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881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便有了近、远日点之分。

受引力大小不同,公转速度不同,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教学时应特别强调,近日点为1月初,即为北半球的冬季;

远日点为7月初,即为北半球的夏季。

启发思考问题:

地球上不同纬度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是否取决于近日点或远日点距离的变化。

既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又为后面讲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埋下伏笔。

黄赤交角的影响、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关键所在。

教学时可先借助地球仪演示黄赤交角,然后借助自制的简易教具(如三条平行光线支架)演示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情况,以此总结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演示后,指导学生读图1—3—3“黄赤交角”和图1—3—4“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把握基本规律。

教学时可对太阳直射点的含义加以解释,即日地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还可借助地球仪演示加以说明。

在图1—3—3“黄赤交角”上,指导学生分析说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南北界限所在的纬度是由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的,并读图1—3—4“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的情况,总结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并指出回归运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有关图示制成课件,教学效果会更好。

活动建议:

该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的理解。

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并加以总结。

春秋二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夏至日位于北回归线上,冬至日位于南回归线上。

元旦位于冬至日过后北移不远的位置。

这也是对上一知识点的总结。

在教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首先讲清楚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然后在掌握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绘图讲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回归到教材设置的“阳光花园”太阳光线年变化的问题情境上,用该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即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也不断发生变化。

在此可补充以下两点内容:

1.地平面的画法。

过地球表面某点做与地球相切的平面,即为地平面,不同地区地平面方向各不相同。

2.太阳高度多指太阳在地平圈以上的高度。

若某地为直射点的位置,正午太阳高度为90°

,此刻太阳光线与该地地平面相垂直;

某地离直射点越远,太阳光线与该地地平面的夹角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最后还可以联系学校所在地,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可指导学生用投影仪的平行光线和地球仪演示昼夜半球,明确晨昏线、昼弧、夜弧的含义,弄清昼弧、夜弧长短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然后进一步演示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晨昏线所在平面与经线圈所在平面夹角的变化情况,从而总结出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极昼极夜现象的出现及其范围变化的过程。

演示观察后,指导学生读图1—3—8“昼弧和夜弧”和图1—3—9“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图进行分析,使问题形象化。

可指导学生动手绘出夏至日(或春、秋分日)太阳光照图,说出图中晨昏线的特点,并说出不同节气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状况。

补充说明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总是过地心并垂直于太阳光线。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随着地球的自转,如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此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详见教学资料)。

联系当地,按照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的思路,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可引导学生分析根据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来判断该地所在的半球和纬度。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且越向北昼越长,极昼现象从北极点附近扩展到北极圈,范围达到最大。

南半球情况相反。

由此判断出:

C位于南半球,因为夏至日C地昼短夜长。

四地从南向北顺序排列为CBDA。

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随时间的变化。

教学中可在简要回顾前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地球自转平面(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之间存在23°

26′的夹角即黄赤交角,并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指向不变,从而产生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回归运动,进而产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和纬度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的更替。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知识窗“四季的划分”,了解天文四季的含义,以及我国与欧美国家四季划分方法的异同。

我国的四季划分以太阳高度和昼长数值大小为标准,而欧美四季划分更接近实际气候的变化,比我国四季要分别迟一个半月左右。

从总体上看,不论是我国还是欧美国家的四季划分,都不能同实际气候很好地对应。

活动建议

活动1:

该活动的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演示,总结地球公转的特点和意义,说出四季更替的成因。

活动2:

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总结:

一是五带的界线和名称;

二是各热量带阳光直射和极昼极夜的情况,并以此说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变化的原因。

●问题探究

P14第三节引题参考提示。

赵亮父母去看房时,正值6月,此时为北半球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段,太阳光没有被前排楼房遮挡,因此小院内阳光充足;

而人住时为1月,此时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低的时段,由于两栋楼房的楼间距较小,因此赵亮家所购房子的小院就处于前排楼房的影子区域,阳光被前排房子挡住了。

P16活动参考提示。

1.略。

2.元旦,阳历1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赤道方向(北)移动。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往返移动于赤道一北回归线一赤道一南回归线一赤道。

P18活动参考提示。

1.春分日和秋分日四地昼夜等长。

2.据图,四地中C地位于南半球。

因为此时正值北半球夏至日,C地夜长昼短。

3.C、B、D、A

P19活动参考提示。

2.五带的划分,主要依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太阳直射的区域,所获得太阳辐射多,为热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所获得太阳辐射少,为寒带;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区域,所获得太阳辐射介于热带与寒带之间,为温带。

●教学资料

黄赤交角

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呈66°

34′的倾斜。

这个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相仿,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

26′),即赤道面(通过赤道与地轴垂直的平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

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天赤道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与秋分点,合称二分点。

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在北半球上分别称为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形成的根本原因。

开普勒三定律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哥白尼日心说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大量行星运动资料,总结发现了行星运动三条定律,定量地阐明了行星运动的真实轨道的几何形状和运动规律。

实际中,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周期彗星以及规则卫星也都是遵照开普勒三大定律运行。

因此,开普勒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第一定律:

行星绕日公转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

行星向径(太阳与行星中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行星的轨道速度是随其距日远近而变化的。

行星离日近时,公转速度大,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大;

行星离日远时,公转速度小,在远日点附近运行速度最小。

其原因是由面积定律所决定。

右上图所示,行星在近日点附近时,单位时间所运行的弧段长,故速度快;

而在远日点附近时,单位时间所运行的弧段短,故速度慢。

第三定律:

行星绕日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与日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开普勒第二定律实质上是动量矩守恒定律。

即行星在近日点运行地快些,才不被太阳拉过去;

行星在远日点运行地慢些,才不脱离太阳引力而跑掉。

地球公转的速度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因季节而变化。

由于日地距离的变化,造成太阳对于地球的引力的变化:

地球离太阳近时,它受太阳的引力就大,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大;

地球远离太阳时,速度就变小。

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公转轨道的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

因此,自1月初到7月初,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远,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自7月初到次年1月初,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公转速度渐次变快。

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线速度30.3km/s,角速度61′10″/日);

当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线速度29.3km/s,角速度57′10″/日)。

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为29.78km/s,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59′,只有地球向径单位扫过的面积速度始终不变。

话说闰年

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

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

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

闰年的计算方法:

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4整除,即为闰年;

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为平年;

能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

如2000年是闰年,而1900年不是。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

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

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

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

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

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昼夜长短概说

在太阳照射下,地球被分为昼夜两个半球:

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晨昏线经过的各地,正经历着一天中的清晨和黄昏。

那里见到的太阳,正好位于东方或西方的地平线上。

地球不仅在空间有昼夜半球之分,而且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两半球在时间上不断地相互交替,使得各个地点时而位于昼半球,因而经历着白昼;

时而位于夜半球,因而经历着黑夜,形成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约为24小时,即通常所说的一日,叫做一个太阳日。

昼夜的长短,视晨昏线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

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

位于夜半球的叫夜弧。

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

弧长15°

,折合时间1小时。

各地的昼夜长短,因晨昏圈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当太阳直射点落在赤道时,晨昏圈通过两极,等分所有纬线,各地昼夜等长。

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圈与南北极圈相切。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而夜最短;

南半球则相反。

北半球的昼长和南半球的夜长,都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北极圈内纬线全线是昼弧,昼长达24小时,形成极昼。

南极圈内则出现极夜现象。

当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分布情况与夏至日相反。

赤道是唯一保持昼夜等长的地方。

由于赤道和晨昏圈都是地球的大圆,两者相交时互相平分,昼弧夜弧始终等长,因此昼夜长短保持不变。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因季节变化而变化,因纬度而不同。

但全球各纬度存在一些共同情况:

二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二至日时,昼夜长短极端,或昼最长、夜最短,或昼最短而夜最长。

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以二分二至日为界。

二分日发生昼长夜短与昼短夜长的交替、极昼和极夜地带、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地区发生南北倒转,并由昼夜平分开始趋向极端。

二至日发生昼减夜增和昼增夜减的交替。

昼夜长短极值出现的时间,南北两半球相反。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候,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地区发生极昼时,南极地区则是极夜。

在南北极圈内,都有极昼和极夜。

它们的范围大小,随太阳赤纬而变化。

自春分到夏至,北极地区的极昼和南极地区的极夜,都从极点扩大到极圈;

自夏至到秋分,则从极圈缩小到极点。

冬半年的情形则相反。

晨昏线(圈)的特征、利用和画法

1.晨昏线(圈)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的平均位置通过南北两极。

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的同时,晨昏线也摆动于南北两极的两侧各23°

26′。

其特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晨昏圈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必须通过地心。

2.利用晨昏线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某地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状况。

晨昏线经过极点,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春分或秋分);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太阳的直射点在回归线上(夏至或冬至)。

晨昏线将其所经过的纬线圈分为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

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黑夜长。

晨昏圈分为晨线和昏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状态;

反之则为昏线,处于日落状态。

3.晨昏线的画法。

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

然后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意斜线不与经线或纬线平行)。

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面获得太阳热能的多少。

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同样的太阳光束照射在较小的地面上,并且这时太阳光透过大气的路程较短,被大气吸收和散射程度较小,所以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较多。

对于一个地点来说,太阳位于天顶(并非所有的纬度都能达到)的时候,它的高度最大;

太阳出没的时候,其高度为0°

从全球范围来讲,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

从这里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作同心圆分布;

到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在一日内,太阳以不同的高度照射地面。

从早晨日出到傍晚日落,太阳高度先是由小变大,然后由大变小;

正午时刻,太阳中天,这时它升得最高,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因纬度而不同。

概括地说,太阳直射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H=90°

,由此向南北纬度递减。

两地的纬度差,就是它们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一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H=90°

一│φ一δ│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

δ为直射点的纬度(任何一天的δ可以在天文历上查到),φ和δ均为:

北纬取正值,南纬取负值。

以二分二至日北京(39°

54′N)为例:

春、秋分日H=90°

一│39°

54′一0°

│=50°

06′

(太阳直射赤道,δ=0°

夏至日H=90°

54′一23°

26′│=73°

3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δ=23°

26′)

冬至日H=90°

54′+23°

26′│=26°

40′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δ=-23°

如果某地正午太阳高度H小于0°

,说明该地处于极夜,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两极地区。

五带的划分

地球表面五带是根据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划分的。

首先,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有其纬度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划分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纬度界线是南、北回归线,它们是热带和南北温带的天文界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在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回归线之外的地带没有太阳直射。

其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有其纬度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有无极昼和极夜。

划分有无极昼(夜)的纬度界线就是南、北极圈。

南、北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天文界线。

从赤道到南北极圈地带,没有极昼(夜)现象;

在南北极圈上,每年各有一次极昼和极夜。

从南北极圈分别到南北极,夏季有极昼,冬季有极夜。

有了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这四条纬线作为天文地带的界线,全球就分成五个纬度带:

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热带是跨赤道的唯一有太阳直射的纬度带;

南、北寒带是南、北半球各自唯一的有极昼和极夜的纬度带;

南、北温带则是南、北半球从热带到南、北寒带的过渡地带,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和极夜。

热带虽跨赤道南北,但不分南、北热带。

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具有共同的天文特征。

但出现这种天文特征的时间相反,例如,当北温带昼长夜短、北寒带出现极昼的时候,南温带则是昼短夜长、南寒带出现极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