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66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 最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作用

开罗会议

1943.11

中美英

发表《开罗宣言》:

①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②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三国协同对日作战

德黑兰会议

1943.11~12

苏美英

①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关于战后合作的宣言。

②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三国协同对德作战

雅尔塔会议

1945.2

①关于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以及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结束欧战三个月后对日作战。

会后,美、英、苏在东西两线发动了强大攻势,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波茨坦会议

1945.7~8

①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精神。

②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苏、美、英共同对日作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③对会议的评价:

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在雅尔塔会议上,也表现了大国开始奉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强权政治。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特别是雅尔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奠定了基础。

(2)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①北非战事的结束:

a.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胜利,出现转折。

b.1943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②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a.1943年7月,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

b.意大利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③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开辟,德军处于东西夹击之中。

④德日法西斯国家的灭亡:

德国无条件投降:

a.1945年初,苏美英法军队攻入德国境内。

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b.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

c.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日本无条件投降:

a.1945年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发起进攻,并向日本逼近。

b.1944年,中共领导敌后战场发动局部反攻。

c.1945年8月,美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d.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围歼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

e.中共军队和抗日军队全面反攻。

f.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g.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二战结束。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

(1)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影响:

①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重点、难点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启迪

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启迪: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速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2.正确认识二战后盟国所召开的几次重大会议的背景和影响

(1)德黑兰会议:

①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性转变;

苏德战场,苏军取得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解放大部分被占国土;

英美盟军胜利结束北非战争;

意大利政府投降;

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取得绝对优势。

②影响:

初步解决了苏美英三国在重大问题上的一些矛盾和分歧,在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面前,各国暂时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成为战时的盟友;

进一步加强了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的团结协作;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胜利的进程,尤其是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既减轻了苏联的军事压力,又使德国两面受敌,加速了法西斯的崩溃。

(2)雅尔塔会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向德国逼近;

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并攻入德国。

积极因素:

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消极因素:

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

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英争霸的新格局。

(3)波茨坦会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德国法西斯溃灭;

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

有利于维护二战后欧洲与世界的和平;

有利于社会在和平环境中的发展;

体现了苏美英等大国对战后世界格局划分的要求;

反映了三国对欧洲和平安排的相互妥协与分歧斗争。

3.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

①1943年冬,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会晤,发表《开罗宣言》;

②同年冬,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③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

④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决定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⑤1945年夏,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议,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4.有关二战初期战争性质的不同分析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阶段(1939年9月~1941年6月22日)的战争性质,大致有两种看法:

其一,认为是帝国主义战争;

其二,认为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可以从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及战争初期的战况加以说明。

答:

第一种观点:

帝国主义战争。

理由:

帝国主义争夺霸权、殖民地的斗争,导致它们之间的矛盾尖锐、激化,这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苏德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逐渐形成,战争才逐步转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种观点: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征服、奴役、统治世界,对外侵略扩张,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随着战争的扩大,美、英放弃了绥靖政策,坚决反对法西斯的独裁与侵略,各国人民的斗争最终汇成统一战线,为战胜法西斯国家共同战斗。

能力·

思维·

渗透

能力提高

例:

《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

《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必须无条件实施;

杜鲁门在1950年1月5日声明:

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

1950年6月25日,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对日和约的签订。

”这些表明:

①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②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③美国历届政府的主张都和中美三个公报一致④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公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分析:

该题由1996年全国高考题改变而来,主要考查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所涉及到《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杜鲁门第一次声明来看,美国主张台湾是中国的组成部分。

但到杜鲁门第二次声明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试图控制台湾。

因此与中美公报不一致。

这样①④比较符合题意要求,本题答案为D。

点击思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统治者想到1943年法西斯主义可能解体而共产主义将取得胜利时都不免惊慌失措,在这方面丘吉尔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不安。

”──摘自英国《劳工月刊》

材料二:

在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曾描绘说: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然而在这三者当中惟有小毛驴能够认准归途。

材料三:

英国某大臣在1943年3月15日同罗斯福谈话说:

“我们最困难的问题是俄国,英国要单独对付俄国可能力量太弱。

材料四:

丘吉尔在致战时内阁一项秘密备忘录中曾写道:

“我相信,欧洲各国大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在欧洲会议的领导下组成统一阵线。

我主张建立欧洲合众国。

我希望欧洲会议可以有10余名会员,包括从前的各个大国,包括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法兰西人、西班牙人、波兰人、捷克人和土耳其人。

请回答:

①举例说明“1943年法西斯主义可能解体”。

材料一中“丘吉尔比其他任何人更加不安”表明他意识到了什么?

②材料二表露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态?

说明他意识到了什么?

③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材料二中“小毛驴能够认准归途”的含义是什么?

之所以如此,决定因素是什么?

④综合上述材料,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是如何设想的?

该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主要涉及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所存在的民族利益和社会意识的冲突问题,涉及到丘吉尔这一个历史人物的多重性格,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家丘吉尔的本质特征。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两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日益尖锐,以此认识来解决问题的设问,问题就能基本解决了。

答案提示:

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

德国法西斯军队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意大利投降,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

苏联愈战愈强,必定要彻底消灭法西斯,随后可能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出现革命运动。

②痛苦和激愤。

1943年年底反法西斯联盟内部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英国的变化,即苏联在决定战后世界命运中的作用加强,美国在同盟国的影响扩大,而英国的影响则下降了。

③含义:

建立英美同盟。

因素:

在20世纪,英美两国有共同的对手:

在欧洲有德国,在亚洲有日本,而在全世界范围则是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

④一方面在欧洲甚至全世界建立联邦国家,另一方面建立英美联盟以称霸世界。

学科渗透

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列岛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组成。

陆地国土面积仅37.7万平方千米。

日本依凭着自己经济发达,宣布拥有200海里的领海权,国土面积一下子扩大10倍以上,号称有4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它原本只是中国国土面积的1/30,这一下子它就是中国的1/3了;

日本果真成了亚洲的大国、世界的强国,它还想收回它的“北方四岛”,它时常把中国的赤尾屿、钓鱼岛划进它的版图,它注视着南中国海的波涛,它想台湾再来一个50年,它企望实现“大东亚共荣圈”;

它不想与美国再来一次“珍珠港事件”,而要的是《日美防卫指针》,以便密切注意“周边事态”的发生;

到时候,又演一次“九一八”,日本多神气!

①日本四周相望的国家有哪些?

它注重的“周边事态”目测点是什么?

②日本宣布有4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它扮演了哪些强国、大国角色插手世界事务?

它有这个资格吗?

为什么?

它又为什么能越出“资格”的范围呢?

③“北方四岛”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钓鱼岛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④日本关于台湾的前一个50年指的是什么?

现在的意图又是什么?

⑤我们能允许日本再次实现它的“大东亚共荣圈”吗?

我们的对策是什么?

⑥“二战”中,日本由于突袭美国的珍珠港而相战了几年?

今天为什么要握手《日美防卫指针》?

本题时间跨度大,从1895年一直延续到今天,历时一百多年;

信息范围广,考查的知识点相当多,有甲午中日战争、北方四岛问题、日本突袭珍珠港、《日美防卫指针》、周边事态法及日本企图恢复其政治大国地位的野心等,属于“大跨度,高概括,深分析”的题目。

同时,本题还考查日本的地理位置,旨在检验学生对历史和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通过对北方四岛、钓鱼岛问题、《日美防卫指针》、周边事态法等知识点的考查来提高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性,并且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找出防范日本的对策,不仅具有很大的思想教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答案:

①中国、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泰国、缅甸、印度。

其目测点是中国台湾。

②称霸亚洲、称霸世界。

插手“海湾战争”,派出自卫队扫雷,分摊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战费;

支持美国轰炸“南联盟”;

制造亚洲紧张局势。

二战后,经战后国际法庭审判:

日本只能拥有10万自卫队。

经济繁盛起来,政治上膨胀起来,企图恢复日本军国主义。

③二战后,苏联占领北方四岛。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战后美国占领日本同时占领我钓鱼岛,美军撤离日本时把钓鱼岛还给日本,该岛目前是中日“搁置”的问题。

④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向清逼签《马关条约》,占领我台湾50年,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现在意图与美国联手,阻挠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⑤不能。

a.呼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阻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b.亚洲人民必须紧急行动起来,反击日本的任何越轨行为。

C.呼吁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阻止极“右”势力的抬头。

d.各国人民必须努力发展经济。

重视高科技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对日本的侵略有所防备。

⑥五年。

美日两国为了称霸世界、称霸亚洲、遏制中国,所以狼狈为奸。

高考巡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

然而,历史并非如此。

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

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

“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________周年(1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

(10分)

(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

(3分)

该题是2002年上海高考题。

借助“9.11”事件,恐怖主义的危害,来反思二战前后主要大国英法美等国的国家人民联合起来,共同争取和平和发展。

第一问较为简单,第二问实际上是要回答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的表现、实质、危害。

第三问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大国共同反法西斯斗争的史实,从而论证江泽民讲话的正确性。

(1)50年。

(2)坐失良机:

英法在德国吞并奥地利问题上的不干涉政策;

慕尼黑阴谋;

英法苏三国谈判不了了之,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未对日本侵华实施制裁;

美英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等。

自食其果:

法国溃败;

不列颠大空袭;

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珠珠港。

(3)联盟形成:

英美声明援助苏联;

苏联同意《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苏美英三国协定;

《联合国家宣言》等。

联合反击:

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

中国战场大反攻;

苏联对日作战等。

自学阶梯评估

知识掌握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B.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B.民族解放战争

C.民族自己反击战   D.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3.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 )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波茨坦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

4.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述四次战役的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②诺曼底登陆③不列颠之战④中途岛海战( )

A.③④①②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

A.1945年9月,意大利投降      B.1945年5月,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C.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7.“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俾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不致卷土重来。

”这句话最初出处应为( )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雅尔塔会议决议 D.波茨坦会议决议

8.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联合军事行动有:

①西西里登陆②中途岛海战③不列颠之战④诺曼底登陆⑤阿拉曼战役( )

A.①②④  B.①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⑤

1.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 )

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  B.美军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

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       D.日军指挥失误

2.对1943年二战形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蒙哥马利率军赢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

C.北非战场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的主要原因是( )

A.它是欧洲最主要战场,抗击着德军绝大部分兵力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苏德战场面积最大,时间最长        D.德国在该战场遭到第一次重创

4.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和英美共同发表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B.英美对日侵华态度较之战前发生了根本改变

C.英三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相互支持D.英美为了中国的领土而对日作战

5.阅读下列材料

1951年哈里曼就罗斯福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意图向国会作证时说:

“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

那时苏联人就能轻而易举地以“公众要求”为口实,建立满洲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了。

罗斯福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行动……”(《美国第82届国会关于远东军事形势听证会》)

1945年2月,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

”经罗斯福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本。

其条件为:

对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以恢复。

(《国际条约集》)

苏联本身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其以武力协助中国达成在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决心,即在今后的和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家胜利成为可能和确定的目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

(《美国对外关系外交文件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美国要求苏联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一、三,美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成功?

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4)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评价美英等国的外交活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影响?

延伸拓展

1.下列关于二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成世界大战②德国法西斯实施“先西后东”的方针③北非战场最先出现转折④《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二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后到雅尔塔会议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

①盟军开辟了第二战场②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③盟军从东西两线攻入德国本土④美苏军队会师易北河(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主张: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

……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国要求单独占领日本    B.美国反对苏联的要求,以维护日本的领土完整

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D.美国企图称霸战场

4.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①曾以“中立”地位大发战争财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③美国参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④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日本史学界有人认为:

“1941年12月7日,对珍珠港的进攻上溯到1905年5月17日的对马海战日本对俄国的军事胜利。

……这些史实成为20世纪历史动力之一,反殖民主义的开端;

日本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忘记的。

”他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结合史实加以评论。

真题演练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

A.西西里岛登陆  B.诺曼底登陆  C.突尼斯歼灭战  D.阿拉曼战役

(2002年上海高考题)

2.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的国际文件,中日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995年上海高考题)

3.以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被法西斯军队完全占领过的是:

①阿拉曼②斯大林格勒③卢森堡④菲律宾(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00年春季高考题)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述四次战役的时间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②诺曼底战役③不列颠之战④阿拉曼战役( )

(1997年全国高考题)

5.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④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0年上海高考题)

6.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为:

①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②都宣布旨在维护世界和平③都是美英等国家提议组建的④都受到美英法等大国的操纵(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98年上海高考题)

7.1943年提出战后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即后来的联合国),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家是:

①美国②苏联③中国④英国⑤法国(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999年上海高考题)

8.“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

(1997年高考题)

9.最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而又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国际会议是:

①凡尔赛会议②华盛顿会议③开罗会议④德黑兰会议⑤雅尔塔会议⑥波茨坦会议⑦慕尼黑会议( )

A.①②⑦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②⑤

(2002年泰州试题)

10.把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作为主要内容的会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