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378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17 航海家的发现》 青岛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了解人类为认识地球所做的持之以恒的努力,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交流。

3、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教学难点:

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

认识过程,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

释假设。

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并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

教师准备:

小博士音频制作,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资料,关于地球的音像资料及小帆船模拟航行实验的材料,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而不可能是其它形状的微视频制作。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法与学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本课用资料、文字、视频、微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采用多媒体展示,结合探究式提问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了解古今人们探究地球的历史过程,自主开展探究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

课堂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科学实践。

七、教学过程:

1、童声音频,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首先来想想: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球形)看来同学们课前对地球已经有所了解,那么想不想听听地球小博士是怎么给我们介绍的呢?

(播放地球小博士的音频)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谁想来说一下?

【地球小博士童声童气的音频,让学生很有兴致地了解地球的大小、形状等相关知识的同时,又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传授新知

一、学生交流资料,激发对地球形状进一步探寻的兴趣。

刚才小博士告诉我们赤道一大圈是四万千米,假如一辆时速80千米每小时的小汽车绕赤道一大圈,日夜不停的行驶,大约需要500多个小时,也就是20多天,可见地球很大。

由于地球很大,人们的视线又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就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我们从漫长的历史中选取四个阶段了解一下这个探寻过程:

古代、2500年前、400多年前、当代。

首先我们来看古代,谁来交流一下古代人对地球形状有哪些认识?

(根据课前查阅资料,学生回答交流)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地球的信息,让学生在了解地球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课前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同学们觉得古代人的想法怎么样?

(很奇特)古代人为什么会有这些奇特的猜想呢?

(古代人没有高科技的手段,他们只能用眼睛看,通过观察和想象,所以他们的想法难免会有一些偏颇甚至是荒谬)

【引导学生交流资料和自己的认识,意在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机会和。

“古人的想法真奇特”揭示了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过程的好奇心理,从而为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证实地球是球体的

1.地球的表面是弯曲的

我们乘着时间的快车很快来到了2500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观察海上驶来帆船的时候发现:

总是先看见顶部的船帆,然后再看见底部的船身。

所以他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谁来猜测一下,他可能是怎么推测的?

(地球的表面应该是弯曲)对的,如果毕达哥拉斯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我们最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用实验,小帆船模拟航海的实验)。

同学们分组来做小帆船模拟航海实验,实验时注意两点:

1.桌面模拟海面,小组长手握小船在桌面做直线运动,其余同学在小组长对面观察小船航行情况。

请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桌面平行。

2.用伞面模拟海面,小组长手握小船从伞面向伞面顶部缓慢运动,其余同学观察小船航行情况。

请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伞顶平行。

小帆船模拟航海的实验中,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地球的表面是弯曲的)

【模拟实验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判断逻辑推理是否正确、检验结论是否科学,所以在此环节中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模拟实验材料,设计模拟实验,既让学生明白模拟实验的设计过程,又通过逻辑推理证实结论的正确。

2.地球是个球体的猜想

公元前384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现象时发现时,发现落在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于是他推断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同学们见过月食吗?

月食现象发生的时候是谁的影子投在月亮上?

同学们观察到影子的边缘是是什么形状?

(播放月食的视频,分析月食的景象)

学生对月食现象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利用微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看到月食就推断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引导学生发现:

如果地球是三角形的,月食时,月球上的阴影将会是三角形;

如果地球是方形的,月食时,月球上的阴影将会是方形的;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阴影却是圆形的,那说明地球极有可能是什么形状?

(球体)(微视频完整的展示此现象)

【大多数学生对于月食的成因不是很了解,运用课件先解释月食的成因,再利用微视频,将不同形状的地球在发生月食时形成的阴影进行对比,使得学生在观察时更清晰、容易,大大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3.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发现地球是球体的人,他提出的地球是球体的观点,有人相信,也有人质疑,400多年前,有一位船长他抱着地球是球体的坚定信念,带领他的船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航海航行,并且最终证明了地球就是一个球体,这位船长就是麦哲伦。

(课件播放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视频)

200多人出发,最后18人幸存,面对这段事实,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任何一个科学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但是,他们通过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这既是人类历史上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大大的跨越,更是航海家们的重大发现!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航海家的发现!

(板书课题)

同学们愿不愿意当一个小小的航海家,让我们在地球仪上模拟一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在音乐响起时,请同学们将地球仪上“①-⑦”的麦哲伦环海航行的地点标签用丝带连起来。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对地球形状有什么认识?

(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

【发散学生思维,运用多种方法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通过观看环球航行的视频,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知道在人类在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的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由此而延伸至任何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都凝聚了人类不懈的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愿意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

4.太空旅行进一步确认地球是个球体

人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以后,人们又产生了新的愿望,人们很想到太空去看一看,谁能看到谁看到了?

(宇航员)

想不想看看宇航员们在太空中拍到的地球的样子?

(课件播放在太空中拍到的地球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交流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运用视频播放太空中拍到的地球的样子,让学生更加明确地球就是一个球体。

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四、总结拓展: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梳理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历程,师生互相补充。

古代人只能用观察想象推测地球是天圆地方的,2500多年前人们用帆船进港、月食现象推测地球表面是弯曲的,可能是个球体,400多年前麦哲伦船队亲身实践用环海航行证明了地球就是一个球体,进入当代,人们又利用高科技手段,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这个结论得出的过程中,有一种精神一直伴随其中,那就是不断质疑,正是因为不断质疑,才让我们对于地球的形状不断提出新的看法,正是因为不断质疑,才使得我们一步步接近真相,也正是因为不断质疑,才使得我们的科技在不断飞速地发展。

【此环节意在通过梳理总结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活动具有探索性、继承性和连续性,知道科学探究的思路,在提出问题后,先进性猜想,猜想可以结合着实际情况不断地发展完善,明白客观事实是分析、推理、判断的前提和基础,运用大量的相关客观事实或模拟实验,判断逻辑推理是否正确、检验结论是否科学,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探寻了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从最初的仅用肉眼观察想象到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从离奇的猜想到准确地测量地球,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付出了极大的艰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探寻的脚步,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逐渐成为一名拥有大胆质疑,不怕困难的科学素养的优秀学生,同学们能够做到吗?

那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让我们在科学探寻的路上越走越远吧!

板书设计:

航海家的发现

古代天圆地方观察想象

2500多年前地表弯曲推测

400多年前球体亲身实践

当代不规则的球体高科技手段

时间漫长结论越来越精确方法越来越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