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00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图略)

2.教师画角。

(画角时要慢,先点顶点,再画两条射线)

①根据刚才画角的过程,描述一下,角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

②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板书:

顶点、边)

③讲解用符号表示角的方法,注意"

∠"

与"

<"

的区别。

3.引申。

①做活动角,拿两个硬纸条,把它们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一根硬纸条,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角(边做、边讲、边演示)。

你自己做一个活动角。

②把活动角演示成平角、周角。

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图形是不是角?

为什么?

4.研究角的大小。

①研究角的大小变化。

A.出示活动角,演示大小不同的角后提问:

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B.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C.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与什么没有关系?

②比较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了直观、重叠、度量三种方法,并分别给以评价:

直观法不准确;

重叠法准确但不实用;

只有度量法既实用又准确,下节课学习。

找学生说出重叠法的要点并配合投影演示。

5.阶段练习。

画出一个角,标出这个角的顶点、边,并用符号表示;

再画出一个大一些的角。

[教学设想]:

这个环节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综合适用讲解法和观察法进行教学;

特别是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①一个角有( )条边和( )个顶点。

②角的大小与( )的长度无关。

2.判断。

①直线是无限长的。

( )

    ②射线有一个端点。

3.完成书第52页第1、2、3、4、5题。

4.比较两个三角板各个角的大小,并突出相等的两个角是直角。

[教学设想:

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变化的观点,使学生对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了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注意了适当孕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一是在角的认识时,巧妙地孕伏了平角和周角;

二是比较角的大小时孕伏了下节课内容"

角的度量"

三是在巩固练习时孕伏了直角的认识。

3.本节课的练习采用边讲过练的形式,避免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

力求达到"

新"

、"

活"

实"

用"

的目的,使学生做到有张有驰,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课本。

1.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具体步骤,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并把量得的结果用

符号"

"

表示。

2.使学生认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计量角的常用单位"

度"

组织引导:

掌握量角大小的方法

角的度量。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感受新知: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30。

的角。

2.请学生上来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3.请学生上来用可旋转的教具表示一个比黑板上的角还大一些的角。

为什么这个同学表示的角比黑板上的角要大呢?

(因为两条边叉得大)

4.到底大多少呢?

靠肉眼能判断出来吗?

看来只能依靠工具才行。

(二)度量角度,树立印象:

1.认识度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测量角度的工具--量角器。

2.观察教师的木制量角器,观察上面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3.量角器应怎样放在角上,才能正确测量呢?

请讨论……

A.顶点对中心

B.一边对0刻度

(一边不对0刻度可以吗?

稍后的实际测量中可以点一点,以示它的方便与快捷)

4.现在量角器放在角上(教师黑板上演示),现在角的两边看不见了,该怎么办?

A.拿小一点的量角器。

(这儿合适吗?

B.延长角的两边。

(可以吗?

5.读出这只角的度数。

(两个数中应读哪一个数呢?

角1是30度记作30。

即角1=30。

教师说明"

的表示方法。

1.看书本P53看这个角是几度,填在书本上。

测量以后请想一想:

说明什么问题?

(三)实践操作,形成经验:

1.测量P54的试一试题中的两个角是几度。

2.测量P54第1题

A.看一看,哪几只角是直角?

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直角都是90度)

B.再量一量角3与角4。

填空:

P54第2题

3.第54页第3、4题

(四)小结:

角的测量方法。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课本第55页。

1.使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能正确地区分。

2.使学生能记住上面各种角的度数(或范围大小)。

3、掌握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掌握量角分类的方法

周角和平角

(一)直观感知,形成概念:

1.出示课题:

角的种类

2.你最熟悉哪一种角。

(直角)

A.研究直角

(1)哪些图形里有直角?

(长方形、正方形……)

(2)找一找你现在卓子上的直角?

并量一量这些直角的度数。

得出结论:

直角都是90度

B.研究锐角:

(1)教师用可旋转的角演示不同的角(大部分为锐角)

学生判断这些角比90度大还是小?

引出两种角:

钝角与锐角

(2)我们先来研究比90度小的角。

(3)用教具摆几只比角,指出这几只角都比90度小。

(4)你怎样理解"

锐角"

(可以)填空:

--------叫锐角。

(5)看教室内的钟,当几点(整点)时,分针和时针呈锐角)

(6)判断下列角哪些是锐角:

○A.ABCD(图)

○B.75度105度60度90度89。

9度

C.研究钝角和平角

(1)上面的判断中角A是钝角。

教师用教具演示一只钝角

(两边一点点从直角开始拉开,一直到平角)

请同学说一说是不是钝角?

(2)当教师把角拉到是平角时,请学生说一说这只角是否还是钝角?

(是或者否)可以怎样知道正确答案,

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找答案(P103)

平角平角是几度?

(180度)

想一想,刚才我们讲到的钝角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即:

大于--而小于--的角,才叫钝角。

说说锐角、钝角、平角、直角的大小位置关系。

E.继续转动教具的其中一边,直至与另一边重合。

(1)这两条边中的一条正好转动一周,我们可以称这只角为--角。

(2)周角在转动过程中出现几次平角,那么周角的度数是几度?

(3)教师画一个周角,请学生说一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问:

周角的边有几条?

(2条)为什么?

(二)整理强化:

1.运用教具,请学生依次说出是什么角?

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请分别说说上述角的度数或范围。

3.判断这些角是什么角?

P561(图)

()()()()()

4.说说这些角是什么角?

15。

92。

89。

179。

67。

100。

8。

125。

150。

5.给这五类角排队,你怎样排,请说说你的理由。

给这五类角分类,你怎样分,请说说你的理由。

给这五类角找"

亲戚"

,你怎样找,请说说你的理由。

6.P573

7.说说下列一共有几只直角,几只锐角,几只钝角?

P57

(三)总结提高:

角的分类

你怎样从名称上理解。

“指定大小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1.使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按指定的度数正确地画角。

掌握画指定度数角的方法

(一)教师示范,建立印象:

(事先画一个30度的角)

(1)角分成哪几类?

这们的度数和范围是多少?

(2)怎样测量黑板上的角?

A.对准中心

B.一条边对准0刻度

C.看另一边所对的刻度(板书在黑板上)

(3)今天我们要画一个65度的角,你认为量角与画角有联系吗?

(画角与量角是相对应的)

对应过程:

A。

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

另一条边如何确定?

书本:

58

(4)教师示范:

画65度的角。

(教师边画边对应讲步骤)

(二)学生操作,指导画角

要求:

以下面的一条射线为角的一边,画一只50度的角。

1.教师巡视,同时请一个学生上来画。

2.教师小结刚才画角情况。

3.再画125度角。

4.能不能画一个与刚才所画的角的位置与角度不同的角。

(三)合理运用,就地取材

1.在生活区中其实我们能用各种方法确定许多角的度数:

例如:

A。

用一副三角板。

先请说说这幅三角板中每一个角的度数。

怎样拼成75度角。

135度、120度、75度、15度呢?

B.用折纸法:

能折出45度的角吗?

135度呢?

C.你能确定下列角的度数吗?

(图)

P582

B。

P583

已知角1是30度,哪么角2、3、4各是几度?

2、P5945

(四)总结

画角的步骤与方法

(五)作业

P581

“垂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垂线的认识

1.使学生认识垂线,会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使学生知道垂线的性质,理解测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一)动手操作,得出概念:

1.请任意画两条直线(有两种情况)

1.相交不相交,但经过延长也是相交的

2.不相交,且经过延长也不相交

2.今天我们研究直线相交的情况。

3.请画两条直线使相交,想一想二条直线相交分几种情况。

A

B

(1)

(2)

4.图2中四个角相等吗?

图1中角1是直角,是90度,那么其它三只角会是什么角呢?

5.小结: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试一试:

说一说图1中--是--的垂线。

(体现相互性)

6、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二)应用实践:

1.判断下列哪组是相互垂直。

(体现不同的方位)

2.从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1)哪一条线是垂线?

(2)哪一条线段最长?

(3)哪一条线段最短?

(4)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结论1:

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

结论2: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下列直线的垂线:

P611

4.过一点画下列直线的垂线:

P612

5.韩家篓要修一条公路,请你帮助设计一条最近的连接公路的路:

P613

6、P6145

(三)总结提高:

1.垂直、垂线、垂足的定义,区别。

2.会画垂线。

 

(四)作业:

作业本

“平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平行线的认识

1.使学生初步,会判断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使学生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会测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使学生会用两块三角板或一根直尺、一块三角板正确地画平行线。

认识平行线的特征,

会用两块三角板或一根直尺、一块三角板正确地画平行线。

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什么叫垂线?

相互垂直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怎样?

(2)相交的两条直线是不是一定垂直?

       

(3)二条直线除相交外,还有一种是什么?

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看成是永不相交?

(4)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线。

(出示课题:

平行线) 

(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从上面的例中,你能知道什么是平行线吗?

学生:

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这句话中完整吗?

谁能提出反对意见?

补充:

在同一平面内。

3.平行线也可以叫相互平行。

怎样用相互平行来描述下面两条线呢?

       

B    

 4.刚才我们说火车轨道可以看成平行线,因此要求枕木怎样才能符合要求?

  为什么一定要求枕木必须长度相等?

你看到过平行线吗?

请举例说明     

5.根据这个事实,你认为平行线应具有什么特征?

      

结论: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6.大家讨论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1)画两条长度一样的垂线,再连接起来。

(2)还有其它方法吗?

看书本P 63 自学这几种方法。

(三)实践应用,形成经验:

   

(1)判断下列各组线是否是平行线:

P641

(2)下列各组图中有几组是平行线:

P642

(3)画平行线

(4)画这些直线的平行线P644

(5)过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P645

(五)总结提高:

1.什么叫平行线。

2.怎样画平行线。

(六)作业:

练习课教学设计

练习九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1)画一条直线,问:

直线有什么特征?

(2)在这条直线上点一点。

问:

你发现一了什么?

(3)再地直线上点一点。

你又发现了什么?

(4)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2.出示图例:

P652

(1)先说一说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2)再量一量这些角的度数?

(3)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的度数或范围?

(4)你认为哪一类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3.填空练习:

(1)平角=()直角

周角=()平角=()直角

(2)请用二只锐角拼成一只钝角?

请用一只锐角和一只钝角拼成一只平角?

4.看图练习:

(1)判断这些角的度数:

(图)P655

角1=45度角2=()

角3=()

角4=()

(2)找一找有几只角?

P656

有()只锐角()只钝角

()只直角()只平角

(3)过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测量哪些直线互相平行?

P668

5.动手画一画:

画出下列角(任选一组)

A.75度120度

B.170度50度

6、P66思考题

(二)总结

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区分不同角的度数与范围。

会画平行线与垂线。

(三)作业:

作业本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性,以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会正确作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高的作法。

一、复习准备

出示:

看图填空。

1、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四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角。

3、请你想一个办法检验一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是不是平行的?

4、请你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并用一个图来表示。

长方形

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二、教学新内容

1、演示引入:

师用四根要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得到如下的图:

2、观察:

(1)得到的图形四个角还是不是直角?

(2)检验一下得到的四边形对边是否平行?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得到: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概念的?

4、想一想: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请说出理由。

5、请你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用图来表示?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6、师重复演示:

拉动平行四边行。

你看到了什么?

你觉得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

(不稳定性,易变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你有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7、说明:

平形四边形每组对边之间的距离,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请你试着作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

 

          高   底

         高

          底

  8、检查、提问:

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作几条不同的高?

    注意:

和高垂直的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底和这个底上的高必须对应)

  9、想一想:

下面所作的线段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10、说明:

我们以后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不需要两条都画,只要根据要求画就可以了。

三、练习

1、P681、2、3

2、在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底上画高。

    底

                           底

        底

3、判断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

(3)正方形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一个底边上只能画一条高。

四、总结。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算一算,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一、看一看:

得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

1、让生看P69,观察方格纸上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填写:

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数一数,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观察并讨论:

这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关系?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得出:

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二、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算一算,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1、出示:

平行四边形,请你想想办法,怎样求它的面积。

(让生每人先准备两个平行四边形)

2、让生小组讨论,尝试。

3、检查学生讨论的结果。

如果有学生想出,让他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介绍。

(1)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下来,移到右边拼拼。

(2)比一比:

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这两个图形形状变了,但面积相等

(3)、请你量一量长方形的长与宽,算出它的面积。

(4)、根据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得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那么你能不能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4、总结得出

长方形的面积=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S=ah

5、例: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底是18米,高是10米,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1)让生独立做。

(2)检查:

18×

10=18(平方米)

(3)注意:

面积单位。

6、看书,质疑。

1、口算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厘米)

50

12.5

100

9

高(厘米)

40

8

36.4

4

面积(平方厘米)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2米

24米40厘米15米

25米

50厘米

3、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底48厘米,高3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120米,高比底少40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P71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公式,能够熟练地进行有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条底和这条底边上的高的乘积;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一、复习基础知识

1、请你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先同桌说,再指名说)

得到:

S=AH

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单位:

厘米)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