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58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文档第02部分 专题06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尾联望归。

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绝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

“那因”表明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出苏轼乐观旷达的襟怀;

“莫道”一词告诫子由,出使北蕃,绝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表达对苏辙出使北蕃的担忧之情。

正文翻译成品

我们隔着云海遥遥相望,见不到面已经多年了,哪会因这次远行而添悲伤呢?

你应该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冒着风雪到那里去,让骄傲的胡人见识见识不可多得的人才。

你置身沙漠要时常回头望望自己的国家,思恋湖山时做梦也要梦到杭州的湖光山色。

要是单于问起你的家世来,你可别把自己说成是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

1.阅读“典例剖析”,完成

(1)~

(2)题。

(11分)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送子由使契丹”和苏轼兄弟的生平可知,苏轼兄弟与李揆非常相似,声名卓著,举世皆知,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典故。

故可推知,苏辙如果被单于知道自己家世第一,很可能被扣留。

所以苏轼用此典一是嘱咐苏辙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二是暗含对远行弟弟的担心,希望他能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可知A、C、E正确。

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与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两个选项都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

答案:

BD(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6分)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

首联诗人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

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诗人性格,并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2分)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2分)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2分)

2.(2017·

郑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行香子

赵 鼎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

糁飞花、还是春残。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谩凝眸、老泪凄然。

山禽飞去,榕叶生寒。

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注】 1138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

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

赵鼎最终绝食而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

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表现了被贬谪的愁绪。

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项,“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不是乐景。

E项,“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错误,“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身感悲凉。

AE(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本题,联系注释及关键词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注释交代了诗人一贬再贬,最后被流放到吉阳军的背景。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

“谩凝眸、老泪凄然”七个字直抒胸臆,将内心的孤独凄凉、落寞悲伤之情倾泻而出。

“试倚危楼,将远恨”两句写诗人倚着高楼,带着思远之恨,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长安”是指南宋的首都临安,在此写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贞。

作者以“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谩凝眸、老泪凄然”等抒发被长期贬谪海上的孤独、落寞。

(2分)“试倚危楼,将远恨”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

(2分)“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贞、怀才不遇。

提升2 诗歌鉴赏选择题“4大设误角度”

古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不仅是降低了诗歌鉴赏题目的整体难度,而且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赴洛道中作

陆 机①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注】 ①陆机:

西晋文学家。

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②案辔:

案,同“按”。

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

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

B.“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

C.“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采用互文手法,写出了朝夕均不能排遣的孤独和忧伤。

D.“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出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

E.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嵩岩、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

设误角度

情感分析不当,技巧确认不准

分析

B项,情感分析不当(无中生有)。

在风尘仆仆、高山莽原之中,并没有提到“释然”之情,只有孤独和忧愁。

C项,技巧确认不准。

“互文”错误,应是“朝”“夕”对比,两相呼应。

[答案] BC

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①元九、李二十:

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

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

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

雅正的诗篇。

④伏:

服气。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情感分析不当(曲解文意)

C项,情感分析不当(曲解文意)。

“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曲解文意,称李绅为“短李”既是朋友之间的戏言,也表现了元、李、白三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D项,情感分析不当(曲解文意)。

“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曲解文意。

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答案] CD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注】。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 槎:

读chá

,指小舟。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中“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B.第二联描写了暮春的衰败景象:

芳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

C.第三联写轻风吹拂垂藤扫过幽石,横卧的柳枝挡住了前行的小舟。

D.本诗第二、三联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仗,又有句内对仗。

E.第五联诗人想象回到山宅之后,看到烟霞如昔,再次突出了“还”字。

形象特点概括不当、表达技巧确认不准

B项,形象特点概括不当,“衰败景象”与全诗意境不符;

E项,表达技巧确认不准。

不是“想象”,是诗人回到山宅之后,所经泉路依旧,看到烟霞如昔,这些都是诗人熟悉的旧时风景,再次突出了“还”字。

[答案] BE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泊扬子津

祖咏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的“才”与“遥”呼应,才入扬州,就感到乡关已远;

入题即抒发浓重的离情,简洁明快,调动了读者的情绪,起法高妙。

B.颔联抓住雨霁初晴的特征:

上句写雨后初晴,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苍翠;

下句写雨后风起,为结句的“寒气”做了铺垫。

C.颈联由“明沙岸”引出下句“云帆碍浦桥”,一个“碍”字形象地写出了浦桥阻碍了诗人远眺家乡的视线,体现出诗人悲凉的情怀。

D.尾联的主要意思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诗人枯坐舟中,衣衫单薄,更觉雨后的江风寒气侵入肌骨,不胜其寒。

E.尾联的“客衣”点明了游子身份,“薄”写出诗人生活的困窘;

“客衣”之“薄”与“寒气”之“饶”形成了对比,细腻地表达了诗人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

语言鉴赏不当、情感分析不准

C项,属语言鉴赏不当(曲解文意)。

“碍”字形容船多造成的拥挤感,刻画出码头处于水运交通枢纽地位的特征,而非选项所述;

E项,属情感分析不准,无中生有。

“韶光易逝”的情感在尾联没有体现。

[答案]CE

1.(2017·

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1)~

(2)题。

虞美人

叶梦得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①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②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 ①干誉、才卿:

皆叶梦得友人。

来禽:

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

②罥(juà

n):

缠绕。

(1)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上片写一场风雨过后,落花无数,清晨天气转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只有游丝飘荡,写得富有层次,意境凄清迷蒙。

B.上片写景的重点从时间上来看是在清晨,即“晓来”之际,是实写;

而前两句是回忆昨日风雨落花的景象,是虚写。

C.“落花”两句用了比拟的修辞,一个“舞”字,写出落花随风飘舞的景象,一个“送”字,赋予落花人的情态,创意新奇。

D.词的最后两句表面上是在用“我亦多情”劝慰美人不必悲伤,实际上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

E.全词既有“落花、风雨”的哀景,又有“游丝千丈罥晴空”的高旷清新,婉约中有豪放之气,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项,“游丝”指的是天上的云丝,意境不是凄清迷蒙。

D项,“实际上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错,此处为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

AD(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全词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抓住意象和情感词分析诗人情感。

借“落花”“残红”等意象表达惜花伤春之情,借“游丝千丈”“晴空”表达对雨后初晴美景的喜爱。

“携手”“更尽杯中酒”表达出与朋友聚饮的喜悦,“无奈”透出宴终人散的伤感。

①惜花伤春的情怀。

上片前几句写风雨摧残落花,残红满院,透出伤春之情。

②对雨后初晴美景的喜爱。

雨后初晴,天空游丝飘荡,更显晴空辽阔高旷,乐景写乐情。

③与朋友聚饮的喜悦。

雨后初晴,词人花下置酒,殷勤劝酒。

④宴终人散的伤感。

最后两句借劝慰美人,委婉地说出了“酒阑”之后曲终人散的伤感。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意思对即可。

长白山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如梦令·

春景

秦 观①

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 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

此时诗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

②红溜:

形容花朵娇红。

③绿皱:

形容春水绿波。

④《小梅》:

乐曲名。

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二句直笔写春。

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D.“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

诗人借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E.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

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

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

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C项,“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错,此处诗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借以表达诗人的悲苦和思念。

D项,“比喻”错,应为“拟人”,一个“瘦”字,把绿杨拟人化。

CD(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前两句描写了自然春光之美好,乐景衬哀情,反衬了怀人之情。

“玉笙寒”“吹彻”显然是化用了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一句,抒发悲苦和思念。

“依旧,依旧”,运用反复的修辞,表达悠悠不尽的愁思。

一个“瘦”字,赋予绿杨人的神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①以乐景衬哀情。

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

②化用。

诗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写女子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借以表达诗人的悲苦和思念。

③拟人。

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④反复。

“依旧”一词,反复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诗人忧思情怀不尽。

同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6分,每种手法及准确分析2分,答对三种即可得满分。

只有手法,没有分析不给分)

提升3 熟记“4类答题模板”,突破诗歌鉴赏瓶颈

一、“形象类”答题模板

1.人物形象、事物形象

【答题模板】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  )的形象。

(步骤①)诗歌中(  )句写了(  ),表现(  );

(  )句写了(  ),表现了(  )。

(步骤②)诗人通过塑造(  ),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  )的情感(态度、情操等)。

(步骤③)

典型

例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模板

演示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因丈夫久出未归,而百无聊赖、日见憔悴的思妇形象。

(步骤①)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

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地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

(步骤②)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梅 村①

[清]吴伟业

枳篱②茅舍掩苍苔,乞竹分花手自栽。

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

闲窗听雨摊书卷,独树看云上啸台③。

桑落酒④香卢橘美,钓船斜系草堂开。

【注】 ①梅村:

诗人别墅名字。

②枳(zhǐ)篱:

由枳树密植而成的篱笆。

枳,多刺灌木。

③啸台:

东晋江微《陈留志》“阮嗣宗善啸,声与琴谐,陈留有阮公啸台”,这里泛用作登台典故。

④桑落酒:

刘绩《霏雪录》“河东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水酿酒”,故名桑落酒。

请结合诗歌颔联,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诗歌颔联塑造了一位清高而又不甘寂寞的诗人形象。

(2分)(步骤①)颔联中诗人不好拜访别人,惯于较迟地答复对方的来信,体现出诗人懒于(拙于)应酬世俗杂务的清高孤傲的一面,但诗人内心并未死寂沉沉,他非常向往别人来拜访自己,渴望友人送来书信,则体现出诗人不甘寂寞、期盼知音的另一面。

(4分)(步骤②③)

2.意境(意象)型

这首诗借(  )等意象,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步骤①)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步骤②)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意境相关术语

类型

术语

活泼、热烈、繁华、喧闹

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澄清

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

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

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二首(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

沙漠名。

②鸊鹈泉:

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模板演示

全诗描绘了戍边战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步骤①)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

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下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②)抒发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2.(2016·

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

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

代指六朝。

③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3分)(步骤①)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分)(步骤②③)

二、“语言类”答题模板

1.炼字、诗眼型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诗眼是……),(步骤①)这里运用(  )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步骤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步骤③)[在结构上具有(  )的作用,(步骤②)具有(  )(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的表达效果。

(步骤③)]

(2015·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1)“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步骤①)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步骤②)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步骤③)

(2)“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步骤①)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步骤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穿全诗的吗?

请谈谈你的理解。

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

(2分)(步骤①)第一句写诗人初到燕台时心为之“惊”,第二句写其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写其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写其为猎猎军旗而惊。

颈联写诗人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汉军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

最后两句写诗人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

(2分)(步骤②)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

(2分)(步骤③)

2.炼句型

本句是写(  )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