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614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6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碎石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

反击破2台;

制砂机1台;

振动筛床2台;

洗砂机1台;

潜孔钻车1台。

1.1.6资金来源

项目资金均为企业自筹资金,共计1769元。

1.1.7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根据有关规定,公开、公正、公平的取得采石权,通过加大投入进行科学开采,在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建设单位提供稳定的砂石料供应和服务,从而促进建材市场的稳定发展。

建设单位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及经济实力。

随着我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砂石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面对砂石市场需大于求的状态,项目在运营的同时可以满足其经济效益的实现。

2、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根据有关规定,通过加大投入进行科学开采,在稳定地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建设单位提供稳定的砂石料供应和服务,从而促进建筑建材等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为采石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同时,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带动与其相关的行业发展。

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解决社会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有效的增加当地各类人员的经济收入,有利于社会稳定。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

张和山

企业性质:

民营企业

企业概况:

三河市晨东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公司地处沙洋城关滨河西路9幢,主要经营:

销售、代储矿产品,建筑材料销售及其他的一般贸易,在沙洋各级领导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福建省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非金属矿区整合实施方案》;

5、《沙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沙洋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地处北纬26°

6′-26°

40′,东经17°

32′-118°

6′。

东邻尤溪、南平,南接大田,西靠三河、明溪,北连顺昌、将乐。

疆域东西窄,南北长,呈火炬形。

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建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全国36个中央苏区县之一。

全境总面积1815.09平方公里,辖6镇4乡2街道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71个村民委员会、9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5.4万人。

2010年,沙洋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52亿元,增长14.5%;

财政总收入7.89亿元,增长24.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5.04亿元,增长30.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增长16.2%;

外贸出口1.34亿美元,增长28%;

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3025万美元,增长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增长22.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03.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0元,增长11.9%;

农民人均纯收入7770元,增长9%;

城镇登记失业率2.71%;

人口自然增长率5.48‰;

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减排任务。

在2010福建县级经济评价中,经济实力居全省第14位,被评定为福建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县份之一,并成功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2010年,沙洋工业加快转型,新开发工业用地4049亩,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金煌新能源、总投资8亿元的鸿瑞无菌包材等一批重大项目,新投产企业49家。

新增2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宏盛塑料、麦丹集团等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

林产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及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加快集聚,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8%,实现利税10.28亿元,增长244.9%。

第三产业发展提速。

出台扶持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陆地港”、新华都物流仓储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陶瓷建材城等项目建成营业,新建汽车4S店5家,三河汽车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启动淘金山休闲旅游度假区、小吃文化城三期工程,完成一批星级酒店建设,策划打造“夜色金沙”旅游品牌,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2%、24%。

消费结构升级,商品房、汽车等成为热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扩大。

全年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1.4%、27.9%,农业发展银行在沙洋设立分支机构。

现代农业扎实推进。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

累计流转土地11.56万亩,竹业、鸭业、茶果业实现产值14亿元,农业“五新”加快进村入户,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建设,新建10个农业示范基地、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新增9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新成立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2010年,沙洋共实施项目262个,253个项目完成或超序时进度,共完成投资74.4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其中:

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实施项目69个,完成投资41亿元,占年计划140.4%;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战役实施项目11个,完成投资17.1亿元;

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实施项目99个,完成投资9.91亿元;

民生工程战役实施项目23个,完成投资2.38亿元;

城市建设战役实施项目32个,完成投资4.04亿元;

征迁战役累计投入资金10.59亿元,完成征地1.73万亩;

被列入市“五大战役”的44个项目全部完成或超序时进度。

一些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城乡面貌得到改观,民生项目顺利完成。

开放创新水平提升。

2010年,沙洋在对台交流合作上,成功策划举办“沙洋小吃台湾行”系列活动,“12·

8”小吃节期间台湾南投县美食协会到沙洋开展“台湾美食周”活动,在台湾花莲落户首家沙洋小吃店,富口镇与台湾北港镇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凤岗街道与台湾礁溪镇开展乡镇旅游“1+1”对接合作,总投资2.6亿元的台湾农业机械生产项目在金古园落地开工。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上,进一步深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集体林权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扩大土地流转成果。

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上,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扶持意见,成立全省首家土地流转农业担保公司,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采用BT等方式推进社会事业项目建设。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环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废旧橡胶催化裂解高值化利用技术与示范》、虬江食品公司承当的《酒糟酶法水解生产新型复合调味品工艺的开发》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完成156个项目成果对接;

新增1个中国驰名商标和2个省著名商标、4个名牌产品,5家企业参与制(修)订1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家企业获批筹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

全年共签约项目144个,总投资99.15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21个,与中国化工集团等央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新增外贸出口企业11家。

福银高速公路、鹰厦铁路、205国道、省道304线和沙溪河横贯全境,泉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三河沙洋机场、向莆快速铁路动工建设,厦沙高速公路、三河至沙洋快速通道等纳入规划,沙洋成为福建省四个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是福建省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2.2.1砂石开采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及工业、民用建筑等建设工程快速增加,而作为重要工程原材料的砂石料目前尚无有效替代品,其使用量剧增,明显推动了采石、采砂行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各地开工火热的2011年来讲,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能有效带动建材、工程机械等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按照高速铁路基建的投资计算,土建工程在其中所占份额大约为55%,这也就意味着,今年我国土建投资额将达到3300亿元以上。

这其中,拆迁费用大约为500亿元以上,路基建设费用约为500亿元以上,桥涵建设费用约为1100亿元以上,隧道约为1100亿元以上。

不管是高速公路建设,还是高速铁路建设都离不开大量砂石料和混凝土骨料的使用,而且按照新运营指标,对新的混凝土和砂石骨料的粒型、级配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完全是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

高速铁路对混凝土骨料粒型、级配等提出的新要求。

为适应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各地区的砂石产业迅速发展,以确保国家基础建设事业的正常发展,更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砂石是建筑基础材料之一,近年来建筑石料的用量一直在增长,天然砂的开采面临着资源迅速减少及环境保护的压力。

各地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的大前提下,利用矿石、尾矿及河卵石生产人工砂,并被广泛应用。

北京的申奥成功与上海的国际博览会及各地的重点工程更为石料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地一批天然采石(砂)场的陆续关闭,为人工砂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人工砂已在现代化建设工程中越来越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在质量和数量上逐渐替代天然砂是砂石料业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标志之一。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基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人工砂石行业逐渐兴起。

2.2.2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国家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加速推进,城乡道路、乡村道路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校舍安全工程,基础卫生设施等建设项目的迅速增加,带动了建筑工程等施工行业的兴旺,极大提高了砂石料的使用量。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安置社会就业的需要

随着三河建设的推进,各县的基础建设项目逐步增加,基础建设工程离不开建筑必备的砂石材料,这就使得砂石料市场需求大幅增加。

建设单位具有非常完善的管理系统、良好的技术基础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力求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规模砂石料生产企业。

建设单位通过相关审核并取得合法的经营权,能够有效的遏止砂石资源的盗采、私自买卖等现象,进一步稳定当地的砂石市场。

同时,为当地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因此,项目建设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环境稳定的需要。

2、能满足沙洋建材市场的需求

本项目随沙洋的发展而组建。

沙洋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各级政府正在全力将沙洋打造成为三河第一“内陆港”。

全区各地的建设工程正在火热的进行中,作为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砂石的市场已经供不应求。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满足日益剧增的砂石量,保障了沙洋砂石料市场的稳定,也保证各周边地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3、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沙石市场的稳定运行

项目建设单位正努力打造成为沙洋区内大型的采石单位。

由于各种因素,存在很多私采及小规模的采石单位,这些单位严重的影响了砂石市场的稳定,造成很多建设单位不得不违规购买质量低下的砂石产品。

不规范采石单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区砂石价格的正常浮动。

本单位的建设将有利于政府整合各私营单位,便于砂石市场的管理,同时确保各建设工程资金的不必要浪费,保证砂石市场的有效运行。

4、项目的建设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项目的建设将为本地区砂石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建设单位旨在将本项目打造成沙洋砂石市场领头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砂石市场交易量的增加,将促进地方税收及当地居民收入的增加。

项目的运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有利于控制及整合河沙的开采

沙洋境内存在不少大小河流,由于建材市场对砂石料的大量需求,造成很多私营企业对河沙的大量开采,从而造成沙洋境内很多河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造成沿河两岸严重的水土流失,打破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地甚至整个三河地区内砂石市场的压力,有效的减少对河沙的开采,满足国家对非金属矿资源的整合这一重要决策。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符合地方有关政策和规定,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有利于保护治理自然生态环境,安置社会闲散劳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所以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建设地点

沙洋位于福建省中南部,县境地跨北纬22°

59′58″—23°

33′16″、东经107°

49′26″—108°

37′22″之间,项目拟建地点在沙洋九曲乡南口村离城区约6公里。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沙洋位于闽西南拗陷带北端与闽西北隆起带南端的过渡带。

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经历多旋回构造运动,褶皱、断裂迭加,早期构造遭受破坏,沉积岩出现缺失或断失,变质岩大范围分布,岩浆岩多期次侵入,布及全县各地,地质构造颇为复杂。

沙洋属华南丘陵山地,城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30-160米之间,便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拓展。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2℃,年平均日照时数1877.7小时,全年无霜期245-278天,年平均降水量1661.9毫米;

四季分明,春秋平分,冬长夏短,干湿明显。

沙洋地形素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说。

地势由两侧向中部倾斜,较高山峰大部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形成两处大致平行作北东向延伸的中山区。

西北部山脉由将乐烧香岐入境,经雪峰山、天湖仔到天台山,最高峰雪峰山海拔1299米;

东南部山脉由大田县五马槽入境,往东北经卜锅峒、乌石顶到南阳的长山坑后山,最高峰锣钹顶海拔1537米。

县内最低洼谷地是青州洽湖,海拔80米,相对高差1457米。

中山区的外围为低山区,县境中部属广阔丘陵区,沙溪河呈南西--北东流向斜贯中部。

支流发育,总体作北西--南东向,主要有茂溪(东溪)、洛溪(豆士溪)等。

形成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间河谷坐落其间的地貌景观。

沙洋地表形态分为山地、丘陵、河谷盆地三大类型。

一、沙洋山地海拔500米以上范围面积约59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3%;

其中海拔9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500米的中山面积约占33%,主要分布于西北和东南部,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锣钹顶、大佑山、白玉塔、烧香岐、雪峰山、天台山、斜刀岩、乌石顶等;

锣钹顶为境内最高峰,海拔为1537米;

海拔500-8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的低山面积约占67%,主要分布于夏茂、富口、高桥、大洛、南霞、郑湖等乡镇。

二、沙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范围面积约85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7%;

其中海拔250-500米、相对高度100-200米的高丘面积约占92%,分布于凤岗、虬江、琅口、南阳、梨树、高桥、西霞的大部和夏茂、富口、高砂、青州的部分地域;

海拔250米以下的低丘面积约占8%,主要分布于凤岗、虬江、琅口、南阳、富口等地域。

三、沙洋河谷盆地均为面积较小的山间河谷盆地,面积约37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0%,主要分布于乡镇所在地周围及溪河交汇处。

夏茂盆地为境内最大盆地。

青州洽湖是全县最低洼谷地,海拔80米。

沙洋地貌成因类型以构造侵蚀地貌为主,侵蚀剥蚀地貌、岩溶地貌、侵蚀堆积地貌为次。

构造侵蚀地貌划分三个形态成因类型:

一、构造侵蚀中山区:

海拔大于1000米,最高峰锣钹顶海拔1537米,相对高程约500米,山坡坡度大于30度。

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侏罗纪南园组火山熔岩组成。

山脉走向以北东向为主,与构造线一致。

地形切割强烈,溪流发育。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计17座,东部有斜刀山,西部有鸡声峒、雪峰山、烧香岐、白玉塔、大佑山,南部有珠峰、锣钹顶、蓬仙岩、五马槽、白粉峡、乌石顶、下大山岬,北部有天台山。

这些山大都山势高峻,巍峨壮观。

二、构造侵蚀低山区:

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程200-500米,山坡坡度20-30度,偶有高于30度的,分布于中山区外围与丘陵区之间,形成次一级分水岭。

由花岗岩、变质岩及部分火山岩组成。

因岩性差异,受侵蚀程度不同,山体形态亦各不相同,有尖顶山,圆顶山。

沟谷多为“V”形峡谷。

受风化剥蚀作用,残坡积层普遍发育。

主要分布夏茂、富口乡的西部,高桥、西霞乡的东北部及湖源、大洛、南霞、郑湖乡的大部地域。

三、构造侵蚀丹霞地形:

海拔150-700米,切割深一般100-200米,由赤石群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砂岩及少量页岩组成。

分布面不大,出露于红层盆地中。

呈北东方向延伸,岩层倾角较缓10-20度。

由于岩石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作用,形成多形态孤峰陡壁,风景优美。

植被不发育,多为基岩裸露。

出露高砂、南霞两乡部分地区。

3.2.2政策、资源、外部配套条件

1、政策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强烈要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核心放在工业结构升级上,建材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本项目以建设为核心,以产业培育为重点,建成优质建材生产基地。

2、资源

县境四周为低山丘陵,东北部大明山海拔1760米,为北回归线上著名山脉,又为森林宝库,植物多达1400余种。

中部为武鸣盆地,海拔约200米。

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锰、铜、锌、铅、锑、钨、钼、金、煤等。

已开采的有金、锰、钨、煤。

盛产烤烟,所产烤烟叶大、香醇、色金黄。

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远销区内外。

城南有灵水,为全国第三大恒温淡水湖,旁多层石,泉水从江底涌出,冬温夏凉,是天然游泳池,已整修扩建,每年冬季全国游泳能手常集此进行冬训。

双桥乡伊岭村有伊岭岩,岩洞上下起伏,面积2.4万平方米,洞中游廊曲折,遍布形态各异的石乳、石笋、石柱和石幔,洞外依山筑有民族特色的亭台楼阁。

起凤山在城东北,平地突起两峰,如双凤腾空,山下溶洞中特产无目鱼。

县境西部还有著名的明秀园,建在河湾之滨,系广西现存最大的园林。

3、外部配套

(1)给排水

沙洋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交错,以沙溪河为主干河流,有3座供水厂,日供水量达5.5万吨以上,可以满足城区和各类企业用水。

排水排污实行雨、污水分流排放,雨水由区内雨水管汇集合就近排入河道;

城区生活污水和企业达标的污水经专用污水管道汇集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河道。

(2)供电

沙洋已建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座,总变电容量223.9兆伏安,其中:

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8座;

35千伏输电线路123.3公里;

110千伏输电线路33.1公里;

用电客户78000户,供电量5亿千瓦时以上。

(3)交通

沙洋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是闽中陆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境内205国道及304省道、福银高速公路北往北京、南到福州,三泉高速北往北京、南到厦门、泉州,长深高速公路北往长春、南到深圳,向莆高铁北往江西、南到莆田,还有在建的南三龙高速、沙厦高速等。

(4)通讯

沙洋是全国最早实现长途电话自动化的城区之一,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各主要城区和地区。

邮政枢纽已开展国内、国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

网络建设加强加快,重点做好天翼网络和基础网络的整体规划、结构优化和投资建设工作。

天翼基站建设:

在原联通移交的基站数量上,新建基站56个,改造原联通接入传输方式;

完成EVDO设备子配套光缆建设;

率先全区完成天翼网络BBU回退与EVDO的升级;

C网和EVDO覆盖高速公路、205国道及重要乡镇企业;

C网无线信号覆盖行政村以上区域。

宽带网络建设:

完成EPON项目、光进E家改造以及配套的光缆项目的建设申请、设计外堪、工程实施,解决虬江、凤岗以及夏茂、高桥、青纸和高砂等区域的宽带需求。

完成沙洋汇聚网设备、光缆建设项目申请、设计外堪、工程实施;

完成城区接入层的光缆建设;

商住宅、工业开发区的通信基础建设,通信网络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已基本形成了现代化的通信网络系统。

(5)其它设施

项目场地内拟建办公楼及生活用房,并配置相关的生产设备和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讯设施。

第四章砂石料市场分析

4.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砂石料作为主要建筑原材料之一,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尚无有效替代产品能取代其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砂石料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调查表明,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各地加大了县乡道路、乡村道路、村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全面推进各地区城乡建设。

随着各地区小城镇建设、道路交通及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及周边地区砂石料用量十分巨大,合法开采的砂石料在当地已严重供不应求,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4.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由于本项目力求打造成为大规模采石单位,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及人力基础。

项目产品主要面临当地私自开采砂石料的竞争,随着国土资源局及环保局等部门执法和监管力度日益加强,私自开采砂石料行为将受到有关部门的严格控制或禁止,对项目产品竞争将迅速减弱。

因此,项目产品在当地市场竞争中,具明显的优势。

4.3全国现有砂石矿产资源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多年砂石市场的发展,形成了稳定地共需平衡,根据调查,现在全国范围砂石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

表1企业量与盈利增幅

表2市场供需预测分析

表3沙石料开采与项目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表4沙石料开采与项目市场价格分析及预测

表5行业活力系数分析

根据以上图表分析可知,本项目在未来的发展是很有空间的,是很有活力的行业,是朝阳行业,除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外,还具有很大的经济收益空间,是非常适合现代建设快速发展的社会朝阳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开采方案

5.1.1采矿任务和规模

项目建成后,年产砂石料47万立方米,其中石料年产量40万立方米,砂料年产量7万立方米,基本满足本地区建设施工使用。

5.1.2采矿区规划和布局

项目矿区面积80亩。

采矿区范围:

沙洋境内。

5.1.3砂石质量标准

符合《建筑用砂》GB/Tl4684-2001及《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有关要求。

5.1.4禁采期

大风天气不得进行作业。

5.1.5采砂作业时间

为将噪声及水土流失等影响降至最低,采石作业时间选择在每日7:

00—20:

00进行,在国家及自治区相关规定中的禁采期不得进行开采。

5.2设备方案

项目所需设备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及技术需要进行选定,确保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及较高的性价比,优先选用国产先进设备。

表5-1:

设备明细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功率(kw)

1

日产挖掘机

3

2

柳工装载机

自缷车(大型)

5

给料机

1100×

4200

15

6

颚式破碎机

750×

1060

90

7

反击破

1315

200

8

振动筛

4YZX2460

18

9

洗砂机

2400×

6000

15

10

制砂机

1400×

1400

160

合计

38

5.3采石工艺流程

石料生产线的流程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