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6138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前检测试题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施行Word格式.docx

12.中国近代史上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是其所处时代社会需要的集中反映;

西方教育史上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原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肯定人性、削弱神性”的社会潮流反映。

这说明()。

A.文化观念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 

B.文化观念影响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C.文化传统影响教育内容 

D.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1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揭示的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

14.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它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A.物力资本 

B.教育资本 

C.生存资本 

D.经济资本

15.实践教育优先发展的关键是()。

A.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B.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C.实现“两基”,保证“两全” 

D.依法治教,依法施教

16.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1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教育的功能是()

A.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B.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C.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D.培养社会政治人才

18.“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所揭示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是()。

A.内发论 

B.外铄论 

C.二因素论 

D.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论

19.下列思想家、教育家中不属于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的是()。

A.高尔顿 

B.霍尔 

C.董仲舒 

D.洛克

20.“教育万能论”所支持的身心发展学说是()。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D.相互作用论

21.个体心理上的成熟以独立思考能力、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一般是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这揭示出身心发展的规律是()。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

22.教育目的制约着教育对象的发展,改变人的自然盲目的发展过程,或摆脱其他不符合教育目的的活动的影响,把学生纳入预定的发展方向中去。

这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

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 

C.控制功能 

D.激励功能

23.在教育活动中,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就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大。

24.“社会是铸模,个人是其所要铸造的金子,金子的价值必然高于铸模。

”这种观点所支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25.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持上述观点的教育家是()。

A.凯兴斯泰纳 

B.斯宾塞 

C.洛克 

D.杜威

2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B.“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这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理论。

D.杜威对旧教育注重身份、点缀生活的性质进行了批评,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活准备说”。

27.我国首次以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国家教育目的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8.只传授知识的教师是“经师”,只有那些使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

这种观点主要强调的教师职业角色是()。

A.知识的传授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学生心灵的导师

D.教学的设计者与组织者

29.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能是照本宣科,而应是材料的重组和再造。

这体现出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30.教师情绪的突然变化与波动常常是导致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

A.良好的身体素质 

B.健康的心理素质 

C.广博的知识素质 

D.精湛的能力素质

31.根据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教师职业倦怠感大多数会开始出现在()。

A.热心成长阶段

B.生涯挫折阶段

C.稳定和停滞阶段

D.生涯低落阶段

32.古人说:

“取法乎上,则得乎中;

取法乎中,则得乎下;

取法乎下,则无所得矣。

”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做到()。

A.接受职前教育、入职辅导、在职培训等

B.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

C.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

D.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33.师生关系的主体及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

A.社会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人际关系

3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这揭示出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

D.教学相长

35.良好师生关系所揭示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

36.自()开始,我国教育脱离了封建社会教育,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37.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免费性

38.当代课程改革越来越倾向于采取()的课程组织方式。

A.学科取向

B.学习者取向

C.社会问题取向

D.混合取向

39.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

这种课程实施的取向是()。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预设取向

40.提倡(),反对注入式教学,成为现代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A.启发式教学

B.自主性教学

C.意义式教学

D.接受式教学

4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揭示的教学原理是()。

A.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相对固定的模式。

B.教有教的方法,学有学的方法,二者完全不同。

C.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联系在一起的。

42.以下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C.教学过程具有双边性、间接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D.教学过程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为辅。

43.教学的重心环节出现在教学过程的()。

A.领会阶段

B.巩固阶段

C.运用阶段

D.检查效果阶段

4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复式教学

D.分组教学

45.教学评价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这指的是教学评价的()。

A.管理功能

B.反馈功能

C.诊断功能

D.导向功能

4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提问或书面作业是()。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47.()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必须将其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A.社会主义道德

B.爱国主义

C.改革创新

D.社会主义法治

48.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成为新时代中小学德育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把德育内容规定为五大方面,即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

A.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D.社会主义制度教育

49.墨子提出“强力而行”的主张,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这句话所揭示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50.当前我国中小学思政课的教材主要是()。

A.《思想品德》

B.《品德与生活》

C.《品德与社会》

D.《道德与法治》

51.关于“班级”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B.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C.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D.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京师大学堂。

52.将他控式管理转变为自控式管理,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A.民主管理

B.平行管理

C.目标管理

D.常规管理

5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个性心理

D.心理状态

5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55.吃了苦药之后,接着喝白开水会觉得有甜味,这是一种()。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感觉补偿

56.煤炭在晚上看起来比白天更黑,但是我们不会认为这是两种煤炭,这是由于知觉()的缘故。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7.一个人毕业后找到两份工作,一份在家乡,一份在外地,选择家乡担心没有发展前景,选择外地又担心孤单。

此时他面临的动机冲突类型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58.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和补偿性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9.物理学中的“功=力×

距离”这一公式,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学习

60.教师应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结果尤为重要,根据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这是()的具体应用。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强化律

61.根据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狗一旦对一定频率的铃声形成了条件反射,对与其近似频率的铃声一样可以产生流口水的反射,这体现的基本规律是()。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62.“掌握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斯金纳

B.布鲁姆

C.班杜拉

D.托尔曼

63.最早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结构说

C.符号学习说

D.信息加工说

64.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这体现出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65.教师在讲解“果实”的概念时,不仅要选可食的果实,还要选一些不可食的果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看到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而舍弃“可食性”等无关特征。

这里教师运用的方法是()。

A.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B.正确运用变式

C.科学地进行比较

D.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66.发现并整合新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种认知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67.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出现在()。

A.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

B.“好孩子”取向阶段

C.遵守法律取向阶段

D.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8.对同一问题所想到不同类型的答案越多,说明发散思维的()越强。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再造性

69.学生头脑中有些前科学概念,当这些概念不能解释所遇到的事例时,就要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来标志某一现象或事物。

这种学习迁移的类型是()。

A.同化性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排列性迁移

70.认为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转换说

71.教师教授策略性知识,并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反省能力,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这所依据的迁移理论是()。

A.概括化理论

B.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C.产生式迁移理论

D.反省认知迁移理论

72.教师的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描述性评价

73.为了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适宜采取的评价方式是()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定性评价

74.一份试卷,某个人第一次得分是80分,一个月之后得分是30分,说明这份试卷的()不高。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75.以下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难度越大越好

B.难度越小越好

C.难度越高,区分度越高

D.难度中等,区分度最好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以下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表述正确的有()。

A.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C.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D.为人师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是()。

A.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B.创新与继承相结合 

C.倡导性要求与禁止性规定相结合 

D.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有()。

A.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 

B.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严格自我解剖 

D.自觉坚持慎独

4.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特点包括()。

A.全面性 

B.时代性 

C.可操作性 

D.禁行性

5.教师在对待与学生的关系问题上,不仅要做到尊重学生,还需要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来说,要做到()。

A.严而有理 

B.严而有度 

C.严而有恒 

D.严而有方

6.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合格的教师 

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7.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实施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A.教育行政法律责任 

B.教育民事法律责任 

C.教育人事法律责任 

D.教育刑事法律责任

8.《教师法》规定,教师有()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或者过于放纵的

9.《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0.以下关于经济对教育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制约教育结构 

C.制约教育目的 

D.影响课程设置及其内容选择;

影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

11.优先发展教育的实践策略主要有()。

B.加大投入,预算优先 

12.教育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有()。

A.调控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B.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C.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D.不利于人口流动和迁移

13.现代学校总是用科学眼光看待各民族文化的一切特质,否定其中丑恶的东西,倡导科学的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这体现出教育的文化功能有()。

A.文化传承B.文化选择C.文化交流D.文化创新

14.下列思想家、教育家中属于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A.荀子 

B.洛克 

C.柏拉图 

D.孟子

15.以下关于确立教育目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教育目的确定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B.教育目的确定要依据政治经济制度 

C.教育目的确定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教育目的确定要符合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共同需要

1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以下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有()。

A.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D.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7.以下教师知识结构中属于本体性知识的是()。

A.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D.精湛的专业能力

18.下列关于经验课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经验课程又叫“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B.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法国教育工作者卢梭建立了完整的活动课程论,并付诸实践。

C.经验课程打破了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来实施。

D.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经验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开发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19.以下关于课程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组织方式,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C.按照呈现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D.按照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0.新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及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广泛性

21.关于课程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课程计划从整体上规定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B.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C.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也称作课本或教材。

D.我国当前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22.以下课程资源中属于素材性资源的是()。

A.知识与技能

B.经验与活动方式方法

C.时间与场地设备

D.人力、物力和财力

23.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包括()。

A.考察探究

B.社会服务

C.设计制作

D.职业体验

24.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接受学习

25.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体能

C.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D.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

26.以下关于教学评价类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目标参照评价常用于选拔人才。

B.绝对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相对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以尊重个体发展为出发点,只能以时间为依据,做纵向比较。

27.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如翻转课堂、慕课等。

以下关于慕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开放式在线访问

B.大规模参与

C.精品化微课程资源

D.师生角色的转变

28.翻转课堂的特点主要有()。

A.使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外知识内化发生颠倒。

B.教学微视频成为教师与学生连接的新媒介。

C.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D.开放式在线访问,可以大规模参与。

29.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潜移默化的感化与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与心灵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

陶冶的类型主要包括()。

A.环境陶冶

B.艺术浸染

C.人格感化

D.学识威信

30.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的实施必须坚持()。

A.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