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18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石车间岗位操作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点击卸料联锁启动按钮,进行卸料、输送。

焦炭、石灰在长皮带机上混合后,由长皮带机、分料皮带机、环形料机加入求料的环形料仓中。

卸料完成后,卸料操作自动停止。

输送系统继续运行。

1.3.1.7当称量斗内料卸不完,有底数时,环形料机、分料皮带机、长皮带机、焦炭、石灰电振机不能自动停止。

在操作屏上点击卸料联锁停止按钮,卸料操作即停止。

1.3.1.8当电石炉停电或配料系统、输送系统发生其他故障,一段时间内不进行配料、输送操作时,应点击输送联锁停止按钮,将环形料机、分料皮带机、长皮带机顺

序停止运行。

1.3.1.9依据巡回检查及中控操作人员提供的信息,判断石灰、焦炭的下速快慢,合理控制石灰、焦炭电振机振动频率,使石灰、焦炭混合均匀地送至环形料仓。

在卸料联锁状态下,当焦炭、石灰下速有差异,发生焦炭、石灰混合不均匀时,在操作屏上点击配料站操作界面频率设定按钮,在频率数值框内修改设定值,或修改电振机卸料时间间隔设定值,点击保存按钮保存所作的修改。

并要求巡检人员对调整后的焦炭、石灰混合情况进行检查,如果调整后焦炭、石灰仍混合不佳,则再次调整,直至混合均匀。

1.3.1.10交班时,点击交班按钮,将当班配料数据清零。

1.3.1.11当发生紧急状况时,在操作屏上点击皮带机联锁停止按钮和输送急停按钮,此时,整个输送装置、卸料装置即停止工作,正在进行的输送操作即刻停止。

发生紧急状况时。

也可在现场关闭急停开关,停止正在进行的配料、输送操作。

1.3.2自动操作方式

1.3.2.1在称量斗空斗状态下,点击愉送选择按钮,将输送选择置于自动位置。

点击称量选择按钮,将称量选择置于自动位置,由程序控制,通过环形料仓发出的求料信号,即开始进行自动配料、输送操作。

1.3.2.2由于卸料时称量斗内物料卸不完,有底数,卸料不能自动停止,造成卸料电振机不能自动停止,于是自动配料程序不能进行,可改由手动操作方式。

1.3.3环形料机除尘器的操作

1.3.3.1在环形料机正常工作时,应启动环形料机除尘器,以减少环形料机工作场所的粉尘扩散。

1.3.3.2在电石炉PLc操作屏配料站操作界面点击环形料机除尘器风机图标,在弹出的环形料机除尘器控制框内点。

击控制仪启动按钮、风机控制启动按钮、螺旋机控制启动按钮,启动环形料机除尘器。

除尘器按程序控制自动进行正常运行、反吹、排灰等操作。

1.3.3.3当环形料机需要较长时间停止T作,可停止环形料机除尘器的工作。

在电石炉PLc操作屏配料站操作界面点击环形料机除尘器风机图标,在弹出的环形料机除尘器控制框内点击控制仪停止按钮、风机控制停止按钮、螺旋机控制停止按钮,环形料机除尘器即停止工作。

1.4不正常现象出现原因及处理

故障

原因

处理方法

石灰、焦炭混合不匀

卸料速度不相当

1.现场调节电振机工作电流;

2.调整电振机线圈间隙。

电振机不下料

1.停电时间较长,焦仓返潮积料;

2.杂物掉入料仓,堵死卸料口;

3.电振机故障。

1.敲打料仓下部,使料震落;

2.割开料仓下部,取出杂物;

3.检查并通知钳工,电工处理。

皮带跑偏

1.机架不正;

2.给料不正;

3.托辊不正;

4.皮带变形;

5.丝杆调节不到位。

1.机架处理;

2.调整给料口;

3.调整托辊;

4.更换皮带;

5.调节丝杆。

环形料仓满料或空料

1.料位仪故障,求料信号不准确,造成加料过多或不加料;

2.刮板伸缩不到位或刮板丝杆不合适;

3.操作失灵。

1.及时报告仪表检修,排除料位仪故障;

2.调整刮板位置或丝杆;

3.注意力集中,正确加料;

4.巡检时加强检查料仓料位。

环形加料机运行不稳

电机损坏或不同步

停电处理电机故障

环形加料机CO浓度超标

1.料封不够,炉气CO上升至环形加料机;

2.料位计失灵。

1.及时给料仓补料;

2.不允许出现料空,若出现则紧急停电;

3.做好环形加料机的巡回检查、监护工作;

4.及时更换料位计。

1.5操作控制指标

炉料配比

石灰:

焦炭100:

55~70(干基)

焦炭粒度5mm~25mm

石灰粒度10mm~50mm

1.6设备维护保养

l.6.1保持PLC操作屏及附属设备清洁。

负责所属岗位设备维护及场地的清洁卫生工作。

1.6.2交接班时,应要求巡检人员在机旁启动、停止输送设备,检查其运行及启、停动作是否正常。

如有故障必须及时排除。

1.6.3发现配料系统设备、仪表发生故障,及时与巡检岗位人员联系检查、处理,及时排除故障。

1.7安全注意事项

1.7.1严格按要求进行对口交接班。

穿戴好劳保用品。

掌握好防毒面具的正确使用,并掌握适当的自救互救常识。

1.7.2当发现环形料仓求料信号异常时,必须立即通知巡检人员到现场检查核实料位,杜绝环形料仓空料现象。

若上指示灯亮时间超过20分钟故障仍未排除,则电石炉应立即降负荷甚至停电;

若发生料仓下指示灯亮,则应立即“紧急停电”。

1.7.3发现配料批次、配料量发生异常,必须立即通知巡检岗位人员到现场检查,排除异常状况。

1.7.4配料后若不见上料位指示灯灭,应立即通知巡检人员到现场检查,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配料。

1.7.5设备检修时,应切断设备操作电源,并挂上“禁止合闸”牌子。

2、中控岗位

2.1岗位基本任务

2.1.1在当班主操统一领导下,根据电石炉运行电压级数及使用功率大小,主动掌握电极压放时间、长度、次数等。

控制好一次、二次电流额定值,提高功率因数;

合理组织生产,保证三相电极安全、正常、平衡、稳定生产,做到电石生产优质、高产、低耗。

2.1.2负责电石炉系统报警盘的监视工作及特殊情况联系处理。

2.1.3负责三相电极工作端长度测量工作。

2.1.4如实、按时、清晰记录岗位原始记录,并保持原始记录整洁。

2.1.5负责所属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场地的清洁卫生工作。

2.2岗位流程简述

12只环形料仓里的混合物料由自重持续加入电石炉内参与反应。

在电石炉内生成的液体电石定期从三只出炉口排出电石炉。

35kv电源自外线经35kv开关,送入三台单相变压器变压后,通过低压短网、通水铜管、通水电缆送到炉内铜管、集电环,由接触元件送到三相电极。

电流通过电极后,产生的电阻热、电弧热维持炉内碳化反应所需的热量。

电石炉碳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炉气送至炉气净化除尘系统处理后,由炉气管道外送至回收利用系统。

循环水自循环水总管来,经过三只分水器,将循环冷却水按需要水量分送到炉内需要通水部件,吸收炉内部分热量后排水至三只集水箱,通过循环水回水总管送回循环水系统。

2.3正常操作方法

2.3.1开炉及其准备

2.3.1.1烘炉

(1)电炉底垫一层红砖。

(2)三相电极柱加装电极糊,电极糊面保持在接触元件以上,电极端头距炉底500mm~600mm。

(3)在底环以下的电极壳上开气体逸散孔,孔径为φ3mm~4mm,孔间距为150mm~200mm,以利于电极糊挥发份的逸出。

(4)打开炉底中心孔,直到电极焙烧结束无水汽逸出后方可关闭。

(5)在炉壁及炉心位置装填木柴,炉底四周装垫木炭.点火烘烤(中途可根据炉温加添木柴或木炭),温度从低到高,最高温度约400℃一500℃,烘炉时间约24小时,烘炉时,不得停供循环水。

(6)烘炉结束后进行清灰工作,注意保持通风良好。

2.3.1.2装料

(1)个出炉口用红砖砌假炉门,内部穿入一根击φ150木棒。

(2)每相电极下各置巾φ1500mm×

1200mm启动缸一只,内装20mm~40mm的焦炭。

(3)三只启动缸之间用圆钢互相连接。

(4)炉底平铺20mm~40mm焦炭,厚度为300mm。

(5)装填混合料,配比70%,中心高度1000mm,加人时不得进入启动缸,混合料中间低,周围高,呈碗状。

2.3.1.3送电焙烧之前,进行下列检查:

(1)全部绝缘点合格。

(2)系统设备没有漏水、漏油,水压、油压正常。

(3)炉盖检查孔打开,粗气烟囱阀门全开,12根下料柱关闭。

(4)变压器一次侧接成△型,电极提升,在空负荷下合闸冲击三次,第三次合闸后如果变压器无异常可连续空送一小时。

(5)变压器一次侧改为Y型接线,调整二次电压至最低电压级(80v),复查短网、导电接触器。

绝缘试验符合要求后,电极下降至距离启动缸50mm~lOOmm处。

2.3.1.4开炉步骤

2.3.1.4.1焙烧电极

(1)装炉完毕调整电极长度,使电极端头下落至启动缸焦炭上,电极位置应高于行程下限600m。

(2]电极糊柱高度控制在3.5米。

(3)送电焙烧电极,电极电流的热量使焦炭升温、燃烧,随着焦炭温度的升高,电阻逐渐降低,负载逐渐增大,当负荷达到能用仪表控制的程度时,按开车方案进行控制。

(4)电极焙烧应保持三相电流平衡,同时可以根据电极焙烧情况和电极端头产生弧光的情况,适当添加焦炭来调节电极电流,使负载增加速度与焙烧程度相适应,视电极焙烧程度逐步升压。

(5)在电极焙烧过程中,因电极强度差,此时严禁电极端头悬空冒弧光及提升电极。

(6)电极焙烧长度为2200mm,焙烧时间需3天-5天.当焙烧基本完成时,电极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90%,为75kA。

2.3.1.4.2开炉试生产

(1)开炉试生产主要目的:

一是彻底完成焙烧电极:

二是逐步提高炉温至正常温区,建立正常炉况。

因此,开炉试生产期间,炉子负荷应逐步增加。

(2)变压器按Y型接法送电,投加混合料配比60%。

(3)根据首批加料时间及假炉门内圆木燃烧情况,确定第一次出炉时间,待出炉合格及能完全控制炉况后,即可逐步提高料面高度,并逐步提高负荷。

当料面接近加料柱下端时,电炉转入正常的闭炉生产操作,变压器按△型接法送电生产。

(4)在电石炉转入闭炉操作前,要停电将变压器二次侧和二次导电接触点紧固一次,以后在两周内再紧固一次。

2.3.2正常操作方法

2.3.2.1操作电流的控制操作

2.3.2.1.1三相电极的操作电流控制通过升降三相电极位置高低来实现。

降电极则增大操作电流,升电极则减小操作电流。

2.3.2.1.2电极电流的控制方式分手动控制方式和自动控制方式。

2.3.2.1.3手动控制方式:

在电石炉PLC操作屏电极站操作界面,将电极升降三维转换开关设为手动。

这时三相电极(或任意一相、二相电极)控制方式为手动。

点击电极1(或电极2、电极3)上升按钮,则1#电极上升,这时1#电极把持器位置数值变大,相应地1#电极操作电流减小;

如点击电极l(或电极大、电极3)下降按钮,则1#电极下降,这时l#电极把持器位置数值变小,相应地1#电极操作电流增大。

2.3.2.1.4自动方式:

在电石炉PLC操作屏电极站操作界面,将电极升降三维转换开关设为自动。

并在设定值框中输入设定值。

由PLC控制系统按设定的电流控制值自动升降电极,使电极操作电流在设定范围内运行。

2.3.2.1.5当发生电极控制故障,或电极升降系统检修试运行,可以采用现场控制方式。

将电极升降三维转换开关设为现场,即可以在现场操作控制电极的升降。

2.3.2.1.6某一相电极电流发生变化时,对另一相电极的电流有一定的正影响。

三相电极的影响关系是:

1#电极影响3#电极;

3#电极影响2#电极;

2#电极影响l#电极。

2.3.2.1.7操作者可以根据原料状况、炉况、电压级数、电极工作端长度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来合理控制操作电流,以电石生产高产低耗,实现最佳经济运行指标为目标,保持电石炉在最佳负荷运行。

2.3.2.1.8操作电流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能过大或过小,操作电流过大或过小对电石炉的正常生产均有负面的影响。

2.3.2.2电压档位的控制操作

2.3.2.2.1变压器的二次侧电压档位的调整,通过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的调整来实现。

27档为最低电压档位,1档为最高电压档位。

2.3.2.2.2在电石炉PLC操作屏电极站操作界面,点击变压器档位选择A(B、c),点击档位升,则变压器A电压档位数值变小,相应地其二次侧电压增大。

点击变压器档位选择A(B、c),点击档位降,则变压器A电压档位数值变大,相应地其二次侧电压减小。

点击变压器档位选择ALL,点击档位升,则三台变压器电压档位数值均变小,相应地其二次侧电压均增大。

点击变压器档位选择ALL,点击档位降,则三台变压器电压档位数值均变大,相应地其二次侧电压均减小。

2.3.2.2.3操作者可以根据原料状况、炉况、电极工作端长度、一次电压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理的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档位,保持电石炉在最佳负荷运行。

2.3.2.2.4电石炉有功功率折算视在功率不得超过变压器最大允许视在功率。

变压器最大允许视在功率为29.7MVA。

2.3.2.3电极长度的测量及控制

2.3.2.3.1电石炉正常生产时,为维持合适的电极工作端长度,每班应测量电极长度一次。

2.3.2.3.2测量电极长度应在出炉完毕以后进行。

测量前可略降电石炉电压档位,将炉气切回粗气烟囱放空,将粗气烟囱蝶阀全开。

确认电石炉炉压为负压状态,炉气负压在-20Pa以上。

2.3.2.3.3记录电极把持器高度。

从侧面打开电极测量孔,确认测量孔中无火焰喷出时,用圆钢插人,凭感觉插到电极端头部位。

测量并记录圆钢与水平线的夹角,对照夹角与长度关系表,得出其长度,并加电极把持器高度,即可算出电极总长。

2.3.2.3.4电极工作端长度=电极总长度一电极把持器高度-760毫米。

2.3.2.3.5电极工作端长度应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长或过短对电石炉的正常生产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2.3.2.3.6当电极工作端长度过短,难以维持正常生产时,可以一次性压放一定长度的电极,以Y型或△型电压较低电压档位送电,采用二相带一相焙烧的方式或三相同时焙烧的方式进行。

焙烧电极时必须严格控制电石炉负荷。

2.3.2.3.7测量电极时必须遵守安全规定,测量人员应站在测量孑L侧面,不得身体正对测量孔,防止火焰喷出灼伤。

2.3.2.4电极压放操作

2.3.2.4.1为保证电极工作端长度,每班必须保证电极有足够的压放长度。

电极班压放长度应做到与电极消耗长度达到平衡。

2.3.2.4.2根据每班电极测量长度,并依据电石炉运行负荷,预估电极消耗长度,制定电极压放总长度,以保持电极工作端长度在控制指标范围内。

2.3.2.4.3原则上电极压放按压放总长度在班工作时间内平均压放。

在实际压放中应结合电极电流情况灵活掌握压放时间。

2.3.2.4.4为保证电极压放安全,避免电极压放事故的发牛,应严格控制两次电极压放时间间隔在30分钟以上。

2.3.2.4.5电极压放的操作过程

(1)电极压放有自动、手动、现场三种操作方式。

(2)在电石炉PLc操作站电极站操作界面上,点击一相电极的压放装置图标,在弹出的电极压放控制框内,设定压放间隔计时,点击电极压放三维转换开关,将操作方式设为自动。

电极压放过程即由程序控制自动压放。

(3)在电石炉PLc操作站电极站操作界面上,点击一相电极的压放装置图标,在弹出的电极压放控制框内,点击电极压放三维转换开关,将操作方式设为手动。

点击单循环压放按钮,电极即开始手动压放过程,自动完成电极压放循环。

如要停止电极的压放操作,点击压放急停按钮,即可停止电极的压放操作。

(4)当电极压放操作控制发生故障时,点击一相电极的压放装置图标,在弹出的电极压放控制框内,点击电极压放三维转换开关,将操作方式设为现场。

即可在现场的电极压放操作盘上进行电极的压放操作。

2.3.2.4.6电极在压放过程中,由于电极烧结异常、电极壳变形、液压系统油压不足等因素,会造成电极实际压放量不足,所以必须定期检查电极实际压放量是否相符。

2.3.2.4.7当发生电极压放困难时,应及时停电拆开电极护屏检查电极有无卷铁皮等异常情况,不得强压造成底环压脱。

2.3.2.5炉压的控制

2.3.2.5.1在电石生成反应进行的过程中,炉料中的水分、挥发分及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炉气不断排出,造成电石炉内压力升高。

炉内气体通过粗气烟囱或净化系统排出。

炉内压力下降。

炉内压力由粗气烟囱蝶阀或净化系统粗气风机变频器和炉压控制器来调节平衡控制。

2.3.2.5.2为避免炉外空气进入电石炉内,使一氧化碳燃烧造成炉气温度升高,或空气进入净化系统,造成炉气净化系统的事故隐患,电石炉炉压宜控制微正压运行。

2.3.2.5_3电石炉炉压必须严格控制,不得负压操作。

同时不得控制正压过高,以防火焰喷出造成电石炉设备烧损或发生人员烧伤事故。

2.3.2.5.4电石炉内经常发生塌料现象,塌料时炉压会急剧升高。

所以在电石炉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随时调节炉压。

2.3.2.5.5在电极测量时,为保证电极测量安全,应控制较大的负压。

控制负压操作前应将炉气切换回粗气烟囱排放。

2.3.2.5.6电石炉压的控制过程

(1)炉压控制有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

电石炉生产正常时,炉压控制应有采用自动控制方式。

(2)在电石炉PLC操作站电极站操作界面上,点击电石炉图标上的炉压,在弹出的炉压控制操作框,点击转开关,将炉压控制置于自动状态。

根据设定的炉压值,由程序自动控制炉压。

(3)在电石炉PLc操作站电极站操作界面上,点击电石炉图标上的炉压,在弹出的炉压控制操作框,点击转换开关,将炉压控制置于手动状态。

点击开▼按钮,则蝶阀开度增大,炉压下降;

点击关▲按钮,则蝶阀开度减小,炉压上升。

(4)当炉内发生塌料,炉压急剧升高时,可在操作台上旋转蝶阀开关至开位置,此时蝶阀处于全开位置,炉压可迅速F降。

待炉压下降至正常值后,应及时旋转蝶阀开关至关位置。

2.3.2.6炉温的控制

2.3.2.6.1电石炉的炉气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炉气温度的异常升高,往往与电石炉炉况的恶化有关。

2.3.2.6.2当电极位置高、电极工作端短、料面红料多、料内有空洞、翻液体电石、炉内通水没备漏水等异常状况,会发生炉气温度的异常升高。

尤其是炉内漏水为电石炉

严重的安全隐患。

2.3.2.6.3当炉气温度异常升高超过700℃时,应立即停电,仔细检查炉况,排除异常原因后方可重新送电生产。

2.3.2.7炉气组分的控制

2.3.2.7.1随电石生成反应的进行,含·

氧化碳炉气不断生成逸出。

炉气中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甲烷,以及微量的硫化氢、硫氧碳、氮氧化物气体。

2.3.2.7.2炉内水分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当炉内发生漏水或原料中水分含吊过高时,炉气中氢含量会发生异常升高。

2.3.2.7.3电石炉采用负压操作时,因炉盖密封情况不好,会有卒气进入电石炉内,造成炉气中氧含量过高。

所以要求电石炉炉压控制在微正压。

2.3.2.7.4当净化系统运行中,若炉气中氧含量大于2%或氢含量大于5%时,净化系统将自动关闭,烟气自动切回粗气烟囱排放。

2.3.2.8停、送电操作

2.3.2.8.1短期停炉

(1)停炉操作过程

与调度联系,取得同意后,在电石炉PLC操作站电极站操作界面上,点击电炉变操作按钮,在弹出的电炉全闸条件操作框点击分闸按钮,电石炉即停电。

电石炉停电后,应将电石炉停送电开关锁定,拔掉钥匙。

(2)若是计划停炉,特别是因接触元件部位刺火、漏水停炉,则在停炉前几个班注意控制电极工作端长度,不宜太长。

(3)停电前将电压级数调到最小,然后再停电。

(4)停电前,烧好炉眼,尽量排空液体电石,若停炉时间较长,则出炉口应进行保温。

(5)停电后,迅速下落电极,直到落不下为止。

(6)停电后测三相电极长度,并做好记录。

(7)按检修要求,料管上下两端闸死。

(8)打开检查门,检查炉内有无漏水或其他异常情况。

(9)停电时间超过4小时,则每隔4小时要动作电极一次,防止电极被冻结。

2.3.2.8.2开炉

(1)开炉操作过程

新开炉送电前应进行下列检查工作:

a.所有绝缘点检查合格。

b.水冷系统检查、试压、试漏工作完成,水冷系统无泄漏、无堵塞,水冷胶管接触高温部位已经缠绕石棉绳、布。

c.机械设备经单试、联试正常。

d.电气系统调试正常,处于备用状态。

e.所有仪表灵敏、指示正确。

f.油压系统经试车正常,油路畅通、无泄漏。

g.作业场所清理干净,道路及上、下楼梯保持通畅尤阻。

h.原料及操作工、器具准备齐全。

i.消防灭火器材齐全备用。

送电前所有准备工作检查无误后,填写送电操作表,并交由主操签名,与变电部门联系送电。

与调度联系,得到送电指令后,在电石炉PLc操作站电极站操作界面上,点击电炉变操作按钮,在弹出的电炉全闸条件操作框点击合闸按钮,电石炉即送电。

(2)将电极位置提至400mm~600mm,以最低电压级数送电。

(3)视电极质量情况,增加电流。

(4)视电流上升情况,安排出炉时间。

2.3.2.8.3停电后重新开炉

(1)送电前准备工作检查无误后,填写送电操作表,并交由主操签名,与变电部门联系送电。

与调度联系,得到送电指令后,送电。

(2)电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