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200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部培养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依法办事原则;

归口归类培养、统一调配使用原则;

紧缺干部优先培养、重点干部重点培养原则。

二、总体目标

按照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梯次化,知识结构合理化,气质类型互补化,非党、妇女和少数民族、优秀年轻领导干部配备比例化的要求,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县科级领导干部队伍进一步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力争达到向上输送一批、本县使用一批、培养储备一批的总目标,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进出有序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

非党领导干部培养:

到2012年,乡镇政府班子中至少配备1名非党领导干部,在三分之一以上的县级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非党领导干部。

全县配备5名左右非党正科领导干部。

妇女领导干部培养:

到2012年,乡镇党政班子中至少各配备1名妇女领导干部,在三分之一以上的县级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妇女领导干部。

全县配备10名左右妇女正科领导干部,加大妇女干部担任乡镇和部门正职的培养选拔力度。

优秀年轻领导干部培养:

到2012年,乡镇党政班子中配备1名以上30岁以下领导干部,在三分之二的县级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30岁以下领导干部。

注重培养30岁以下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形成乡科级领导班子以3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格局。

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培养:

到2012年,全县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数量与全县少数民族干部人数占全县干部总数的比例相适应。

按要求配备民族乡及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领导干部。

其它结构比例:

到2012年,全县90%的科级领导干部学历达大专以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5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学历;

乡镇及县级专业技术部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业技术型或经济管理型领导干部。

后备干部培养:

按照正科1∶2,副科1∶1的比例要求,采取民主推荐,考察考核,选优劣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方式,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正副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实现科级领导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是把干部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州党委的要求,干部培养要坚持一手抓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

以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切实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二是加大干部教育培训规模。

按照“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要求,每年举办一期50人左右,每期5天左右的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使全县科级干部在五年内受到一次以上集中培训;

每两年举办一期50人左右,每期3天左右的后备干部培训班。

三是抓好培训阵地建设。

积极发挥县委干教委的协调和指导作用,进一步深化县乡党校教育培训改革,不断完善县乡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

鼓励科级干部采取自学、函授、脱产等方式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培训。

认真落实今后由县委统一安排参加第二学历脱产学习的干部学习期间保留原职级待遇,毕业后县委根据需要安排工作的规定,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干部素质。

四是加强对干部学习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

精心组织并完成每年上级各种调训任务,做好参训人员工作,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如上级统一组织的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班、公务员培训班以及各种业务知识培训班。

不断更新我县干部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宏观管理。

五是建立完善干部学习考核制度。

认真落实《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与提拔使用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和学习培训的考核约束机制,逐步把干部学习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

参照《干部任用条例》,今后我县提拔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应当经过州县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

通过各种层次、多种类型的培训,深化对国情、省情、州情、县情的认识,开阔视野,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提升综合素质,打牢搞好工作和履行职责的基本功。

(二)注重实践锻炼,促进干部成长

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干部上挂锻炼。

每年选送10名左右的优秀科级领导干部到上级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3个月左右;

每年选派50名左右乡镇优秀后备干部分期到县级综合部门跟班学习。

二是拓宽下派干部锻炼渠道。

通过采取选派副书记、副乡镇长、乡镇长(局长、主任)助理、厂长(经理)助理等形式把优秀后备干部选派到乡镇、部门、企业厂矿挂职锻炼,使干部在各种环境中得到锻炼。

三是推进干部轮岗交流。

按照着眼于多岗位锻炼干部,进行培养性交流;

着眼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需求性交流;

着眼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进行调整性交流;

着眼于领导班子廉政建设,进行回避性交流的原则。

实行乡镇与乡镇、乡镇与县级部门、县级部门之间的地区交流和岗位轮换,原则上在同一单位(乡镇)同一职务的任职时间不超过6年。

(三)以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党的十六大提出: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

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认真落实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一是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举荐(推荐)干部责任制,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干部责任制,任前公示、试用期制,助理、公开选拔、聘任、任期等制度。

二是逐步建立健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用在县委全委会或常委会议上的票决制度。

三是坚持干部届中届末测评考核,严格考核结果运用;

建立科级干部引咎辞职制、责令辞职制等制度;

严格执行州人发[2001]39号文件关于凡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8周岁的科级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的任职年龄制度;

疏通出口,建立并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四是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更好地实现用人上的公正、公平,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四)突出重点,狠抓“四种”干部的培养

抓紧培养“四种”干部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观念,树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观念,拓宽选人渠道,在工作中不仅要从党政机关选人,也要注意从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部门或企业中选人,不断改进完善选拔方式,疏通从企事业单位向党政机关输送适量领导人才的渠道。

按照抓紧培养非党干部,大胆培养妇女干部,加快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原则。

逐步建立后备干部入党审批制度,确保有一定数量的非党后备干部队伍,采取小步快跑的培养方式加快对非党干部、妇女干部的培养;

大胆选拔一批25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副科级岗位上锻炼;

非党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选任年龄、岗位锻炼要求,同等条件下可适当放宽;

特别优秀、特殊需要的可破格提拔。

按规定应该配备的非党干部、妇女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一时无条件配齐的,领导职数作空缺处理,不得挤占。

(五)落实党管人才要求,为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构筑党委统一领导,xx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

牢固树立“人才强县”的战略思想,积极盘活现有人才,用好优秀拔尖人才,大力开发乡土人才,抓紧培养紧缺人才,着力引进高素质专门人才,注意发现储备后续人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是抓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

把市场配置和组织调配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和用好本地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抓好人才信息库建设,认真抓好县级优秀科技专业人才的选拔考核工作。

建立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制定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为我县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着力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坚持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起抓,有计划地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

对党政领导干部重点是抓好任职培训,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主要是抓好驾驭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

对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是通过实施继续教育工程促进知识更新,提高创新能力。

(六)抓源头、建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坚持从后备干部中选拔产生领导干部的原则,参照《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副科级后备干部由所在单位党组织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推荐、考察、公示、测评和考核,通过所在单位党组织集体讨论确定后,报县委xx部务会议讨论,再报经县委书记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由县委xx管理;

xx门每年在副科级干部中推荐一次正科级后备干部,作为本年度选拔任用正科级干部考察人选的依据。

后备干部被提拔使用或调整、调动后,在两个月内按规定完成补充推荐、考察、公示和确定工作。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

(七)严格监督管理,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干部的健康成长

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有效结合的制度,重视发挥组织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等监督渠道作用,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有效机制,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过程的监督。

建立领导干部监督巡察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坚持和完善诫免谈话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制度和部门、领导干部个人工作评议制度,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的有效机制。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过好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定期检查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和思想、工作作风状况,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尤其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防范,常打招呼,常敲警钟,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促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克己奉公,廉洁从政。

(八)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科级领导干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各方各面。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县委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县委xx部长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县妇联、团县委、县民宗局、县委党校等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科级领导干部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培养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研究处理科级领导干部培养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xx,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常委、县委xx部长兼任,负责并组织实施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培养工作。

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级部门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承担直接责任,把科级领导干部培养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党委、县级部门党组织及党委书记、党组织负责人的政绩考核依据。

县财政每年投入干部培养经费不少于10万元,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各类干部的推荐,配合xx门做好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层层抓落实的干部培养工作格局,保证科级领导干部培养各项措施的落实和目标任务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