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021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A.1:

3B.3:

1C.1:

1D.1:

2:

1

11.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B.浓硫酸为重铬酸钾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C.双缩腺试剂中的CuSO4应先与NaOH反应后,才能用于蛋白质的鉴定D.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将线粒体染色

1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细胞内起作用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酶的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

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14.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15.下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2n)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染色体中的DNA数目比值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cd段细胞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

B.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n→2n

C.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6.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17.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g,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g,故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210g。

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g。

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g。

甲、乙两桃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g。

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A.甲AAbbcc,乙aaBBCCB.甲AaBbcc,乙aabbCC

C.甲aaBBcc,乙AaBbCCD.甲AAbbcc,乙aaBbCc

18.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19.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

aB:

AB:

ab=1:

3:

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杂合子的概率为(  )

A.30%B.26%C.36%D.70%

2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实例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多指、苯丙酮尿症、原发性高血压是单基因遗传病

B.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都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C.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D.既患血友病又患白化病的孩子的父母可能均表现正常

21.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在只含31P的原料中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所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是(  )A.50%、50%B.50%、100%C.100%、50%D.100%、100%

22.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白:

粉:

红,3:

10:

3

B.白:

12:

1C.白:

红,4:

9:

3D.白:

红,6:

23.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

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男性再婚,这对再婚的夫妇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约为()

A.1/25B.1/50C.1/102D.1/625

24.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每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9∶3∶3∶1

25.某生物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控制基因为A-a,存在胚胎致死效应,情况甲:

显性基因纯合具有致死效应;

情况乙:

隐性基因纯合具有致死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情况甲,长尾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

1B.情况甲,无须通过测交来确定长尾个体的基因型C.情况乙,必须通过测交才能确定长尾个体的基因型D.情况乙,该生物种群中a基因频率一定会逐代降低

2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患病

27.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

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28.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隐性性状

均为显性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A.①×

②B.②×

④C.②×

③D.①×

29.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弊多于利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D.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

30.图为小鼠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B.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C.小鼠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变有关的基因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本部分共5个小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8分)如图为人类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病。

(2)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___。

3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7分)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紫色叶

绿色叶

①紫色叶×

121

451

30

②紫色叶×

89

242

81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分)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3.(每空1分,共7分)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基因G(g)和F(f)控制,花色有紫花(G__ff)、红花(G__Ff)、白花(G__FF、gg____ 

)三种。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成员中有人认为G、g和F、f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也有人认为G、g和F、f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让红花植株(GgFf)自交。

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1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为紫花:

红花:

白花=_____________,则G、g和F、f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下图第一种类所示。

2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为紫花:

白花=_____________ 

,则G、g和F、f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位置关系请在下图第二种类中正确绘制。

3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为红花:

白花=_____________,则G、g和F、f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位置关系请在下图第三种类中正确绘制。

(2)若G、g和F、f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红花植株(GgFf)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紫花,这部分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这样的个体在紫花植株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3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某些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

制备若干大小相同的圆形叶片;

第二步:

将圆形叶片置于盛有清水的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拉动活塞,重复几次;

第三步:

将处理后的等量圆形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CO2缓冲液(维持实验过程中CO2浓度相对稳定)中;

第四步:

用一定功率的冷光源,在相同距离照射相同时间;

第五步: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图。

(1)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进行第二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中使用冷光源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若要利用该实验中的药品、材料和用具研究光照强度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则所用CO2缓冲液的浓度为_____,最好选用__________叶片,控制光照强弱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5.(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D)对残翅(d)为显性.下表为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与其性别的关系,雌果蝇(XXY)产生的可育配子中性染色体有1条或2条.请分析图和表回答以下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XXX

XXY

XO

XYY

YYX

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死亡)

超雄性(死亡)

(1)正常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包含__________条染色体。

(2)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则F1中的白眼残翅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表现为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3)某一次的杂交实验中,产生了一只残翅白眼雌果蝇,原因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①环境因素改变了果蝇的表现型,遗传物质未变;

②亲本减数分裂发生基因突变;

③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请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探究该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原因。

①选择__________(2分)个体与该雌果蝇进行杂交;

②。

(4)结果预测:

①若后代雌果蝇均表现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红眼或红眼:

白眼为1:

1,则为第一种原因造成的;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第二种原因造成的;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第三种原因造成的,且可进一步推知,减数分裂异常发生于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第_____________次分裂过程中。

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第五次

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参考答案解析

1-5ADBDC6-10BDBDA(解析略)

11.【答案】B【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A、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还原性基团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A错;

B、重铬酸钾溶液为橙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此方法常用来检测酒精,B正确;

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CuSO4与具有肽键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C错误;

D、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吡罗红染液进入细胞对DNA、RNA染色,D错误.

12.【答案】C【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解析】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

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

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

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13.【答案】C【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解析】A、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能发挥催化作用,A错误;

B、酶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错误;

C、酶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或RNA(组成元素是C、H、O、N、P),可见酶的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C正确;

D、酶均是由活细胞合成的,D错误.

14.【答案】C【考点】DNA与RNA的异同,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解析】A.DNA一般为双链结构,含有氢键,RNA一般为单链结构,但也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因此也含有氢键,A错误;

B.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B错;

C.原核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正确;

D.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少量DNA,但核糖体中不含DNA,D错误。

15.【答案】B【考点】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坐标曲线分析

【解析】A.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1/2,说明细胞存在染色单体,该细胞可能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A项正确;

B.曲线的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由1/2增至1,说明发生了着丝点分裂,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染色体数n→2n,C项错误。

C.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或有丝分裂的中期,B项正确;

D. 

该细胞可能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能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或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

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项正确;

16.【答案】A【考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孟德尔遗传实验

【解析】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据此答案A

17.【答案】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累加效应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而每个显性等位基因使桃子增重15克,所以根据子代显性基因的数量可判断其重量,A、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为AaBbCc,重量全部为165克,A不对;

B、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0个、1个或2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20克到150克之间,B不对;

C、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50克到165克之间,C不对;

D、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1个、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35克到165克之间,D符合要求;

18.【答案】B【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解析】A、已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无论Ⅰ-2和Ⅰ-4是否是纯合子,Ⅱ-2、Ⅱ-3、Ⅱ-4、Ⅱ-5的基因型均为Aa,A错误;

B、若Ⅱ-1、Ⅲ-1为纯合子,则Ⅲ-2为1/2Aa、Ⅳ-1为1/4Aa,Ⅲ-3为2/3Aa,若Ⅲ-4为纯合子,则Ⅳ-2为2/3×

1/2=1/3Aa,故Ⅳ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

1/3×

1/4=1/48,与题意相符,B正确;

C、若Ⅲ-2和Ⅲ-3一定是杂合子,则无论Ⅲ-1和Ⅲ-4是同时AA或同时Aa或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后代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C错误;

D、Ⅳ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与Ⅱ-5的基因型无关,若Ⅳ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与题意不符,D错误

19.【答案】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纯合体是指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

4,

则 

20.【答案】A【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A、原发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A错误;

B、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遗传病,猫叫综合征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B正确;

C、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C正确;

D、血友病和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因此双亲正常,可能生出患病孩子,D正确.

21.【答案】D【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已知精原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已经用32P标记,即每个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被标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复制所得子代DNA分子都是一条单链是32P,另一条单链是31P,即每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同时含31P和32P。

由以上分析可知:

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同时含31P和32P,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每条染色体上两条染色单体都同时含31P和32P.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进入不同的精细胞,每个精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都同时含有31P和32P.所以该细胞所产生的四个精子都含31P和32P标记.故选:

D.

22.【答案】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特殊分离比,基因互作

【解析】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粉花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 

和aab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aaB_+aabb):

粉(A_bb+AaB_):

红(AAB_)=(1/4×

3/4+1/4×

1/4):

(3/4×

1/4+1/2×

3/4):

(1/4×

3/4)=4:

3.

23.【答案】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说明a的频率为1/50.人群中正常个体AA的比例为(49×

49)/2500,Aa的比例为(49×

2)/2500,因此,正常个体中Aa的概率为[(49×

2)/2500]/[(49×

49)/2500+(49×

2)/2500]=2/51.由于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所以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两人离异后,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