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5865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猪是这样养成的 2文档格式.docx

国内外沼气工程技术比较

52处养殖场粪污处理沼气工程调查

中国农村粪污处理沼气工程调查

欧洲沼气工程原料:

  畜禽粪便:

牛粪、猪粪、鸡粪;

  能源植物:

主要是玉米及玉米杆;

德国98%的沼气工程利用能源作物.

  有机废弃物:

如食品与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市场废弃物、市政垃圾有机物。

中国农场沼气工程的主要发酵原料:

  是畜禽粪便,以猪粪最多,牛粪次之,鸡粪最少,还没有能源作物沼气工程,混合发酵的沼气工程正在起步。

养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水泥地面

 

近几年,所有的养猪户都在使用水泥地面,是因为水泥地面坚硬结实,便于清扫消毒;

但今天我要说水泥地面尽管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非常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对养猪来说是利小弊大,现在提出来,是希望养猪的人了解水泥地面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水泥地面的危害。

一、水泥地面的弊病,这里我说三点主要弊病

1、营养缺乏

水泥地面比较坚硬,里面的成分猪是无法啃动的,所有的营养只能是靠母乳和饲料提供,容易使部分营养缺乏。

比如,母猪的奶水中容易缺铁,在土地面养猪时,小猪可以通过啃咬土而从土中获得铁,但在水泥地面上却无法得到铁的补充,必须人工补铁。

不要小看这点铁,我国在七十年代大量模仿外国养猪建筑,许多大猪场使用水泥地面,曾经发生过一种特殊的病,小猪在哺乳期间消瘦、贫血、最后大面积死亡;

因初次发现这种病,只有水泥地面有,而土地面却没有,当时人们起名为“水泥病”。

后来经过研究,是因为缺铁造成的;

以后采用多种途经补铁,才将这个问题解决。

另外,土还可以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如果我们注意,土圈中养的其它猪往往比水泥圈中的猪身体结实;

水泥地面养猪还可能缺乏其它营养成分,只是养肥猪时间短,还没有明显表现出症状而已。

所以,如果是水泥圈中养公母猪,必须考虑营养缺乏。

2、过硬,容易伤害肢蹄

我们都有体会,在水泥地面跑步或打球,时间长了,很容易引起关节疼,这是因为地面太硬,缺乏弹性的缘故。

而猪与人相比,腿更细,蹄部面积更小,猪的体重更大,更容易使肢蹄受伤。

我国以前引进先进品种时,曾大量引进丹麦长白猪,但到国内后,因肢蹄病的发作导致大量的淘汰;

最后查原因,是因为这个品种的腿更细,身体长,瘦肉率高,肢蹄往往承受不了过大的重量;

而外国养这些品种时,不单纯使用水泥地面,而且都采取了防范措施;

后来我国在引种时,一直在考虑腿部的结实程度,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现在,养进口品种的猪场仍有大量种猪的淘汰是因为肢蹄病造成的,特别是高瘦肉率的公猪。

3、导热性强,不利于保温

水泥地面相对于砖地和土地来说,导热性强,保温性能更差;

这一点对大猪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对小猪来说,则是致命的伤害。

猪有一个特点,是“大猪怕热,小猪怕冷”,大猪怕热是因为猪缺乏汗腺,无法靠出汗来散热;

而且大猪身上常年都要穿一件保暖内衣(体内的脂肪),而小猪的外衣(毛)不保暖,内衣还没有造出来,是最怕冷的。

如果温度不足,小猪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而水泥地面属于凉性地面,也就是说导热性强,小猪的热量都让水泥地面给吸走了,更容易因冷出现问题。

科学研究,猪在水泥地面躺卧,有效温度要比实际的空气温度低5℃,而在垫草或木板上,有效温度却能高5℃;

也就是说,同样是20℃温度,猪在铺有垫草的地面躺着,不会感到冷,因为有效温度提高了;

而在水泥地面上躺,往往感到很冷,是因为有效温度降低了。

上面的这几个危害,并不是说水泥地面不能用,而是说我们知道了水泥地面的危害,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并解决它。

下面的一些办法可供参考:

二、解决办法

1、使用全价饲料:

如果猪需要的营养都可以通过饲料得到满足,就不会出现营养的缺乏,特别要注意的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现在人们都在使用配合饲料,营养应该是充足的,但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如果饲料存放时间过长,部分营养容易失效,就有可能引起这种营养的缺乏;

另外,饲料配方是经过详细的计算得到的,配方是不能随意改变的,所以如果自己不了解各种饲料原料的特点,不要轻易更改配方,或者是减少料精(或预混料)的用量。

2、补充容易缺乏的营养(初铁,补青饲料、红土、煤渣等):

前面提到全价饲料,但全价饲料也有时会出现营养的缺乏,那就需要人为地弥补。

主要有这个几个地方:

一是哺乳仔猪必须补铁,因为母猪奶水中的铁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需要,有条件的可以直接打补铁针,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给猪圈内撒一些没有污染的新土,仔猪会自己去添食。

二是种猪容易缺乏营养,可以考虑补充青绿饲料,也可以给圈中撒些新土或煤渣等材料。

那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公母猪要补,而不考虑肥猪呢?

因为营养缺乏往往是数量和时间的累积,肥猪的饲养期很短,有些营养缺乏并不表现出缺乏症状;

公母猪饲养时间长,缺乏营养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比如说有种维生素叫生物素,养肥猪时缺乏也没什么症状,但养母猪时,却会出现蹄裂,最后因蹄子疼痛而行走困难,无法正常的配种生产。

3、圈内设软地面(舍舍外活动):

有的养猪户,在猪圈内既有水泥地面,又有砖地面或土地面,可以减轻水泥地面过硬的问题;

如果是经常让猪到舍外的软地面活动,也可以减轻地面过硬的问题。

如果饲养的是瘦肉型种猪,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4、地炕和地暖:

水泥地面的问题是导热快,而小猪又怕冷;

但如果水泥地面与猪体温度接近,那就不存在温差问题了,建地炕或地暖就是提高水泥地面温度的措施。

地炕是把猪舍地面的一部分建成地炕,下面为火道,在火道升火,就可以提高水泥地面的温度,这是利用农村人家使用火炕的原理;

另一个办法是已经设计成水泥地面,难以改动的情况下,可以在水泥地面上面铺设加热水管,水管上铺一层水泥面,在需要加温的时候,使用水暖锅炉和加压泵使铺设的水管进行热水循环,使地面温度升高的办法。

这是效果不错的两个办法,即使舍内温度很低,但只要地面是热的,猪也会感到很舒服。

许多猪场根据这一道理,设计出价格便宜的仔猪保温箱,通过感温器调节温度。

这是安徽省一个猪场设计的水泥保温箱,底部是水泥面,下有电热丝,边上有感温器,就和我们常见的空调一样。

比如说温度控制在35-40℃,那低于35℃就开始加温,到了40℃就停止加温,效果非常好,而且价格便宜。

5、铺垫料:

铺垫料是应对水泥地面的一个既省钱又实用的办法,只要是保温性能好的材料都可以,比如木板、庄稼秸杆、锯末、乱衣料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人们常说的发酵床养猪就是这个道理。

下在这张图就是在地面铺高了锯末,猪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很舒服的。

远远超过下面这张在水泥地面上的情况:

6、扎捆柴草保温:

这种方法是把柴草扎成捆,竖着吊起来,这些柴草也就相当于保温墙,但却不影响猪的活动,这也可以防止柴草和粪尿混在一起,是以前农户养猪常用的保温方法。

7、提高舍内温度:

如果舍内温度较高,也会减轻水泥地面的影响;

比如猪需要的温度是25℃,而我们给猪提供的是30℃,那么消除地面有效温度降低的5℃,也是25℃,正是猪需要的温度。

这样水泥地面不但无害,反而有利。

8、建小间:

在大圈里建一个小的房间,可使局部温度升高,哺乳仔猪的保温箱就是这个原理。

因为猪需要的是局部的小环境。

比如说猪舍相对于外界来说,就是一个小环境,而建起来的小间相对于猪舍来说,也是一个小环境。

对人来说,最小的环境是人的衣服,再冷的天气,穿上貂皮大衣也不会冷。

但是猪不能穿衣服,小间就是猪的最小的环境了。

9、保持干燥:

保持干燥也是减轻水泥地面冷影响的措施,因为干燥的水泥地面使有效温度降低5℃,而潮湿的水泥地面却使有效温度降低10℃,这是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的缘故。

所以,在需要保温的季节,要严防地面洒水。

通过上面的措施,水泥地面的危害会大大降低;

当然,如果明白了道理,还会有更多更好的的办法。

水料同槽让猪的饮水方式回归自然

饮水器伸进料槽里

(图片来自畜牧人论坛) 

  限位产床因其带来管理方便、减少仔猪被压伤压死、易于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的实施等优势,目前在我国规模化猪场中应用十分普及。

但多年来存在的一个难题没有很好解决,那便是产床上普遍安装的鸭嘴式饮水器,在母猪咬饮时不可避免的出现漏水溅水现象,常致使产床前端床面潮湿,母猪头颈部与前躯被溅湿,尤其会将活动中的仔猪体表溅湿,从而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冬季对仔猪影响更大);

除此之外,饮水器安装过高过低、水压偏低等都会影响母猪对水的摄入,继而影响母猪健康和泌乳量;

现代基因型母猪,生产性能潜力提高,但哺乳期采食量低一直是个不小的问题,饮水不畅加剧了采食不足,其负面后果加重。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水料同槽的设备,经近四年的应用效果证明,是一项简而易行且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福利性举措。

现小结于后,以期引起关注。

1设计思路

  自从鸭嘴式饮水器问世以来,的确给生猪的饮水卫生带来了一场革命,但同时也剥夺了猪喜欢在水槽内自然饮水的习性。

这种饮水方式的改变对于除产床中哺乳母猪以外的其他猪群而言已经习惯且利于动物健康(饮水器单位时间内流量足够的话),然而在产床上使用传统安装的饮水器却往往不尽人意,表现出前言所叙的种种弊端。

  为了解决这一生产难题,笔者反复就材料筛选、供水途径、易于操作、方便母猪饮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探索,终于于四年前研制出了专用于产床上的水料同槽设备,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产床上的实际问题,而且使母猪的饮水方式回归自然。

2设备与安装

  用混凝土预制半球形水料槽。

槽高40cm,槽壁厚3cm,槽口椭圆形(25×

22CM),槽口采用端向内平凸1.5cm,以防采食时将水料带出。

饮水器直接竖立安装在槽内壁正前方,离槽底5cm。

槽体向采食端倾斜10°

安装(替代传统铸铁食槽;

见图片1)。

3应用与观察

  经多年实践,建议使用方法如下:

直接将干粉料依操作程序分餐按时投入槽内,母猪会根据自身喜好,少数的直接采食干粉料;

多数的用鼻吻端乖巧地抵触饮水器放水,然后将干粉料调和成潮料或粥状料后采食。

单独喝水时,母猪会用鼻吻端直抵饮水器,待水流入槽底后,以自然饮水方式饮用(猪是聪明的动物,由直接使用饮水器过渡到间接利用饮水器至槽内饮水,只需1―2天的时间即形成习惯)。

  产床上采用水料同槽设备后,母猪饮水、采食时几无水料外渗,保持了床面干燥,特别有利母仔健康;

仔猪再无溅淋之苦,减少了仔猪发生感冒、腹泻的可能(尤其在冬季);

通过观察槽内料水自行调和提高了母猪的采食量,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季,比用常规的食槽每天可多采食0.5kg以上,这十分有助乳汁分泌量的提升;

行自然饮水方式后,母猪可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再不受饮水器流量或安装不当之限制,完全可满足因泌乳产出等因素而导致的相当高的哺乳期母猪饮水生理需求(夏季头日均饮水量高达30升以上)。

4小结与展望

  目前通用的高架漏缝地板产床,排泄的尿粪已不再是产床湿度过大的主要因子。

欠合理的传统饮水器饮水方式常会溅湿床面,成为产床难以保持干燥的主要祸因。

水料同槽设置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可维持产床的持续干燥。

众所周知,产床潮湿对母仔均不利。

  鸭嘴式饮水器显然不符合猪的饮水习性,尤其是不适宜对水有很高生理需求的哺乳母猪。

在生产现场,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因饮水器安装不合理或流量不够(每分钟低于2升)而使母猪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有的跪饮、有的歪头饮、有的咬弄饮水器以发泄不满等,由此常造成母猪有渴却不愿尽欲饮水,成为母猪便秘与制约泌乳量的重要原因。

水料同槽设备使得母猪可以自由、自然饮水,从而避免了这些缺点。

  现代基因型母猪泌乳潜力提高,但哺乳期母猪采食量偏低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产床上采用传统饮水器饮水方式既难以保证充足饮水,又使得母猪只能以采食人工拌和的潮料或干料为主,这种现状实际上加剧了采食量问题的难度。

水料同槽设备从猪的生物学特性出发,在饲养于定位产床条件下,给予哺乳母猪更多采食饮水的个性自由,使其日均采食量至少提高0.5kg。

这主要得益于母猪可以最大限度地依据自身喜好将料水调和成不同比例后进食(冬稠夏稀),另外可以随时以自然方式自由饮水。

有不少试验证明,哺乳期母猪饲喂稀料比饲喂潮料或干料有提高采食量的表现优势,而采食量的多少和饮水是否充足将直接影响其泌乳力。

  水资源的匮乏是许多猪场面临的问题。

实际证明,水料同槽设备因几乎没有水的浪费,与使用传统饮水器相比可以节省约1/3的用水。

  一般产床上的铸铁食槽在母猪进食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饲料随嘴带出等浪费现象。

水料同槽设备由于槽口的特殊倒牙边设计,加上大部分母猪选择调和稀料,故饲料浪费现象甚微。

  由于母猪不能用嘴咬合饮水器(只在需饮水时用鼻吻抵触),从而消除了部分母猪咬弄饮水器的刻板行为(反复无目的咬弄,常显示为不适感增加)。

  四年来的实践证明,水料同槽创新设备实现了哺乳母猪在产床上自然饮水与随意进食;

使母猪难受的咬咽饮水方式成为过去;

为吮乳仔猪创造了干燥的培育环境;

有利于母仔健康和发挥更好的生产性能;

节水节料;

简单易制,操作与改造方便且成本低廉等(目前湖北随州共富养猪场、湖北襄樊东津养猪场、海南保亭养猪场等许多规模化猪场的产房换装了本设备,反馈使用良好;

一个特制混凝土食槽成本在50元以下,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

相信这项福利措施会被越来越多的养猪专家和同仁所关注、采纳并得到更完善的改进。

发酵床养猪一年半亲身体验其利弊

我是吉林省吉林的,猪舍地势背风靠山,猪舍面向南面,双层塑料薄膜,顶棚白灰吊棚,上面是石棉瓦。

有两幢舍,每幢舍500平方米,发酵床厚90cm。

我用发酵床养猪一年半了,这一年半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优势:

  1、省工,平时一个人负责两幢舍,包括喂猪、埋粪、日常管理、翻床。

加锯沫时当然得大伙帮忙。

  2、猪干净,猪在发酵床上身体特别干净。

  3、适合猪爱拱的天性,有利于猪的身心健康。

劣势:

  1、成本大,特别是第一次投入较大。

我第一次投资:

菌种5000元左右,锯沫等1万元左右。

吉林的发酵床原料特别贵,现在锯沫子13元左右一袋,也就五六十斤。

就是投入成本太大,不像水泥地一次投入就行。

如果中间发酵床管理不好,很有可能死床,还得重做,又是一次较大的投入,现在的锯沫子还贵。

  2、北方冬天太潮,现在两幢舍的走廊天天很多水。

太潮的原因,猪舍经常雾气沼沼。

  

  3、猪易患跂蹄病,在发酵床上的猪,再赶到水泥上都不敢走道。

  4、猪易患口炎,发酵床菌太杂,这一年多,有五头猪患口腔溃疡,还不易治好。

  5、猪的密度需适当,否则发酵床发酵不好。

冬季猪舍改良的通风设备

冬季养猪,通风和温度似乎永远是矛盾的,门窗紧闭,通风就差了,通风好了,温度就低了。

到底是要通风还是要温度,提醒大家一下,相对来说,冬季通风远远比温度要重要。

  冬季猪舍内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这三种,先看看这三种气体导致的危害。

  1、氨气的浓度过高,就会引起粘膜充血,眼结膜炎和呼吸道疾病,如浓度再大,就引起眼睛矢明,肺水肿,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的麻痹,易造成猪的死亡。

  2、猪舍内的二氧化碳,经长期积累,浓度过高时,会造成舍内缺氧,使猪神经不振,食欲减退,增重减慢。

  3、猪舍中最有害的气体是硫化氢,该气体具有臭豆腐味,是较强的神经中毒剂,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猪眼结膜和呼吸道的炎症,严重时可导致猪窒息或神经麻痹而亡。

  我们通常通风的方式都是在房顶开一个通风口,但效果却不明显,冬季呼吸道等症状仍然发生,也很少有养殖户能在圈舍中使用引风机等设备。

  建议大家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设置一个风筒,类似咱们东北的炉筒子,直接接到棚顶的通风口上,因为这些有害气体往往都在地面1米左右或以下,棚顶的通风口起到的作用很小。

  改良后的通风设备,会给您的养殖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建议大家使用!

编后感:

冬季天气寒冷不宜直接开低窗通风,屋顶的通风口又通风不利的情况下,此法或可一试。

当然南方猪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可直接开窗通风,通风效果还好。

实话发酵床养猪

 近年来,“发酵床”这一名词着实在养猪界掀起不小的波澜,在过去的一年中,不论是大型养殖场,还是小型养殖户,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触到发酵床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在各大畜牧业展会上,发酵床的展位更是人头攒动。

由此可见发酵床这一技术的传播,以其显著的优势,已经在养殖业内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下面,就郑州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09年一年的推广经验,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发酵床养猪”这一技术有很多种说法,比如:

懒汉养猪、自然养猪、生态养猪等等。

说到底都是本着为猪只创造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为思想,以发酵床为主体,以生态养殖、福利养殖为指导的一项养殖技术。

  网络上的呼声是相当厉害,在XX、谷歌等各大搜索引擎上输入相关词汇,都有海量的内容供人们参考。

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养殖户都多多少少见过或者听过发酵床的生产。

政府方面更是对这项技术的推广尽心尽力,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各大养殖场的老板四处参观学习。

各个公司培训班的开展等等一系列的事件在推动着发酵床这项技术的快速推广。

  然而,在推广的过程中更是出现不少让人们头疼,让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这项技术到底怎么样

发酵床这一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到底对生产一线起到了什么作用,省劳力80%?

省饲料30%?

提前15天出栏?

这些个吸引人们眼球的宣传,到底在生产中能不能实现?

这个是值得思考的。

  实践证明,发酵床养猪不用清理粪便,单单这一项,环保是没的说。

但是管理中发现,粪便不用清理,但是需要管理(定期撒粪,翻垫料),这项劳动力的投入并不会比将粪便外运有多么的明显的省工,要说省,前提是管理一直很好,发酵床运行很好,才会相对来说省一点,但是绝对没有那么的明显。

因此,夸大的宣传,使一部分养殖对发酵床产生了负面的看法。

  针对省料、提前出栏来说,有许多的厂家说在使用发酵床得过程中,猪会拱食垫料,通过食用部分的垫料,省下了部分饲料,更是夸大的宣传。

实践证明,猪会在发酵床上吃一点垫料,但是量是非常小的,代替一部分饲料是不可能的。

环境好了,猪的整体生产性能提高,相对来说降低料肉比,会节省一点饲料,但是不要想的很明显,提前出栏更是建立的好的环境中。

  个人认为,发酵床是一项好技术,只是在推广过程中,部分厂家经销商大肆夸大使用效果,从而使众多养殖户对发酵床看不到厂家所说的那样,对发酵床失去信心。

因此,在发酵床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让养殖户建立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观念,在使用过程中,才会将发酵床的作用最大的发挥。

二、发酵床制作所需材料问题

针对材料来说,也是很多正在使用发酵床,或者是想使用但找不到材料的用户的一大难题,更是阻碍发酵床这一技术的推广的一大绊脚石。

实践证明:

发酵床使用稻壳+锯末的材料配比是效果最好,可以用在各个猪群结构中,是使用过程中最理想的。

成本会在大部分地区相对较高,但是如果养猪的效益明显增加,也是可以的。

如果材料相对都很难找到的时候,可以用花生壳,玉米芯,树枝粉等含木质素较高的材料代替。

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有的厂家用纯锯末来制作发酵床,这个只能用于仔猪保育,一旦到育肥猪时期就会出现大面积板结,湿度过大,粪便管理必须人工翻埋,不能利用猪只的跑动,拱食试粪便和微生物菌群自主充分混合,增加人工,严重的最终会导致死床。

有些厂家直接用粉碎的玉米秸制作,从材料成本分析上来说,是适用的。

但是养过一批猪之后垫料就所剩无几,必须重新填料,增加了菌种的成本。

玉米秸含糖量很高,如果垫料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霉变变质的危险,因此隐患比较大。

三、发酵垫料的制作问题

发酵床的制作必定要通过发酵过程,使微生物菌种在垫料中快速大量繁殖,最后处于稳定数量,上猪之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某些厂家会采用干撒式制作,省了前期制作时的人工,但是没有微生物离开水可以生存繁殖。

只有等上猪之后,猪粪便为发酵床提供可怜的水源,发酵速度慢,而且发酵效果不持久。

更有甚者,让在前期发酵时期,往垫料中添加鲜猪粪、鲜牛粪等外界污染源,对于养殖来说是最起码的禁忌。

四、饲养密度

养猪的人都想尽力在单位面积内多养猪,减少土地使用成本,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越集约化集中饲养,对当地的环境压力越大。

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猪肉品质不高,鉴于细节化,单位面积内饲养一定数量,超出这个数量,产出效率比很低,从成本上来看亦是不划算的。

提倡福利养殖,给予猪只必须的单位面积,也是间接的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等于间接的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生产产量。

在发酵床的推广过程中,发现很多养殖户看着发酵床效果不错,将大量的猪只饲养在小面积的发酵床上,最终发酵床因为负荷过大,微生物大量死亡,导致死床。

因此,发酵床养殖一定要保证每头猪的单位面积,方能使发酵床高效运行,相对的减少人工。

以上是本人个人见解,供养殖朋友借鉴参考,郑州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愿与养殖朋友共同推进发酵床的发展,使之能最终服务于养殖行业。

另外,土还可以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如果我们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