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17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台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架子工

机修工

电焊工

机械司机

测量工

合计

人数

10

60

50

5

30

40

20

285

b、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型号规格

国别产地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原投标数量(台)

现计划数量(台)

预计进场时间

1

水泥混凝土拌合站

HZS60

中国南京

60m3/h

2

90m3/h/1座

2011.9

砼运输罐车

JC6Q

6m3

6

7

3

砼输送泵

HBC60

4

发电机组

120kw

汽车吊

QY20

中联

20T

 

电焊机

BL-500

12

数控钢筋弯曲机

LHB-2

25KW

8

数控钢筋弯箍机

GF20

2.2KW

9

钢筋滚焊机

LH2500

35KW

钢筋切断机

LHS-100

11

钢筋调直机

GW50

4KW

配电箱

中国江西

13

插入式振捣器

ZN50

1.5KW

24

四、主要施工方案

我标段桥台有两种形式:

重力式桥台,桩肋板式桥台。

后者的施工同桥墩的施工,即肋板式桥台的肋板施工与墩柱施工相同,其台帽施工与墩帽施工相同。

其施工工艺参墩柱及系梁施工方案和墩帽施工方案,下面只介绍重力式桥台的施工,桩肋板式桥台的施工这里就不在介绍了。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a、收集工程相关技术资料,包括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测量基准点资料、所有施工记录报表、备齐工程相关技术规范、施工规程、验收标准以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b、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

由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理解、领会设计意图。

c、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阐明本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项目组织和工程进度、机械配置、劳动力计划以及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环境卫生施工的保证措施等。

力求针对本项工程施工的特点和难点,做到切合现场实际、提高预见性和可行性建议,报监理业主审批,并严格执行。

d、技术交底:

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逐级进行技术交底,阐明具体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做到人人对工程整体心中有数,掌握对本岗位的工艺方法、质量要求和技术要点。

(2)材料采购及送检

a、本项目工程所用材料主要包括:

砼、钢筋、水泥等。

材料将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分批次提前采购进场,并始终保持3~5天的材料预存量。

进场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均要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b、在上述材料采购之前,项目部先向监理工程师申报,以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附材料的样品及材质和使用的有关说明,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采用任何替代材料。

c、材料进场后,按规定要求进行现场有见证取检验,试样按要求送专门的质检单位或指定试验单位检验,试样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材料才用于现场施工。

d、砼进场后,现场进行坍落度测试,达到设计要求才能进行浇筑施工。

(3)施工机械设备配套

a、所有进入现场用于本项目工程的施工机械,做到类型适用配套,运行状况良好,技术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工作质量令人满意。

b、项目部按本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提前做好备用施工机械进场、易损配件购置计划。

所有机械设备提前进场,做好施工前的安装、调试工作。

c、施工机械进场前,按要求填写《设备进场申报表》向监理工程师报审,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即时安排就位。

d、施工机械进场后,由项目安全管理部门、项目部共同进行机械设备安装、试运转验收,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验收合格后投入施工。

e、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进行维护。

(4)工程测量放点

a、开工前,接收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书面资料和数据,并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校测其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b、根据业主移交的坐标控制点、水准点设立施工基线、基线控制网,测点设置在不受干扰、牢固可靠、视野好的地方。

并用水泥砂浆浇筑,用红漆标注、编号。

c、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均应检验与校正,平面测量量距允许误差:

小于200m时为±

1/5000,200~500m时为±

1/10000,500~1000m时为±

1/2000。

水准测量,允许闭合差为±

12√Lmm(L为水准长度,以km计),采用不低于S3级水平仪进行一组往返测回。

测量内业、外业工作都要做校核、复测。

d、导线或三角网测量采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侧距和测角,其精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方向角闭合差不超过±

40√n秒(n为测站数)。

e、高程测量采用不低于S3级水平仪进行一组往返测回,基一站视线长度不应超过100m,其水准测量允许闭合差不超过±

12√Lmm(L为水准长度,以km计)。

f、采用辅助施工基线边界控制点和水准点复测工程范围原地面标高,并进行施工放样,准确测量桩的位置后,以长30cm的铁质尖桩锤入土层作为标记,尖桩出露地面一般为5~10cm,并撒白灰作好标记,桩点位置、标高记录在册,将控制轴线点引至安全位置予以保护,以便复轴线及检查使用。

g、所有测量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全部测量资料和成果经自审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查验,批准后使用。

h、所有测量的原始记录及内业资料由专门测量工程师负责管理,系统保存完整,归入竣工资料中。

2、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1)定位放样

根据地质情况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定出放坡率,放出边桩,再按照基础尺寸、深度确定基坑开挖尺寸,为便于立模,一般每边加宽0.5m~0.8m。

(2)基坑开挖

明挖扩大基础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基坑开挖形式采取斜坡式。

开挖时控制边坡坡度,保持边坡稳定。

根据地质水文条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基坑顶做成2%反坡,并疏通排水渠道,疏导水流,防止雨水或其它地表水汇集浸入基坑。

坑顶缘动载或较大静载距坑顶1.0m以外,防止塌壁。

基坑预留20~30cm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原基,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清排水。

基坑开挖至距基底设计标高1.0~1.5m时,按照设计地质资料核实基底地质岩性,如基底岩性与设计不符时,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提出处理意见。

在处理方法确定后再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因直接挖至设计标高后,因地质情况不符,等待处理意见过程中长时间晾槽而导致施工因素造成的水浸或地质风化。

合格的基坑基底,在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批准后,迅速进行基础圬工施工,避免晾槽。

a、基坑开挖施工措施

(1)坑顶四周距坑缘适当位置处设截水沟、防止雨水侵入。

(2)根据地质、气候条件确定坑顶动载位置,根据需要加宽护道、加强支护,动载距坑缘间至少备有1m宽的护道。

(3)基坑弃碴弃于指定用地范围内,并弃于百年水位线以上,弃碴脚按设计进行防护。

用于回填的弃土堆至坑缘距离不小于基坑深度。

(4)开挖后及时进行灌注基础施工,避免基底长期暴露。

基底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b、基坑支护和排水

基坑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制定可行性防水措施,备足抽水设备,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基坑排水采用汇水井法,开挖中不停止抽水,抽水能力为渗水量的1.5~2倍,排出的水要防止回流、回渗。

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的含水土壤,放坡开挖无法保持边坡稳定,受地形条件制约无法放坡开挖时,制定可行性支护方案。

加强坑壁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c、地基检验

基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基底承载力、基底稳定性、基坑侧壁和基底是否有隐蔽性溶洞、暗河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基底处理。

(3)模板加工及安装

按照基础尺寸,放出模板边线。

基础模板采用全新大块组合钢模板施工,以增强整体刚度,减少接缝数量,并可节省连接、支撑等配件的使用量。

根据基础几何尺寸进行拼装,采用钢管脚手架及对拉螺栓等连接构件进行加固。

模板结构及各部位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及模板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4)混凝土浇筑

a、基坑开挖后,及时浇注混凝土,避免基坑长期暴露。

在基础施工前,先对基底进行处理,基底为粘性土时,在基底设计标高下,夯填一层10~15cm碎石层。

基底面为岩石时,浇筑前洒水润湿,铺一层厚2~3cm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b、基础混凝土施工由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采用溜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振捣器振捣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

混凝土浇筑完后,经养护、拆模、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后,如质量上没有问题,及时回填。

c、混凝土浇注完毕,及时安插接茬钢筋。

接茬钢筋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埋设,一般设置不小于Φ16的预埋钢筋。

混凝土终凝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洒水养护。

(5)基坑回填

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成并达到强度后,按设计进行分层夯实回填土施工。

回填土质及密实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3、台身、台帽及耳背墙施工

(1)脚手架施工

台身施工的脚手架均采用双排脚手架。

A、选用材料

脚手架搭设选用Ф48×

3.5规格无缝钢管,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连接。

用于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以4—6.5m为好。

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

a、钢管:

采用Ф48×

3.5焊管,材质Q235-A级,长度不超过6500mm(最大质量≤25kg)。

新钢管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资料齐全,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并涂刷防锈漆。

b、扣件:

新扣件的生产许可证、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资料应齐全。

旧扣件应检查其外观,对有裂缝、变形的禁止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c、脚手板

在使用人员密集、使用周期较长的部位,脚手板采用木板。

木板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宽度≥200mm,厚度≥50mm,两端用10~14号镀锌钢丝捆紧。

禁止使用腐朽的木板。

B、构造要求

立杆纵距1.5m,横距1.0m,大横杆步距1.8m,里立杆距结构边距离为35cm,以保证一定的操作活动空间。

上、下两根大横杆之间设一道护身栏杆。

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

扫地杆通长设置在距外架底部20cm处。

h

h

≥500≤2000

≤20012<

1000

lala≤200

(注:

1-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

la-跨距;

h-步距)

脚手架纵横扫地杆构造

a、立杆接长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b、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横向水平杆下部,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其长度≥3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可对接也可搭接。

对接时:

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500;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1/3倍跨。

搭接时:

搭接长度≥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100mm。

1≥500

≤La/3

2

3

LaLa

1-立杆;

2-纵向水平杆;

3-横向水平杆)

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c、横向水平杆

主节点处(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150mm。

在每跨跨中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以便支承脚手板。

对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悬挑长度距装修面≤100mm,最大不超过400mm。

d、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或竹串片脚手板。

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脚手板的铺设可对接平铺,亦可搭接铺设,具体要求见下图:

130~150≥100

≤300≥200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图

e、剪刀撑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º

45º

50º

60º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剪刀撑的宽度≥6m,且≥4跨,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见下表。

双排架的剪刀撑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和设置一道,并由底至顶边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15m。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

e、作业层的栏杆和挡脚板设置

1

21200

3

≥180

4

1-上栏杆;

2-中栏杆;

3-挡脚板;

4-外立杆)

栏杆与挡脚板构造

C、脚手架施工技术要求

a、搭设顺序

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三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方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立挂安全网

b、拆除顺序

安全网—→护身栏杆—→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纵向支撑

c、台顶部作业层平台脚手板铺设

施工时,作业层脚手板沿纵向满铺,做到严密、牢固、铺稳、铺实、铺平,不得有50mm以上间隙。

严禁留长度为150mm的探头板。

搭接铺设的脚手板,要求两块脚手板端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400mm,接头处必须在小横杆上。

d、支撑体系

i、纵向支撑:

为了增强脚手架的纵向稳定性和整体性,在脚手架纵向传力结构的外侧隔一定距离沿高度由下而上连续设置纵向剪刀撑。

在其两端和转角处设置剪刀撑宽度取3—5倍立杆纵距,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0—600范围内,最大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0mm。

ii、横向支撑:

每片脚手架在其两端设置横向支撑,并于中间每隔6个间距加设一道横向支撑。

iii、水平支撑:

没有铺板的水平桁架在二榀横向承力结构之间设置一根小横杆,其间距不宜大于1m。

必要时呈“之”字形连续布置。

e、地基处理

脚手架地基落在回填土上。

回填土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夯填,分层厚度≤300mm,回填土的密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搭设前应将场地平整,将回填土整平,并距外侧立杆500mm设置浅排水沟。

(2)钢筋制作及安装

A、钢筋加工

a、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钢筋工长应熟悉图纸进行钢筋抽样,抽样完毕后,方可交付钢筋工下料。

b、在钢筋下料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

而且质量员应不定期抽查后台下料长度与钢筋工长料单长度比较,误差大于规范要求的应重新制作。

c、钢筋在下料时,钢筋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下料,而且钢筋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d、成品堆放应标明所用部位、长度、规格。

B、钢筋绑扎

a、进行钢筋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

b、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在底部和钢筋外侧垫齐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不露筋。

c、绑扎钢筋时应满绑,不得缺扣或漏绑。

C、质量要求

a、高度重视半成品加工质量,下料前必须调直钢筋。

下料尺寸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严格审查后执行。

钢筋制作一律在工地加工房内使用机械加工弯制成半成品使用。

保证弯曲角度和平直部分长度。

加工好后应按照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交待工人取用时不得错拿错放,以保证成型骨架准确。

b、钢筋骨架绑扎注意绑扎方法,宜采用十字扣绑扎法,不得采用顺扣,防止钢筋变形。

D、成品保护

a、成品钢筋应垫平堆放,且应分规格和品种堆放。

b、钢筋堆放时,要保持钢筋表面洁净。

c、避免踩蹋已绑扎好的钢筋。

(3)模板的制作及安装

A、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

本工程模板设计及加工质量的标准按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实施。

混凝土外观要求应达到:

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的汽泡。

模板设计及加工应满足:

接缝严密、不漏浆、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模板构造简单,支装方便、在实施过程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在满足模板施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施工效率等成本因素。

根据本工程特点,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模板综合选型如下:

组合钢模板、φ48×

3.5钢管、φ12及φ14对穿螺栓。

B、模板检查与组拼

a、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要求具有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满足结构尺寸要求,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无平面翘曲等。

对不符合标准的模板进行整形、磨光。

b、模板锈蚀或表面粗糙直接影响到砼的外观,施工前应进行除锈处理。

c、安装前应有详细的模板施工工艺方案,进行拼模设计、编号。

d、根据拼模方案进行模板的组拼,不得随意更换。

C、模板安装与固定

a、模板加工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b、模板安装要满足要求,加固牢固可靠。

模板安装完成后,专业木工要进入模板内部检查模板间的拼缝是否满足要求,不允许错台和缝隙宽度超标;

c、台身模板以16t吊车分节吊装拼接,将模板连接成为一整体。

为保证模板的整体性、刚度和稳定性,外模拼接处面板及背肋(或桁架)全部采用φ32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为保证桥台内模的稳定性,在中腹板每60cm加设一根φ20支撑钢筋(两端头套塑料垫块)进行加固。

d、模板间的止水胶带粘贴位置应约低于面板1~2mm,连续不断,模板连接紧密后,密实且与面板相平,保证拼缝面平且不漏浆。

e、模板在安装前,先用水对面板进行擦洗干净,表面风干以后,采用滚筒或刷子对面板涂抹脱模剂,脱模剂要均匀。

如果刷脱模剂后遇到下雨天气,采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及时进行遮盖;

下雨中面板未干严禁刷脱模剂;

面板涂抹脱模剂后,要及时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覆盖,防止灰尘污染;

f、模板底口采用预埋件进行平面位置固定,防止浇注砼时移位;

g、模板拼装完成后,采用斜撑与上部拉筋进行固定;

h、模板如果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利用砂浆带进行找平,模板底口采用木板进行垫平垫实;

i、模板加固且经测量符合后,经模板工对加固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理复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砼浇注施工;

j、模板检查完成后,对模板底口四周的缝隙进行封堵,先贴海绵条进行堵缝,然后在外用砂浆进行细堵,保证底口不漏浆;

k、砼浇注过程中,派2个专业模板工值班,时刻观察模板变化情况且进行处理;

D、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a、模板—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b、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

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拨出或不拨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c、为防止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在模板就位前,模板底口需贴海绵条。

d、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e、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重复使用的模板、支架、拱架应经常检查、维修。

f、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E、模板拆除与保养

a、模板装转运过程中不得有尖锐的构件压在面板上或刮到面板上,以免模板面板损坏;

b、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不得接触到模板板面振捣,泵管等移动时也不能撞击到面板上,以防面板被破坏;

c、砼浇筑完成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模板外侧残余混凝土清除,并清洁面板刷上脱模剂;

d、模板拆除后及时对模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需及时修补,以免影响后续混凝土浇筑质量;

e、拆模和安装模板需安排同样一批人员控制,以便于对模板保护;

f、拆模或装运时,模板起吊要均匀平衡受力;

g、模板存放要整齐、平整、垫实,避免在其上堆积重材料;

h、模板按每套编号对应使用,两套间不能调换安装,即模板要对号入座。

A、混凝土的拌制

a、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