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1120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红区第一村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红区第一村的功劳归属

7个月历史的巨变,首先要归功于中共四川省委特别是省委奇葆书记,是奇葆书记的远见卓识,契合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了陵园修缮和新村建设的水准,奠定了中国红区第一村的规建基础(2011年6月26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到通江视察时指出,按照“庄严、肃穆、安静”的要求,修缮保护好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把王坪村建设成为“文明、现代、优美的示范村”。

现场决定把王坪村作为自己“挂包帮”活动的联系点。

2011年9月22日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出来后,奇葆书记亲自审定;

2011年10月中国红区第一村全面开工后,奇葆书记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作出相关指示。

为确保安全顺利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省委抽派副秘书长陈贵华专题统筹协调。

7个月历史的巨变,其次要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李刚书记(市委举全市之力,全市成立统一建设领导小组,市委李刚书记任组长,先后20多次到现场研究规划,现场检查指导,解决具体问题;

周喜安市长也多次前来检查指导;

市政协主席李树海任指挥长,几乎周周在现场)

7个月历史的巨变,还要归功于全县干部群众(去秋8月8日县委县政府指挥部进驻王坪后,民兵预备役、巾帼小分队、兄弟突出队、青年志愿者,每一个与之相关的干部和群众,按照省委“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要求和市委“能力到极至、创意到无限”的要求,发扬“红军精神”,“五+二”、“白+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人人都付出了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和超常的力量。

7个月历史的巨变,还要特别归功于无私的红军后代(在布展文物最紧缺的时候,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的亲属给我们赠送了元帅用过的军毯、台灯和大衣和《手迹》,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参谋长吴展的亲属分别从北京、济南、安徽等地给我们寄来文物和相关资料;

在建设工地最需要材料的时候,红军后代、残疾人蔡忠朝连夜驱车100多里为我们赠送了一万块砖。

7个月历史的巨变,得力于“投入三为主、建设三结合、保障三到位”机制(投入上,红军烈士陵园修缮、红军总医院旧址群修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产业发展、乡村酒店以引进企业为主,新村聚居点建设、农房风貌建设等以村民自我为主。

建设上,坚持专业队伍施工、群众投劳参与、机关干部和民兵预备役突击相结合。

保障上,思想引导到位,充分调动群众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组织协调监督到位,党政监督、专业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有机融合;

要素供给到位,业主方和施工方紧密配合,千方百计保证水、电、气,木、沙、砖。

之二:

中国红区第一村(王沭元写)

这里就是中国“红区第一村”,以王姓居多,小地名叫王坪村。

之所以称作“中国红区第一村”,首先是因为这里有全国唯一的红军为自己的烈士修建的纪念碑,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集墓,有全国最大的无名烈士纪念园,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红军总医院旧址群,还有享誉全国全世界的红军石刻标语群这些红色旅游精品景点。

王坪村地理位置独特,东西南北自成天然屏障,尤其是东边靠近反“六路围攻”的主战场万源,西边紧靠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大后方苦草坝和川陕省首府通江县城。

其中心地带,背靠巍峨高耸的大城寨,前临蜿蜓曲折的沙溪河,进可攻,退可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坪上方圆10华里,山上山下,古木参天,曲径通幽;

房前屋后,松柏森森,空气清新;

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是一块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

为配合反“六路围攻”、保卫川陕苏区的战争需要,根据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的安排部署,派出一个连队的兵力,从鹦哥嘴(今通江县民胜镇)出发沿毛浴古镇、瓦室、长胜一线向沙溪镇王坪方向秘密侦察、寻找,最终决定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到王坪。

昔日的王坪,这里的百姓终年过着“三月杂粮三月糠,三月野菜三月荒”的悲惨生活,正如当地的民谣所描述的那样:

“爹也穷,妈也穷,爹穷盖蓑衣,妈穷盖斗篷,细娃儿莫盖的,怀(朥)里抱个吹火筒。

”“乡长肥如油,保长啃骨头。

甲长撵山狗,百姓眼泪流。

”“红军来了大不同,一打虎,二打狼,穷人掌印坐大堂。

昂首阔步挺腰杆,压迫剥削一扫光。

财主见了把头低,老爷见了躲一旁。

乾坤扭转来,世道变了样。

不再盖蓑衣,不再盖斗篷。

细娃儿抱起个吹火筒,当成唢呐吹口中。

这里之所以叫做“中国红区第一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按照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庄严、肃穆、安静(烈士陵园建设)”和“文明、现代、优美(王坪新村建设)”的要求,这里是全国第一个率先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三化联动”的连片扶贫示范区。

这要从2011年说起。

2011年前,虽然这里早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但陵园面积小,各项基础设施简陋。

全村村民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不少村民外出打工,有的举家迁走。

十七届六中全会过后,这里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景区建设和村民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变:

新修了道路和千秋大道,新建了生态停车场、丹心广场、游客接待中心、无名烈士纪念园、烈士纪念馆和王坪聚居点,完成了红军总医院旧址群和纪念馆的整体修缮、陈列布展,完成了红军一条街的风貌打造和整个景区的绿化、亮化、美化。

新建了茶叶、中药材、红心猕猴桃、花木基地等绿色支柱产业。

今天的王坪新村,变成了名符其实的中国“红区第一村、”全省“新农村示范村”、“统筹城乡示范区”和红色旅游4A级经典景区。

远看像桃源,近看似仙境。

庄严又肃穆,气势更恢弘;

修缮馆园路,变成大红区。

家家住别墅,别致又新颖。

现代又文明,花果绕院庭。

旅游成亮点,产业作支撑。

跨越奔小康,农民变市民。

衣食和住行,赛过城里人。

通江老百姓,人人颂党恩。

之四:

丹心广场、千秋大道(王沭元写)

脚下的这条大道是2011年10至今年3月新修的,名叫千秋大道,蕴含当年红军为穷苦百姓打下的江山千秋永固之意。

大道全长425米,341步青石板梯步。

梯步最宽处35米,最窄处12米。

这不是一组枯燥乏味的数字,数字的背后暗藏玄机:

341暗示红军总医院于1934年1月迁来王坪;

35、12正好与红四方面军1935年12月北上出川的时间相吻合。

大道上建有9个纪念平台,两边栽植了5种名贵花木,表明中国“红区第一村”独特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不容复制。

不难看出,哪怕一个细枝末节,都有讲不完的红军故事。

说明通江老区人民时时刻刻不忘红军,永远铭记那段辉煌的岁月。

大道左边,是当年总医院担架队驻地,小地名叫老屋里。

据老屋里89岁的王兆光老人回忆,当年他参加了童子团,红军走了他没跟去,他的父亲王泰跟李先念还同桌吃过饭;

大道右边是总医院总务处下设的木工厂,小地名叫下桥沟里,分木工、铁工、篾工三个工种。

木工主要生产棺材和生活用具,铁工主要生产炊事用具和大刀、梭镖、脚码子及医疗器械,篾工则编竹席和斗笠。

今年83岁的王朝元老人至今还念念不忘当年张琴秋给他取麻花吃的情景。

旁边的女儿石就是当年张琴秋与剧团姐妹唱歌跳舞的地方。

眼前就是丹心广场,“铁血丹心”主题雕塑矗立在广场上。

雕塑由中央美院设计、成都军区援建,采用了浮雕、圆雕、透雕三种雕刻形式。

主雕长19米,宽3.2米,基座高1.2米,寓意1932年12月红军入川;

主雕最高处7.8米,代表了陵园集墓中埋葬的7800多名红军烈士。

雕塑采用了坚硬而厚重的“中国红”花岗岩为主材。

由19名红军将士组成的大型群雕,真实地再现了红军当年投身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之五:

英勇烈士墓(王沭元写)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高高的牌坊后面,就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核心区域英勇烈士墓。

进园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块奇特的石头。

它状如金蟾,蹲坐在陵园的门口,当地百姓称作“守灵石”。

石质坚硬,纹理清晰,本是修房建屋的好材料,80年来却没有一个人忍心去破坏它。

因为它不仅日日夜夜守护着烈士的忠魂,而且还象征着红军的意志坚如磐石。

“守灵石”表面有一排年代久远的石臼,是很早以前栽木桩留下的。

据考古专家考证,这里曾是古巴蜀洋壁道必经之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为红军总医院和烈士墓建在这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现在,我们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英勇烈士墓景点门前。

正门是一座5孔6柱的汉白玉牌坊,牌坊高12米,宽25米,与红军1932年12月25日攻克通江县城的时间巧合。

牌坊正中的横匾上刻有“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13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整个牌坊精雕细刻,矗立在蓝天白云下面,气势雄伟壮观。

缓缓踏上台阶,此时此刻,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地下的烈士们正在休息,不要惊扰他们,让我们屏住呼吸,静听他们的心跳。

(参观英勇烈士之墓,献鲜花、默哀等)

(在前往集墓和单体墓途中介绍下面内容)

陵园主墓区占地面积20余亩,刚刚看到的墓碑,是由时任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亲自设计、绘制图案和书写碑文,它是全国惟一由红军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烈士纪念碑。

1934年7月修建,同年冬天建成。

最早的名称叫“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

1984年,经军史、党史专家审定,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红四方面军王坪烈士陵园”;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沿用至今。

除烈士墓碑之外,这里还有一座全国最大的集墓“万人坑”和40余座红军师团职将领的单体墓。

当年红四方面军著名的高级将领旷继勋、吴展、余笃山就长眠在这里。

吴展的小儿子多年来苦苦寻找他父亲的踪迹,当他终于在这里找到他父亲的墓碑时,抚碑痛哭,悲痛不已,几次昏死过去;

巴中著名的词作家秦渊,来到掩埋7800余名红军烈士遗骸的“万人坑”前吊唁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奋笔疾书,即兴创作了唱遍巴山蜀水和祖国大江南北的获奖歌曲《活着》:

你曾热血染红大地,

那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甜蜜;

你冲破昨天的战火硝烟,

那是为了今天光明的奇迹。

你从来不曾离我们远去,

我从来不曾把你们忘记;

我站在地上看你,

你躺在土里休息。

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永远活在你们的事业里.

漫步其间,来者肃然,观者动容,闻者悲喜交集,祭拜者垂泪默哀。

(返回途中解说)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奉中央红军之命,撤离川陕苏区,西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北上。

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还乡团”卷土重来,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惨绝人寰的血案。

在这里,敌人对根据地的干部群众和红军家属轮番施用了十几种灭绝人性的酷刑:

如在木棒上钉着密密麻麻的铁钉,连打带拖,他们称之为“切肉丝”;

把杠炭烧红装在铁桶里绑在村苏维埃主席向奉廷和赤卫军成员向重云身上,他们称之为“背外国背篮”;

用尖刀将赤卫军成员陈金祥等人的头部横划一条条口子,鲜血直涌,他们叫做“包红帕帕”、“戴红帽儿”;

把香捆成酒杯粗的把子烧燃,在向恩廷、向彩廷的背上乱烧,他们称之为“烧八团花”;

把向奉廷和向达廷的同边手脚吊在梁担上毒打,他们叫做“吊半边猪”;

把向朝辉等人的脚肚子划开抽去脚筋再抹上盐巴,他们叫做“缠红裹脚”;

把向雨仁等人的脚和手分别用四颗铁钉钉在门板上,他们称为“钉活门神”;

把装满大粪的木桶挂在村苏维埃文书向重炳、谷守忠等人的颈项上,他们叫做“戴木响铃”;

把钢钉烧红,从向焕廷的胸部穿过去,他们称之为“打定心针”;

把村苏维埃副主席向发贤之妻冯氏捆绑上吊,脚上吊着磨子石,边打边旋转,他们称为“蹬车”;

把向富廷等人毒打后,再割去两只耳朵,他们叫做“下零件”;

把向重鳌打昏死后,又灌下笋壳毛,他们称之为“喝毛尖茶”。

这些闻所未闻的酷刑致使成百上千的通江人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

大地主王笃之还带着还乡团推倒烈士墓碑、挖毁900多座烈士墓,鞭尸焚骨、破坏陵园,要不是王笃之家中的长工连夜连晚冒着全家被杀的危险,将墓碑深埋在冬水田里,异常珍贵的烈士墓碑险些被砸碎。

说它异常珍贵,是因为它是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中级别最高的,属国宝级的,而且是全国唯一无二的由当年的红军自己设计建造的,非常稀罕。

1951年2月,通江县委、政府原址原貌恢复了烈士墓和墓碑。

1951年8月,王维舟、余洪远等率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前来祭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追掉大会。

此后,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何正文、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等相继为陵园题词。

通江历届县委政府数次拨专款对陵园修缮、保护。

如今,这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前来参观、祭拜、寻亲、考查的客人络绎不绝。

之六:

无名烈士纪念园(王沭元写)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无名烈士纪念园。

园内一共迁葬了12900座坟墓、安葬红军烈士19000余名,与主墓区“万人坑”的无名烈士加在一起,多达27000余名。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但是,他们是我们最亲最亲的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我提议,大家默哀一分钟,向烈士的英魂致敬。

(默哀)

无名烈士纪念园,它是将通江全县53处50座以上的集墓中的烈士遗骸集中迁葬在这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占地150亩,也叫迁葬墓区。

整个墓区呈扇形状,按照一轴两辅进行区域划分,依山就势、合理安放的原则,对烈士陵园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轴线顶端新建英烈纪念墙,散墓区烈士雕塑。

徐向前元帅曾说: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

”这话千真万确。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大大小小打了几百仗,几乎是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

川陕苏区将士和老百姓过的是刀尖上舔血的日子。

从1932年起,历经两年半时间,红四方面军在这块土地上,相继组织了创建根据地的解放通(江)南(江)巴(中)战役,巩固根据地的反田颂尧“三路围攻”,扩大根据地的仪(陇)南(充)、营(县)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保卫根据地的粉碎刘湘“六路围攻”和策应中央红军入川的广(元)昭(化)、陕南及强渡嘉陵江战役。

这些重大战役重创了国民党军阀的有生力量。

在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军事上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红军将士和老区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特别是在反“六路围攻”的浴血奋战中,历时10个月,红军伤亡2万余人。

川陕苏区首府通江县,贡献特别大,通江老区人民特别伟大。

当时通江总人口不足23万人,参加红军正规部队的就有4.8万余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还有近5万人参加地方武装和民众支前组织,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皆兵。

到解放后,幸存下来的不足4000人。

据1981年《革命烈士名录》收录的川陕苏区时段的革命烈士中,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准的革命烈士中,通江就有5848人。

在通江,鹦哥嘴的李开英一家人参加红军全家牺牲;

沙溪嘴的李玉南、杜素珍从小参加红军,王坪的王怀参加红军,有的牺牲在长征路上,有的被还乡团杀害,有的活到了解放后。

毛浴乡浴江村的张述贤一家五口参军;

在通江,参军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的老人,像著名医官杨成元。

在通江,像这样的红军之家、光荣之家、革命之家、功臣之家举不胜举。

毫不夸张的说,通江的山山水水浸透了红军烈士的鲜血,通江的每一寸土地都生长着红军精神,通江的一草一木都是红军留下的“露天革命博物馆”。

经考证,当年川陕苏区各县、市,共有31.6万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时期的武装斗争,只有2.1万人幸存,有29.5万人壮烈牺牲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时期,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上和八一军旗上有巴山儿女的殷殷鲜血。

根据国家民政部《关于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通江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在全县开展了红军烈士墓的普查和统计工作。

为更好地保护烈士遗骸,传承红军精神,县委政府决定对保护环境条件较差、地域偏僻的墓区实行迁葬集中保护。

2012年2月3日,将分布在沙溪、文胜、板凳、民胜、杨柏、大兴、文峰、麻石、三合、云昙、龙凤场、洪口、瓦室、兴隆、毛浴、永安、泥溪、烟溪、两河口、空山、诺水河、新场、诺江等23个乡镇的50处散葬烈士墓区,通过当地党政的严密精心组织,19000多名红军烈士的遗骸,按照起墓、敛骸、装棺、起运,护卫、下葬等民俗仪式,全部迁葬于此。

当天,陵园全场肃穆,汽笛长鸣,苍天垂泪,大地呜咽,可谓感天动地。

之九:

“赤化全川”石刻标语(王沭元写)

石刻标语是是川陕苏区红军宣传工作上的伟大创举。

据不完全统计,川陕苏区时期,红军石刻标语多达20000余条。

通江作为川陕苏区首府,留下了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为根据地各县(市)之冠的大型红军石刻标语群。

据通江县文物部门数次普查、登记,川陕苏区时期留在通江境内的石刻标语达1300多条,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300多条,创下了许多红军石刻标语之“最”。

其中,被称为“石刻标语之王”的“平分土地”和享誉中外的“赤化全川”两幅石刻标语就位于中国“红区第一村”境内,被诗人、作家、艺术家们形象的比喻为“刻在大地上的丰碑”和“刻在大山上的诗行”。

这些红军石刻标语,大多錾刻在悬崖峭壁、江河沿岸、住院围墙、祠堂庙宇、石碑石墓、石磨石碾,或街道路旁、或岩壁等处,长短不一,字体各异,遍布苏区的山山岭岭、旮旮角角,素有“红色走廊”之称。

石刻标语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它为宣传党的主张、传播革命真理、唤醒民众、瓦解震慑敌人,并为军事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发展经济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2006年,通江的大型红军石刻标语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北京军史博物馆展览的“平分土地”“赤化全川”大型红军石刻标语的原件就出自通江县。

川陕苏区的石刻标语,由红军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和川陕省委宣传部组建的錾字队共同錾刻而成。

它开创了苏区宣传史上的先河,更是川陕苏区宣传工作上的伟大创举。

“争取苏维埃中国”是川陕苏区的第一幅石刻标语。

它錾刻在通江县诺水河畔海拔342米的壁山山崖上,崖高24米,字高3.15米,宽2.74米,笔画宽0.5米,深0.2米,楷书字体,雄健有力。

1933年初,由川陕省委宣传部宣传干事汪易(原名王善德,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书写,经鹦哥嘴(今民胜镇)、杜家坪的石匠錾刻而成。

这幅标语,阐明了红军创建川陕苏区的终极目标。

川陕苏区最大的石刻标语是“平分土地”。

它镌刻在海拔1100高的至城乡九子坡村佛尔岩上,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志亲自设计的,由总指挥部錾字工程队负责刻制。

1934年春,为深入开展查田运动和迎接红五月的到来,九子坡苏区主席马昭书与红十师政治部錾字队共同商定,在居交通要冲的佛尔岩峭壁上錾刻巨幅标语。

佛尔岩位于九子坡东侧4华里处,西距县城30公里,东临洪口12公里,悬崖陡壁,崖顶翠柏森森,崖下200米处,是从九子坡东行去洪口特别区,再至红胜县、万源县的必经之路。

在此刻字,工程浩大,操作艰险。

马昭书深感责任重大,专程从糖坊湾请来了远近闻名的石匠何士连,成立了由20余人组成的后勤队。

他们从老乡家里找来50余根树杆,砍了20余捆慈竹打成篾索搭成10余米高的架,每天8个錾字队员在架上刻字。

一天早晨,4个錾字队员正在架上刻字,不料一个架打垮了另一个架,造成錾字队员一死一伤。

为了安葬牺牲的錾字队员,九子坡苏区主席马昭书动员70多岁的母亲,把慈母的棺木捐献给了这位红军烈士。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平分土地”这幅巨型石标,每字高5.7米,宽4,9米,笔画宽0.65米,字道深0.1米,整幅标语占地3200平方米。

远远望去,“平分土地”这幅巨型石标,像一盏璀璨夺目的明灯照耀在巴山南麓的群山之巅,体现了土地革命的宗旨,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红军石刻标语之王。

“赤化全川”是川陕苏区影响最大的石刻标语。

它位于沙溪乡海拔800多米的景家院的悬崖峭壁上,1934年3月由红军总政治部錾字队錾刻。

当初准备刻一幅“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的标语,“国民”二字刻成后,恰逢时任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刘瑞龙同志来此视察,錾字队的同志请部长提点意见。

刘瑞龙部长感到原标语气魄不大,缺乏视觉冲击,标语字数太多。

刘部长思索片刻,提议改为“赤化全川”,这样既简洁又明快,字体可刻得大而醒目,给群众视觉和心理的强烈震撼。

说罢,刘部长叫人拿来纸笔,挥毫写下了“赤化全川”四个大字。

红军錾字队为早日完成这个錾字工程,晓行夜宿,日日不休。

他们用麻绳拴住箩筐,人坐在箩筐里,从崖顶用绳子放下,人悬在半空中作业,横平竖直,精雕细刻,20余名錾字队员历时两个多月才完工。

“赤化全川”石刻标语,每个字高5.5米,宽4.7米,字道深0.35米,大的笔画宽0.7米字间距离7.1米,整个字幅面积为300平方米。

石标雄踞山崖之巅,十里八乡,一目了然,30里外仍清晰可见。

著名诗人梁上泉亲切的称之为“红云崖”。

1935年3月,红军撤出苏区后,地主还乡团疯狂反扑,把本地参与錾刻标语的罗石匠抓去,强令上岩铲除。

罗石匠软拖硬抗,几天后,标语不但没有铲除,字道反而越錾越深。

还乡团恼羞成怒,罗石匠惨遭杀害。

后来当地群众用稻草灰调米汤胡乱糊掩其字,这幅标语得以保存下来。

后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和《四川文物志》。

川陕苏区时期通江境内字数最多的一幅石刻标语位于今回林乡土地垭口。

1933年冬由红89师政治部竖碑錾刻。

碑高2米,宽0.4米,厚0.3米,碑墩长1米,宽0.9米,高0.5米。

碑正面刻着:

“工农劳苦群众们,我们不要怕敌人,我们要起来同刘湘拼命。

害怕敌人就被敌人振(整)死。

只要坚决斗争,消灭敌人,才是我们的出路。

”共52字。

两侧还刻有一联:

“升官发财是军阀,死伤流血是士兵。

镌刻在通江山山岭岭的红军石刻标语,如同铭刻在大地上的碑文,它昭示着红四方面军当年创建川陕苏区首府的丰功伟绩和通江人民为川陕苏区根据地的创建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时时唤醒我们的思念在烈士的骨骸和灰烬间冉冉升起、汇集,激励和鼓舞我们继续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追赶跨越,加快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