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598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及其工程化应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Duringthetenthfive-year-planperiod,“subseadrypipelinemaintainsystem”projectwhichisundertakenbyCOOECandbelongstonational863planBoHaibigoilfieldreconnoitreandexploitationkeytechnichedomainhassucceeded.ThissystemhasbeensucceedlyappliedinsubseacableinspectionandsubseapipelinemaintainsupportengineeringofBoHaiBay,westofNaiHai.Thispaperintroducesthissubseapipelinedrymaintainworksystem(includingworkcharacteristic、systemcomposition、worktheory、keytechnicheetc)whichhasentireself-determinationknowledgepatent、engineeringapplicationandmaketforegroundanalysis.

Keywords:

submarinecable,subseapipeline,habitat,drymaintenance,feculentwater,underwatertapping,drymethodwelding,operationmachine

*“863”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2AA602012)

1引言

我国已探明的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6亿吨,占石油资源总量的22.9%;

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5.79万亿立方米,占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9.0%,海洋石油在国内石油产量的增量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海域已铺设的海底管道超过3000km,海底油气管道是投资高风险大的海洋工程设施,它对海上油气田的开发、生产与产品外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道一旦出现损伤和泄漏,将导致油田停产,污染海洋环境,甚至引起爆炸,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表1近年海底管道损伤事故案例统计

序号

时间

油田

损坏情况

停产、修复时间

1

1995年6月

南海西江24-3油田

XJ24-3—FPSO海管大量漏油

抢修9天

2

1995年7月

XJ24-3—FPSO柔性立管漏油

停产10天

3

1996年3月

南海惠州26油田

鱼网拖断管道,管道移位5米,发生泄漏

停产57天

4

1998年7月

东海平湖油田

输气管道2处变形,2处泄漏

推迟3个月供气

5

2000年5月

渤海JZ9-3油田

注水管道损坏

25天

6

2001年10月

渤海渤西油田

天然气管道泄漏

40天

7

2001年5月-2002年7月

油管断裂紧急抢修,改线永久修复

临时抢修13天,永久修复历时1年

8

2002年10月

渤海SZ36-1油田

输油管道泄漏

20天

9

南海西部

WZ12-1—WZ11-4A输油管道泄漏

33天

国际上许多著名的海洋工程公司及潜水作业公司都拥有承担海底管道维修工作的能力和成功经验,如SNAM公司、OCEANEERING公司。

国外工程公司掌握着海底管道修复专利技术和装备,对我国设置技术壁垒。

二十世纪末,国内海底管道修复工作只能委托国外工程公司进行,或与国外工程公司联合作业,国内专业公司仅初步掌握了海底管道湿式修复技术。

为此,2002年10月,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863”计划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课题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批准。

经过4年多的研究、设计、实验、试验,于2006年11月在我国渤海湾海上试验获得成功,打破了国外海洋工程专业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垄断。

其创新技术成果包括水下干式作业舱及配套装备、水下开孔封堵设备与系列化设计技术、高压焊接工艺技术与TIG自动焊接设备、水下专用配套机具设备等。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海底管道检测与维修领域的作业能力。

2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2.1系统组成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是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中的一项课题,是针对我国渤海海域浑水环境条件,研制开发的60米水深以内、6″--24″管径范围内的单层管配重结构和双层管保温结构海底管道的干式维修作业系统。

由水下干式舱系统、配套高压焊接技术与装备系统、水下管道密封封堵技术与装备系统、水下专用作业机具设备系统等组成。

其中水下干式舱系统是为海底管道维修创造干式环境的重要装备系统之一,包括:

干式舱本体结构、H型外框架、水下脐带系统、脐带终端系统、干式舱液压系统、供配电系统、供配气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照明系统、摄像系统、通讯系统等。

2.2工作原理

利用水下干式舱系统在海底管道泄漏点位置创造“干式”作业环境,即在舱内充入略大于水深压力的高压气体,将海水从舱内“挤压”出去,并维持舱壁内外压力平衡,形成干式高压环境。

然后在舱内进行管道干式高压全位置焊接修复。

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水下干式管道维修作业原理图

3关键技术与创新成果

3.1系统关键技术

系统研制过程的关键技术包括:

(1)高压干式工作舱及密封技术

解决60米以浅海底管道修复工程中干式环境的形成,使管道焊接作业处于干式环境下操作,从而保证管道焊接质量。

(2)潜水及生命支持系统

解决60米以浅海底管道修复工程中潜水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问题,保证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3)管道封堵技术

解决60米以浅海底管道修复工程中的管道封堵技术问题,保证舱内的干式工作环境。

(4)水下高压干式焊接技术

解决水下干式高压环境下的管道焊接装备与工艺技术问题,保证管道焊接质量。

3.2系统技术创新点

(1)针对我国渤海海域水质混浊,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ROV作业支持无效的使用条件,在干式舱结构上首次采用了多自由度液压调舱对管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混水条件下遥控对管、抱管和密封等难题。

(2)在水下干式舱系统中首次采用了闸室式潜水员进出舱技术。

潜水员可在保持干舱状态下进出舱室、传递物品或更换人员。

解决了人员安全高效进出干舱的关键技术,在国际干式舱系统中属首创。

(3)在干式舱系统中首次采用了水下动力供电用户端采样、水面自动调压技术,解决了大电流(50A以上)、低电压(24VDC)、长距离供电,空载和加载时电压不稳定难题,实现了低压大功率平稳供配电目标,解决了长距离脐带水下安全有效的供电技术难题。

(4)开发的水下干式舱结构系统、脐带系统、液压系统、供配电系统、供配气系统、安全应急系统、综合监控软硬件系统、照明摄像系统和通讯系统、施工建造等综合集成技术;

成功研制了一套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新型、先进、实用的水下干式舱系统,申请了发明专利。

(5)课题研制的水下开孔机为国内首台水下自动带压开孔机,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开孔机的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在该设备方面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并在以下几方面属国际首创:

(1)开孔机进给深度能够预先设定,首次在水下开孔机上采用了差速机构并通过刻度盘指示的方法实现主轴进给尺度指示;

(2)通过采用安全离合器、水下溢流阀、油路互锁等技术,解决了开孔机在开孔后自动停止并快速回退的难题。

(6)针对海底管道维修安全作业的要求,在海底管道钨极氩弧自动焊机上首次采用了低电压直流24VDC伺服驱动技术,适应了水下干式舱系统供电的特殊要求,首次采用了焊接过程船上遥控技术,通过焊接时潜水员出舱待命、焊机自动焊接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焊接可能引发的潜水服燃烧等难题。

(7)利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理念,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管道坡口/切割机、闸刀锯、冲击铲、液压对口器,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4系统工程化应用

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具有应用范围广、维修作业快捷、维修质量高、水下作业安全可靠,并且修复后的管道完整性好等优点。

自2006年11月海试成功后,凭借其独有的技术特点,相继在我国渤海曹妃甸11油田海底电缆检测复位工程和南海西部涠州12-1油田2条双层海底管道修复等工程中成功应用。

4.1曹妃店11油田海底电缆检测复位工程应用介绍

2006年12月,在进行渤海湾曹妃店油田海底调查时发现一条海底电缆被船锚拉至泥面,涉及长度约1000米。

其中最有可能受到损伤的是入泥点和锚拉过的部分。

曹妃店油田业主要求调查和处理这条海底电缆,以评估和确定这条海底电缆的安全性和使用风险。

由于曹妃店海域水质混浊,水下可见度很低,在这种海况下,如采用潜水员探摸和水下录像的调查方式不可能提供可靠的信息。

该工程于2007年1月上旬,使用刚刚研制成功的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对受损海底电缆进行检查,通过干式舱内摄像系统对电缆状态进行记录,解决了在渤海湾水质浑浊情况下,无法进行水下外观检测和录象的难题,有效地验证了该系统在浑水环境下的整体优势,为海底电缆安全运行评估提供了重要数据。

4.2南海西部涠州12-1油田2条双层海底管道修复工程应用介绍

2006年12月,涠洲11-4A~WZ12-1平台和WZ11-4C~WZ11-4A平台由于海底管道发生泄漏,致使油田停产,给油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经调查:

发生泄漏的两条海底管道分别为WZ11-4A~WZ12-1平台之间的APIX52406.4mm/273.1mm壁厚12.7mm双层海底管道,WZ11-4C~WZ11-4A平台之间的APIX52273.1mm/168.3mm壁厚11.0mm双层海底管道。

该海底管道维修作业使用了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用以提高水下维修工作质量和应急抢修作业效率,为油公司尽快恢复海上油气生产创造条件。

5系统应用前景分析与瞻望

我国自1985年在渤海埕北油田建成第一条海底输油管道以来,在不同海域已建成各种管道近百条,总长度在3000公里以上。

“十一五”期间,大约有1300公里的海底管线需要铺设。

部分海底管道使用时间已超过15年,个别已达20年。

近几年相继出现了一些海底管道的损伤和泄漏事故。

同时,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随着专用装备不断完善,技术、操作人员不断成熟,一些国际上的海底管道维修业务也将成为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的市场。

凭借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独有的水下作业性能,相信在今后的工程化应用过程中必将会取得更好成绩,为海上油气安全生产、减少海洋环境污染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干式舱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2004

【2】水下干式管道维修系统自验收报告,2006

【3】刘春厚,潘东民,高峰.海底双重保温管道水下修复工程实例.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3,15(6):

1-4

【4】OffshoreStandardDNV-OS-F101,2000

高峰男,1978年12月出生,工程师,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海洋工程相关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