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76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4)特别提款权

(5)其他外汇资产。

(注:

票据包括汇票、支票、本票等)

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记得有几个月《新闻联播》常常用一种自豪的口吻告诉我们中国的外汇又增加了多少,等到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日本一跃世界第一时《焦点访谈》还做了特别节目。

总的来说央视的宣传无形中给我们的感觉是外汇储备规模越大越好,记忆可能源自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那一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所以中国人对那一年印象特别深刻。

亚洲金融危机也可以说是外储危机,原因是危机的爆发都是危机国无法保证本国货币的信用,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

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果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大幅度增加外汇储备规模。

表1我国1993-2004年外汇储备余额单位:

亿美元

年份

指标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a

外汇储备余额

211.99

516.20

735.97

1050.49

1398.90

1449.59

1546.75

1655.74

2121.65

2864.07

4032.51

5145.38

环比增长率%

143.5

42.58

42.74

33.17

3.62

6.70

7.01

28.14

34.99

40.8

(56.51b)

27.6

“城门失火”,虽然没有“殃及池鱼”,但发生在家门口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给我国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预警课。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997年之后中国逐步加快外汇储备的增加,从中可以看到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冲击,但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因此未雨绸缪,有计划有步骤的增加外汇储备,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政府更是进一步加快了外汇储备的规模。

下图是2006年末2007年初六个月的外储规模图。

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更是高达2.2万亿美元。

那么中国持有并保持这样规模的外汇储备用意在哪呢?

我们知道外汇具有三大特征:

(1)自由兑换性;

(2)普遍接受性;

(3)可偿性。

因此外汇储备可发挥以下作用:

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增强对本币的信心,而这些正是中国政府所看重的。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万亿美元,今年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最近中国又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

中国经济规模虽然庞大,但中国依然是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正是庞大的进出口贸易支撑了中国经济蒸蒸日上。

与外国交易使用的是世界货币,而人民币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只有靠美元或其他世界通用的货币进行国际贸易。

中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过程,经济的发展对石油有巨大的依赖性,所以进口石油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对石油的巨大需求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增长,2008年更是一度达到147美元/桶。

石油价格是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交易也要用美元,所以每年中国花在石油交易上的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些钱都来自外汇储备。

我们不但要拿外汇储备买石油,我们还要买铁矿石,买设备,买粮食,可想我们需要的外汇储备是多么的巨大,这也是外汇储备扮演的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的作用。

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我们使用的货币政策仍然固定汇率制度,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民币是不能自由兑换的,在国际上依然盯着美元。

虽然前两年人民币对美元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必须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就需要及时的调节汇率,避免大幅度的不可控的变动。

这时候外汇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当人民币走高时外汇管理当局在市场上用人民币买进外汇,外汇储备增加,市场外汇供应就减少,相对于人民币,外汇就升值,人民币就贬值;

相反,当人民币走低时外汇管理当局通过在市场上抛售外汇,这样市场外汇增多,人民币减少,结果是外汇贬值,人民币升值。

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政府才能实现人民币的稳定。

长期以来,世界上能够自由流通的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自己的货币却不能被世界所承认和接受。

因此,政府长期以来就致力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也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还存在缺陷,中国的金融业还不成熟,世界贸易也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所以要让世界接受人民币,一个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

2001以来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究其原因,除了国际资本看好我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进行恢复性流入外,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就国际短期资本而言,不少人认为由于实行结售汇制,加上国内信用紧缩,人民币利率偏高,导致了大量“热线”流入我国进行套利。

目前,这种资本流入的正常渠道在中国尚不具备,但也不排除从其他非正常渠道进入中国套利,如通过国际商业贷款形式结汇成人民币,或以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款形式结汇,或通过地下炒汇公司和地下拆借市场进行本外币的转换和套利等。

此外,占我国资本流入大部分比例的长期资本,虽然比较稳定,但由于长期资本规模日益庞大,考虑到将来长期资本的利润汇出、还本付息等用汇需求,保持现今的外汇储备高增长也有必要。

但是外汇也是存在风险的。

所谓外汇风险是指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外汇汇率变动而使其以外币计价或衡量的资产、负债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其中对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在风险是热钱的涌入。

“热钱”向中国流入是受多种因素驱动的:

既可以实现规避国际金融动荡风险,也可以对人民币套汇套利,还可以对国内股市、楼市进行投机。

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以及对人民币近期大涨的可能,让国际热钱大量进入中国。

这些不受监管的热钱数额巨大,潜伏在中国的房地产、股市等,一旦机会成熟就撤出,由于数额巨大,热钱的突然撤出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房市和股市的影响更甚。

2007年国际热钱大量流入和2008年的快速撤出,让资产类商品(股票、楼市和大宗商品如粮食、有色金属等)经历了过山车行情,在中国普通大众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伤痛。

在经历了一年多时间的沉寂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回暖,曾经撤离中国的热钱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再次杀回中国,且流入速度呈越来越猛之势,自然引发了政府和普通大众的高度关注。

与热钱大量涌入的节拍一致,二季度以来,股市、楼市价格一路飙升,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强劲反弹。

尽管资产类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我国刺激经济政策的推动和实体经济的不断转暖所致,但热钱无疑也发挥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短期看,尚未到热钱大规模撤离的时候,但2007年的教训就在眼前,对于热钱的大量流入,普通投资者要“留一分清醒留一分醉”,既要适当参与,享受资产增值的快感;

又要时刻警惕,及时功成身退,保住胜利果实。

外汇一定程度上越大越好,但是规模越大蝴蝶效应也就越大。

所以,在我们充分利用外汇储备带来的好处时候也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让巨额外汇切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论文

(二)

现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其中,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

参考一篮子货币,是指我国根据贸易与投资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对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揽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允许人民币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在指定范围内浮动。

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

在零售市场上,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

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

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中国以前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的汇率长达十年没有改变。

那么为什么现在要变呢?

(1)外部预期。

国际上普遍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所以大量热钱涌入中国进入房市和股市,引起房市和股市的震荡。

因此提高人民币汇率可以减少国际预期,减少国际热钱的涌入。

(2)帝国压力。

近几年来,每一次G7帝国峰会都要讨论中国的汇率问题,并不忘在会后对中国的汇率进行指责,要求中国提升人民币汇率。

以美国为例,美国当局认为中国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导致中美大额贸易顺差的原因,要求中国改变现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大幅提高人民币汇率。

我们知道中国出口的优势在于我们的产品物美价廉,而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有出口管制,再加上美国人寅吃卯粮过度消费,这才是中美大额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

美国不自我检讨反过来无理要求中国,是一种霸权主义行为。

(3)内在需求。

我们知道,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是

(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但是固定汇率制度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具体表现在

(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2)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

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3)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

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由于我们实行严格的外债管理制度才没有直接受到危机的冲击。

中国的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这样的经济格局也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以促进对外贸易与投资;

另一方面市场决定汇率水平的内在压力又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更有弹性。

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的汇率制度进行改革。

综合以上原因,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才导致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也将是以后汇率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

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必须要徐徐渐进,且不能贸然行动。

原因主要是中国的金融体系仍不完善,金融监管还有很多漏洞,金融法律法规尚需完善,一旦贸然行事,中国的金融机构恐怕难以应对汇率制度改革带来的风险。

金融机构的改革必须先于汇率制度的改革,而金融机构的改革又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资产价格环境。

因此,在短期内,中国的汇率制度还需要保持稳定。

汇率制度的改革必然带动汇率的变动。

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让人民币一下子升值2%,在以后的两年里,人民币升值累计超过20%。

《国际金融》告诉我们,本币贬值有利出口,本币升值遏制出口。

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的出口首当其冲。

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的货物价格上涨,消减了中国出口物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出口企业往往采取降低员工工资的方法维持竞争力。

结果是国民收入下降,对内需和社会稳定都有冲击。

在当前人民币被认为严重低估的情况下,汇率制度改革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人民币汇率只升不降,其对中国的出口的冲击会进一步加大。

其实在一个相当宽幅的区域内,人民币汇率都是合理的,并不存在一个唯一合理的汇率水平。

汇率和利率一样,是所有资产价格中两个最重要的价格之一,它定下来之后,对土地、工资、原材料等经济中的其它重要价格都有极大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决不可轻易变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出口带来的,如果中国的出口不再有价格优势,中国的发展也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所以,中国汇率制度宜稳不宜动。

从长远看,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又是势在必行。

所以当下我们要做的是加快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徐徐渐进的汇率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