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284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 学 简 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Word文件下载.docx

将全校公选课规划为十个系列:

语言文学系列、艺术系列、历史与文化系列、哲学与社会学系列、政治与法律系列、经济与管理系列、思维科学与逻辑学系列、自然科学史论与科学方法论、科学前沿理论与实践、身心素质教育系列。

3、启动校标志性教学成果培育计划

按照创建省内一流大学的目标要求,着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现代化工程、教学实践(习)教育基地、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和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完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与建设,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优秀教学成果。

4、进行专业评估、品牌专业评审

学校专业建设将围绕立足行业、服务社会、进一步开拓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精心制订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建设,采取有重点、分层次建设的思路,首先对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尤其是新办专业)进行合格评估,之后在合格评估的基础上,再评选、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作用的校级品牌专业,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全校其他专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重点、难点工作:

1、第一届(2002级)文理大类学分制学生毕业;

2、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准备;

3、现代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全面推进。

三、常规性工作: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管理,特别是结合本科教学评估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长效机制。

2、实习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开辟各种渠道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要加强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加强对各学院实习情况的检查,编制实习指导书。

要加强实习经费使用效率的研究。

3、大学生竞赛。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三级培训制度,确保参赛队员获得好成绩;

要增加参赛队数,争取我校大学生竞赛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4、语言文字工作。

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网站的建立,促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5、督导工作。

不断学习、研究、充实新的教育理念,加强督导工作研究,发挥督导员的督导作用,要建立教学督导信息反馈制度,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编印《教学简讯》,及时沟通教学信息。

7、组织2006年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工作。

8、组织校级教学研究课题验收。

对已经到期的项目进行检查,限期验收,不能验收的要写出书面报告。

9、对承担的省级教改项目组织写出项目进展规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要求06年完成项目的主体部分,年底写出项目进展报告,07年进入实践阶段。

10、组织2006级本科培养计划的网上修订(重点)。

06年4月前完成。

11、组织校级品牌专业的评选,启动新上本科专业的评估,做好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推荐和申报工作(重点)。

开学初完成品牌专业的评选,4月份之前完成新上本科专业的评估。

12、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13、做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毕业设计展评等评比性活动。

14、做好年度教学质量奖和第三届教学优秀奖的评选工作。

15、考试工作。

加强考试管理与改革。

加强考风建设,加大考试管理力度,狠抓考风,树立优良学风。

组织好四、六级、计算机文化考试、专升本考试、艺术类招生考试、期末考试、二次考试等各类考试。

16、做好校级教材立项工作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的推荐工作,力争在教材建设上有突破。

17、认真做好春、秋两季教材征订工作,提高教材到位率和优秀教材的选用率。

18、对教材库进行两次清库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一月份:

1.期末考试成绩登录;

2.02-05各年级学生课程安排,04、05级普通本科学生网上选课;

3.整理学生学籍档案表。

二月份:

1.全校成绩整理公示;

2.整理二次考试和补考学生名单;

3.组织二次考试报名;

4.2005级新生数据上报。

三月份:

1.二次考试成绩整理;

2.学生提前选课情况汇总备案;

3.全校任选课安排及网上选课;

4.重学名单整理、重学课程安排;

5.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发布;

6.补办学生证;

7、计算机文化基础成绩公布。

四月份:

1.2006届毕业生信息核查;

2.2006届毕业生数据上报;

3.转2005届毕业生学籍档案表;

4.2005届毕业生成绩打印、归档;

5.2006届毕业生英语水平考试名单统计。

五月份:

1.毕业生数据人工审核;

2.教学安排的整理及教学分工的安排;

3.2006届毕业生补考名单统计;

4.毕业生成绩整理、毕业资格审查。

六月份:

1.2006届毕业生毕业证、学位证打印;

2.毕业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发放;

3.毕业生成绩打印;

4.期末成绩登录;

5.核算本学期工作量;

6.根据教学分工排课;

7.补办学生证。

七月份:

1.05级大文大理学生成绩整理、公示;

2.05级大文大理学生选学院;

3.05级专科学分互认(1+3)成绩统计公示。

八月份:

1.接收招办转的2006级新生名单,编学号、编班级;

2.整理学生选课数据;

3.二次考试报名。

九月份:

1.新生入校安排和组织学生选择数学、外国语学院;

2.新生网上选课;

3.新生开课情况检查;

4.二次考试成绩整理;

5.补考名单整理;

6.学生重学名单统计及重学安排;

7.任选课的安排;

8.四、六级成绩登记和发布;

9.第二专业报名汇总;

10.补办学生证;

11.“提前选课”情况汇总。

十月份:

1.2006级新生信息核查;

2.教学计划的落实;

3.打印2007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成绩单;

4.办理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的有关手续;

5.应届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

十一月份:

1.办理2005级新生学生证;

2.下学期教学安排的准备及教学分工的安排;

3.学生成绩的核对、整理;

4.新生电子注册(根据省通知);

5.组织学生填写学生学籍档案表.

十二月份:

1.全校工作量核算、上报;

2.期末成绩登录;

3.补办学生证.

其他日常工作:

1.办理复学、休学、停学、转学、留级试读等手续;

2.办理调停课手续;

3.办理借用教室手续;

4.开具学生学籍证明、学历证明;

5.非在校生和在校生的成绩单打印、审核各种成绩证明;

6.办理免修、缓考手续。

山东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考试改革的

实施意见(讨论稿)

考试是检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情况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建立严格规范的考试工作程序、严明考试纪律、实行科学的考试制度,是培养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适应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全面素质培养的需要,适应我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鉴定、引导和激励功能。

学校一贯重视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大的改革方法,为此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起,在以前课程考试进行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有关课程的考试内容、方式、方法进行进一步改革完善(以下简称“考试改革”)。

为了做好考试改革工作,并保证考试及考试管理质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落实我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适应新培养体系的考试方式、方法和制度。

以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形成既能够体现教学的统一性要求,又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进一步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

二、考试改革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确立,传统的考试内容、方式、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能力、获取实际技能的一种手段,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此,只有改革传统的考试内容、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水平,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方法,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三、课程考试改革的工作原则

1、考试改革必须遵循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2、坚持统一部署,量力而行,分步进行的原则;

3、逐步规范现有考试管理程序,建立适应学分制的考试机制的原则;

  4、坚持保证考试有明确的目的性、严肃性、科学性的原则。

四、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方法。

按照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考试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进行综合的整体改革,建立各具特色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课程考试质量。

(1)考试内容的改革。

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宽泛一些,应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

应重视其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还应注重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试题中只需要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便能作答的题目应尽量减少,大量的试题应该需要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实验中的考查内容应包括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含仪器、设备的使用),结果分析等,除此,还应考查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如讨论、实验、实习、小论文、设计里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

这样的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地引导和促进作用。

(2)考试方式的改革。

按照教学大钢要求,遵循学科课程特点,考试可分别采取笔试、口试、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论文、完成作品、操作考试、实验(实践)能力测试、设计考试、调查报告,上机考试等,也可采用闭卷、开卷、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形式。

提倡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考试方法,以促进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3)改革标准答案式的考试成绩评价办法,题目高分的取得,不仅要看答题的正确性,还要取决于解题的技巧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办法是否具有创意。

(4)改革目前大多数课程期末一次性结果考试的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全程性考核,提高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以减少一次性结果考试带来的偶然性和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提高考试效度。

(5)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加大题库建设力度,使考试更趋科学化。

2、高度重视课程考试质量分析工作,切实发挥考试质量分析工作对于改进试方法,改进教学方法的作用,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效果。

3、为顺利推进考试改革,学校将采取“先搞试点,逐步推行”的办法,稳步推进全校的考试改革。

试点课程的范围为:

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各专业主干课、实践环节(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和实践课),以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考试的科学程度,稳步推广课程考试改革。

五、考试改革管理

(一)经学校批准进行考试改革试点的课程均纳入教学研究项目管理。

(二)审批手续

凡参加考试改革的课程组,应在每学期第三周前办理考试改革立项的有关手续:

1.填写考试方法改革立项申请表,交所在院部;

2.立项申请表由所在院部组织审查,获得批准的项目,由主管教学院长(部主任)签署推荐意见后交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课程组考试改革的有关条件及准备工作进行审查,提出是否立项的评审意见。

专家组同意立项的项目,经主管校长审批,确定为考试改革试点课程项目,并及时通知有关院部。

(三)考试改革试点课程项目成立项目组。

项目组以3—5人为宜,项目组不足三人者,可聘请相近课程组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参加。

项目组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四)项目的监督检查、结项验收(鉴定)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五)为鼓励广大教师参与考试改革,积极探索适宜的考试方式、方法,保证项目研究与实践的顺利开展,学校将对立项的考试改革试点课程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按教学研究项目的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六、注意事项

(一)经学校批准进行考试改革试点课程,该课程当学期的考试中按改革的方案进行。

试点范围可以是讲授该们课程的所有教授,也可以是部分教师。

在立项之后将考试改革的思路对学生说明,考试前两周将具体的考试方式方法、注意事项通知学生。

(二)考试改革试点课程项目组,应在考试结束后,组织本课程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考试分析及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特别是不同考试方式的对比分析,应写出文字材料。

(三)各院部应做好考试改革的试点工作。

本学期各院部可根据实际选取2—3门专业课程进行试点。

今后学校将分批分期进行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以保证考试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对于实行文理大类招生的低年级基础课以及教学难度大,理论性强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仍以闭卷笔试的考试方法为主,实行课程统考与考教分离,同时进一步加强试题库建设,注意改革题型,适当增加体现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

各院部应充分重视考试过程各环节的管理,组织统一评卷、流水作业,把好成绩评定关,杜绝成绩虚假现象。

附表:

山东理工大学课程考试改革项目申请书

二〇〇六年三月一日

附表

山东理工大学课程考试改革项目

申请书

项目负责人:

课程名称:

推荐院部:

填表日期: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编印

项目负责人

年龄

职务

职称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学时

学分

授课专业

课题研究期限

自200年月至200年月

课题组成员姓名

从事教学工作经历

课程概述、改革考试方法的原因及实施本项目的条件:

考试方法改革具体方案

方案的创新点

预期效果

具体实施计划

申请经费及经费主要用途

院部推荐意见:

院部(公章):

院部领导签字

年月日

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校领导审批意见

校领导签字

年月日

【调查研究】

电教与CAI中心

一、问卷调查分析:

本问卷采用半开放结构,对全校的多媒体教学情况从多媒体教学、媒体硬件环境、多媒体服务和教育在线与网络教学四个方面,随机抽取了部分任课老师进行了调查。

实际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07份,有效98份,下面是我们对问卷调查进行的分析。

(一)多媒体教学

对于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因,主要从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能否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掌握知识三个方面的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任课教师认为运用多媒体首先能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能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说明多媒体教学在辅助教学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对教师进行的前两项调查中,回答对教学有帮助和能提高学习兴趣的分别达到100%和94%,对于还有6%的教师认为对学生学习兴趣意义不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是他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设计与教学时出现了问题。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老师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并且广大师生

通过上表分析发现,在具体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力度,特别是按照课程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运用,已经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制约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瓶颈。

分析还发现,不管是文科学院还是理科学院,都在逐渐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教师制作的课件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从原来最简单的PPT幻灯片,逐渐向Authorware,Flash等更高级的软件过渡。

调查中还发现,在问及多媒体教学的弊端时,出现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和技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还应该更加深入,对于多媒体教学与教师作用的冲突问题,解决的最好途径就是进行多媒体教学与教师言传身教相互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这一问题在开放性问题中得到的积极的回应,关于两者的混合问题也正在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重大领域。

(二)多媒体硬件环境

对多媒体硬件环境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教师对4号教学楼的设备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72%,其次是5号教学楼达30%,这个问题也在侧面反映了设备更新换代与升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这也印证了教师对全校多媒体教学满意度的调查,有五成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一般,特别满意度占36%,不满意度占12%,并且有70%的教师呼吁应增加多媒体教室的数量。

至于多媒体设备的功能,大多数教师奉行简单至上的观点,持这一观点的教师群体站到了整个被调查队伍的76%,有24%教师认为应该提供更加完善的多媒体功能,这与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教师的兴趣爱好和教学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目前多媒体设备需要改进的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反映出现在多媒体设备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渴望能在教学中能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互,能使教师在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操作下,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服务

关于多媒体服务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我校多媒体教学的管理模式与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态度问题上,大部分教师对电教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至于管理员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问题上,被调查的教师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技术人员在进行日常的设备维护和管理的基础上,应提供一些相应的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快、更好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制作出更为优秀的教学课件,并能随时给予技术指导与帮助,这说明作为一名多媒体教室技术人员,不要仅仅局限于发放钥匙,安装常用软件,维护维修设备,还要完成引导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帮助任课教师搞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重要的课题。

(四)教学在线与网络教学

在这一板块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任课教师曾经浏览过或根本就没有登陆过这一平台,因此对于这一教学平台的作用自然也就不清楚了,因此对这一平台的教学效用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评价。

调查中,有超过五成的教师认为网络课件比单机版的课件具有较大的教学优势,并对教育在线提出需要改进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增加优秀课程的课件,课程范围再扩大一些等等。

总结:

综上分析,在对全校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问卷调查中,看到了电教与CAI中心做出的一些成绩和努力,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因此,这次调查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二、关于我校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校通过近几年的大力投入,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已经达到近200多个,其中服务于全校教学的多达130多个,拥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约28000多个,这项指标在省内高校中排在了前列,充分的硬件资源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调查,目前在3号、4号、5号、15号和东校区3号教学楼上课的老师中有95%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且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广大老师一种很自然地选择。

在问卷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大多数老师喜欢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教学软件或课件基本还是采用PowerPoint,这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所提出的“以普及电子教案为基础,大规模建设流媒体课程为辅助,立项建设网络课程,依托名师建设精品课程,形成一体化的教学资源”的思想相去甚远;

另外多数老师在如何结合各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更好的整合资源提高学生兴趣,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方面的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压力的是大多数老师对网络教育和“教育在线”了解甚少,有的甚至没有登录过,这与电教与CAI中心工作的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既然有超过70%的老师认可网络教育或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充分可定了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那怎样将目前的网络技术融合到教学中,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以下是几点思考:

1、首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用务实的态度对待多媒体教学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方式改革,提高教育质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过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发展教育、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家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已经由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转变为实现教育改革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第一生产力”。

因此我们对待多媒体教学工作要高瞻远瞩、统筹安排、敢于超前、务实求真,真正实现网络化教学、数字化校园。

2、其次应该在硬件环境逐渐完善的同时创造和发展现代媒体教学的软环境,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工作。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加大装备是基础,强化使用是核心,规范管理是关键,加强培训是保证。

提高广大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创造和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的软环境应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校际现代教育手段和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广大教师自制课件,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热情,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激励机制,抓好典型带动,做到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通过互相协作共同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

3、第三应建立统一的教学服务平台,实现实质性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步调一致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充分发挥“教育在线”的作用,和网络信息中心一起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通过引进、整合、共建和自建等多种途径加快资源建设,尤其要重视资源共建和整合。

建立“课件超市”,进一步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欢迎广大教师是用我校的“教育在线”的教学资源,具体链接是http:

//211.64.23.50。

4、第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学校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广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直接制约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学校要在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培训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要采取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大面积提高干部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应用进程。

【督导工作】

2006年2月27日下午,本学期第一次学校督导工作会议在鸿远楼七楼会议室召开。

副校长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