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3741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A.0.8B.1C.1.4D.1.5

  5、路基应避免()。

  A.高堤深堑

  B.深堑

  C.高堤

A

  6、隧道断面面积应满足旅客()要求,衬砌、洞门结构、洞口仰坡、轨下基础应安全稳定,并具备良好的防排水系统。

  A.安全性

  B.稳定性

  C.舒适性

  7、桥梁墩台基础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满足()要求。

  A.抗冲击

  B.抗冲刷

  C.抗冲洗

  8、桥梁、涵洞应考虑()和灌溉等综合利用。

  A.排洪

  B.排水

  C.排污

  9、隧道内空气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设置(),瓦斯隧道还应设置必要的瓦斯监测设备。

  A.人工通风

  B.机械通风

  C.自然通风

  10、直线桥梁自线路中心至作业通道栏杆内侧的净距:

200km/h以上铁路无砟轨道桥面应不小于()m。

A.3.45B.3.75C.3.25

  11、直线桥梁自线路中心至作业通道栏杆内侧的净距:

200km/h及以下铁路应不小于()m。

  A.3B.3.1C.3.25

  12、桥长超过3km时,应每隔约()km(单侧约6km)在线路两侧交错设置1处可上下桥的紧急疏散通道,并设置防护门。

  A.3B.2C.2.5

  13、长度()km的隧道,应按相应规定设置紧急出口或避难所;

长度超过20km的隧道或隧道群,应设置紧急救援站。

  A.2~20B.3~20C.5~10

  14、新建300km/h及以上铁路、长度超过()km的隧道及隧道群地段,可采用无砟轨道。

  A.1B.2C.3

  15、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正线应采用()碎石道砟。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16、高铁道岔应铺设在直线上,正线道岔不得与()重叠。

  A.圆曲线

  B.竖曲线

  C.缓和曲线

  17、高铁车站正线及到发进路上的道岔宜采用(),道岔轨型应与正线和到发线的轨型相同。

  A.可动心轨道岔

  B.提速道岔

  C.普通道岔

  18、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

  A.最大行车速度

  B.设计行车速度

  C.实际行车速度

  19、正线与到发线连接应采用()号道岔。

两正线间的渡线应按功能需要选用18号及以上道岔。

  A.9B.12C.18

  20、道岔应保持良好状态,道岔各零部件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

道岔出现伤损或病害时,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或更换。

  A.整理B.修理

  C.整治

  21、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小于()m。

  A.200B.400C.800D.1000

C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22、铁路信号机应采用()信号机。

  A.臂板

  B.色灯

  C.高柱

  23、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及特种用途车(如试验车、发电车、轨道检查车、检衡车等)。

  A.货车

  B.棚车

  C.平车

  24、接触网短时(5min)最高工作电压为()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kV。

  A.27.5B.29C.30

  25、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mm。

  A.1500B.3000C.2000

  [多项选择题]

  26、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应综合配套,保证质量,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各子系统顶层协调统一,采用保证行车安全的技术设备,实现技术设备(),不断提高运输能力。

  A.标准化;

  B.系列化;

  C.模块化;

  D.智能化;

  E.信息化。

A,B,C,E

  27、铁路通信网是覆盖铁路的统一、完整的专用通信网,为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

  A.信号

  B.话音

  C.交换

  D.数据

  E.图像通信业务

B,D,E

  28、在通信、信号机房,设置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等状况进行统一监控。

  A.温度

  B.湿度

  C.门禁

  D.电源系统

  E.烟感

  F.水淹

A,B,C,D,E,F

  [判断题]

  29、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如下:

站内正线4500mm。

  ()

错[判断题]

  30、站内正线须保证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31、一旦发生灾害,积极组织抢修,尽快修复,争取不中断行车或减少中断行车时间。

  参考解析:

加强雨中和雨后的检查,严格执行降雨量和洪水水位警戒制度。

  对于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地点,应通知司机和运转车长注意运行,在危险处所派人看守,有条件时,可安装自动报警装置,防止发生灾害事故。

  一旦发生灾害,积极组织抢修,尽快修复,争取不中断行车或减少中断行车时间。

  设备修复后,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对水流量大、河床不稳定的桥梁,要设置必要的监测仪器,建立观测制度,掌握桥梁水文及河床变化情况,及时提出预案和整治措施。

  32、在需要进行防暑工作的调度室、行车人员值班室、较大车站的生产车间、作业人员间休室等重要生产房屋,应设有降温设备。

  33、安全线向车挡方向不应采用下坡道,其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100m。

  34、信号装置一般分为信号机和机车号两类。

信()

  35、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小于500m。

  ()。

  36、铁路信号机应采用高柱信号机。

  37、信号机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或其所属线路的中心线上空。

  38、车站根据业务性质、运量大小及技术作业的需要,设置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货物列车列尾装置)主机的维修、检测设备等。

  39、车辆应有识别的标记:

路徽、车型、车号、制造厂名及日期、定期修理的日期及处所、自重、载重、容积、换长等。

  40、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4m。

  41、铁路局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结合管内具体条件,制定普速铁路《站细》。

  42、单机挂车时,需挂列尾装置。

  43、列车司机在列车运行中,应做到列尾装置必须全程运转,严禁擅自关机。

  44、()及以上铁路应建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三网合一”的精密测量控制网。

A.160km/hB.200km/hC.250km/h

  [填空题]45《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高速铁路部分)适用于()及以上的铁路和()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

200km/h;

200km/h

  46、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

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200km/h<v≤250km/h线间最小距离(mm)为:

  ()A.5500mmB.5000mmC.4600mm

  47、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

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250km/h<v≤300km/h线间最小距离(mm)为:

  ()A.5000mmB.4800mmC.4600mm

  48、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

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300km/h<v≤350km/h线间最小距离(mm)为:

  49、站内正线的最小距离规定:

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v≤250km/h线间最小距离(mm)为:

  ()A.5000mmB.4800mmC.4600mm

  50、站内正线的最小距离规定:

  51、站内正线的最小距离规定:

  52、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的最小距离规定:

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线间最小距离(mm)为:

  ()A.5500mmB.5300mmC.5000mm

  53、安全线与其他线路的最小距离规定:

  54、对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不少于一次。

  A.每五年

  B.每三年C.每两年

  55、登乘机车、动车组列车或其他旅客列车尾部对线路全面检查,()不少于一次。

  A.每月

  B.每旬

  C.每周

  56、对接触网设备限界检查,()不少于一次;

对其他供电设备定期检查。

  A.每三年

  B.每五年

  C.每八年

  57、高速铁路最大曲线半径为()。

  A.30000mB.12000mC.10000m

  58、动车组走行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5‰。

  A.35‰B.30‰C.20‰

  59、当动车组走行线的最大坡度大于()时,宜铺设无砟轨道。

B[填空题]60高速铁路正线与到发线连接应采用()道岔。

两正线间的渡线应按功能需要选用()及以上道岔。

18号;

18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