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119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篇集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们这个地方还要赏月、赏桂花、品茶、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金门要拜天公、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等等。

(PPT第四、五、六、七张)

5、讲解月亮的变化

——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

——小朋友月亮除了是圆的以外,还有什么形状呀?

——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

从上弦月变成满月再变成下弦月,可以清楚的看到月亮盈亏的变化过程。

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分钟)

6、集体品尝月饼

7、活动结束

附注:

此活动方案由执教家长独立完成。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2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

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

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1、结束:

举办化装舞会。

(扮演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跳邀请舞)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与弟弟妹妹交朋友

1、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着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

2、以热情大方的态度帮助弟弟妹妹,萌发当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制作小礼物的材料、笔、纸等。

1、讨论怎样当哥哥姐姐。

(1)、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我们怎样当哥哥姐姐去帮助弟弟妹妹呢?

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一块玩,帮他们穿衣服、叠被子等。

(2)、遇到困难时怎么办?

2、制定帮助计划。

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帮助计划,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

幼儿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开展与弟弟妹妹交朋友的活动,教师跟随幼儿,并提醒注意安全

(1)、为刚入园的小朋友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讲故事等。

(2)、我当小向导。

带领弟弟妹妹参观幼儿园,引导他们辨认相应的标志,学习向工作人员问好。

(3)、我来帮助你,帮助小班小朋友学会根据标志取放物品等,叫小朋友入厕、盥洗的方法。

(4)、一起做游戏,邀请小班小朋友共同开展游戏活动。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3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主题网络:

三、主题目标:

小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

快乐"

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

月亮上有什么?

"

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四、主题开展时间:

9月13日至21日为期一个周的"

快乐中秋节"

活动。

五、活动类型:

1、听一听:

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

例如:

《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

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

小手画月饼"

,"

月亮婆婆"

,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

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

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六、主题环境的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

快乐中秋"

为主题气氛的环境。

例如"

团团圆圆庆中秋"

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

中秋节的传统故事"

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

中秋诗词"

等等。

(9月27日检查各班环境创设)2、"

情意浓浓,爱满中秋"

贺卡展。

(适合大班)3、"

庆中秋灯笼大汇演"

亲子制作比赛。

(适合中班)4、"

作品展示。

(适合小小班、小班)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

我设计的月饼图案"

(适合大班)七、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七、分散活动的配合:

1、参观月饼街--(体育馆广场月饼街,下周二)2、级组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小、中班级组)3、创意月饼比赛、亲子"

贺卡展--(大班级组)5、亲子花灯制作大赛。

--(中班级组)八、活动内容建议(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来展开)1、社会:

《节日的街道》、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

《月亮的遐想》、儿歌:

《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

《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

《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

4、美术:

《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

5、音乐:

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6、计算:

小班《数月饼》、分类;

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附相关资料: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由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

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

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

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

追月"

中秋"

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

秋暮夕月"

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会变的月亮(中班)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引起幼儿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活动过程:

1、从阴历的八月初一开始,要求孩子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记录月亮,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家长用文字记录下来。

第二天早上来园后,互相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十五过后,将自己的记录带到幼儿园,挂到指定的地方,互相看,寻找月亮变化的规律。

3、从十六开始,晚上观察后,早上来园后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互相讲述。

4、坚持记录一个月后,引导幼儿总结、表述月亮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反思:

家长的配合意识有待提高,只有唐沁等几个孩子记录的很完整,很仔细,其他孩子的记录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讲述,参与的感官太少;

还有一部分家长可能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无关紧要,所以孩子要求后,并不主动配合,没有和孩子一起观察月亮,所以当老师让他讲述发现的时候,孩子无可奈何。

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变。

画月饼(中班)活动目标:

1、能回忆我吃过的月饼,在月饼上画出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引起对中秋节活动的兴趣。

材料:

水彩笔、范例、纸环境:

幼儿在家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

我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的?

月饼上有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2、幼儿、老师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上画出图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规律排列的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4、展示讲评:

我画的月饼数月饼(中班)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饼的特征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活动准备:

各种月饼实物、图片活动过程:

1、看月饼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我拿来的月饼是怎么样的,要求幼儿能按照形状、大小和里面包的内容来说2、数月饼分组看一看、数一数大的月饼有几个?

小的有几个?

分形状的有几个?

不同类型的各有几个?

3、放月饼

(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

(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3)自由组合放月饼我与月亮的对话(中班)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丰富词汇;

淘气、奥妙。

2、初步了解月亮变化的科学知识。

3、激发幼儿从小爱科学的情感。

1、在学习诗歌前两周,家长协助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及变化2、教师绘制好与诗歌内容想适应的图片,月亮在月层里穿行、渐变的立体教具。

3、录制好配乐诗朗诵的磁带。

一、利用立体教具鼓励幼儿的月亮提出问题。

1、我们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月亮的脸总是在变,有哪些变化呀?

2、有谁知道为什么月亮的脸有时圆圆的、有时常常的、……?

3、我们一起来看看月球的介绍(多媒体)二、听配乐诗朗诵,试着理解诗歌1、我们先来听一首诗歌2、诗歌里的小妹妹问了月亮什么问题呀?

三、了解月球的变化,尝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1、诗歌里回答说月亮什么时候是圆圆的呀?

什么时候是弯如刀?

2、这两个星期来,我们每天都在观察月亮,也同过各种方式获得了解了关于月亮的相当多的知识,现在有没有小朋友可以为大家分析一下变化的原因?

四、分角色学习朗诵诗歌。

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绘制登上月球的想象画。

附:

月亮月亮我问你月亮月亮我问你,月亮听了笑嘻嘻,为啥当个小淘气?

不是我要躲着你;

那天是个圆圆脸。

圆圆脸儿是十五,望着我们笑咪咪;

弯如镰刀是月初;

今天只露一道眉,要问这是啥奥妙,你要躲到哪里去?

长大书本告诉你。

小小的船(中班)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好奇心。

图片两张(船、月亮)活动过程:

1、今天,赵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大家欢迎吗?

(欢迎)它是谁呀?

(出示图片:

船)2、让幼儿学习一首儿歌:

〈小小的船〉"

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1)教师先念一遍儿歌

(2)接着让幼儿轻轻跟念(3)让幼儿自己念儿歌

3、理解儿歌里的内容

(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

(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

(月亮)(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

(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弯弯的,两头尖尖的)。

4、做游戏:

现在,正是夜晚,深蓝色的天空有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而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啊!

让我们张开双臂飞呀飞,飞向蓝天。

小朋友如果坐在这只船上,你看见了什么?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漂亮的月饼盒(中班)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

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

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玩月饼盒节日的由来(大班)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图片。

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图片及网络资料。

1、中秋节的由来请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习俗。

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2、结合录音磁带讲述请幼儿观看图片进行讲述。

3、活动结束,收集有关的资料中秋节(大班)活动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月饼,各种水果。

1、环境创设。

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

团团圆圆过中秋"

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

我家怎样过中秋"

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

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

神密的月亮"

等。

6、表演游戏:

到嫦娥姑姑家做客"

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

制作道具,进行表演。

其余幼儿当观众。

互相轮换。

美丽的月饼盒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包装精美的月饼盒,培养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2知道中秋节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喜欢过中秋节。

活动前请幼儿家长一起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子。

1、出示许多月饼盒子,让幼儿观看2、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盒子吗?

可以干什么用?

3、幼儿观察并讲述(欣赏活动:

让幼儿欣赏收集来的各种月饼盒,引导幼儿从形状、色彩、图案上发现其美丽的地方,充分欣赏其工艺制作的美。

4、讨论、交流、分享活动:

请幼儿表述你认为美的部分,分享美的感受5、小结:

这些盒子可以装月饼,你们吃过月饼吗?

它是什么味道的?

6、幼儿讲述(最好是在幼儿吃过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给予幼儿一定讲述的基础)7、延伸游戏:

装月饼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4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制作材料的准备表演节目的准备

三、活动形式:

全园集体活动

四、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园长致辞—欣赏故事—制作月饼—师生节目表演(分享石榴)—亲子分享月饼。

五、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园长致辞

(三)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四)制作月饼

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六、师生表演

学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七、亲子分享

人员安排:

根据情况自行拟定

大班中秋节活动计划5

活动主题:

中秋节"

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

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

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主题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

习俗--各地习俗(如:

北京地区"

送兔爷"

)2、做一做,看一看:

制作月饼;

装饰"

月亮"

;

制作"

给亲人祝福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

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月圆、月缺)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

各种各样的月饼"

、"

月亮的变化"

不同的茶具"

各种各样的茶"

茶道表演"

等主题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

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

装饰月亮、茶壶"

制作月饼、茶具"

等活动。

阅读区:

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

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

茶的作用、形状"

分类统计;

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区:

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

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