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284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8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全册48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考点强化训练】

1.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

发展水平的是

2.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

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

A.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3.“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

这突出反

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艰难脆弱

4.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

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

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

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5.宋代诗人范大成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夏季的农村生活:

“昼出耘田

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即使儿童也从事辛苦的劳动

C.商品经济的发达D.女子具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

6.《庄子·

让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

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右面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商业结构的调整D.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8.《礼记》有“天下为籍千亩”“天下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记》有仲春“后率

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

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

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

9.在河南辉县曾出土了一个铁犁,构造比较简单,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做垄,

此生产工具的出土证明了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期可能是

A.春秋B.西汉C.东汉D.三国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

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

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

……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

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

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

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

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

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

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

乃粒·

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材料三在美国,由于农场规模巨大和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

进。

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拉旋转式犁翻耕多达50英亩的土地。

联合收割机能自动的收

割庄稼、打谷脱粒,甚至能自动的将谷物塞进布袋以供应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

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因而农民受农

业革命的影响并不亚于工匠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

其原因有哪些?

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源是什么?

(3)据材料三,分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推广的原因和影响。

到了近代,西方的农耕技术

为什么会领先世界?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特点:

(1)_______;

(2)_______生产;

(3)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_____;

(4)_____,______

3.主要部门及发展概况

(1)冶铜业:

①已掌握冶铜技术;

②,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有司

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铜器。

(2)冶铁业:

①________时,已有铁器;

②两汉: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

风冶铁工具——________;

③南北朝:

____________;

④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业:

①_____:

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

烧出成熟的_____;

③北朝:

烧出

成熟的________;

④唐朝:

形成________两大制瓷体系;

代表瓷器有唐三彩、秘色瓷等。

⑤宋朝: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____________。

⑥明清:

种类丰

富,有____________、彩瓷、珐琅彩;

著名瓷都____________。

(4)丝织业: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②______,已经养蚕,有了丝

织品;

③:

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④:

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⑤:

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代表作:

马王堆出土的______);

⑥唐朝:

吸收;

⑦:

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⑧明清:

在苏州、杭州设;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分类:

(1)家庭手工业:

以_____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民营手工业:

产品主要供____________

2.成就:

(1)元朝:

___________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2)明中叶后:

①②

3.影响——资本主义的萌芽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出现:

,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丝织业方面:

2.制瓷业方面: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

内壁刻有小篆。

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

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

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

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4.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

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B.隋唐 C.宋代 D.清代

5.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

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从“南海一号”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①青瓷

②白瓷③珐琅彩④青花瓷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6.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

A.很多人开始喜欢外国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B.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

C.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D.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

7.“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

……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

上。

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

”材料所

描述的生产工具出现于

A.西汉B.两宋C.元朝D.明朝

8.沈括《梦溪笔谈》载: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

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

9.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

处工,就官府;

处商,就市井;

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考点概括梳理】【学习札记】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产生:

2、春秋战国时期繁荣:

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

商人:

3、秦汉至隋唐比较艰难:

4、隋唐时期:

5、两宋空前繁荣:

原因:

(1)

(2)

(3)(4)

6、元朝:

7、明清时期:

(1)城镇商业:

(2)商品:

(3)长途贩运贸易:

(4)货币:

(5)商帮:

二、市的变迁

1、宋朝以前:

2、宋朝:

(1)市坊界限:

(2)草市:

(3)市镇:

(4)经营时间:

(5)官府控制力:

三、古代城市的发展

1、代表城市:

2、城市发展的原因:

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西汉逐渐发展:

2、唐朝:

3、宋朝:

4、元朝:

5、清朝走向衰落:

原因;

表现:

6、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1)官府控制。

(2)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目的:

影响;

1、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

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②唐朝长

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③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

商业步入新高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

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4、有位书生到唐朝长安应试,他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他不用长途携带大量钱币B、在东市里购买生活必须品

C、他晚上住宿在邸店D、他闲暇时到晋商会馆找朋友闲聊

5.(09年广东历史)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6、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

反映的政治状况是什么?

这种状况

是怎么结束的?

(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

(3)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

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

什么内在联系?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规律引导:

演变的实质是的调整,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的发展。

2、演变:

(1)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以国有为名实为贵族所有)

(3)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产生——春秋时期:

公元前594年,国首先实行“初税亩”,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人占有的合法性。

②法律确立——战国时期:

秦国的。

它以形式确立土地所有制。

二、古代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内容:

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生产和经济,严格限制的发展。

(2)目的:

直接目的是确保的征派和的征收;

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

(3)演变:

①战国:

②汉武帝时:

③明清时期:

(4)评价①积极作用(前期和中期):

②消极作用(明清时期):

2.“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

(2)具体表现:

①明代:

②清代:

(3)原因①根本:

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经济②客观:

明中期侵扰我

国东南沿海;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③思想:

(4)评价:

①积极作用:

②消极作用:

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的发展;

阻碍中外

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逐渐于世界潮流。

1.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

《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

(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

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2.右图是乾隆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请判断它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B.鼓励国人出海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

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

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4.康乾时期,苏州帐房"

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

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帐房为生"

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当时手工工场已普遍开设B.行会对丝织业生产进行垄断

C.帐房就是手工工场主D.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5.《吕氏春秋·

上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

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B.重农抑商C.施行仁政D.闭关锁国

6.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

7.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

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

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

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

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

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

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与外商的经济往来,

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籍外夷货物以

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清朝的什么政策?

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

根本原因吗?

为什么?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3)80多年后,英国人是怎样来回应乾隆皇帝的后人的?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

【课标考纲解读】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3、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意义。

考纲:

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经济根源:

(2)社会根源:

(3)商业危机:

(4)宗教因素:

2、条件

(1)主观:

(2)客观:

3、概况

时间

率队航

海家

航海家

的国籍

支持的

国家

主要贡献

迪亚士

葡萄牙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1497~1498年

达·

伽马

1519~1522年

从欧洲渡过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4影响

(1)对欧洲:

(2)对亚非拉地区:

殖民掠夺带来沉重的民族灾难。

(3)对世界:

1、在美国,哥伦布被给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称,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

镇达70多处。

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贡献是()

A.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B.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C.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D.促进美洲资本主义发展

2、从全球史观角度审视,新航路开辟所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B.为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

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其中“将光明带给那

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指()

A.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皈依基督教B.国王恩典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

C.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D.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西欧人的思想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

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5、“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

世界各大洲之间

在打破相对孤立的状态,真正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D.殖民扩张

6、有学者认为:

“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已

经开始了。

”他所说的“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在当时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世界金融中心开始转移美洲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

7、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

“大陆,在这里是尽

头;

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D.居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

8、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

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