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1151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茅盾的《子夜》则标志着革命文学的实绩);

②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老舍、巴金、曹禺、洪深、沈从文、萧乾、张爱玲、钱钟书,以及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如刘纳欧、施蛰存,穆时英等。

③鲁迅杂文丰收。

④1936年鲁迅逝世。

第三个十年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

②文学界形成三个不同的文学区域:

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

③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很大。

④三个区出现的优秀作品绪论(3)三、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1、白话代替文言。

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

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2、人性意识的觉醒。

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

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3、世界性。

指现代文学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

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一、文学革命爆发的思想背景1、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处于内焦外困之中,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

当时的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眼光探首域外,向西方寻找救国的方略,主张开放国门向西方学习,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是先驱。

2、到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和梁启超将这一思想腿向高潮。

他们直接提倡西学,办新式学堂、学会,办报纸。

所谓“家家谈时务,人人谈西学”。

梁启超的“三界革命”。

3、译介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思想是晚清维新运动在文化上的一个贡献。

梁启超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变革,首功应归诸梁启超。

他首先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享年五十六岁。

二、文学革命爆发的文化背景1、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廷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中国国力的严重不足,他们最先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追赶世界潮流、拯救中华的紧迫感。

2、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观念的变革中,应首功应归诸梁启超。

他以文学评论家的身份首先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3、白话文运动4、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的翻译和输入三、新文化运动的客观条件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社会转型成为可能。

2、清朝末年(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同时新式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一大批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知识者群体(他们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

3、现代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晚清报业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加之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证。

4、科举制度废止后,终止了知识分子的仕进之途,一大批读书人被抛进了自由知识分子的

境地。

此时出现了以“思想”和“写作”作为的谋生手段、体现其自身独立价值的新的途径,他们有了新的活动空间。

5、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契机。

四、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五、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特别是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后,更是结集了一大批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新青年》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和赛先生(科学Science),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学术、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2、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

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幻灯片16六、五四文学革命的历程及发展1、1915——1918年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首倡期”。

发端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7年1月在《新青年》二卷五号上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其主要内容是“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语俗字。

这篇文章为文学革命发难之作,奠定了胡适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发轫人的地位。

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随后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相继响应,文学革命形成了一定的声势。

2、1918——五四运动爆发,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展期”。

在1917年,文学革命虽然形成了一定的声势,但反响并不强烈。

1918年3月,为了增强其反响,《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发表了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信”。

3、五四运动——1927年,是文学革命取得全面胜利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新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纯粹的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騂(xing),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七、文学革命与旧文学势力的斗争1、林、蔡之争林琴南写了《致蔡鹤卿书》,指责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覆孔孟、铲常伦”。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鹤卿)在《答林琴南书》中,义正词严地予以驳斥,并宣称: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林纾在上海《新申报》上抛出了两篇含沙射影诅咒文学革命领袖的文言小说《荆生》《妖梦》。

新文化阵营进行了反击,李大钊、鲁迅等人都发表文章谴责所谓“国粹家”的历史倒退行为。

2、与“学衡派”和“甲寅派”的斗争。

分别发生在1922年和1925年。

学衡派以融贯中西古今的文化思想,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进行为出批评。

他们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后提出一个宗旨,即“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鲁迅写了《估学衡》一文进行反击。

章士钊在《甲寅》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提倡“废弃白话”、“读经救国”等。

新文化阵营全力反击,写了许多批判“甲寅派”的文章。

八、文学革命的实绩1、白话文全面推广。

五四后各地所办报刊都采用白话文。

1920年1月当时教育部颁布命令,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统一用白话文。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以胡适和周作人为代表)4、引人注目的文学作品:

小说—鲁迅为代表。

诗歌—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等。

九、文学革命的意义1、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传统文学思想加以否定,代之以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

2、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充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3、在语言形式上,屏除了文言文和僵化的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和手法,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相联结,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

幻灯片21第二节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一、文学革命的思想根源来源于外国文学的影响在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者就直接从外国文学中得到过启示。

如胡适和陈独秀。

二、借鉴外国文学建设新文学1、周作人《人的文学》大力介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提倡“灵肉一致”的人道主义文学主张。

规定了新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影响了整个“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的走向。

2、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一文中所做的历史唯物论的初步解释,则是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观点的影响。

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

几乎所有文学革命的发起者和参加者都做过译介外国文学的工作,如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沈雁冰等人都是极为活跃的译介者。

四、西方各种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的涌入和被接受。

在五四后短短的几年内,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学思潮都先后涌入中国。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一)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

周作人起草了《文学研究会宣言》,把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

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2、创造社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

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

他们先后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洪流》等十余种刊物。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后期创造社转向革命文学。

3、新月社是稍后出现的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社团。

1923年由胡适、陈源(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他们多系英美留学生。

新月社开始以聚餐会的形式活动,后来发展成新月俱乐部。

1928年以前的前期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在诗歌创作上卓有建树的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饶梦侃、孙大雨等。

4、其他文学社团。

还有一些比较活跃的文学社团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与贡献。

其中有①与文学研究会倾向相近的语丝社、未名社、莽原社等。

②与创造社倾向相近的有南国社、弥洒社、浅草—沉钟社。

③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的湖畔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1922年4月出版了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

他们被称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胡适的新文学初期理论(侧重语言、形式)1、胡适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这两者相辅相成,筑起胡适的文学思想(也是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

2、在新文学的思想内容与方法上,胡适宣扬个性主义,主张采用写实主义。

从而引发了五四后一、二年间的“问题小说”与“社会问题剧”的创作热潮。

他还在《谈新诗》》等著述中提出过“诗体解放”,新诗不仅要用白话,还应不拘格律,向自由诗发展。

他自己则实践着写出了新诗《尝试集》。

周作人的新文学理论(侧重内容)1、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在1918年12发表著名的《人的文学》,以“人的文学”来标示新文学的内容特点。

1919年初周作人又在《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进一步把“人的文学”具体化。

2、对于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确认。

周作人不但常作散文批评,而且能写一手别有韵味的散文,他的散文强“趣味”和“平淡自然”的气质,追求“涩味”和“简单味”。

第四节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一、第一个十年(20年代)的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17年1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是文学革命的初期。

新文学刚刚萌芽,除了鲁迅的几篇小说外,一般还很幼稚。

2、五四——1926年“三•一八”惨案,这一段是思想解放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鲁迅的《呐喊》、《彷徨》和郭沫若的《女神》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这期间写成的。

新文学的第一代重要作家大都在这一时期登上文坛。

3、“三•一八”惨案——1927年“四•一二”政变,革命形势急剧变化,许多作家投身到南方革命阵营和北伐战争中,创作相对沉寂并转向“革命文学”提倡的试验期。

二、第一个十年(20年代)文学创作的特色:

20年代特别是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大转折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有史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和学生联合起来参与国事最强大

的一次。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不但与传统文学根本不同,而且也区别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时期的文学。

1、理性精神的显现2、感伤情调的流行3、个性化的追求试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第二章文化巨人——鲁迅第一节鲁迅生平及作品概述一、鲁迅简介1、生卒年代。

生于1881年9月25日,卒于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三十八岁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用“鲁迅”为笔名。

2、生平:

少年时代。

青年时代。

日本留学。

回国“幻灭”。

排遣寂寞。

彷徨之路。

文艺论争。

二、关于鲁迅的作品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

3部小说集两部现实题材作品《呐喊》《彷徨》,一部历史题材作品《故事新编》。

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16部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事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

此外,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呐喊》出版于1923年8月,共收录1918.4-1922.10创作的小说14篇: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出版于1926年8月,共收录1924.2-1925.11创作的小说11篇: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第二节《呐喊》与《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从1918年到1922年鲁迅连续写了15篇小说,于1923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抽出其中的《不周山》而为14篇。

1924年到1925年写11篇小说,于1926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彷徨》。

鲁迅说《狂人日记》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而《呐喊》《彷徨》基本上是循着这样的一种内容上与形式上的美学创作风格来创作的。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与眼光1、题材鲁迅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本着“为人生”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重要题材。

2、眼光鲁迅在观察和表现他的小说的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这就是他始终关

注“病态社会”里人的(包括农民和知识者)的精神的痛苦。

(二)“格式的特别”——“创作新形式的先锋”1、试验性借鉴西方小说的形式,独立创造建立起来。

2、多样性日记体、手记体、传记体、倒叙体、对话体等。

3、语言风格追求表达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狂人日记》一、《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这篇小说是五四新文学的“总序”,体现彻底反封建总体倾向。

1、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

小说从多层次展开。

首先理解封建礼教“吃人”,其次理解为什么说礼教“吃人”。

2、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精神二、独特的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

1、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在小说中是通过狂人形象来实现的。

2、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复杂、意蕴深厚的狂人形象。

狂人是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狂人日记》的两套文本运用了两套文本,文言文代表现实世界的声音,而白话文则代表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的声音。

这两个不同的文本,反映了两种语言空间,也就是新旧文化的对照。

作品中的狂人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他思维荒谬,语言混乱,比如他常把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窃窃私语理解为他人试图谋害他,把大哥请医生给他诊治疾病想像成大哥与医生的合谋。

可是这些看似疯狂的语言中又的确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其批判的矛头直指五千年的封建历史,直指封建礼教杀人的血淋淋事实。

之所以产生这种奇异的艺术效果,是因为鲁迅采用了独特的结构。

《狂人日记》的结构由表层与深层两层构成《狂人日记》的结构由表层与深层两层构成。

表层结构是用狂人的语言展现的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病态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深层结构则是表达鲁迅自我对封建历史和宗法制社会的深刻批判,并最终转向呼唤没有吃过人的新人的出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鲁迅学过医,懂得现代心理学,他模仿精神病患者的语言特点建构了狂人的语言系统,又利用这种语言系统与鲁迅自己对对封建宗法制社会本质的认识的表达形式上的相似性而采用定向暗示的方法联系起来,使读者可以通过狂人的语言展开联想,穿透狂人的语言外壳,把握到鲁迅自己的深刻思想。

所以狂人的形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清醒的反封建战士,不是一般的狂人,而是鲁迅自我的艺术表达。

这种“特别的格式”,使这篇小说实现了狂人的语言与深刻思想的统一,为中国小说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非常新奇的审美视界。

《祝福》分析《祝福》对底层妇女的描写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揭露的是封建礼教吃人的悲剧。

鲁四老爷与其说是政权的化身,不如说是礼教的化身,他的言行无不合乎封建礼教的规范。

他虽然对祥林嫂的婆家把祥林嫂绑架走的行为感到愤怒,但最终又默认了这一行为;

吩咐下人把祥林嫂的工钱算清交与其婆家,这一切从封建礼教的规范看,是一个难得的正人君子。

但正是他这个正人君子最终置祥林嫂于死地:

在他眼里,作为寡妇再嫁的祥林嫂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因而他禁止祥林嫂参加除夕之夜的祭祀,而且在祥林嫂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后仍然禁止她参与祭祀,彻底摧毁了祥林嫂的精神支柱。

正因为鲁四老爷处处是按封建礼教行事的,所以他对祥林嫂的精神摧残是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精神摧残,祥林嫂的悲剧是封建礼教造成的悲剧。

这样,祥林嫂的悲剧也就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鲁迅对祥林嫂的同情也就成了鲁迅对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普遍的同情。

《伤逝》分析《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

他们的爱情从喜剧开始而以悲剧告终,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

从社会方面来看,他们的悲剧是由于他们的自由恋爱不被封建的舆论所认可,这导致了涓生被解雇,摧毁了他们爱情的经济基础。

从个体生命层面来看,他们俩对爱情的理解不同,他们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差别,这导致了他们最终的分手。

涓生为了救出自己,以一种堂皇的借口告诉子君自己已不爱她了,希望她由此走向独立,可这无异于摧毁了子君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而子君把爱情视为人生的一切,结婚后没有了更大的理想,因此一旦失去了爱情,就没有了别的出路。

鲁迅写这个悲剧,除了对子君们寄予深深的同情外,主要是为了打破五四青年的单纯幻想,要他们把婚姻恋爱的自由与社会改革、经济的自主结合起来思考,首先争取经济上的独立,就像他在《娜拉走后怎样?

》的演讲中所阐述的那样,只有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才能保障爱情的自由。

这使《伤逝》的主题远比五四时期一般的爱情题材小说包含着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容。

第二节说不尽的阿Q

(一)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揭示、鞭挞“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改造国民性。

这是鲁迅作品的一个基本的思想。

阿Q的性格就是鲁迅眼中的中国人的性格。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鲁迅眼中的中国人劣根性。

阿Q的身份:

没有来历阿Q是一个农民流浪汉,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无妻无儿,是农村社会中的最下层的农民。

他与鲁迅笔下的其他农民有类似的性格,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

如,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大防,看到男人与女人在一起就义愤填膺,装出正人君子面目。

又如,狭隘、封闭,拒绝接受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

明显地带有夜郎自大的那种狭隘性。

凡是不合于他的生活经验的,他一律否定,排斥。

未庄把长凳子,叫长凳,他认为应该叫长凳,而城里人却叫条凳,他认为城里人是不对的;

油煎大头鱼,未庄人放葱叶,而城里人却放上葱丝,他认为城里人是错误的。

看到假洋鬼子没有辫子,他也愤愤不平,认为假洋鬼子是里通外国的,没有做人的资格。

从这里,可以看出封闭的宗法农村农民的精神愚昧、落后。

精神胜利法的内涵阿Q性格的独特之处是精神胜利法。

他的愚昧落后主要体现在精神胜利法上。

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对于民族性格弱点的深刻发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不敢正视现实,以一种自我欺骗的方法掩饰自己的悲剧处境,从而在获得精神上的平衡,甚至满足感、幸福感。

无论自己处在怎样的困境之中,无论自己怎样悲惨,不幸,都能够在精神上寻找到解脱的方法。

转悲为喜。

在作品的二章《优胜纪略》,第三章《续优胜纪略》中有详细的刻画。

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这种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是:

1.妄自尊大:

他总是认为自己的天下第一了不起的人,从而满足自己莫名其妙的虚荣心。

方法是陶醉在虚无缥缈的过去,或者未来。

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却说我先前比你阔多了。

连老婆都没有却说,我将来会比你阔多了。

别人稍微表扬他一点,立刻就高兴起来。

对于未庄的人,他都不放在眼里,就是文童的父亲赵太爷、钱太爷也不放在眼里。

总之,未庄的人,没有一个看得上的。

2.化丑陋为荣耀:

他的头上有一个癞疮疤,别人都嘲笑他,他开始是忌讳别人说“癞”以及一切相关的字。

但是,别人偏是那样嘲笑他,他就说,你还不配。

变成了一种高尚的标志了。

3.化痛苦为幸福:

别人打他,就说是儿子打老子。

人家硬让他说是打虫豸,他就说我是虫豸。

然后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除了自轻自贱不算以外,剩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吗?

你算什么东西呢?

赌博时被抢劫,钱没有了。

他自己打自己二个嘴巴,似乎自己打了别人一样,于是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4.惧强凌弱:

他在强者那里受了屈辱,不敢反抗,不敢复仇,反而能够把屈辱很快忘记。

他被王胡打了,又被假洋鬼子打了,接连受了两次屈辱。

在被假洋鬼子打了以后,似乎觉得完结了一件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