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82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专题整理一00年05年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曲线运动功和能振动和波气体文档格式.docx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

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

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

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____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____________。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______________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学

(00年)右图为人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

意图,手上托着重为G的物体,

(1)在方框中画出前臂受力示意图(手、手腕、尺骨和挠骨看成一个整体,所受重力不计,图中O点看作固定转动轴,O点受力可以不画),

(2)根据图中标尺估算出二头肌此时的收缩力约为________。

(00年)用右图所示装置做“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条件“的实验,力矩盘上各同心圆的间距相等,

(1)在用细线悬挂钩码前,以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A)判断力矩盘是否处在竖直平面,(B)判断横杆MN是否严格保持水平,(C)判断力矩民转轴间的磨擦是否足够小,(D)判断力矩盘的重心是否位于盘中心。

(2)在A、B、C三点分别用细线悬挂钩码后,力矩盘平衡,如图所示,已知每个钩码所受重力为1牛,则此时弹簧秤示数为__________牛。

(3)现同时撤去B、C两处的钩码,而改用一根细线悬挂5牛的钩码,为使力矩盘仍然保持原平衡状态,且弹簧秤示数不变,试在图中用直线画出该细线在力矩盘上的悬挂位置。

(01年)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

悬挂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

(1)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

解:

设L1线上拉力为T1,L2线上拉力为T2,重力为mg,物体在

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

T1cos=mg,T1sin=T2,T2=mgtg。

剪断线的瞬间,T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T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

因为mgtg=ma,所以加速度a=gtg,方向在T2反方向。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

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若将图A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B所示,其它

条件不变,求解结果与

(1)完全相同,即a=gtg,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01年)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底端a与一块质量均匀、

水平放置的平板光滑连接,平板长为2L,L=1m,

其中心C固定在高为R的竖直支架上,R=1m,

支架的下端与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转轴O连接,因此平板可绕转轴O沿顺时针方向翻转,问:

(1)在斜面上离平板高度为h0处放置一滑块A,使其由静止滑下,滑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为使平板不翻转,h0最大为多少?

(2)如果斜面上的滑块离平板的高度为h1=0.45m,并在h1处先后由静止释放两块质量相同的滑块A、B,时间间隔为t=0.2s,则B滑块滑上平板后多少时间,平板恰好翻转。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02年)如图所示,一自行车上连接踏脚板的连杆长

R1,由踏郐板带动半径为r1的大齿盘,通过链条

与半径为r2的后轮齿盘连接,带动半径为R2的

后轮转动。

(1)设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进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为F,链条中的张力为T,地面对后轮的静摩擦力为fs,通过观察,写出传动系统中有几个转动轴,分别写出对应的力矩平衡表达式;

(2)设R1=20厘米,R2=33厘米,踏脚大齿盘与后轮齿盘的齿数分别为48和24,计算人蹬踏脚板的平均作用力与平均阻力之比;

(3)自行车传动系统可简化为一个等效杠杆,以R1为一力臂,在右框中画出这一杠杆示意图,标出支点,力臂尺寸和作用力方向。

(03年)如图所示,在“有固定转动轴物

体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力矩盘使其

平衡,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N,

此时力矩盘除受到钩码作用力F1、F2、F3

和弹簧秤拉力F4外,主要还受到____

_力和___力的作用;

如果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0.1kg,盘上各圆的半径分别是0.05m、0.10m、0.15m、0.20m(取g=10m/s2)则F2的力矩是________Nm,有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顺时针力矩之和与逆时针力矩之和存在较大差距,检查发现读数和计算均无差错,请指出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可能原因,并提出简单的检验方法(如例所示,将答案填在下表空格中)

可能原因

检验方法

力矩盘面没有调到竖直

用一根细线挂一个钩码靠近力矩盘面,如果细线与力矩盘面间存在一个小的夹角,说明力矩盘不竖直

(04年)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伸缩拉杆秤,结构如图,秤杆的一端固定一配重物并悬一挂钩,秤杆外面套有内外两个套筒,套筒左端开槽使其可以不受秤纽阻碍而移动到挂钩所在位置(设开槽后套筒的重心仍在其长度中点位置),秤杆与内层套筒上刻有质量刻度.空载(挂钩上不挂物体,且套筒未拉出)时,用手提起秤纽,杆秤恰好平衡.当物体挂在挂钩上时,往外移动内外套筒可使杆秤平衡,从内外套筒左端的位置可以读得两个读数,将这两个读数相加,即可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已知秤杆和两个套筒的长度均为16cm,套筒可移出的最大距离为15cm,秤纽到挂钩的距离为2cm,两个套筒的质量均为0.1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当杆秤空载平衡时,秤杆、配重物及挂钩所受重力相对秤纽的合力矩;

(2)当在秤钩上挂一物体时,将内套筒向右移动5cm,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向右移动8cm,杆秤达到平衡,物体的质量多大?

(3)若外层套筒不慎丢失,在称某一物体时,内层套筒的左端在读数为1千克处杆秤恰好平衡,则该物体实际质量多大?

动力学

(00年)匀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加速度逐渐增大,(D)加速度逐渐减小。

(00年)(12分)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磨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

(sin37=0.6,cos37=0.8)

(02年)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

(B)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C)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D)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

(03年)(10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2m的水平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为=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0=5m/s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在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取g=10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小球沿斜面运动,则

=v0t+

gsint2,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

问:

你同意上述解法吗?

若同意,求出所需时间;

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04年)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

[]

(04年)滑雪者从A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经一平台后水平飞离B点,地面上紧靠平台有一个水平台阶,空间几何尺度如图所示.斜面、平台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滑雪者由斜面底端进入平台后立即沿水平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求:

(1)滑雪者离开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雪者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

(05年)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请完成下表: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观点

落体运动快慢

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力与物体运动关系

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曲线运动

(00年)(4分)右图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作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AA’为A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的轨迹,BB’是B球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

(01年)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T=2

,(B)T=2

(C)T=

,(D)T=

(01年)

(1)1791年,米被定义为:

在经过巴黎的子午线上,取从赤道到北极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

请由此估算地球的半径R(答案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太阳光以平行光束入射到地面,地球表面2/3的面积被水所覆盖,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约为1.871024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而且将吸收到的35%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水面的水蒸发(设常温、常压下蒸发1kg水需要2.2106J的能量),而后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A)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以毫米表示,球面积为4R2),(B)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中只有约50%到达地面,W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部到达地面,这是为什么?

请说明二个理由。

(02年)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

(02年)(8分)一卫星绕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行,行星的质量M与卫星的质量m之比M/m=81,行星的半径R行与卫星的半径R卫之比R行/R卫=3.6,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与行星的半径R行之比r/R行=60,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则在卫星表面有:

G

=mg卫

经过计算得出:

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上述结果是否正确?

若正确,列式证明;

若错误,求出正确结果。

(03年)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作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角速度=_______,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则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I=________(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静电力恒量用k表示)。

(04年)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03年)(5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05年)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05年)10.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和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

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H-2t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05年)23.(14分)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mm的均匀狭缝。

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

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

图(a)为该装置示意图,图(b)为所接收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图中t1=1.010-3s,t2=0.810-3s。

(1)利用图(b)中的数据求1s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2)说明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

(3)求图(b)中第三个激光信号的宽度t3。

振动和波

(00年)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米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秒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秒<t<5秒这段时间内()

(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

(C)质点d向下运动,(D)质点f保持静止。

(01年)如图所示,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分别是v、2v、3v、和4v,a、b是x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L,在t时刻a、b两点间四列波的波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由该时刻起a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图__________,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是图____________。

(02年)如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

(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B)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C)b处质点的振幅为2A,

(D)c处质点的振幅为2A。

(03年)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

(A)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B)频率由波源决定,

(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D)能在真空中传播。

(03年)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做简谐振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波,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甲为t=0时刻各质点所处的位置,图乙为t=T/4时刻的波形图,(为波的周期),在图丙中画出t=3T/4时刻的波形图。

(04年)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点系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当沿细线方向加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现给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速度v0,使小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若v0很小,则小球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

(04年)A、B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图中标尺每格长度为l.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7l/v时的波形.

(05年)2A.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图中的____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________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

13.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

vB可能是()

(A)1:

3,(B)1:

2,

(C)2:

1,(D)3:

1。

功和能

(00年)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

(00年)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

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

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

(A)物体克服阻力做功,(B)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C)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00年)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

(C)B球向左摆动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

(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00年)某脉冲激光器的耗电功率为2103瓦,每秒钟输出10个光脉冲,每个脉冲持续时间为10-8秒,携带的能量为0.2焦,则每个脉冲的功率为______瓦,激光器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量的效率为_______。

(03年)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阻力做正功,(B)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D)空气阻力做负功。

(01年)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03年)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A)v=0,(B)v=12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