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12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轻忽的一个历史作用Word下载.docx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四《选举考·

举士二》:

自元仁宗行科举至元亡50连年,开科16次,每科取士多者百人,少者35人;

“旧例……会试三分内取一分”,那么取士百人,参加会试者只有300人。

其乡试(等于宋之府州试)比例即便按百人取一计,全国投考士人总数也只是3万人。

再看学校。

同上书卷六○《学校考·

郡国乡党学》:

元世祖末年司农司上报全国学校万余所。

这或可被引作元重儒学之证。

其实情形并非如此。

一是所上学校绝大多数应是设于农村,属于启蒙性质的“社学”,远非宋金以来培育、提高士人以应科举的府州县学,因此才由掌农桑等包括“立社”以劝农桑的“司农司”而非礼部上报[7]。

二是即便就少数的府州县学包括书院言,实际生员人数也很少。

如据一史料记载:

元成宗盛德年间在文化发达的建康路,除路学达64人外,涉及的明道书院、南轩书院、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其生员多者14人,少者7人,4学一共仅40人[8]。

而且同一时期的郑介夫上奏更说“今内而京师,外而郡邑,非无学也,只是具虚名耳”。

学校已为虚设[9]。

其因此如此,是整个蒙古统治集团重吏轻儒政策所决定的[10]。

因此虽元仁宗一度重儒,元朝后期社会风气仍然是“时人翕然尚吏”[11];

“今学者仅能执笔,晓书数,其父兄已命习为吏矣”。

苏天爵以为这是“天下之通患”[12]。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不管是行科举,或是设学校、书院,都很难收到多大实效,元朝士人数量回落的大势是无法改变的。

由此推定其总数应远少于南宋与金之和——80万,当无大误。

  可是明清两代的情形就大不同了。

  顾炎武曾估量:

明末“合天下之生员(秀才),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13]。

  清朝秀才,据近人研究,太平天国前任何一个时期大体为52万余人[14]。

  比秀才数量多假设干倍的士人,还有参加童试然未考中的童生。

  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前童生之数,据近人研究,一个县在1000至1500人,全国总数“可能达到近二百万”[15]。

  清末童生,康有为估量为300万人,“足以当荷兰、瑞典、丹麦、瑞士之民数矣”[16]。

梁启超也估量:

“邑聚千数百童生……二十行省童生数百万”[17]。

  早于清朝的明末童生,总数无考,但从其秀才数与清朝秀才数粗略相等推测,童生数纵使略少,也可不能相距甚远[18]。

  如此,明清两代任何一个时期的秀才加童生,亦即一样士人的总数,按保守估量,也有二三百万[19]。

  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呢?

  咱们明白,宋金元地址上科举考试,事实上只有一级,相当于明清的乡试,录取后即为举人,因此其应试者总数,本应与明清应乡试的秀才,和为取得秀才资格而应童试的童生二者总数大体相当,或后者略高一些[20]。

可是,如上所考,元朝士人总数当远低于80万,而此刻明清秀才加童生的总数竟有二三百万,后者增加了三四倍或五六倍。

  缘故安在?

我以为要紧当从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中去探访。

  众所周知,明清科举制度和宋金元相较,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确实是在地址上乡试前,增加了童试,以选拔进入府州县官学念书的秀才;

而和乡试、会试一路,考试内容是八股文,那么是另一大特点。

这两个特点,一起组成八股文取士之制,阻碍庞大:

  第一,自宋以来,府州县官学一样多非考试入学[21],直到明初,秀才仍然“听于民间选补”[22],事实上由官员决定,选补的多是官僚、绅士子弟,平民子弟对之不抱多大希望。

大体从明英宗起,渐行“考选”之制[23],后又进展为童试,通过考八股文,实行平等竞争。

这一大体制度在与以下方法结合以后,就对平民子弟也企盼念书应试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第一确实是录取名额大增。

宋金元的第一级考试,如前所述,是选拔举人。

全国每次录取总数,最多的如南宋,也只有8000人;

而明清第一级考试——童试,全国每次录取秀才总数,一样达到2万多人[24]。

而且宋金元按制度这一考试是三年一次,而明清童试那么是三年两次,曰岁试、科试[25]。

如此,作为一个一样是参加第一级考试的士人,在明清,录取的可能性显然增加了好几倍。

  固然,秀才资格不如举人,专门是不能直接参加会试,可是仍享有假设干特权:

一是秀才需入府州县官学念书三年,由学官教授经史和八股文体。

一样来讲,只有秀才方能参加高一级的、选拔举人的乡试。

换言之,凡取得会试资格,有可能中进士,青云直上的举人,一样必需从秀才当选拔。

如此必然提高秀才的社会地位。

二是对秀才生活,国家给予补助。

明代“……月廪,食米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

后有所增加,“廪馔月米一石”[26]。

而且“生员之家……除本身外,户内优免二丁差役”[27]。

清朝对秀才“免其丁粮,厚以廪膳。

……一应杂色差徭,均例应优免”[28]。

秀才还享有免笞杖,见县官不下跪等特权。

用顾炎武的话说确实是:

一为秀才“那么免于编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齿于衣冠,得以礼见官长,而无笞捶之辱”[29]。

所有这些,也就必然有利于秀才进展成为地址绅士[30]。

  如此,一方面和过去的第一级考试相较,如参加明清童试,录取的可能性激增了数倍;

另一方面如考中秀才,又可享有假设干民间十分羡慕的特权,乃至进一步进展成为地址绅士。

平民子弟中稍有条件的一部份人,对念书应试怎能不动心呢?

  第二,以上只是就“硬件”而言,若是没有良好的“软件”配合,这一制度仍然不能发挥作用。

所谓“软件”,是比喻考试内容。

若是新制度仅具有上述诱惑力,但考试内容,专门是童试内容很难,平民望而却步,那么仍是无法促成他们真正投身于念书应试的潮流当中。

但是在明清,事实上是这一“软件”显现了,这确实是内容改用八股文,从而形成八股文取士之制。

这一转变对平民来讲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考试难度下降,不是高不可攀的了。

下面略作阐释。

  八股文考试,其答题要求包括三方面:

经义、代圣贤立言、八股对仗[31]。

三者当中,经义是实质内容,代圣贤立言是论述经义的角度,八股对仗是论述经义的文体。

故其核心仍是宋以来科举所考的经义。

可是明清又有不小的进展,这确实是除《五经》外,沿元制加考《四书》;

而且通过试探,慢慢演变成以《四书》为考试要紧内容,所谓“专取‘四子’书”[32]。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六《经部四书类二·

四书大全》提要便说:

明成祖时编《四书大全》,“尊为取士之制,……初与《五经大全》并颁。

然那时程式以《四书》义为重,故《五经》率皆庋阁。

所研究者惟《四书》,所辨订者亦惟《四书》。

后来《四书》讲章浩如烟海,皆是编为之滥觞”。

清朝康熙时仍然以“《四书》艺为重”[33]。

乾隆时“士子所诵习,主司所辨别,只是《四书》文罢了”[34]。

专门是童试,在乾隆中叶以前很长一个时期明定“正试《四书》文二,复试《四书》文、《小学》论各一”,竟不考《五经》[35]。

乾隆自己也说:

“国家设科取士,首重者在《四书》。

”[36]和上述方法紧密相配合的是,明清全都明定:

论述《四书》义,必需依照朱熹的《四书集注》,不然不予录取[37]。

所有这些一样是考经义而发生的重大转变,从明清统治集团的指导思想看,要紧在于以此进一步宣扬程朱理学,培育合格的统治人材,更好地保护新形势下的王朝利益[38]。

可是关于一样平民,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确实是考试难度的显著降低。

过去要紧考《五经》,内容艰深,文字晦涩,加上汉唐诸儒烦重的训诂注释[39],平民子弟基础薄弱,不能不对之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刻换为重在《四书》,分量减少,内容比较浅显[40];

专门是朱熹《四书集注》,摈弃旧的注释,注意“略释文义名物,而使(即引导)学者自求之”[41],被评为“很讲究文理”,和其他宋儒解经一样,“求文理通顺”[42]。

由此平民子弟就不难读懂其内容,领会大义了。

再加上论述经义的角度要求代圣贤立言,不准涉及后代史事[43],客观上减轻了平民子弟应童试的负担[44]。

至于文体八股对仗,虽麻烦一些,但毕竟只是形式问题,一样通过一按时期的琢磨、练习,即可驾驭[45]。

如此,整体上说,考八股文便为平民子弟念书应试,第一是童试,打开了方便之门。

他们不但心羡秀才,而且勇于参加童试,为一领青衿而拼搏了。

故清初杨宁曰:

“入仕之途易,那么侥幸之人多,而念书又美名,此天下因此多生员也。

”[46]

  一方面,若是只行童试,而所考内容艰深,不是八股文,那么平民子弟不敢应试,也可不能关切读经书,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但另一方面,八股文虽比较浅显,如不以之取士,平民子弟一样也不大可能有读经书、以提高文化素养的踊跃性。

清雍正时,“有议变取士法,废制义(即八股文)者。

上问张文和(廷玉),对曰:

‘假设废制义,恐无人读四子书,讲求义理者矣。

’遂罢其议。

”[47]而只有将二者结合,实行八股文取士之制,平民子弟才真正会为摆脱文盲、半文盲境界而行动起来。

  试举二例: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

明代山东汶上县薛家集百十来户“务农”人家,其因此要“做个学堂”,请老童生周进来教“像蠢牛一样”的小孩念书,不确实是因为他过去教过的顾小舍人“中了学”(考中秀才),希望自己子弟也能“进学”吗?

而“进学”,在他们心目中,其预兆竟会是正月初一“梦见一个大红日头”落在头上,可见分量是何等之重[48]。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

清朝“彭雪琴(玉麟)侍郎,先世务农,贫无田,佃人之田。

其先德鹤皋赠公,幼念书,年逾弱冠,府县试屡居前列,而未得入学[49]。

其伯叔父及诸昆弟啧有烦言,曰:

‘吾家人少,每农忙时,必佣一人助作。

此子以读废耕,徒费膏火资,又不获青其衿为宗族光宠,甚无谓也。

’”这事再次证明,务农之家不吝全家劳动,勉强供一人念书,目的确实是要他“青其衿”,即考中秀才,“为宗族光宠”。

  八股文取士制在推动平民子弟念书应试,提高其文化素养,使之转化成士人上的庞大作用,是再明显只是了。

  固然,无可否定,明清两代确有很多尖锐抨击八股文取士制的言论,乃至以为它是明代衰亡、清朝官员愚昧无能的罪魁罪魁[50](近人对此制持通盘否定论者,也不乏引此作为佐证),但那是因为他们全都从造就、选拔合乎规格的统治人材——官员的角度,以比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全部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来要求、评判八股文取士之制,再加上涉及情形复杂,观点很容易显现片面、极端[51]。

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将留诸改日。

  本文立论角度那么不同。

如前所考,要紧由于实行八股文取士之制,明清社会增加了数倍士人,涌现了几百万童生,几十万秀才。

如完全按或大体按合乎规格的统治人材——官员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绝大多数的确难以达标[52]。

可是若是换一个角度,从明清社会的实际动身,将他们去和未行八股文取士制以前,原先的亿万文盲、半文盲相较,成绩便十分明显,因为他们毕竟都是不同程度上读过《四书》、《五经》,至少能撰写八股文,文化素养大为提高的知识分子。

梁启超便赞誉数百万童生“皆民之秀也”[53]。

他们的存在,组成由宋金元最多80万士人,到现代“为旧社会效劳的几百万知识分子”[54]这一梯链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这些童生、秀才,除一小部份后来成为官员外,绝大多数以其良莠不齐的知识,默默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亿万文盲、半文盲所发挥不了的作用[55],从而使整个明清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得相当大的提高,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追根溯源,八股文取士制的这一功绩,是明明白白的,是不该被抹杀的。

  最后再补充一点,这确实是据先辈学者研究,八股文逻辑性强。

钱基博先生便说:

“就线人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

”还以为近代“纵横跌荡”、“文理密察”的文章,多源于八股文的基础。

他说:

“章炳麟与人论文,以为严复气体比于制举[56];

而胡适论梁启超之文,亦称蜕自八股。

斯不愧知言之士已!

”[57]若是这一观点不偏颇,那么八股文取士制在促成明清士人注意逻辑思维上还有一功[58]。

 

[1]容肇祖《明太祖的〈孟子节文〉》、《记廖燕的生平及其思想》,载《容肇祖集》,齐鲁书社1989年版。

又参见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2]洪迈《容斋随笔·

四笔》卷八“省试取人额”条:

黄庭坚于哲宗元祐三年为贡院参详官,“试礼部进士四千七百三十二人”,可证。

[3]毕仲游《西台集》卷一《理会科场奏状》称宋哲宗时,“天下应举者无虑数十万人”;

卷四《官冗议》又称“今科举之士……十数万人”。

李弘祺《宋朝教育散论》(台北东升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67页以为,由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到宣和二年的20年中,共进行了7次考试,“每次参与考试的人数大约在十万人到四十万人”。

[4]《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载金末御史中丞把胡鲁言:

“(世宗)大定间赴(会)试者或至三千”。

[5]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附录三《南宋贡举及第表》共49榜,录取正奏名进士万余人。

由此计算得出。

[6]葛绍欧《宋朝府州的贡院》,载《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2—305页。

文中列有南宋21篇府州军“贡院记”表,其中记有投考人数者10篇,由“数百人”至万人不等。

经粗略计算,平均为3900余人。

按南宋府州军监共204(见顾颉刚等《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2—165页),那么可知投考人数亦为80万,与上一数字吻合。

[7]参见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第三章第七节,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又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下册第2编第22章第570页,便说这两万多学校“盖合社学而言”。

[8]见《庙学典礼》卷五“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条。

又徐梓《元朝书院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说极受推崇的元朝书院,“规模都比较小……有些书院只有二三十名学生”。

同书第124页引近人学术功效称元朝共有书院296所。

若是平均收学生按40名计,一共也只有万人,远不足与80万之数相较。

[9]郑介夫《上奏一纲二十目·

养士》,见《元朝奏议集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下编第93页。

[10]关于“重吏轻儒政策”,参见拙文《试论我国古代吏胥制度的进展时期及其形成的缘故》,载《燕京学报》第9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11]陶安《陶学士集》卷一五《送马师鲁引》。

[12]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四《新城县庙学记》。

[13]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生员论上》。

[14]张仲礼《中国绅士》第二章第二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这一人数,不是每次童试录取之数,依张先生算法,它是21次童试中试秀才,又终生未考上举人者所积存之数。

具体算法,请参见该书。

顾炎武所估量明末秀才数,亦大体当如此明白得。

又明清都有武举,张仲礼上书以为太平天国前武秀才有21万多,因非八股文取士,本文从略。

[15]同上书,第90页。

[16]《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页。

[17]《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梁启超等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见同上书,第79页。

[18]清初叶梦珠《阅世编》卷二《学校一》称明末江南各县“县试童子(即童生)不下二三千人”。

江南文化发达,如全国每县童生平均低估为1000余人,据《明史·

地理志一》,明代府州县共1471个,那么全国童生总数也近200万。

[19]士人中还有高中级士人,即进士、举人,各级官府之幕友,和隐士等,但因数量都很少,那个数字已可包容,再也不另计。

[20]这是考虑到明清经济、文化进一步进展(如印刷术普及、书籍大增等),人口增加等因素。

但人口增加与士人增加,比例并非一致。

据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6页,元朝全国人口冲破1亿,“较宋金户数之和增%”,但如上所考,士人总数减少;

第459页,明万历时人口亿,但秀才加童生即士人总数却有200余万,增加好几倍;

第510页,清道光三十年,即太平天国起义前,人口猛增至亿,但秀才数52万余,仅比明末50万略多。

可证士人总数转变当要紧决定于其他因素。

[21]如元朝是“选秀民充门生员”,“选民俊秀入学”等,见《续文献通考》卷六○《学校考·

郡国乡党学》。

[22]《明(万历)会典》卷七八《礼部三十六·

学校·

儒学·

选补生员》。

同条记载后来又规定:

生员缺,“许本处官员军民之家……选补”,“官员”在首位。

[23]《明(万历)会典》卷七八《礼部三十六·

[24]据《续文献通考》卷六○《学校考·

郡国乡党学·

皇明》“风宪官提督”条:

明万历敕谕“童生必择三场俱通者,始收入学。

大府只是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过十五人”。

如录取人数平均按十三四人计,《明史·

地理志一》记明代府州县共1471个,那么全国每次童试录取约2万人。

清太平天国起义前每次童试录取总数为万人,见前引《中国绅士》第86页。

[25]同上引“风宪官提督”条:

万历十一年题准,已有三年内“岁考”及“科举之年”再考的规定。

《阅世编》卷二《学校一》载明末“三年两试”,称“科入”、“岁收”新生云云。

清三年两试,参《中国绅士》第71页。

[26]别离见《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及《明会典》卷七八《礼部三十六·

廪馔》。

[27]《明会典》卷七八《礼部三十六·

风宪官提督》。

[28]《清(光绪)会典》卷三二《礼部》“简学政……敦其士习”条。

[29]《亭林文集》卷一《生员论上》。

又《清会典》卷三二“敦其士习”条:

对秀才“各衙门官以礼相待”;

秀才违法,“地址官不得擅自扑责”。

如“笞杖轻罪,照律纳赎”,见《大清律例增修统纂集成》(任彭年重辑)卷四赎刑条例。

[30]参见伍丹戈《明代绅衿地主的进展》,载《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又见前引《中国绅士》第一章第三节。

[31]《明史》卷七○《选举志二》:

“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前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

谓之八股。

”参见拙文《略论中国封建政权的运行机制》第五节“人事机制”,见马克尧主编《中国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第十章,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316—317页。

[32]《明史》卷七○《选举志二》。

[33]《清史稿》卷一一五《选举志三》。

[34]此钱大昕语,见《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八“科场”条。

直到清末仍然是科举“唯重《四书》文”,见徐勤《中国除害议》,载前揭《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6页。

[35]《清史稿》卷一一三《选举志一》。

《小学》,朱熹所作,内容浅显,“意取启蒙,本无深奥”,参《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二《子部儒家类二·

小学集注》提要。

[36]《钦定学政全书》(嘉庆十五年)卷六“厘正文体”门。

固然,这并非意味着轻忽“五经”,此处不具论。

[37]参《明史》卷七○《选举志二》、《清史稿》卷一一五《选举志三》、《续文献通考》卷四五《选举考·

举士三》。

[38]参见拙文《〈四书〉传播、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载《庆贺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9]尽管事实上士人只选考一经,仍甚烦重。

如清礼部便曾评判郑玄等注疏《礼记》“卷帙繁多,学者难以诵习”,见光绪增修《钦定科场条例》卷一七“乡会试艺”门,乾隆五十八年。

[40]参拙文《〈四书〉传播。

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如《论语》在唐朝为“小儿”学习之书,是“易习”之书。

等。

[41]朱熹《朱文公函集》卷三一《答敬夫〈孟子〉说疑义》。

参见束景南《朱子大传》,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9页。

[42]参见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载《古史辨》第一册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43]《四书》、《五经》,作者均被认定是先秦时人,如代其中圣贤立言,自不能涉及秦汉以下事。

如乾隆年间一次会试,题出《诗经》,某考生用“肠一日而九回”句,“上(乾隆)以言孔孟言,不该袭用《汉书》语”,下令“严峻磨勘”,查禁类似现象。

见梁章钜《制义丛话》卷二。

[44]就统治集团主观用意言,只是为了逼使士人认真读经书,论述经义,不要胡乱联系后代史事。

早在北宋已有“经义禁引史传”之例,见《朱文公函集》卷六九《学校贡举私议》。

[45]清初大儒陆陇其《示子帖》便说:

学八股文体,“只当择数十篇时文,看其规矩格式足矣”,只有“读经”等,才是“全然功夫”,“全然有得,那么时文亦自然长进矣!

”见《制义丛话》卷二。

顾炎武《日知录》多处只就经义内容被剽窃,尖锐批评八股文后来的短处,虽介绍八股文体、格式,无一字批评语,缘故亦在于此。

[46]《日知录集释》卷一七“生员额数”条集释引。

何炳棣统计1371—1904年万多进士,1804—1910年万多举人、贡生履历,发觉超过49%的“绅士”,均身世“平民”家庭,转引自李弘祺《宋朝教育散论》第29页。

生员中“平民”比例当更高。

[47]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一五“议考试废制义”条。

此证行八股文取士制主观上是为了宣扬“义理”,即程朱理学,前文已提及;

但客观上却促成人们读“四子书”。

[48]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陕西朝邑县一村落“祖上世代为农”。

后因赵姓人家有人中了秀才,十分风光,方姓“瞧着眼热”,也出钱办一学堂,请一“举人老夫子”“来教他们的子弟念书”。

一样反映秀才的诱惑力。

[49]那时童试需经县试、府试和院试(由学政主持),方能入学,成秀才。

此彭鹤皋虽在府县试“屡居前列”,当因未通过院试,故仍不得入学。

参见商衍鎏《清朝科举考试述录》第一章,三联书店1958年版。

[50]以为致使明亡,见容肇祖《吕留良及其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