

④黑、红面分划差(同一水准尺的黑面读数+常数K—红面读数);

⑤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⑥高差中数。

检查各项限差要求。

4.依次测定其它各站。

5.全路线施测完毕后计算:

①路线总长(各站前、后视距之和);

②各站前、后视距差之和;

③各站前视读数之和,各站后视读数之和,各站高差中数之和;

④路线闭合差;

⑤各站高差改正数及各待定点的高程。

1.每测站观测结束后应计算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

2.有关技术指标及限差规定如下:

等级

视线高度(m)

视距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积累差(m)

黑面、红面读数差(mm)

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mm)

路线

闭合差(mm)

>0.2

≤80

≤3.0

≤10.0

≤5.0

≤±

20

1.掌握经纬仪和全站仪使用方法。

2.每人写一份实验报告。

全站仪及其配件、经纬以及其配件

1.在教师现场讲解并演示后学习操作和使用。

2.安置全站仪(经纬仪),了解全站仪(经纬仪)各部件名称和作用。

3.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的练习,了解其作业方法。

1.使用全站仪时,必须严格遵守其操作规程。

2.不要用望远镜对准太阳,以免全站仪中的发光二极管受损。

3.仪器的位置应离开高压线5米以上,以免影响测距精度。

1.巩固全站仪安置的操作要领。

2.掌握测回法或全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

3.每人测量一个测回,全组按人数进行度盘的配置,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全站仪1台,测钎2根。

(一)测回法

1.在地面点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在测站周围选定2个目标,插上测钎。

2.盘左位置:

瞄准起始方向,配置起始读数(稍大于0°

),记录第一行;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第二方向,读取读数记录第二行。

3.盘右位置:

瞄准第二目标方向,记录于第四行,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起始方向,记录于第三行。

4.计算:

计算角度,并检查上、下半测回互差与各测回互差是否超限。

(二)全圆测回法

在测站周围选定至少4个目标,插上测钎。

瞄准起始方向A,配置起始读数(稍大于0°

),记录第一行,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B、C、D、A方向,依次记录表中2至5行。

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瞄准起始目标方向A,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D、C、B、A,记录顺序由第五行依次往上至第一行。

2c值、各方向平均值及归零方向值,并检查同一方向各测回值互差是否超限。

1.观测顺序及记录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根据测回数来安置起始读数

为第几测回。

3.瞄准目标时,应尽可能瞄准目标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

4.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

5.观测限差要求如下:

(1)测回法:

一测回中,两个半测回角度互差<

40″,各测回角度互差<

24″。

(2)全圆测回法:

半测回归零差<

18″,2c互差<

18″,归零后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

1.了解全站仪竖盘注记形式,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计算的方法。

2.掌握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

全站仪1台,水准尺1根。

(一)竖直角观测

1.在测站点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用望远镜十字丝的中丝切于目标,读取读数L,记入观测记录表中。

方法同第

(2)步,读取竖盘读数R,记入表中。

计算竖直角和竖盘指标差x。

公式如下:

(其中x应小于1′,否则应进行校正)

(二)视距测量

1.安置全站仪于测站上,量取仪器高i。

2.盘左(或盘右)位置:

照准碎部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算出视距间隔

=|上丝–下丝|。

3.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竖直角。

4.计算水平距离D和碎部点高程H;

为仪器高,

为中丝读数,即觇标高;

H0为测站点高程)。

1.为减少垂直折光的影响,观测时应使视线离地面1m以上。

2.观测时应使视距尺竖直。

3.务必弄清计算公式,计算工作逐点完成,不能观测后总算。

4.读取竖盘读数时,务必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1.掌握全站仪和电子手簿使用方法。

2.掌握全站仪图根导线的布设、施测及其技术要求。

3.每组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全站仪及其配件。

1.按电磁波测距导线要求选定图根点,导线平均边长80m。

用木桩或油漆标定点位并编号。

2.仪器高、棱镜高量取或读至毫米。

3.水平角用测回法观测一测回,限差40″。

距离单程观测一测回。

垂直角对向观测一测回,单向观测二测回。

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25″。

对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0.4m×

s(s为边长,以公里为单位)。

观测成果均输入电子手簿中。

4.角度闭合差fβ应不超过±

40″

(n为测角数);

路线高差闭合差不超过±

mm(L为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3.导线点应离开高压线5米以上,以免影响测距精度。

1.掌握导线坐标计算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2.掌握用坐标格网尺展绘控制点的方法。

3.每人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自备计算器1个、图纸1张及铅笔、橡皮等,格网尺1把,三角板1块。

(一)导线点坐标计算

外业成果经检查合格后按以下步骤计算闭合导线各点坐标。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调整原则是:

将fβ反符号平均分配或重点分配至各内角,分配至整秒。

2.根据改正后的角值和起始边方位角推算各导线边方位角。

(左加右减)

即前一边的方位角等于后一边的方位角加180°

,加上所夹的左角或减去所夹的右角。

如计算值超过360°

时,应减去360°

,不够减时应加360°

再减。

3.计算各导线边坐标增量。

⊿x=D﹒cosα⊿y=D﹒sinα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

fx=∑⊿x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fy=∑⊿y

导线绝对闭合差:

f=

导线相对闭合差:

K=f/∑D(化成分子为1的形式)

当K≤1/2000时,导线测量合格,将fx、fy反符号按与边长成正比例分配于各增量,并计算改正后增量,其总和应等于零。

5.计算各点的坐标。

(二)导线点展绘

(1)首先根据导线点的最大和最小坐标值确定西南角图廓点的坐标,确保整个导线网绘在图廓内适宜位置。

(2)沿方格边缘按1︰500比例尺注记方格线x和y坐标值。

(3)展绘导线点时,根据导线点的x、y值确定所在的小方格。

先以小方格左下角为原点展绘,再以小方格右上角为原点检查。

两次展绘结果应重叠一致,否则应重新展点。

(4)导线点位置用小针轻轻刺一小孔,并按图式注记。

1.导线点坐标计算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作业,计算取位可至毫米。

2.导线点展绘后,用比例尺量取各导线边长度,检查是否与已知长度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图上长度0.3mm。

1.掌握选择地形点的要领。

2.掌握碎部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

全站仪1台,棱镜杆1根(带棱镜),记录手簿。

1.在测站点上安置全站仪,量取仪器高i,盘左瞄准地面已知点定向,置水平度盘为0°

00′00″。

2.立尺员将棱镜装在棱镜杆上,根据选定的地形测量路线,依次立尺于碎部点上,并分别在棱镜杆上读取棱镜高v,同时告于记录员。

立尺时将棱镜面向全站仪。

3.瞄准棱镜中心,测量平距S,水平角β,竖直角α。

4.记录员记录观测值,棱镜高,并进行碎部点编号。

5.绘草图员根据立尺员所立碎部点进行编号,并描绘碎部点相互关系草图。

四、注意事项

1.绘草图员碎部点编号应与记录员编号保持一致。

一般地,互相约定采用流水编号,测10点后互相通报一下编号,核对正确与否。

2.在保证通视情况下,棱镜高可约定为一定值,个别需要变通情况下,将变动的棱镜高通知记录员。

3.有条件的,记录可采用电子手簿,直接连接全站仪,避免记录的人为因素影响。

1.地形图整饰

1.掌握地形绘图的常用符号和手工整饰地形图的方法。

2.每组上缴一份地形图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

2学时。

2.实验设备:

地形图图式一本,野外测绘的地形图。

三、内容与方法

1.认真阅读地形图图式,掌握常用的地形绘图的常用符号,了解同一地物不同比例尺时表示方法的区别。

2.按照地形图图式的要求整饰碎部测量外业工作实验的地形图,并上缴。

2.CASS软件成图

1.掌握碎部测量数据计算的要领。

2.掌握碎部测量数据计算、绘图的过程。

3.掌握地形绘图的常用符号。

4.每组上缴一份地形图

微机1台,地形图图式一本,绘图仪,绘图纸。

1.将记录数据以一定的格式输入一观测值文本文件。

2.将已知测站点、定向点坐标、高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一已知点坐标文本文件。

3.利用专用程序计算碎部点坐标、高程,保存于一计算值坐标文本文件。

4.利用计算值坐标文本文件进行展点。

5.根据草图进行地形图编绘,整饰,并上缴地形图。

6.学习地形图图式。

1.根据测图比例尺确定地物符号的比例因子、注记字高、线型比例。

2.录入数据时,一定要注意格式。

3.草图反映地物地形关系,一定要清楚,不要张冠李戴。

4.绘图比例尺应与选定的测图比例尺一致。

1.练习计算点位测设数据。

2.掌握测设点的平面位置、高程的基本方法。

全站仪、水准仪各一台,钢尺一把,木桩和铁钉数个。

(一)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1.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待测设点的测设数据。

2.在一个已知点上利用极坐标法进行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3.利用两个待测设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核。

(二)点的高程测设

1.架设水准仪,读取一个已知水准点的后视读数,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前视读数。

2.将水准尺紧贴待测设点的木桩上,上下移动水准尺,当前视读数满足要求时,沿尺底面在木桩上画线,此位置为测设高程的位置。

1.测设数据经校核无误后才能使用。

测设完毕后还应进行检测。

2.在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后,计算值与检测值比较,检测边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检测角的误差应小于60″。

在测设点的高程时,检测值与设计值之差不超过±

8mm。

超值重测。

1.掌握解析法测设圆曲线的方法和线路纵横断面测量的方法

2.每人做一次实验、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一台,皮尺一把,方向架一个,钢尺一把,木桩和铁钉数个。

解算圆曲线上整桩号点或特征点坐标以满足线形施工需要,再按极坐标放样法详细测设。

(一)圆曲线的坐标解算

已知A、B、C、D点坐标及B点桩号KB,对任一点桩号K,求Xk、Yk。

弧长L=⌒BK=K–KB;

圆心角θ=

从而解算出任一桩号K的坐标。

(二)极坐标放样方法

首先解算

根据坐标反算公式可知:

在解算这些放样元素后即可进行放样。

1.架设仪器于M点,瞄准N点,配置水平度盘读数为αMN。

2.固定制动螺旋,精调微动螺旋使度盘数值严格为αMN。

松开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当度盘读数为αMK时,此时仪器所照准的方向为K点方向。

沿着这个方向,量出距离为DMK。

此时所放出的点即为K点,打上木桩并钉上小钉,以此类推。

(三)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1.选定200米长的路线,每20米打一里程桩,并在坡度变化较大处打加桩。

2.由一水准点开始,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往返施测各桩的高程,并进行计算。

3.用方向架确定线路横断面的方向,并用水准仪测定横断面上地面坡度变化点与中心桩的距离和高差。

1.测设数据经校核无误后才能使用。

2.中视点因无检核,所以读数与计算时,要认真细致,防止出错。

2.横断面测量与绘图,应注意分清左、右,最好在现场,边测边绘。

3.相邻水准点高差与纵断检测的较差不应超过2cm。

1.掌握放样数据的计算方法,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2.掌握建筑物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和保护轴线的方法。

全站仪一套、钢尺一把、木桩和铁钉数个。

1.选择图纸上的一幢房屋,量取其四个角点的坐标。

2.根据已知数据计算测设数据。

3.在两个已知点上利用极坐标法进行建筑物轴线的测设。

4.建立龙门桩进行轴线的保护。

2.建立的龙门桩精度要满足要求。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一、教学实习要求

1、熟练掌握全站仪、DS3水准仪等操作方法,并严格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

2、掌握平面、高程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

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全过程;

4、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二、实习任务

布设一条闭合导线,测量各导线点的高程、各导线的边长和转折角,计算导线点的平面坐标,根据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完成一幅比例尺为1:

500,40cm×

40cm的校内地形图,并根据已知控制点坐标进行施工放样。

三、时间安排

序号

内容

天数

1

实习动员、仪器领取(检查、检验)、测区踏勘选点

2

测角、量距

3

水准测量

4

导线点平面、高程计算、导线点展绘

5

地形图测绘

6

施工放样:

圆曲线测设或建筑物轴线放样

7

地图整饰、资料整理

1.5

8

归还仪器

0.5

附注:

1、时间安排应考虑天气变化情况,如出现下雨应进行内业工作;

2、最后一天下午进行仪器操作考试,同时归还所有仪器到实验室。

四、平面、高程控制测量

1、选点及要求

(1)相邻导线点须互相通视,导线点应设在视野开阔处;

(2)导线边长一般为50~80m,闭合导线一般选定7~10个导线点,支导线原则上允许一条,然后用油漆标定点的编号,并绘制导线略图。

2、测角:

图根导线转折角采用全站仪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及限差如下:

仪器

种类

测回数

测回间度

盘配置

半测回角

值较差

测回间互差

角度闭合差

仪器对

中误差

全站仪

24″

±

3mm

注:

一测回内,若发现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偏移大于1格,应重新整平,重新观测

3、量距

采用全站仪激光测距

4、导线测量

(1)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测角、量距参见2、3点;

(2)支导线点不超过3个,边长≤50m,需测左右角,圆周角闭合差≤

,距离往返丈量,高差须往返测量,高差较差≤7cm;

(3)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合格,然后计算出所有导线点的坐标。

5、水准测量

(1)水准路线应与图根导线路线相同;

(2)读数前,应保证符合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

(3)假定某点为已知高程点,高程设为10.000m;

(4)图根水准测量采用单程观测,视线长度≤80m;

并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前后视距差≤3m,视距累积差≤10m;

高差闭合差

6、观测手薄记录要求

在每次观测前,应将手薄的表头信息(如:

仪器型号、日期、天气、观测者等)填写齐全。

要求记录数据字迹端正,数据整齐,不得涂改和重抄。

测角手薄中秒不能更改,度、分不得连续更改;

水准测量及距离量测手薄中厘米、毫米不得更改;

表示精度的0不能省略;

数据观测运算应按照“四舍六入,五前单进双舍”的取位原则;

记录数据修改后,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如:

测错、超限或记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