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762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4.工业制备

(1)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

4NO+6H2O

(2)NO氧化成NO2:

2NO+O2===2NO2

(3)NO2的吸收:

3NO2+H2O===2HNO3+NO

[特别提醒]

碱性、中性条件下,NO

无氧化性,但在酸性条件下,NO

能表现出强氧化性。

将铜片置于两支具支试管的底部(见下图)。

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2mL浓、稀硝酸。

[问题思考]

1.两支具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

反应中浓硝酸、稀硝酸起什么作用?

提示:

不相同。

加入浓硝酸的具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无色变红棕色。

加入稀硝酸的具支试管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后又变成无色。

两支具支试管中浓、稀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2.如何证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NO?

向集气瓶中通入少量O2(或空气),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说明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是NO。

3.分析两支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氮元素的价态变化,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响?

反应中,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即硝酸的浓度越低,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硝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

HNO3中的+5价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在浓、稀HNO3中均存在两种氧化性微粒H+、NO

,HNO3的强氧化性实质是酸性条件下NO

中+5价氮氧化性>

H+。

2.规律

(1)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3.具体表现

(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

如3Ag+4HNO3(稀)===3AgNO3+NO↑+2H2O。

②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HNO3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③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钝化。

(2)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

①反应规律:

非金属单质+浓硝酸―→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NO2↑+H2O。

②反应举例:

(3)硝酸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

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HI、HBr、SO2、Fe2+、FeO、Br-、I-、S2-、SO

等均能被HNO3氧化。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浓硝酸在常温下与Fe、Al均不发生反应。

(  )

(2)常温下,Cu与浓硝酸、稀硝酸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铜和稀硝酸反应中HNO3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酸性。

(4)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1∶3组成王水。

(5)稀硝酸与铜反应不能放出H2,但与Zn、Fe等反应能放出H2。

答案:

(1)×

 

(2)√ (3)√ (4)×

 (5)×

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使石蕊溶液变红

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

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

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解析:

选B A项,HNO3只表现酸性;

B项,Cu与稀硝酸反应时,部分起酸的作用生成Cu(NO3)2,部分作氧化剂被还原为NO;

C项,2HNO3+Na2CO3===CO2↑+H2O+2NaNO3,HNO3只表现强酸性;

D项,HNO3将S氧化为H2SO4,自身被还原为NO2,在该反应中HNO3只表现强氧化性。

3.将硝酸表现出的性质(代号字母)填在下列各反应操作或现象后:

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D.不稳定性

(1)久置的浓硝酸变黄色________。

(2)用硝酸浸洗附有银的试管________。

(3)常温下用铁制或铝制容器贮存、运输浓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稀HNO3浸洗久置石灰水试剂瓶上的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Cu和稀HNO3制NO气体________。

浓HNO3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NO2,NO2又溶于硝酸中而使其显黄色;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使Fe、Al金属钝化;

与金属Cu、Ag发生反应,体现硝酸氧化性和酸性。

硝酸与CaCO3反应体现其酸性。

(1)D 

(2)AB (3)A (4)B (5)AB

1.电子守恒法

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总数。

2.原子守恒法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反应前HNO3中的NO

一部分仍以NO

的形式存在,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N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消耗的HNO3中N的物质的量相等。

若HNO3过量还存在如下关系:

n(总HNO3)=n(与金属离子结合的NO

)+n(还原产物NOx)+n(剩余HNO3)。

3.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

硝酸与硫酸混合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HNO3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成的硝酸盐中的NO

与硫酸电离出的H+仍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如3Cu+8H++2NO

===3Cu2++2NO↑+4H2O。

1.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则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

10-3mol     B.1.6×

10-3mol

C.2.2×

10-3molD.2.4×

选C 浓硝酸适量,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小,实际上发生了两个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消耗的HNO3包括起酸性作用和起氧化性作用的两部分,前者反应后以Cu(NO3)2形式存在,后者被还原后生成NO2、NO气体,从两个方程式

看出:

Cu+2HNO3(酸)~Cu(NO3)2,HNO3(氧化剂)~NO2(或NO),所以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

2+

=1.2×

10-3mol+1×

10-3mol=2.2×

10-3mol。

2.一定质量铜和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所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将该气体与0.325molO2混合溶于水,恰好无气体剩余。

则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

A.1.2molB.1.1mol

C.1.8molD.1.6mol

选C 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为0.5mol,将该气体与0.325molO2混合溶于水,恰好无气体剩余,说明生成的有NO和NO2,设NO为xmol,则NO2为(0.5-x)mol,根据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可得

x+

=0.325,解得x=0.4,0.5-x=0.1,又根据3Cu+8HNO3===3Cu(NO3)2+2NO↑+4H2O,Cu+4HNO3===Cu(NO3)2+2NO2↑+H2O两式可知,0.4molNO消耗硝酸为1.6mol,0.1molNO2消耗硝酸为0.2mol,共消耗硝酸为1.8mol。

[三级训练·

节节过关]                                     

1.在实验室里,贮存在棕色瓶中的试剂是(  )

A.浓硝酸       B.浓盐酸

C.浓硫酸D.氯化钠

选A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应避光保存。

2.铁或铝遇冷、浓硝酸钝化,这是由于浓硝酸具有(  )

A.强酸性       B.强氧化性

C.强腐蚀性D.挥发性

选B 钝化是金属被浓硝酸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

B.浓HNO3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选C 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不产生H2,A项错误;

浓HNO3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如炭)反应,B项错误;

常温下,Fe遇浓HNO3钝化,不会产生大量NO2,D项错误。

4.

(1)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后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铜有剩余,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若铜过量,则开始发生的是铜与浓硝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不断减小,故反应后期发生的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n(NOx)=

=0.25mol,则消耗n(HNO3)=2n(Cu)+n(NOx)=2×

+0.25mol=0.65mol。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并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加入稀硫酸后,H2SO4电离出的H+与原溶液中的NO

构成HNO3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

(4)0.65mol

5.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由a向c中加2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所示的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环保、节约资源原则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

反应物

Cu、浓硝酸

Cu、稀HNO3

Cu、O2、稀HNO3

(1)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先后发生的是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3)三种方案的反应分别为

甲: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乙: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丙:

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

三种方案相比,丙方案消耗酸最少,没有污染性气体产生,体现了环保、节约资源的原则。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浅

(3)丙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性气体产生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制取NH3装置的导管口对准下述液滴(不接触液滴)时,可产生白烟的是(  )

A.浓硝酸        B.浓硫酸

C.稀盐酸D.稀硫酸

选A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与氨气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在空气中产生白烟。

2.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

A.只有NO2B.只有NO

C.NO2和NOD.NO2和H2

选C 随着反应的进行,HNO3的浓度降低可能生成NO。

3.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C+浓硝酸B.Cu+稀硝酸

C.CuO+浓硝酸D.NaOH+HNO3

选B A的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

B的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NO,表现氧化性,同时有Cu(NO3)2生成,又表现酸性;

C和D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硝酸只表现酸性。

4.Cu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小,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  )

A.氯化物B.硫酸盐

C.硝酸盐D.碳酸盐

选C NO

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溶解Cu粉。

5.木炭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选A X为SO2、CO2的混合物;

Y为NO2,Z导管口:

3NO2+H2O===2HNO3+NO、2NO+O2===2NO2。

二、不定项选择题

6.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  )

A.N2―→NO2

B.NO2―→NO

C.NH3―→NO2

D.HNO3―→NO2

选AC 要实现N2―→NO2需经两步:

N2―→NO―→NO2;

实现NH3―→NO2也需两步:

NH3―→NO―→NO2。

7.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B.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C.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气体

D.无任何现象

选A 溶液中存在NO

,这时再加入盐酸相当于提供了氢离子,Fe2+会被NO

(H+)氧化成Fe3+,硝酸被还原为NO,所以溶液变成黄色,产生无色气体。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金属铁放入浓HNO3中,Fe将被氧化成Fe(NO3)3

B.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HNO3中,生成物中Fe的存在形式为Fe(NO3)3

C.铁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而与稀HNO3反应生成NO,说明稀HNO3比浓HNO3的氧化性更强

D.将一定量的Fe放入稀HNO3,其产物可能是Fe(NO3)3,也可能是Fe(NO3)2或它们的混合物

选D 常温下浓HNO3能使金属铁钝化,A不正确;

HNO3的氧化性是指HNO3的得电子能力,而不以自身氮元素化合物的变化为准,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C不正确;

HNO3与Fe反应的产物除与HNO3的浓度有关外,还与Fe的量有关,若Fe过量,则有2Fe3++Fe===3Fe2+,B不正确,故选D。

三、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为A、B、C、D、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写出A、B、C、D、E的化学式和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各物质的化学式为: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红棕色气体,是NO2,逆推C是NO,因此E是硝酸,A是N2,D是NH3。

(1)N2 NO2 NO NH3 HNO3

(2)N2+O2

2NO

10.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已知:

4NO2↑+O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状态,伸入三口烧瓶中,并塞紧瓶塞,滴加浓硝酸,可观察到三口烧瓶中气体的颜色为__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部分同学认为是NO,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O2。

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______。

A.敞口观察装置D中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②如果D中集气瓶中收集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

(1)装置A中发生的是浓硝酸和木炭的反应,生成NO2、CO2、H2O,三口烧瓶中显示的是NO2的红棕色。

(2)NO2、CO2通入Ba(OH)2溶液分别生成Ba(NO3)2和BaCO3,由于Ba(OH)2溶液足量,故溶液为碱性环境,BaCO3不溶解以沉淀形式析出。

(3)为防止装置C中酸性气体溶解速率太快而导致C中溶液进入三口烧瓶,装置B应为防倒吸装置。

(4)①NO与足量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A正确;

NO和O2均不具有酸性,B错误;

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NO不能,C正确。

②装置A中木炭除与浓硝酸的反应外,硝酸不稳定,部分浓硝酸还会发生分解:

4NO2↑+O2↑+2H2O。

(1)红棕色

4NO2↑+CO2↑+2H2O

(2)BaCO3 (3)防倒吸

(4)①AC ②浓硝酸的分解

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一定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选B 硝酸是强氧化性酸,且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A正确;

铜不论与浓硝酸还是与稀硝酸反应都不发生置换反应,B错误;

因为硝酸是强氧化性酸,金属与硝酸反应均不产生氢气,C正确;

铁或铝遇冷浓硝酸钝化,故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D正确。

2.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投入到足量的下列四种酸中(必要时可加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浓硫酸 ②浓硝酸 ③稀硫酸 ④稀硝酸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选B 1molCu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1molSO2,1molCu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2molNO2,1molCu与稀硝酸反应可生成

molNO,Cu与稀硫酸不反应。

3.一定量的Cu和1mol·

L-1的稀硝酸反应,如果NO

的浓度下降0.2mol·

L-1,则溶液中c(H+)同时下降(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

A.0.2mol·

L-1B.0.4mol·

L-1

C.0.6mol·

L-1D.0.8mol·

选D 由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

===3Cu2++2NO↑+4H2O可知,当NO

浓度下降0.2mol·

L-1时,c(H+)下降0.8mol·

L-1。

4.一定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NO和NO2两种气体,已知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占HNO3总量的

,则还原产物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B.1∶2

C.2∶3D.2∶1

选A 设HNO3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则被还原的HNO3为1mol,即n(NO)+n(NO2)=1mol ①,与Cu2+结合的NO

的物质的量为2mol,即n(Cu2+)=1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n(Cu2+)=3n(NO)+n(NO2)=2mol ②,将①、②联立得:

n(NO)=0.5mol,n(NO2)=0.5mol。

则n(NO)∶n(NO2)=1∶1。

5.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

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

A.2.4gB.3.2g

C.7.2gD.9.6g

选C 用离子方程式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