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49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三)重点和难点

1.认识与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形式法则。

2.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4.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5.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6.能理解与把握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的每一种构成理论特点,以及在实际的设计中的运用。

7.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前导课程是素描与色彩。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平面构成》,满懿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8年出版;

2.《色彩构成》,辛华泉张柏萌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8年出版;

3.《立体构成》,辛华泉张柏萌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二、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建议教学方式

1

平面构成

32

8:

24

讲授示范指导

2

色彩构成

3

立体构成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技术要素等相关知识,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现与基础技能,并能导入一定的设计观念服务于绘画,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图形构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让学生能用视觉艺术的专业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

难点在于学生摆脱常规的视觉束缚,培养学生有构成的视角看待事物的习惯。

主要内容

理论

教学

一、概论.

1、构成的起源

2、平面构成的概念

3、平面构成的门类、元素

4、平面构成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5、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二、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平面构成的形象

1、形象的分类

2、形象的元素

3、形象的空间

三、平面形态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1、点、线、面的定义

2、点、线、面的特点与性质

四、基本形

1、基本形的概念

2、基本形的分类

3、基本形的产生

4、常用基本形的画法

5、基本形的组合

五、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式

1、重复的构成形式

2、渐变的构成形式

3、近似的构成形式

4、发射与结集(密集)的构成形式

5、对比与统一的构成形式

6、特异与变异的构成形式

7、空间的构成形式

8、肌理的构成形式

实践教学

一、课题训练:

形态——“我”眼中的形象(关于自然形态与抽象形态)

实训内容:

1、自然形态写生(任选一景物,带有主体物)

2、将所画的自然形态再变为8种不同的抽象形象

二、点、线、面——荷塘创作(一个题材表现多种可能性)

作业:

图片收集或写生

1、收集不同季节的荷塘画面资料

2、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四张图片,以不同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画面

三、形态——水的定律

(对非常形态的寻踪)

水纹写生

1、自然界中流动的水

2、静态水中滴入黑色的连续变化

3、观察并表现由冰融化为水的现象与过程

4、观察并记录水中倒影的形态与变化

四、1、点、线、面构成练习

2、重复、渐变、发射与结集、对比与统一、特异与变异、空间及肌理的构成练习

第二章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了解色彩的基本规律;

了解色彩对人心理、生理方面的影响;

理解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的不同表现力,掌握配色技法;

了解色彩的表达情感;

了解色彩在色彩构成中的作用;

了解当今的流行色。

教学重点为:

色彩的对比的协调性感觉、色彩的象征意义及表现力等内容的运用;

难点在于对色彩的敏感力及情感表现;

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强化色彩在色彩构成中的影响和作用。

理论教学

一、色彩构成要素

1、色与关的关系

2、色彩的三属性

3、、补色

二、混色逻辑构成

1、独奏

2、二重奏

3、逻辑叠色

4、空间混色

三、自然色的解析(色彩采集、重构)

1、色的归纳和强调

2、采集和重构

3、关系的转移

四、系列配色

1、色相推移

2、明度推移

3、彩度推移

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明度对比调式

2、色相对比调式

3、彩度对比调式

4、色彩调和

六、配色构图

1、配色结构

2、同化与融合

3、配色的表情

4、配色的方法

一、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分别做色块推移练习。

二、分别做独奏、二重奏、逻辑叠色、空间混色的

混色练习

三、根据所学的色彩三原色的原理,完成色彩推移作业1张。

(任选其中一题,并应注明所做内容。

1、色彩的明度色阶推移。

(二个色相)

2、色彩的色相色阶推移。

(含有三原色)

四、以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及彩度对比分别完成全构成三种基调对比(高、中、低)各一张。

(如高长调、高短调、中长调和中低短调)。

五、按照“配色表情”,

任选一组进行组织色彩构成画面。

1、开朗、朴实、暴躁、忧郁;

2、春、夏、秋、冬;

3、恐、喜、哀、怒;

4、古典音乐、进行曲、民族音乐、摇滚乐;

5、典雅、豪华、清新、热情

第三章

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线、块、板材的材料特性及构造,形态,加工方法等技法的同时,培养想象空间,美感和创造性思维,为进入立体设计打好基础。

通过讲授基础知识,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一、概述

1、立体构成的概念

2、立体的类别及性格

3、立体的构成特点

二、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1、粒体构成 

 

2、线体构成

3、面体构成 

4、块体构成

三、立体的构成要素

1、逻辑要素 

2、形式美要素 

3、形态要素

4、空间要素 

5、材料要素

6、肌理要素

四、立体形体的处理——构成创作表现

一、1、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进行四种形式的切割想象表现。

2、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构成练习。

二、1、以钢丝为框架,用几种色彩的毛线构成作品。

2、用木质条材变向转体和扇形的组合构成。

三、1、面材的切割联系。

2、面材的折屈联系。

3、板式结构的聚散联系。

4、柱式结构联系。

四、1、几何形体的积聚练习。

2、几何形体的组合联系。

3、分割、组合联系。

五、1、手提盒纸包装结构一件。

2、食品包装容器设计一件。

四、教学方式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

实行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法。

计分办法:

过程考评(项目考评)50分(其中:

平时表现10分;

课后习题10分;

实践课测试30分);

期末考评(卷面考评)50分

编制人:

刘敏

编制单位: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艺术教研室

编制日期:

2010-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