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4335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救与互救培训课程内容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自救器的发放和归还

1.自救器的发放工作由充电房负责,有下列情况不得将自救器发放出。

(1)自救器压力表的压力不得小于规定值18MPa的,不得发出。

(2)外壳严重损坏,如塑料挂钩损坏,皮带穿孔扣损坏,压力表表盖损坏、模糊不清等,不得发出。

(3)自救器内CO2吸收剂颜色变红、发潮,颗粒状变成粉末状的,不得发出。

2.自救器由充电房发放和收,凭调度室发放的矿灯牌或矿灯领用介绍同矿灯一同发放和收回。

(1)凡是不领自救器的,充电房值班人员可不发矿灯,并向调度报告,否则将追究充电房值班人员的责任。

(2)凡是出井后不归还自救器的,充电房值班人员可不退还灯牌或矿灯领用介绍,并向调度室报告,否则将追究充电房值班人员的责任。

(3)凡是自救器损坏的,充电房值班人员可以不退还灯牌或矿灯领用介绍,并向调度室报告,否则将追究充电房值班人员的责任。

3.所有的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凭调度室发放的灯牌或矿灯领用介绍到充电房领用和归还自救器。

(1)所有的入井员工入井前,领好矿灯牌或矿灯领用介绍,参加跟班队管、班组长组织的班前会后,凭矿灯牌或矿灯领用介绍到充电房领用自救器。

(2)所有的出井人员出井后,必须到矿灯房将自救器同矿灯一同归还给充电房值班人员,在充电房值班人员处领取矿灯牌到调度室登记销号。

(3)自救器压力表的压力不得小于规定值18MPa的,外壳严重损坏,如塑料挂钩损坏,皮带穿孔扣损坏,压力表表盖损坏、模糊不清等,有权要求充电房值班人员更换,否则领入井下,将追究相关责任。

五、自救器的使用

1.凡入井的所有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好自救器,无论是行走、工作、休息过程中都必须随身携带好自救器,在遇到险情时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2.使用前的准备:

(1)各员工必须认真学习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和本管理规定,以便正确迅速的完成佩戴。

(2)入井前,必须观察氧气压力表,其压力值不得低于18MPa。

(3)检查自救器外壳是否完好。

3.使用方法

(1)将自救器移至身体正前面的合适位置。

(2)打开自救器两侧的塑料挂钩,取下上盖。

(3)拉出展开气囊,注意气囊一定要充分展开,不能扭折,以便吸气时,造成阻力过大。

(4)把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应放在唇与牙齿之间,牙齿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使之完全气密。

(5)逆时针转动氧气瓶开关,找开氧气瓶(必须完全打开),然后用手指按动补齐压板,使气囊迅速鼓起。

(6)把鼻夹弹簧扳开,将鼻夹准确的夹住鼻孔,用嘴呼吸。

(7)使用中如果看到气囊在呼完气后,仍不太鼓或吸气有敝气感觉时,应及时用手指按补气压板,向气囊补气,或者用力吸气,使气囊吸扁后,补气压板压补气杆,自动补气。

(8)撤离危险区域。

4.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中应加强经常观察压力表的习惯,掌握好氧气压力情况,以便及时撤离灾区。

(2)不要无故开启、碰撞以及坐自救器。

(3)使用时保持冷静,别惊慌,在呼气和吸气时都由慢而深(慢呼气、深吸气),口与自救器距离不能太近,以免呼气软管打折,呼气阻力增加。

(4)在使用过程中,清净罐及吸入气体温度会上升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5)防止利器划伤,刺破气囊,造成漏气,而减少防护时间。

(6)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不要撤下自救器。

(7)使用中,严禁通过口具讲话。

六、自救器的维护和保管

1.自救器的保管由充电房值班员负责,保管时避免阳光直射,严禁与油脂混放在一起,环境应干燥,无腐蚀性气体。

2.自救器保管时必须搞好自救器外壳上岩粉、煤粉、淤泥等污浊物,必须保证清洁,并规范整齐排列立放。

3.充电房应建立好自救器管理台账和交接班记录。

管理台账应分在籍数、使用数、待修数、增减数、报废数、总数,并落实好管理人。

交接班记录上应注明在在用数、未发出数、总数、交班人、接班人,做到上不清下不接。

4.充电房值班人员必须按照自救器的完好标准,检查自救器的完好性、氧气压力的合格性、CO2吸收剂失效性和足量性,凡是不合格的自救器,必须交自救器维修充氧房进行维修充氧。

5.自救器的维修充氧由自救器维护充氧工负责。

必须建立好自救器的维修记录和自救器的充氧记录。

并按以下要求维护好自救器。

(1)应经常检查自救器,一般每隔半年要检查氧气瓶压力,正负压气密性,排气压力。

定量供氧等5项指标,使用一次后必须更换清净罐内CO2吸收剂,CO2吸收剂每隔三个月必须更换,平时检查过期的CO2吸收剂必须立即更换。

(2)更换CO2吸收剂时,边振动边装置,装药量在500克左右,装实后盖上底盖,底盖必须拧紧。

(3)口具塞必须塞上,防止CO2吸收剂变质。

(4)装上盖前先拿住口具,使气囊逆时针绕压力表一周,口具开口朝上。

(5)每次使用后应对气囊、口具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应使口具、气囊干燥后方可装上。

(6)故障分析与排除见下表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排障方法

高压漏气

1.减压器与瓶阀连接处未拧紧

2.此处无O形圈或O形圈损坏

1.拧紧减压器

2.加上或更换O形圈

呼气阻力大

1.气囊内呼气软管装扭了2.装药时将呼气管路堵塞

1.将呼气软管理顺

2.检查药罐中呼气管路是否堵塞

六、监督与管理

1.机电队队管必须随时监督充电房值班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管、发放自救器,自救器的完好数量为井下最大作业班人数的120%。

2.机电队队管必须督促自救器维修充氧电工做好自救器的维修、充氧等工作,并选自救器的维修材料计划。

3.各队长必须监督本队员工是否按规定携带,是否人正确使用。

4.安监科、调度室对自救器的携带、维修、充氧情况进行检查,纠正和处理不规范的使用行为。

5.凡是未按规定携带自救器者,给予50元/次的罚款。

6.凡是未按正确的携带方式携带自救器者,即将自救器倒向背在皮带上者、将自救器坐在屁股下者,给予30元/次的罚款。

7.凡是将不合格的自救器发出,给予充电房值班人员和携带人员各罚款20元。

8.凡是自救器的药品被倒出,给予携带人员罚款30元/次。

9.凡是将自救器外壳损坏的,给予携带人员罚款50元/次。

10.凡是丢失自救器,由相关责任人赔偿仪器费用200元/台。

11.凡是非遇险情,私自打开使用自救器,给予50元/次的罚款。

12.凡是因维修充氧人员维修充氧不到位,导致自救器不够发,将给予维修人员50元/次的罚款。

13.凡是充电房值班人员给出井后不归还自救器的退还矿灯牌或矿灯领用介绍的,查实后给予充电房值班人员50元/次,导致自救器丢失的由充电房值班人员赔偿仪器费用200元/台。

14.凡是充电房值班人员给自救器损坏者退还矿灯牌或矿灯领用介绍,查实后给予充电房值班人员50元/次。

七、本规定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矿工自救与互救的意义

一、自救

当井下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内的每个矿工进行避灾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互救

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妥善地救护灾区受伤人员的方法。

三、矿工自救的原则

灭、护、撤、躲、报。

及时汇报,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难。

四、在避难硐室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难硐室外应留有明显标志;

2.保持安静,俯卧于巷道底部,保持体力,减少氧气消耗;

3.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发出呼救信号;

4.节省矿灯,延长得救时间;

5.团结互助,坚定信心,得救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五、矿工互救的原则

 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

2.对刚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创伤急救

一、止血

1.概述

成年人血液总量是体重的7%~8%,失去血液总量的1/4~1/3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2.出血的种类

动脉出血:

鲜红色、快、喷出。

静脉出血:

暗红色、慢、流出。

毛细血管出血:

红色、水珠、渗出。

3.止血的方法

(1)、指压止血法。

(2)、止血带止血法:

上臂、大腿。

(3)、绞紧止血法:

(4)、屈关节止血法:

前臂、小腿。

(5).加压包扎止血法:

伤口处。

4、止血带使用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表面。

(2)、要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1小时放松一次,放松时间2~3分钟;

(3)、止血带只能扎上臂和大腿;

(4)、松紧要适度,使伤口不出血为止。

二、包扎

1.包扎的目的

(1)、保护伤口,防止感染;

(2).压迫止血;

(3).减轻疼痛;

(4).固定敷料和夹板。

  2.包扎的方法

(1).毛巾包扎法

头部、肩部、胸部、腹部。

(2)、三角巾包扎法

面部、腹部、头部、胸部、膝关节、手足。

(3)、绷带包扎法

环形法螺旋法‘8’环形法

3.包扎的注意事项

(1)、尽量用干净的毛巾.衣片等包扎;

(2)、伤口表面异物应清除;

(3)、若有肠子脱出时,应用干净物品保护起来,再包扎;

(4)、包扎时,动作要轻柔,松紧要适度,打结时要避开伤口。

4.骨折的临时固定

(1)什么叫骨折;

骨骼受外力作用时,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部分或完全的断裂。

(2)固定的目的

a、避免在搬运时,骨折的断端刺伤周围的血管神经;

b、减轻疼痛,防止休克;

c、减少出血;

d、便于搬运。

(3)骨折的判断

肿胀青紫疼痛或局部压痛功能障碍肢体缩短骨擦音或假关节

(4)固定的材料夹板敷料

(5)固定的方法

a、上臂骨折。

b、前臂骨折。

c、大腿骨折。

d、小腿骨折。

e、肋骨骨折。

(6)固定的注意事项

a、凡伤员有生命危险时,先抢救生命,如果开放性骨折或有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然后再固定;

b、固定的范围应包括伤部附近的上、下两关节;

c、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过多的搬运;

d、夹板的大小要合适,松紧要适度。

心肺复苏

时间与复活率:

4分钟以内50%。

4~6分钟10%。

6~10分钟4%。

10分钟以上甚小。

呼吸、心跳停止的主要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昏倒在各种场所;

2.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3.瞳孔散大;

4.个别人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软。

(一)口对口人工呼吸

第一步:

通畅呼吸道,清除口腔异物,解除舌根下坠(70~90℃)。

第二步:

站好位置

第三步:

吹气入肺:

14~16次/分(800~1200ml)。

第四步:

让气流出

(二)心脏按压

按压的部位。

按压的手势。

按压的方向:

下压4~5厘米。

第四步:

按压的次数:

80~100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1、按压的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按压的手势:

一手掌包住另一手背。

3、按压的方向:

垂直下压4~5厘米。

4、按压的次数:

80~100次/分。

井下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

1、及时汇报。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

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方法:

1、当听到爆炸声响,或感觉到冲击波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方向脸向下卧倒,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遮盖身体,爆炸瞬间屏住呼吸,与此同时,迅速带好自救器。

2、冲击波过后,按避灾路线撤离。

3、无法撤出时,要找一安全地点暂时躲避。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时的自救方法:

1、迅速戴好自救器脱离险区,若没有自救器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转入新鲜风流中。

2、如果巷道内已充满烟雾,不可惊慌乱跑,要迅速辨别发火地点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轨道或管路撤出灾区。

3、无法撤出时,要尽快在附近找一硐室,暂时躲避。

4、所有避灾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矿井发生水灾事故的自救方法:

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

1、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

2、撤退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住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

3、迷失方向时,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巷道交叉口时,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

5、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

6、无法撤退时,应在独头工作面躲避,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发生冒顶事故时的自救方法:

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躲避;

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

4、遇险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

5、被堵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