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3862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9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力管道元件法兰质量保证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文件和记录控制

4

合同控制

5

设计控制

6

材料控制

7

工艺控制

8

理化检验控制

11

9

检验与试验控制

12

10

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

13

不合格品控制

14

质量改进与服务控制

15

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

16

法兰制造

17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

18

附录1组织行政机构图

附录2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职责分配表

附录3质量方针、目标

19

附录4质量目标分解图

20

附录5质保工程师和各专业责任师任命书

21

附录6质量保证体系各专业责任师组成示意图

22

附录7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一览表

23

附录8手册修改控制页

质量保证手册颁布令

本公司生产的压力管道元件是接受国家安全监督管理的特种产品。

为维护顾客利益,确保人民和国家集体财产安全,依据国务院2009年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及《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护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确定了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

现将编制的《质量保证手册》颁布实施。

为使《质量保证手册》正确贯彻实施和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现授权质量保证工程师,主持日常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技术管理,质量保证工程师在处理质量问题上有高于其他部门的权利。

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公司设立独立的“质量检验部”(简称:

质检部)授权产品检验责任师独立行使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检验和试验、鉴别把关和报告的职能。

《质量保证手册》是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

全体员工必须熟悉手册的有关规定并遵照执行,做到严肃法规、遵章守纪、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为生产国家放心、顾客满意的产品竭尽全力。

总经理(签字):

2015年8月31日

企业简介

XXXX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公司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区,是生产各种规格型号压力管道元件(锻制法兰)厂家,公司法定代表人:

XXX。

企业占地面积14000m²

建筑面积5560m²

共有员工30余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人,生产人员23人。

公司下设:

技术部、质检部、供销部、生产部。

主要生产设施有:

大型镗铣床、立车、压力机、车床、钻床、铣床、磨床、滚丝机、卷管机、剪板机、折弯机、热处理设施、热注塑机等若干台(套);

检测设施主要有:

万能试验机、硬度计、材料分析仪、分光光度计、冲击试验机、手动拉床、高压试验台、老化试验箱、分析天平等监视测量设施,能满足生产和检验(试验)的需要。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公司注重质量管理,并按TSGZ0004标准的规定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

1总则

1.1本手册依据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和企业产品、生产实际情况编写。

1.2本手册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法规,对外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也是鉴定评审机构对本公司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审的重要依据。

1.3本手册分“受控”本和“非受控”本,“受控”本在封面上盖“受控”印章,以示区别。

1.4本手册由质保工程师负责归口管理。

2手册的更改

2.1手册的修改、换页、改版,需经质保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2.2新版以版本次序(A、B、C……)与旧版本区别;

换页或章节内容部分修改时,质保工程师口头通知“受控”版本持有者,并做好修改记录。

2.3手册的修改,换页和改版,覆盖全部“受控”版本。

2.4在下列情况下,手册应考虑更改:

B)手册依据的安全技术规范有较大修改;

b)公司组织机构与质量职能分配有较大变动;

c)受理机构和鉴定评审机构提出要求;

d)实施中发现不符合有关要求或实际情况。

3手册的发放和回收

3.1手册定稿前,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会签;

3.2手册定稿后,经总经理批准发布,并宣布实施日期。

3.3手册的“受控”版本发放对象为公司级领导,职能科室、各专业

责任人员、车间、内审员和需要持有“受控”版本的人员及认证受理

机构。

“受控”版本发放时,需做登记,编分发号。

“非受控”版本可在投标时提供给顾客及需要持有“非受控”版本的机构或人员。

“非受控”版本发放时,也要登记。

3.4换页或改版时,应收回旧页和旧版本。

3.5“受控”版本持有者在调离岗位时,应将领取的编号手册交还质保工程师。

3.6“受控”版本持有者丢失手册,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引用法规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4.2劳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范》;

4.3TSGD2001—2006《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

4.4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4.5《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4.6《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1管理职责

1.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1.1制定了质量方针:

以人为本、以质量取胜、严格执行标准、确保设备安全性、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管理和采用先进技术,以优质产品赢得顾客满意。

质量目标:

法兰机加工一次检验合格率≥97%、顾客满意度≥8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已单独成文(见附录3),并经总经理批准发布。

1.1.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符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范围、特征、突出了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要求。

1.1.3质量方针体现了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指明了本公司的质量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

1.1.4对质量目标进行了量化和分解,落实到了相关部门和各专业控制责任人员,并规定由质保工程师负责,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的要求(见附录4《质量目标分解表》)。

1.2公司行政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根据许可项目特性和本公司的行政组织架构部门实际设置了:

技术部、质量检验部、生产部、供销部;

见(附录1《组织行政机构图》)。

各专业质量责任师职责见程序文件;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见(附录6《质量保证体系各专业责任师组成示意图》)。

1.3总经理和质量责任师的职责、权限

在质量保证体系中,总经理为安全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并任命了质保工程师和各专业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见附录5《质保工程师和各专业责任师任命书》),由《程序文件》规定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4管理评审

1.4.1总经理每年至少要主持一次管理评审会议,对公司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1.4.2如遇下列情况,由总经理决定增加评审的频次:

a)企业组织结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有重大变化时;

c)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d)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顾客对于质量安全有重大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e)体系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f)其他情况需要时。

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1质量保证手册

手册应当描述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术语和缩写(见第0.3章《质量保证手册说明》);

b)体系的适用范围:

生产各种材料和规格的锻制法兰;

c)质量方针和目标(见附录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及管理职责(见附录1《质量保证体系机构图》、附录2《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职责分配表》和附录6《质量保证体系各专业师组成示意图》);

e)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的要求进行了描述。

2.2程序文件(管理制度)

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应与质量方针相一致,满足安全技术法规和质量保证手册基本要素的要求,并且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程序文件(管理制度)是为完成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具有相对稳定性。

2.3作业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和质量记录

2.3.1作业文件作为程序文件的补充,是针对具体质量活动和操作进行描述和规定的详细作业文件。

包括操作规程、检验规程、工艺规程与工艺卡、质量控制点、相关标准和管理制度等。

2.3.2质量记录是程序文件有效实施的客观记录和证据,本公司为了确保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体系持续改进得到满意的信息,对质量记录的内容和格式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并按照《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2.4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能够有效控制产品的安全性能及质量符合要求,能够依据各质量控制系统要求,合理设置控制环节、控制点(见附录7),并包括

(1)控制内容、要求;

(2)过程中实际操作要求;

(3)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确认的规定。

3文件和记录控制

3.1文件控制

质保工程师负责文件和记录控制的质量控制。

文件控制的范围、程序和内容如下:

3.1.1受控文件的类别包括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外来文件、其他需要控制的文件等。

3.1.2文件控制的实施,应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

包括:

文件由责任师编制、质保工程师会签、总经理审批;

编号标识、及时发放签收、修改申请并审批、回收签字。

其中外来文件控制还应由主管责任师每周上网收集、或到书店购买、各使用岗位签字接收等规定。

3.1.3文件控制内容

a)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相关部门、人员及场所使用的受控文件为有效版本,每年内审时评审其适用性;

b)文件的保管在个责任师的档案袋中,保存在文件柜、抽屉里,有效期限4年,过期销毁需经过质保工程师批准。

3.2.记录控制

质量记录是一种特殊的质量文件。

控制范围和内容如下:

3.2.1质量记录控制范围:

法兰过程形成的记录的填写要清楚,不得涂改;

按照客户及合同每年收集;

归档在档案袋在各责任师处保管;

贮存期按照用途分为4年、7年等。

3.2.2质量记录控制内容

a)质量保证体系实施部门、人员及场所使用相关受控记录表格不得随意变更,如需要变更应由相应责任师签字确任,作为有效版本使用

b)记录的保管和保存期限符合程序文件要求。

4合同控制

供销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合同评审的质量控制。

4.1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

4.1.1供销部负责确定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期望,将顾客规定的订货要求,如合同草案、技术协议草案及合同标的与要约等填制在《口头、电话合同评审表》中,公司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应依据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如《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标准及技术条件(如《HG/T20592~20635-20009》、《NB/T47008、47009、47010-2010》等)对合同实施评审,并形成。

4.2根据合同的不同要求,确定用会议评审、会签评审等方式。

 

通过合同的评审应达到:

(1)确保理解产品要求;

(2)顾客没有以文件的形式提供要求的情况下,顾客要求在接受前得到确认;

(3)以前与现有产品要求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任务要求,要通过评审达到解决;

(4)本公司通过初步策划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措施,确保有能力满足顾客对产品使用,交付和各方 

面要求。

5设计控制

设计责任师负责产品的设计,确保其符合要求。

5.1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

5.1.1销售部根据用户的需求,按合同控制的要求进行合同评审,并将用户提供的参数及要求以书面形式传递给技术部。

5.1.2根据用户提供的规格型号、接管直径、锻件级别、材质、执行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按照客户规定的标准及技术要求设计,并由工艺责任师进行工艺审查,经审查合格给出图样,即转化为本公司的文件,并按规定管理发放到生产部用于指导生产。

5.2外来设计文件的修改

外桌设计文件的修改,应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修改的证明文件,并对改动部位作详细记录,同时须向原设计单位备案。

6材料控制

材料责任师负责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6.1对公司采购过程按附件JK/CX-06-2015的要求实施控制,以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6.2采购控制

(1)公司对采购产品控制范围包括:

a、法兰锻坯;

b、产品实现及服务过程的分包项目:

产品的无损检测、设备的大修。

(2)供方的评价和选择

a、供应部根据供方按本公司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提出采购产品的预选供方,并列出预选供方清单,组织相关部门评价和选择供方,经评定人员签署评审意见并签字,对评价合格的供方,由质保工程师批准后纳入《合格供方清单》。

b、对评价出的合格供方,由供应部给出《合格供方清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采购。

(3)供应部负责根据供方供货的产品质量状况对合格供方实施动态评价,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作为对供方重新评价的依据。

(5)对合格供方的评价和动态评价予以记录。

7工艺控制

为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及顾客要求,本章对工艺文件、工艺纪律及执行情况检查等控制环节做出了规定。

设计工艺责任师负责工艺的质量控制。

 7.1设计图样、用户提供的加工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a、设计图样、用户提供的加工图样的工艺性审查包括图样的有效性审查和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审查,由技术部负责按JK/CX07-2015《工艺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b、设计图样、用户提供的加工图样的有效性审查

图样有效性审查内容,主要是审查图样设计单位的资格,并有设计、审核、审核人员签字,同时审查压力管道元件的类别、制造和检验标准,无损检测标准及完整性,以保证施工图样符合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如图样存在与现行法规、标准及规范不符之部,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由技术部与原设计单位或顾客联系修改,并附有证明文件。

c、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审查

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审查应对产品结构、尺寸标准、工艺合理性和经济性等重点进行审查,及时解决和调整工艺性方面的问题,缩短生产技术准备周期,明确关键零部件加工所需关键设备及工艺装备。

d、图样审查由工艺责任人负责,必要时检验责任师、生产部长等责任人参加,对各分管的项目进行审查。

f、对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图样不得投入生产制造。

7.2工艺文件的更改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工艺更改;

a、工序的调整,工艺方法不当,工艺措施效果不好

b、材料代用,现有工艺不能满足加工或经济性要求。

工艺文件更改后至少进行一次工艺纪律检查。

8理化检验控制

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本章对理化检验做出规定,检验责任师负责产品理化检验。

8.1理化检验人员需持河北理化学会颁发的二级以上资格证书进行上岗作业。

8.2理化检验过程依据《NB/T47008-2010》、《NB/T47009-2010》、《NB/T47010-2010》进行判定。

8.3检测过程应建立检验档案,对档案及样品进行封存。

9检验与试验控制

检验与试验控制是质量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与试验控制,独立地实施产品质量鉴别、把关、报告的职能,依据法规、标准、图样、制造工艺监督检验产品质量,把好质量关。

维护国家和用户的利益及企业的信誉。

9.1公司采用如下方式对产品实施检验和试验

a、进货检验;

b、工序检验;

c、最终检验;

9.2根据本公司产品的特性,本公司对所有检验和试验过程不允许紧急放行。

9.3作好产品检验和试验记录,记录必须表明经授权负责产品放行的检验者。

9.4检验工艺文件编制和实施

a、质检部根据图样和制造工艺文件及有关标准的要求,编制各类检验工艺文件,并根据需要编制检验试验记录;

b、检验工艺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更改等按照JK/CX02-2015《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c、检验员按照检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填写检验记录,检验责任人对检验员的工作定期考核,以确保检验计划的有效实施。

9.5进货检验

a、原材料进货检验按照进货产品的检验工艺和JK/CX09-2015《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b、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标识,分别存放。

c、经检验不合格的按JK/CX11-20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d、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入库更不得发放使用。

9.6过程检验

a、过程检验按照图样、各种产品的检验工艺和JK/CX09-2015《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合格后及时填写检验记录,对材料标记进行确认。

b、未经检验和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转序。

c、对于经检验不合格品的产品应立即做好标识并隔离存放,并按JK/CX11-20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部理。

9.7最终检验

a、进货检验和过程均已合格后,按检验工艺对成品进行全项目的最终检验。

最终检验按照各种产品的检验工艺和JK/CX09-2015《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b、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填写检验记录,质检部将产品整套资料和产品质量证明书报送驻公司监检员审核确认出据“监检证书”,并在每个法兰圆柱面打钢印标记许可标志后,方可按规定办理入库手续。

c、当发现某项检验不合格时,按CX11-20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部理。

9.8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的控制按CX06-2015《材料和零部件控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9.9检验和试验记录

检验和试验记录和报告的控制,按JK/CX03-2015《记录控制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记录内容要清楚的表明通过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项目和负责合格产品放行的授权者,同时要记录产品是否合格的结论。

9.10检验和试验记录、报告以及质量证明书的存档和管理按照JK/CX09《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和JK/CX03《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10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

为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本章对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的管理、档案、状态等控制环节做出了规定。

10.1.1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a、生产设备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的发展需要,提出生产设备购置计划,经设备、计量责任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

b、设备的验收由设备责任人组织生产设备部及使用部门对采购的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确认其满足要求后,记录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并对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管理卡和设备档案,并在《生产设备台帐》上登记。

c、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由生产设备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记录部理结果。

d、所有固定资产设备必须由设备管理员统一编号入帐,建立档案。

设备档案包括合格证、维修情况等。

10.1.2生产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a、设备维护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具体按

JK/CX10《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关键设备、试验设备完好率必须达100%,一般设备完好率达85%以上。

b、生产设备部组织编写并发放设备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c、生产设备部对设备使用部门规定设备保养项目、频次,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以作为制定本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d、生产设备部对设备使用部门规定设备保养项目、频次,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以作为制定本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e、日常生产中车间无法排除的故障,报生产设备部组织检修,验收合格后。

方可再投入使用。

10.1.3生产设备的报废

a、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备,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单”报生产设备部,经设备、计量责任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报废。

b、报废设备应有明显标识。

10.2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

使公司检测系统部于受控状态,保证“量传”和“溯源"

准确且测量能力满足规定要求。

11不合格品控制

为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本章对不合格品的管理、处置、纠正措施等控制环节做出了规定。

检验责任师负责不合格品的质量控制工作。

.公司编制了JK/CX11-20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项)评审和部置的职责和权限做出了规定,由质检部组织实施。

11.1不合格项的控制

在接受许可证评审、监督检验或内部审核时,出现的不合格,由质检部负责按照JK/CX11-20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

11.2不合格品的控制

(1)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记录及隔离

a、由检验员严格按图样及技术要求和检验工艺的规定实施现场检验,正确判定产品的合格与否。

b、检验员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后,应立即对其实施标识,并填写相关记录。

监督责任部门做好隔离,防止不合格品与经检验己判定为合格的产品相混淆。

(2)不合格品的评审与部置

a、不合格品的评审和部置可按不合格品的种类、性质及严重程度,采取分级部置的方式,一般不合格品由检验责任人部置;

严重不合格品由检验责任人组织评审,相关责任人参加,质保工程师批准部置结论。

b、不合格品经评审后,可能有以下几种部置方法:

返工、报废等。

对经返工的不合格品应重新进行检验。

c、由于本公司产品的特殊性,不存在不合格品的降级使用问题。

d、不合格品处理单,由检验员根据记录编制,一般不合格由检验责任师审批,严重不合格由质保工程师审批,而后由检验员发至各有关部门。

(3)不合格发生部门要认真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予以解决,防止类似问题的再发生。

11.3不合格品(项)的记录、部理单由质检部负责按JK/CX11《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妥善保存归档。

11.4纠正措施控制

11.4.1纠正措施是消除己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以防止这些问题的再发生。

11.4.2纠正措施由质检部组织实施。

11.4.3纠正措施运作步骤:

a、收集不合格(包括顾客投诉)的信息,并进行评审

b、评价不合格对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分析和权衡风险、利益、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