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1480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线车间液压润滑设备操作及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0.3MPa

运行值

0.4MPa

润滑点压力

0.15MPa

说明:

1.1.7系统流量参数见表4。

表4系统流量

流量

928l/min

732l/min

轧机润滑点

60l/min

1#、2#飞剪润滑点

30l/min

1.2操作前检查确认

1.2.1油温是否正常,电气显示信号是否正常。

1.2.2检查,确认系统内部所有开关阀门手柄位置是否正确,所有压力、油温、液位控制器等控制元件、仪表是否正常。

1.2.3记录液位数值。

1.2.4系统内部是否有漏油现象。

1.2.5若系统需要加油,请确认油品型号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准确无误,有无因操作失误而串油。

1.2.6是否具备全面或局部送油条件(内部、外部)。

1.2.7确认开机送油指令是否准确无误。

1.2.8油站系统定压阀全部打开,系统内部运转打循环。

1.2.9使用电加器加热,油箱内油温要均匀,并进行油箱放水处理。

1.3操作程序

1.3.1按开机送油指令逐个向系统送油。

1.3.2根据压力表调节各系统的调压开关,各系统压力表见表2。

1.3.3报警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1.3.4注意察看液位,并记录液位数值。

1.3.5停机液位与正常生产液位差范围参考表5。

 

表5开、停机液位差

夏天油差值

15mm

17mm

冬天油差值

16mm

18mm

根据地区实际差异数据可做调整

1.3.6察看液位超出差值范围,应立即通知维修班或值班电钳检查漏油点,进行处理。

1.4运转中异常状态的紧急处理规定

1.4.1润滑系统油泵压力不足时,为保证正常生产供油,应进行以下处理:

a)如电机运转正常,油泵运转正常,而备用油泵低速反转,则单向阀有异物,使单向阀不能正常工作;

b)首先将有故障的油泵电源开关断开,并挂上操作牌,严禁合闸;

c)再关闭有故障的单向阀前后的开关阀;

d)用板手打开单向阀压盖,取出其中异物,并将单向阀压盖安装好;

e)打开前后阀门,将电源开关闭合,试车运转;

f)如定压阀松动(或定压旁通阀未关闭),应将定压阀调整到设定值后锁紧(或关闭旁通阀)。

1.4.2各系统2#泵运转正常但不上压,应进行以下处理:

a)若油泵溢流阀松动自卸荷,则应调整溢流阀至设定值后锁紧;

b)可能出现与1.4.1相同的故障。

1.4.3检修后或电工换了电机后油泵不上压,应进行以下处理:

a)电机线路接错,电机反转;

b)马上找电工处理;

c)切断电源开关,并挂牌“禁止合闸”;

d)处理后试车,随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1.4.4过滤器后压力表压力不正常,应进行以下处理:

a)过滤器阻塞;

b)察看过滤器前后压力表,差值在常态则过滤器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c)若压力差值比较大,则打开备用过滤器前后的开关。

1.4.5现场设备发生故障,要求油站停车时应进行以下处理:

a)问清设备故障点,判断故障设备属哪个供油系统,然后停止供油;

b)记录停车原因,准确时间,下达停车指示的人;

c)恢复供油需有调度室人员的指令执行。

1.4.6调压阀前后和旁路阀门关闭,仍达不到工作压力应进行以下处理:

a)单向阀堵塞形成回路,应按1.4.1处理;

b)油泵泄荷,将油泵溢流阀压力逐渐调高。

如仍不能提升压力,则应更换油泵或修复;

c)压力表损坏,应立即通知维修工更换。

1.4.7各系统两泵存在压力差应进行以下处理:

a)以1台泵压力为基准;

b)调低压力高的泵的调压阀,使之与另台泵压力一致;

c)调节系统压力阀,使压力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4.8液位下降时,通知值班钳工巡检漏油点。

1.5运转中注意事项和严禁事项

1.5.1运转中注意事项如下:

a)运转中应及时巡查各系统的液位,并观察其变化有无异常,及时处理;

b)警报系统是否处于报警状态;

c)随时巡察油温变化,油温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d)进入油站的人员要在登记本上按要求填写好,方可进入;

e)启泵开关上挂有工作牌时不得开动油泵送油;

f)为了确保安全,在检修中或临时处理故障时,由值班人员在适当开关柄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等警告牌,处理好后及时收回;

g)油站巡检时要提高警惕,树立防火第一的思想;

h)应注意油站内的卫生,要保持站内设备、管道无灰尘、无油污、无积水,做到库内卫生无死角,地面清洁;

i)油站巡检时应密切注意异味,防止油气中毒,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1.5.2运转中严禁事项如下:

a)油站内严禁吸烟,如果因工作需要动火时,必须先开动火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火措施,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动火;

b)油站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c)严禁闲人进入油站室内,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6操作人员点检、维护规定

1.6.1油站设备运转中每隔半小时检查一次仪表、油压、油温及站内设备漏油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记录在记录本上并及时进行处理。

1.6.2执行油品定期化验制度。

1.6.3点检中,对运行设备必须进行必要的维护。

1.6.4设备检查工程必须认真逐个检查,不得漏掉或有忽略。

1.6.5在检查中,如发现设备有缺陷或异常,应及时汇报班长,并加强检查,设法处理,不得拖交下一班。

1.6.6检查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设备的检查要细致耐心。

1.6.7交接班人员必须对设备运行情况详细了解,交接班时明确交待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7维护人员点检(专业点检)、维护的规定

1.7.1各系统润滑油及油箱点检、维护

1.7.1.1交接班时间检查一次液位、油温是否正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新油。

1.7.1.2油箱里的油要定期取样化验,严重超标时要及时更换。

1.7.1.3要经常打开油箱上面入孔盖,检查液位是否有泡沫。

(消除方法是加入硅油,用煤油按比例1:

20稀释,10t润滑油加硅油100g。

1.7.1.4油箱里面的磁力棒每次小修要清洗一次。

1.7.1.5小修时要检查油箱内外有无锈蚀,有无喷铝层脱离。

1.7.1.6要经常检查油箱外加热套管有无渗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7.1.7油箱每次大修清洗一次,并要清洗干净,确保箱内无油污。

1.7.1.8发现油箱进水应立即放水,使用真空脱水机脱水,并请岗位人员找出设备进水部位。

1.7.1.9发现油品性能指标锈蚀不合格时,可加入防锈剂十二烯基丁二酸,添加量为0.02~0.2%。

1.7.2螺杆泵维护规定

1.7.2.1交接班时检查机械密封,漏油及时处理。

1.7.2.2要定期检查螺杆泵的同心度,使其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运转。

1.7.2.3要保持油泵螺丝齐全紧固,油漆脱落要及时补刷。

1.7.2.4油泵发生异常声音和有漏油现象,要起用备用泵进行检查处理。

1.7.2.5油泵油封要定期更换,侧盖间隙要定期调整。

1.7.2.6停泵处理故障时要与操作人员联系好,并挂牌,处理好后试运转,交牌使用。

1.7.2.7交接班进行检查,察看油站记录本,了解系统油泵运转情况。

1.7.3过滤器维护规定

1.7.3.1定期检查各部位螺丝是否齐全,有无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7.3.2定期检查过滤器运转情况是否正常。

1.7.3.3交接班检查一次过滤器前后压差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1.7.3.4定期打开过滤筒侧盖、检查芯筒、刮刀片是否完好。

滤网,检查集污,每周一次,也可按集污情况而定。

磁棒,检查集污,每周两次,也可按集污情况而定。

空气过滤器,每年一次。

1.7.3.5定期检查蜗轮、蜗杆、齿轮并注油。

检查泄漏,每周两次。

1.7.3.6定期检查密封垫及各处填料是否漏油及时处理。

1.7.4冷却器维护规定

1.7.4.1使用冷却器对应先通油后通水,先开出油口开关阀,再开进油口开关阀。

1.7.4.2通油预热后,将进水开关阀慢慢打开,同时打开排水开关阀。

1.7.4.3正常工作油压要比水压高0.05MPa,以免漏水进入油中。

1.7.4.4冷却器出油温度的高低可调节冷却水流量来控制。

1.7.4.5要定期清洗在线过滤器,以免堵塞冷却器。

检查集污,每八周一次或按维护说明。

1.7.4.6冷却器不用时,先把油关掉,待期与水温一致时,关冷却器进排水,并放掉积水。

1.7.4.7使用时要检查进、出水口温差,一般油温可下降5~10℃,水温上升3~5℃。

1.8设备润滑的规定及润滑表

1.8.1工业闭式齿轮油换油指标见表6(SH/T0586-94)。

表6换油指标

L-CKC工业闭式齿轮油

工程

换油指标

实验方法

外观

异常

目测

运动粘度(40℃)变化率%

超过±

15℃

GB/T265

水分

大于0.5%

GB/T260

机械杂质

等于或大于0.5%

GB/T511

铜片腐蚀(100℃,3h)级

等于或大于3b

GB/T5096

梯姆肯OK值

等于或小于133.4N

GB/T11144

注:

当油品在使用中时,若发现抗泡性能变差时,可根据使用情况向油品中补加抗泡剂。

1.8.2汽轮机油换油指标见表7(SH/T0636-1996)。

表7换油指标

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

粘度等级(按GB3141)

32

46

68

100

----

40℃运动粘度变化率

10%

本规范3.2

酸值,KOH/g增加值

大于

0.1mg

SH/T264

氧化安定性

低于

60min

GB/T0193

闪点(开口)

170℃

185℃

GB/T3536

破乳化值

40

60

GB/T7305

液相锈蚀实验(合成海水)

轻锈

GB/T11143

当使用100号油时,测试温度为82℃。

1.8.3抗磨液压油换油指标(SH/T0599)

运动粘度(40℃)变化率>+15%或-10%

水分>0.1%

色度增加(比新油)>2号

酸值降低>35%

酸值增加值(mgKOH/g)>0.4mg

正戊烷不溶物>0.1%

铜片腐蚀(100℃,3h)>2a级

1.9设备测试、调整的规定

1.9.1油箱在大修中要把油泥清除干净,除锈刷漆。

1.9.2油箱内的加热套管在中修要测管壁厚,并试漏。

1.9.3压力表12个月送检一次,以确保示值准确无误。

1.9.4定期按照现场设备润滑调整各系统的压力,以满足设备润滑的需要。

1.10设备定期清扫的规定

1.10.1流体人员要保持系统设备及管道的清洁,地面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1.10.2每次小修、中修后油站人员要对库内卫生清扫,保持清洁,无积灰。

1.10.3地沟油泥每次中修要清除一次,无油污,无灰尘。

1.11设备缺陷、故障的处理的规定

1.11.1与操作人员联系好,并挂牌,然后进行处理,恢复常态。

1.11.2处理故障前拿正付牌,并联系断电、挂牌。

1.12设备检查、测试、调整、事故故障、润滑等维护记录的要求和规定

1.12.1设备检查、测试、调整、事故故障、润滑等维护记录在点巡检本上,作到有据可查。

1.12.2保持记录本整洁、字迹工整、并永久保存。

1.12.3要记载处理情况及隐患。

1.12.4对设备润滑的调整要与有关人员联系,在技术主管人员认可后,方能进行。

1.13设备交接班的规定

1.13.1接班人员应提前10min到达岗位,详细了解上班各系统工作情况。

1.13.2检查各系统液位、油压、油温,检查各系统油泵运转情况,冷却水是否正常,报警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1.13.3检查库内清洁卫生、照明,地沟积水等。

1.13.4交班者应如实向接班者交待油站在本班内的工作情况,特别是要详细交待所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1.13.5交接班时出现问题或责任不清时,共同找双方班长及车间协商解决。

1.13.6交班人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认可后签字生效。

2高线预精轧、精轧、迷你轧机稀油润滑系统操作维护规程

2.1设备性能

2.1.1设备基本技术参数见表8。

表8设备技术参数

工程名称

预精轧润滑系统

精轧润滑系统

迷你轧机润滑系统

用途

对预精轧机组的油膜轴承、齿轮箱进行润滑

对精轧机组的油膜轴承、齿轮箱、增速箱,精轧机前碎断剪、切头剪,精轧机前夹送辊和迷你轧机的油膜轴承及吐丝机、夹送辊的齿轮箱进行润滑

对迷你轧机的齿轮箱进行润滑

润滑油品型号

ISOVG220油膜轴承油(MobilVacouline533)

ISOVG100油膜轴承油

(MobilVacouline525)

ISOVG150极压齿轮油MobilGear629

油箱贮油量

10m³

×

50m³

20m³

油箱最低贮油量

9m³

40m³

17m³

油箱温度

45~50℃

高温报警

60℃

低温报警

36℃

低温极限报警

32℃

出口温度

38~42℃

38℃

40℃

出口压力

0.45~0.5MPa

0.5~0.6MPa

0.6MPa

0.8MPa

0.45MPa

0.51MPa

0.54MPa

系统流量

412l/min

1054l/min

336l/min

轧机轴承管路0.2MPa

平轧机齿轮箱管路0.3MPa

精轧机前夹送辊0.14MPa、碎断剪和切头剪0.14MPa、8架精轧机组0.3MPa、迷你轧机0.38MPa、吐丝机0.34MPa、吐丝机前夹送辊0.2MPa

迷你轧机的齿轮箱0.41MPa

润滑点流量

轧机191l/min

平轧机减速箱30l/min

精轧机前夹送辊4l/min、碎断剪和切头剪23l/min、8架精轧机组1010l/min、迷你轧机833l/min、吐丝机63l/min、吐丝机前夹送辊45l/min

迷你轧机的齿轮箱336l/min

精过滤压差值

0.2MPa

2.1.2设备主要构成:

油箱、泵组、过滤器、油冷却器、压力罐、脱水过滤装置、温控器、定压阀、各类检测原件、控制元件、开关阀及管路附件等。

2.2操作前检查确认

2.2.1油站停泵后,系统开始操作前确认

2.2.1.1检查泵站内各开闭阀的开闭状况,使各阀处于正确位置。

所有压力、油温、液位控制器等控制元件、仪表是否正常。

2.2.1.2检查工作油箱的液位是否正常位置,记录液位数值。

确认油液颜色是否正常。

2.2.1.3检查工作油箱加热器是否打开,油温是否正常,是否达到启动温度(正常油温45~50℃)。

使用电加器加热,油箱内油温要均匀,并进行油箱放水处理。

2.2.1.4检查压力罐的液位,气压是否正常。

2.2.1.5系统内部是否有漏油现象。

若系统需要加油,请确认油品型号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准确无误,有无因操作失误而串油。

2.2.1.6检查各压力开关,液位开关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2.2.1.7检查电气显示信号是否正常,操作面板上显示灯的好坏,报警显示情况,以及送电情况。

2.2.1.8检查冷却水的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2.2.1.9是否具备全面或局部送油条件(内部、外部)。

2.2.1.10确认开机送油指令是否准确无误。

2.2.1.11油站系统定压阀全部打开,系统内部运转打循环。

2.2.2真空式净油机启动前确认

2.2.2.1确定需净油箱,并将该油箱净油路上的截止阀打开,保证净油油路通畅,同时确认关上不须净油油箱油路上的截止阀。

2.2.2.2检查排放阀是否闭合。

2.2.2.3检查净油机真空泵润滑油油位。

2.2.2.4检查电控盘是否通电,检查净油机电气设备是否正常。

2.2.2.5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3操作程序

2.3.1系统操作程序如下:

a)将工作油箱加热器打开,使油箱温度升至45~50℃;

b)选择泵号,再按工作泵启动钮;

c)泵转动后,检查泵的转向,泵的声音,检查系统压力;

检查油箱温度;

液位下降情况;

检查压力罐的液位,气压情况;

检查操作面板上的报警显示情况;

检查管路泄漏情况;

d)液位、温度、压力稳定,无异常报警,系统启动完毕;

e)停止时,按工作泵对应的“停止”钮,并将工作状态切换到“停止”状态,同时将工作油箱加热器关闭;

f)等油液基本返回油箱,泵站内无异常情况时,操作程序才算结束。

2.3.2油箱切换操作程序如下:

a)将备用油箱加热器打开,使油箱温度升至45~50℃;

b)停泵约10~20min,使管道及齿轮箱内积油尽可能返回原油箱;

c)将原备用油箱进出油箱截止阀打开;

d)将原工作油箱进出油箱截止阀关闭;

e)将原工作油箱加热器关闭;

f)启动备用泵。

2.4系统运转中异常状态的紧急处理规定

2.4.1系统出现大量跑油时,通知调度室以及轧机紧急停车,然后停泵。

2.4.2当系统滤芯前后压差超过报警值时,切换过滤器,并更换掉脏滤芯。

2.4.3若备用泵启动,应马上对原工作泵进行检查确认。

2.4.3若系统设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调度室停轧,进行检查确认或处理。

2.5检查中注意事项和严禁事项

2.5.1检查时应注意各仪表是否准确,认真做好各项记录,真实的反映各种现象,以便对事故进行有效预防。

2.5.2系统运转时,严禁用手碰触旋转部位。

2.5.3净油机运行中机体温度较高,严禁触摸。

2.5.4净油机运行中,机体上任何手柄均严禁乱动。

2.5.5系统运转时,不得随意开关管线上的开关阀。

2.6运转中注意事项和严禁事项

2.6.1运转中注意事项如下:

f)为了确保安全,在检修中或临时处理故障时,由值班人员在适当开关柄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等警告牌,处理好后及时收回;

i)油站各系统加温时,应密切注意异味,防止油气中毒,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2.6.2严禁事项如下:

2.7操作人员点检、维护规定

2.7.1系统维护原则

2.7.1.1用油对系统进行48小时清洗。

2.7.1.2用正常的工作油对系统进行500小时运行测试。

如果出现问题,检查过滤器。

2.7.1.3在第一个500小时期间,每一小时检查电平运行情况,看是否有检测到泄漏的信号。

2.7.2巡回检查油路的管道,压力、温度、液位,及时发现泄露点以及油耗,并做好运行记录,每班不得少于四次。

2.7.3巡回检查回油管路上安装的油水分离玻璃管的积水情况。

积水较少时,应及时将积水排放干净。

积水短时间增加较快时,应上报车间,查清原因后排除。

2.7.4各润滑系统油箱液位正常值不得低于规范规定值,压力罐液位必须在规定范围内。

2.7.5注意检查油箱油液进水情况,并及时打开底部放水阀放水,若进水较多,应及时开启净油机对油箱净油。

2.7.6记录当班更换备件及白班加油情况。

2.7.7系统的停送必须有详细记录,并与调度室保持密切联系。

2.7.8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切换精轧、预精轧、迷你轧机润滑的油箱。

让油液得到充分休息,以延长使用寿命。

2.7.9当系统不正常时,应视各具体情况加大切换油箱,更换清洗滤芯频率。

2.7.10当系统正常时应每周更换清洗滤芯。

2.8维护点检(专业点检)维护的规定

2.8.1维护人员应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好点检记录,以便发现事故苗头,进行及时处理。

2.8.2维护人员应及时处理各泄漏点,降低油耗。

2.8.3维护人员应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并记录更换备件情况。

2.8.4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系统油液进行取样送检,跟踪系统用油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净油更换油提供依据。

2.8.5每季度对泵接手进行检查。

2.9各系统润滑油及油箱点检、维护

2.9.1交接班时间检查一次油位面、油温、油压是否正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新油。

手动检查当恒温器关闭时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