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456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1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11.6

2003年

7952吨

13.6

2004年

1.02万吨

28.8

2005年

1.14万吨

11.3

2006年

1.28万吨

12.7

2007年

1.4吨

12.3

资料来源:

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007)

2、“品牌引路,文化包装,技术增效,规模提升”成为绿茶产业发展的竞争战略

在国内外茶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整合名茶品牌,增加品牌的文化涵量,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提高XX茶业的知名度,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XX茶叶虽然生产历史悠久,但基本上停留在传统产业阶段,广大茶农科技务茶意识薄弱,现有科技人员太少,知识老化,许多先进适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普及。

因此,要建立、健全以产茶县、乡茶叶技术推广部门为主体,各方共同参与,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茶叶技术推广体系;

加大低产茶园的改造力度,提高茶叶品质和档次;

改变目前茶叶生产仅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现状,加大茶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依靠科技发展壮大茶产业,提高XX茶产品的科技含量。

并且,提升茶产业的发展规模,这样才能使茶产业真正达到“工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生态化”的新产业地位。

3、省政府出台政策加快XX茶产业发展步伐

XX省政府于二零零四年六月转发了由省供销社、农业厅、林业厅拟定的《关于加快XX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省级财政设立100万元的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到2010年底,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110万亩,产量1.65万吨,其中名优茶占30%以上。

《意见》提出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措施和目标,制定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茶叶生产适度向安康、西乡、南郑、勉县、城固、宁强、镇巴、XX、平利、汉滨、汉阴、岚皋、商南等12个茶叶主产优势地区集中。

通过优选茶叶品种,加快老茶园改造;

加快茶叶基地建设,提高茶叶加工水平;

加强质量管理和科技投入,提高茶叶品质和科技转化率;

实施名牌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逐步形成1-2个在国内外市场有知名度的品牌。

此外,省上还成立了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省级有关部门为成员的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协调小组,研究解决茶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同时组建XX茶叶产业发展专家顾问组,为XX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除省财政的100万元专项资金外,XX各有关市、县、区也要根据财力状况,建立茶叶产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优质示范茶园和种苗基地建设,茶树新品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推广,茶叶生产技术的集成配套和茶叶实用技术推广培训等。

1.2.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技改扩建年产300吨高品质XX富硒名茶生产线一条,建设标准化富硒茶叶精加工生产车间2400平方米,扩建50吨冷藏库1个, 

引进先进茶叶生产设备153台套,,采用高温热风杀青方法对XX县富硒名茶进行加工,使茶叶加工全面实现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并在加工工业上进行改良,缩短摊晾时间,延长烘焙时间和适当提高香温度并两次提香以实现产品色绿香高的品质特点,使其达到标准化生产,延伸茶叶产业链条,提升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茶叶加工企业的规模,力争对我国茶产业化发展、XX省茶叶产业现代化建设、富民强市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3项目技术工艺

本项目所选茶叶均经过详细考察和多名专家反复严密论证,均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富硒茶,采用高温热风杀青方法对XX县富硒名茶进行加工,采用了可重构模块化技术,对杀青、烘干、揉捻、成型、提香等制茶工序模块进行柔性组合重构,满足不同形状、工艺要求的名优绿茶加工,实现该流水线的多功能化,发挥设备的最大功效。

研究提出汽热与微波相结合的高温热风杀青技术,利用过热蒸汽的穿透性和热风的干燥性,通过微波控制茶叶内部分子热运动,在短时间内钝化活性酶,提升茶叶品质。

1.2.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183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51.19万元,建设期利息65.43万元,铺地流动资金418.38万元。

资金来源:

企业自筹9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9.86%,银行贷款8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3.60%,申请扶持1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54%。

1.2.5项目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XX省XX县和平茶厂经过几年来的研发、建设,现已具备了大批量生产富硒茶的条件,产品得到国内外客户认可。

本项目自有资金915万元已筹措到位,已与银行大晟贷款协议800万元。

项目生产技术改进研究已经启动,土地、环保、安全等相关手续及备案完成,建筑施工图、工艺图设计规划,设备考察对比正在进行,项目扩建工程正在启动。

1.3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1.3.1国内外现状

茶叶在中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走出国门这一步上,却一直举步维艰。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位居第二的产量,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

茶叶副产品在国外的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领域都得以广泛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低档茶约占总产量的30%。

国内有资质的有机茶认证机构有50余家,有20余家科研机械从事有机茶研究开发。

有机茶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北、四川等省,先后有150多个县(市)进行有机茶开发,有机茶园达16万亩,有280多个茶叶生产厂家和贸易单位从事有机茶生产和贸易,生产有机茶4万吨。

而开发天然富硒有机茶目前仅见于湖北恩施地区,产量仅200余吨。

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1-3月我国茶叶出口7.04万吨,出口金额1.54亿美元,平均单价2.192美元/吨,数量同比下降1.77%,金额和均价同比分别增长了14.57%和16.63%。

虽说美国是个“咖啡王国”,但仍有大约一半的人喝茶。

美国几乎不产茶叶,平均每年进口茶叶9万多吨,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成为继咖啡后,消耗量排第二位的饮料。

除了速泡茶包,美国人还非常喜欢喝冰茶。

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都是罐装冷饮茶。

在纽约等华人较多的地区,有不少中国人开的茶店和茶馆。

不少美国人会因好奇来尝试新的饮茶方式,但更多人把这看作一种体验中国文化的途径。

在英国,喝茶的人数要远远高于中国。

英国人几乎将一生1/3的时间花在饮茶上。

2006年,英国BBC网站的网友对12项所谓“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投票。

其中,“一杯茶”以35.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

英国茶理事会顾问简·

帕蒂格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英国人每天总共喝掉1.65亿杯茶,平均每人1天3杯。

1.3.2技术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食(药)品安全事故,严重动摇了人民的消费信心,为此政府增强了对市场和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对于茶叶产业而言,新法实施后,对茶叶产业的根本要求是从源头抓起。

在QS的基础上,茶叶质量安全要求进一步提高,茶园管理要有可追溯体系、生产加工必须符合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茶叶出厂还需出示批批检验报告,明星代言将承担连带责任……一系列的新规将使茶产业更为规范。

同时,新的食品安全法属于强制性法令,在执法机关、市场、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管下,茶叶生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质量安全关系到企业和整个茶产业的兴衰存亡。

随着人们对茶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茶叶生产将向着名优茶的生产、多样化加工、新型茶饮料的加工与开发、多元复合茶加工、清洁化加工等方面发展。

目前制约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经营分散,单产低,品牌多,加工水平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低,技术人员紧缺,投入不足,只注重春茶生产等。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成为茶叶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XX省XX县和平茶厂采用高温热风杀青方法对XX县富硒名茶进行加工,使茶叶加工全面实现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并在加工工业上进行改良,缩短摊晾时间,延长烘焙时间和适当提高香温度并两次提香以实现产品色绿香高的品质特点,使其达到标准化生产,顺应了茶叶生产的技术发展趋势。

1.4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4.1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

本项目按照我国“十一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要求,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就业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围绕大宗、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茶叶加工作为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开展富硒名茶标准化加工技术研究,名优茶机械化、标准化加工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的研制,以及绿茶连续化、智能化加工的前期工艺技术研究,建立符合现代食品加工要求的绿茶示范生产线。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成年产300吨有机富硒茶生产线,进一步发挥XX县特色产业的优势。

1.4.2符合《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的要求

《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主要为指导各地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实现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

其中,茶叶主攻方向明确为:

改良茶树品种,稳步推进良种化进程;

改善茶叶种植环境,加强茶树病虫害监控;

全面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强初制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确保茶叶优质安全。

整合品牌,形成产业聚集。

并将XX片(秦巴区)XX县列为绿茶优势产业区域。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作为XX县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完全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应给予大力支持。

1.4.3强化对XX县茶叶的资源开发

该项目通过对XX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线技改扩建,研究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形成茶叶标准化生产在本地区实施的最佳路线、方案和模式,对本地区茶叶产业的整体推进和突破发展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对XX县农业的资源开发,对改善XX县茶叶种植及发展条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项目的实施便于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杠杆,通过加强农技推广、质量检测、市场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利于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茶叶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富硒绿茶品质和产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竞争力,项目产品的富硒特性将会成为茶叶产品的新亮点,从而占据一方市场,有效抵御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另外,随着高科技、电磁电子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安全、健康、高保健的有机茶已成为大中城市和国际客群的理性选择,富硒名茶标准化生产将成为今后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导向。

本项目年产300吨有机富硒茶生产线项目的建设,不仅符合这一导向的要求,更是一项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效、增收,发展勉县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

1.4.4有力促进我省茶叶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XX县县委、县政府对勉县茶叶产业发展的规划,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拓宽产品销路、培育品牌、规范市场已是当务之急,本项目的建设,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满足消费需求的具体措施,对建设强盛XX、绿色安康、魅力XX必将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我省茶叶市场杂、乱、散的现象日益显现,茶叶品牌较多,但是质量高的为数不多,该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安康市富硒绿茶的优势,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不但发展安康市富硒茶,而且客户带动XX县旅游业的发展,将富硒绿茶和旅游相结合,对XX省茶叶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将有力促进我省茶叶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4.5发挥XX县生产富硒绿茶产品的优势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XX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这块土地上生长的动植物天然含硒。

XX县所生产的各种食品不仅天然富硒,而且无公害、无污染,既是功能食品,又是绿色食品。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化验,XX茶的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比福鼎白毫、鸠坑种、政和大白茶三个全国推广良种高,而茶多酚含量偏低,茶叶内含品质优良。

尤其XX是继湖北恩施第二个全国富硒区,茶叶含硒量高(平均含硒0.653ppm,最高达3.856ppm),这是大自然赋予XX茶最大的特色,是XX最大的优势资源,是其它茶区没有的,最有可能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中共XX省委关于制定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XX突破性发展,特别强调要近一步理清XX的发展思路,制定XX开发规划,加快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积极开发水力资源,打响“XX绿色品牌”,使XX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地区。

1.5产业关联度分析

1.5.1有利于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就目前XX县茶叶产业化现状来看,仍是以散户为主,当地茶处于生产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产业化程度低的状态。

本项目的建设,以富硒名茶的品牌及营销渠道为依托,充分利用当地茶叶资源,带动项目所在地乃至全县茶产业及相关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良性循环发展,通过调整当前产业结构,走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这对于XX县县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5.2推动茶产业上档次,提高茶叶品质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低档茶约占总产量的30%。

茶叶生产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2%。

若以茶叶总产量为150万吨计算,则低档茶叶(包括副产品)的数量达16万吨,茶叶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本项目的技术改造将会改进原有生产工艺,改善减少生产低档次茶,将富硒名茶作为后期茶叶生产的主流趋势,让人们喝上富硒名茶,研发出优质的富硒茶大大激活和提升我国的茶叶产业。

1.5.3优化当地茶园资源,带动农民致富

安康市XX县地处XX南部,是著名的茶乡,资源优势明显,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6万亩。

XX县山明水净,雨热充沛,草木丰茂,土壤天然富硒,历为传统优质茶区,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整合利用XX县夏秋鲜叶资源,年加工生产XX富硒名茶300吨。

另外,本项目建成后,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点带片,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种植农户发展有机种植和观光旅游项目,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民致富开辟新途径。

1.5.4推动相关服务业的配套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刺激和带动与之相关的社会运输业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还要面向社会招收技术工人,因此可以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1.6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1.6.1世界茶叶生产、贸易、消费持续增长

十几年来,世界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茶叶产量从1990年的252.3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379.5万吨,增幅达50%;

贸易量从1990年的113.4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54.9万吨,增幅达37%。

从出口大国的出口走势看,特别是近五年来,肯尼亚、中国和斯里兰卡三国的出口仍在扩大,而印度由于本国内销压力使其市场份额相对下降。

茶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天然饮料,消费量一直呈增长态势,全球茶叶的消费量一直以每年3~5%的增幅递增,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天下”。

1.6.2国际市场绿茶、特种茶需求强势增长,市场空间大

尽管世界茶叶贸易中,红茶占85%以上,由于绿茶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的宣传,刺激了国际市场对绿茶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绿茶、特种茶出口量也随之增大。

绿茶从1990年的8.3万吨增至2007年22.4万吨;

特种茶从2.3万吨增至3.5万吨(其中乌龙茶2.2万吨)。

从1998年起,我国绿茶出口已经年年超过红茶。

2007年的出口产品中,绿茶占77.3%,特种茶为12.2%,红茶为10.5%。

近年来,除传统销售市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日本和马里等国的绿茶销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外,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1.6.3内销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

近年来,我国茶叶在外销出口逐年巩固和增加的同时,内销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

目前,国内人均茶叶消费只有460克/年,与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消费水平高的爱尔兰、土耳其、科威特、英国、伊拉克等国人均年消费量在2,000克以上的相比差距更大。

国内各地区之间差别也较大,如上海、广州等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000克左右,可见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很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保健功能的开发和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消费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1.6.4茶叶综合利用方兴未艾,茶叶消费领域不断扩大

据专家预测,今后十年内国内茶饮料市场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年增长率将在10%以上,预计到2010年茶饮料产量达到1,100万吨,需要茶叶原料11万吨,比2005年增长近3倍;

同时,随着茶多酚等茶叶有效成份的广泛开发和利用,茶叶深加工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茶叶原料需求量也将同步增加。

1.7市场营销策略

1.7.1产品定位

针对目前传统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需求量较大的市场状况及XX县和平茶厂目前的市场营销渠道,本项目生产的XX富硒名茶产品主要以较大批量承接客户的系列产品并销售给第三方的代理经销商、在全国设立品牌专卖店、推广点等方式销售。

本项目产品定位在同等国内质量水平的中高档绿茶。

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其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利用行业内重点客户企业的示范作用。

因此,目前可以与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的国内有影响的第三方代理商为基点,辐射业内其他需求客户。

这样,可以降低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1、目标市场:

处于贫硒和低硒地域的大中城市人群,免疫系统薄弱的亚健康人群。

2、销售地区划分:

东北地区:

以北京为中心;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珠江为中心;

西部地区:

以西安,兰州为中心;

3、销售目标:

时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以后

年销售量(吨)

100

200

300

客户量(万人次)

10

20

30

1.7.2市场目标

根据上述产品定位,项目公司可确定本系列产品的市场目标:

(1)近期市场目标。

在目标区域同类产品中拥有自己的较大的占有份额;

规范客户的服务体系,为其提供优质的技术指导及售后服务,保持客户的忠诚度。

(2)长期市场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树立XX富硒名茶的品牌形象;

在同档次产品中建立巩固、突出的地位。

1.7.3品牌策略

实施品牌战略,做强XX富硒名茶品牌。

市场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消费的信任标志,是联结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纽带。

XX省XX县和平茶厂一贯遵循“品质铸造品脾,诚信赢占市场,市场带动生产,生产依托科技,文化促进消费”的发展战略,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考察、产品推广、质量研讨检测,并与同类产品作了产量、成本、价格的对比分析后,针对XX县茶叶产量较低、上市较晚、成本相对较高的实际,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但因独特的地方气候、环境等自然优势,加之三千多年延续下来的产茶历史和贡茶文化,共同造就了产品的高品质,完全具备打品质品牌战略的最佳优势。

1、加强有机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产品的有机化种植、生产、销售。

依靠品质打造名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2、建立“生产—研发—更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保持产品技术行业领先,纵深发展茶文化产品。

3、实行网络、市场双渠道模式,诚信经营,传播健康,为消费者导播茶叶安全选购知识和健康理念。

4、合理定价,规范经营,热情服务。

采取绩效考核制,鼓励销售人员创新营销方式,调动销售积极性,促进销售。

1.7.4价格策略

产品价格的确定通常需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成本—费用之和,二是竞争—市场供求总量、直接与间接竞争对手的价格情况,三是消费者—目标消费者能够接受何种价格。

一般而言市场供求总量与竞争对手的价格只是参考,而成本与消费者则是决定价格策略的根本因素。

本项目产品的定价充分考虑生产成本及利润指标的要求及项目企业打开市场的需要。

由于本项目原辅料投入成本同期低于其他同类产品,价格优势明显。

这种优势将成为产品及企业占领市场的先机。

由于价格与产品的形象及定位密切相关,在此将着重参考消费者对满足在物质上或感情上的渴求而非实际需要付出的代价,而以“高质量的中价产品”概念实施特色性营销,即针对目标消费者,采取高质量中等售价的策略来满足其消费心理。

从调研的数据上显示,中端产品的价格也呈现不同的价格带区。

参考目前茶叶系列产品开发行业成功的营销方案,公司利用“三大”价格策略进行本项目产品的市场营销,即厂家发展空间大、商家利润空间大、终端商利润空间也大的优势,在不影响厂家和终端商利益也基本不提高终端销售价的前提下,实行厂商联盟,强力促销,撇开其它中低端价位产品的自然销售体系。

1.7.5推广策略

以项目产品已有的销售渠道为起点,选择大城市的客户为主,以点及面,通过多种方式打开市场。

突出品牌宣传,加强工艺技术的开发力度和保护力度,力争在5年左右使产品走向世界。

1、利用已有的客户基础,建立销售网络,选取代理商,扩大产品销售队伍,初期阶段以本地区及周边城市为目标。

2、积极与广大经销商联合,利用其完善的销售渠道为产品提供发展空间。

3、建立完整的技术服务体制。

4、建立销售和技术支持网络,逐步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

5、和外商合作或在国外建厂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6、可在重点地区进行产品展示、行业座谈、为用户免费提供咨询和实施方案。

7、参加行业协会及新产品展销会,扩大影响。

1.7.6公共关系策略

1、突出系列产品的工艺技术和制造成本优势,进行有效宣传,加强公共关系,取得行业和政府的支持。

2、基于本项目系列产品绿色无公害、无污染、富硒的特性,加大宣传,树立重健康、高品质的形象。

3、通过与同类产品的质量指标及实际食用效果的比较,突出本项目产品的先进性。

4、建立产品情报系统,提高对行业前沿技术的把握程度及收集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的情况,用于本产品的技术更新及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1.8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2009年5月20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要求茶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业发展,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鼓励、引导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和茶农努力增加投入。

《规划》提出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充分考虑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