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766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Word下载.docx

5.(2分)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6.(2分)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近视人群的急剧低龄化和扩大趋势,令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备感担忧.下图表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或近视眼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第________图;

表示对近视眼进行矫正做法的是第_______图.

7.(2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

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

8.(2分)

图中图甲和图乙是小红用同一架照相机拍摄的两张清晰的照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拍摄甲时相机与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B.拍摄甲时,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C.拍摄甲时所用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2分)

要使人的眼睛能看到某物体,必要条件是

A.一个光源

B.必须在白天看

C.物体和眼睛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反射的光线或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

10.(2分)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11.(2分)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阳光下电线杆有影子

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

D.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

12.(2分)

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看物体的光路图,要使他能看清物体,她应该在眼睛前放一个

B.凹透镜

C.平镜

D.无法判断

13.(2分)

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为25cm,则镜头焦距可能为

A.11cm

B.12.5cm

C.20cm

D.25cm

14.(4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光的折射

A.立竿见影

②漫反射

B.水中倒影

③光的直线传播

C.雨后彩虹

④光的反射

D.熟悉的面孔

二、填空题。

15.(1分)

如图所示,来自远方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图,这个人需要配戴装有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6.(1分)

阳光通过一个透镜后可以把面纸上一点照得很亮,说明这是一个________透镜.

17.(1分)

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位置,当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恰好在光屏上生成与烛焰等大的倒立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18.(2分)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当物体沿主光轴逐渐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像将逐渐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像会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9.(2分)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0.(4分)

放大镜实际上就是________.用放大镜看物体,物距应________焦距(填“大于”或“小于”).成的是________像(“虚”或“实”),要想得到大一点的像,则物体应________焦点(填“靠近”或“远离”).

21.(4分)

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说明光在传播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

(1)手影:

 

光的___________

(2)水中的倒影:

(3)电影院放电影:

(4)立竿见影:

22.(6分)

现有如下光学器件:

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凹透镜,e.凸透镜,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

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________,太阳灶用________,老花镜用________,汽车观后镜用________,近视眼镜用________,耳科医生的额镜用________.

23.(9分)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________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镜,经过它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镜,经过它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经过这两次________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若前者镜筒上标有5×

,后者镜筒上标有10×

,则物体被放大的倍数为________倍.

三、多选题。

(共20分)

24.(2分)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虚像

25.(3分)

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26.(3分)

图为一款带拍照功能的手机,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带有凸透镜制成的摄像头

B.它带有由凹透镜制成的摄像头

C.要使拍摄物在显示屏上的像更大一些,手机应远离被摄物体

D.要使拍摄物在显示屏上的像更大一些,手机应靠近被摄物体

27.(3分)

显微镜物镜所成的像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所成的像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近视眼

28.(3分)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29.(3分)

关于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

B.投影片必须放在镜头焦点之内

C.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不会大于暗箱的长度

D.用放大镜看书,书离透镜距离必须小于焦距

30.(3分)

近视眼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下面是两种治疗方法.

  近视眼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是一种能够精确聚焦和控制的紫外光束,其切削精度非常高,每个光脉冲切削深度为0.2微米,能够在人的头发丝上刻出各种花样来.准分子激光为冷光源,不产生热量,因而对切削的周围组织无损伤,该手术主要是利用准分子激光能够精确切削组织的特性,用光束重塑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医生在治疗前将近视度数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来控制切削的范围和深度,激光器发出一系列的激光脉冲照射到角膜上,在角膜中心削出一个光滑的平面,每个脉冲切除一薄层中心角膜组织,多个脉冲照射到角膜组织上以后,使角膜曲率变平,光线能够直接聚焦于视网膜上,视力变得清晰.

  后巩膜加固术:

此手术是应用医用的硅胶海绵、导体巩膜或阔筋等作为保护加固材料,加固和融合后极部巩膜,支撑眼睛的后极部,阻止后极部的进行性扩张和眼轴进行性延长,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近视眼的度数.同时,术后形成新生血管,增强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循环,兴奋视细胞,活跃生物电,提高视敏度,此术适合于控制高度近视的眼轴进行延长,尤其对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球轴长超过26毫米、近视屈光度每年加深发展超过1.00D者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两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种方法是利用紫外线的热作用进行治疗的

B.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增加角膜的曲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C.第二种方法主要针对近视者的眼睛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的一种治疗方法

D.第二种方法没有改变角膜和晶状体的焦距,而是减小了像距,使原来成在视网膜前方的像能成在视网膜上

四、主观题。

31.(4分)

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32.(5分)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光源是________,实验对象是________,实验效果显示器是________.下面是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记录信息的表格.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表中所给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仿照表中的记录方式,把成像情况和应用事例填入相应的空格.

33.(5分)

在凹透镜的四周加一屏障,遮住从平行光源射向凹透镜周围的光线,如图所示.屏障可用硬纸片或薄木板中间开一个圆孔做成.

(1)移动光屏便可看到屏上圆形光斑的面积随着,________而增大,表明通过凹透镜的光是________的.

(2)若换用凸透镜做实验,请画出大致的光路图.当光屏从左向右移动时,光斑如何变化?

34.(6分)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答案

查看试题

1.(2分)答案:

A

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心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所以B和C正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的光线因为发散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所以D正确.经过凹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并不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而应是更加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射出,A错.

2.(2分)答案:

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2分)答案:

B

解此类题需知道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能看清远处物体,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所以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所以A、C、D项都是错误的,为了矫正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所以B选项正确.

4.(2分)B

5.(2分)C

6.(2分)答案:

C;

解此类题时需从题干中读取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来正确回答.

7.(2分)D

8.(2分)答案:

甲成像较乙成的像大,所以物距更小,像距更大,A错,B正确.

9.(2分)答案:

D

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大都不是光源,它们不能发光,但可以反光,A错.在夜晚灯光下也可看到物体,B错.用潜望镜看物体,物体与眼睛不在同一直线上,C错.

10.(2分)B

11.(2分)答案: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患近视眼的同学应带凹透镜来矫正视力,是光的折射现象,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把太阳光会聚,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答案符合题意.

12.(2分)答案:

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晶状体太厚了,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因此,在眼睛前应该放一个凹透镜,把光线发散一些,像便可成在视网膜前,矫正光路图如图所示.

13.(2分)答案:

C

幻灯原理,f<u<2f,v>2f.本题u=25cm,代入f<25cm<2f即f<25cm,2f>25cm,解得12.5cm<f<25cm,题中只有C答案符合.

14.(4分)答案:

D;

A;

A——③;

B——④;

C——①;

D——②

15.(1分)答案:

凸透

由图可以看出,来自远方的光经过眼球的折射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说明眼球的折光能力减弱了,这个人是远视眼,应当加具有会聚作用的透镜即凸透镜加以娇正.

16.(1分)答案:

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通过透镜后平行光成为一个亮点,说明该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应是凸透镜.

17.(1分)5

18.(2分)靠近,变小

19.(2分)实,虚

20.(4分)答案:

凸透镜,小于,虚,靠近

如图所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

物在1位置时,像比物体小,物体靠近透镜,在2位置时,像稍稍大一些,离透镜稍稍远一些,但像仍比物体小,物体在2f时,即3位置,实像也在2f处,物距与像距相等,此时物、像等大,物在4位置时,所成实像比原来又大些,此时己是放大实像,物体在焦点上,打出的是平行光,不成像.当物体在焦点内5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己不成实像,此时像与物体同侧,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表格如下:

用放大镜看物体,成的是虚像,物体必须在f之内,且物体越靠近焦点,得到的虚像越大.

21.(4分)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直线传播

22.(6分)答案:

a;

c;

e;

b;

d;

c

潜望镜是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并成像的.太阳灶用凹镜来会聚太阳光线;

老花镜是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远视眼;

汽车观后镜利用凸镜的发散作用使视野开阔.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矫正近视眼;

耳科额镜利用凹镜的会聚作用照亮耳内.

23.(9分)答案:

凸,目,正立,放大,物,倒立,放大,放大,50

知道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做此题的关键.

24.(2分)答案:

AB

解此题需清楚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积,物镜成放大实像,而目镜成放大虚像.

25.(3分)答案:

AC

晶状体越厚,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此时视网膜接受的是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

反之,晶状体越薄,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弱,视网膜接受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

26.(3分)答案:

AD

带拍照功能的手机,相当于在手机上附加了一个微型照相机,同照相机一样,它也是利用凸透镜成一个缩小的实像.手机的摄像头越靠近物体,在显示屏上所成的像越大,但所拍摄的范围越小.

27.(3分)答案:

BC

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幻灯机,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原理.

28.(3分)答案:

理解和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29.(3分)答案:

ACD

解此题需熟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此题所列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应在镜头的1倍和2倍焦距之间,因此B选项错误;

照相机所成的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因此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即暗箱的长度要大于焦距,反过来,焦距不会大于暗箱的长度,C选项正确;

放大镜放大物体时,物距小于焦距,D选项正确.

30.(3分)答案:

CD

此题为信息分析题,要先仔细阅读信息,再把信息中的内容与眼睛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在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基础上,进行治疗方法的判断.要想使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前方的像成在视网膜上,要么减小角膜和晶状体的曲率(也即凸出程度),对光的偏折能力减小,使光会聚于视网膜上,要么把视网膜前移,也能使来自于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上使人看清物体.第一种方法中紫外线是冷光源且是通过减小角膜的曲率来实现的,因此A、B选项错:

第二种方法阻止视网膜后移或使视网膜前移主要是针对眼睛的前后径太长的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C、D选项正确.

31.(4分)答案:

解:

如图所示.

对于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其虚焦点.根据光路可逆,对准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射入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出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32.(5分)答案:

蜡烛的火焰,凸透镜,光屏

2f>u>f,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

u<f,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

33.(5分)答案:

(1)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发散

(2)答案如图当光屏从靠近凸透镜处远离时,光斑先减少后增大.

34.(6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