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868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册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Word格式.docx

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

2.师生一起来背诵。

3.师:

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引出探究话题: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麦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板书课题:

小麦的来历)。

活动二:

互相交流、体验探究

1.老师引导:

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

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

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

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教师启发: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

谁能说给大家听?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

例如:

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

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

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

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非常难受。

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浇水的情境,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

5.说说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

6.总结: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

单靠农民的劳动,小麦就能收获吗?

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活动三:

归纳梳理、知识建构

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总结:

光有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不会让小麦获得丰收,看来,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粒米,包含了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来得真不容易呀。

活动四: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引导:

在探究小麦来历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感受?

赶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记录下来吧。

 第二课时  身边的农业

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学习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热爱科学。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通过多种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了解农业的基本知识。

1.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菜市场去走访劳动者,向他们了解以前和现在的饲养或种植情况,也可以向爷爷、奶奶了解“冬天饭桌上的蔬菜、水果跟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

2.搜集有关农业现代化的资料或图片,了解尖端的农业科技知识。

农业生产的概念比较宽广,学生几乎没有很全面的认识。

农村的孩子熟悉一些种植业、饲养业;

渔家的孩子了解捕捞业、养殖业,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了解的更少一些。

但是,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前一课,我们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了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付出的辛苦劳动。

同学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你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谈理解。

3.教师引导:

食物是生存的根本。

我们每天都需要很多食物。

在这些食物中,说说你喜欢的食品有哪些?

4.学生列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要让学生多说,尽可能的说到粮食类、水果类、蔬菜类、鱼虾类、蛋类、肉类等)

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

我们能不能给大家喜欢的这些食品分一分类?

2.学生分类。

你们知道自己喜欢的这些食品是怎么来的吗?

下面,我们就分组来研究研究。

4.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探究自己喜欢的食品是怎么来的,这些劳动者是怎样劳动的。

5.汇报交流。

6.教师引导: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想说什么?

1.教师引导:

正是有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农民的辛苦劳动,我们今天的生活才这样的丰富,想吃什么有什么。

说到吃,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大家也饿了吧?

再坚持一会儿,放学回家,肯定有很多好吃的。

说到吃饭,我和爷爷在一起吃饭时,爷爷常说现在吃得好,常说以前过年也吃不上一顿这样的饭。

你知道爷爷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结合课前的调查访问,谈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以前人们吃的不如现在好呢?

为什么同样是种庄稼、养鱼虾、种果树,为什么现在收获得多,以前收获的少呢?

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正向科学、多元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农产品更加讲究绿色、营养、无公害。

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你知道哪些?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3.教师补充农业科学家的典型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潜心研究水稻杂交的故事。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农业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4.教师总结: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别是我们周围的农业发展,看看有没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你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不妨给农民伯伯们写封信,把先进的技术介绍给他们。

粒粒皆辛苦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粒粒皆辛苦由小麦的来历和身边的农业”两个活动主题构成。

在教学小麦的来历中,学生了解了农产品的收获需要付出的巨大人力劳动,感受农产品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们的珍惜节约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的情感。

小麦出苗后,由于播种质量和种子质量差,以及遭受病虫危害,常常造成缺苗断垅现象。

冬前耙压培土壅根北方广大丘陵干旱地区,冬春多风少雪,为了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和防旱保墒,要在入冬前及返青阶段进行耙耱覆沟,拥土盖蘖,结合镇压,踏实表土,防止风吹露根现象的发生。

根据苗期的苗情、地情所导致的起身以后的发展趋势,适时、适度、适量地根据外部形态诊断的可靠指标,运用水肥等综合管理技术、调控群体个体的一系列生长关系,实现多穗大穗,壮秆不倒增粒增重的目的,并为后期生殖生长、子粒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知道小麦适期收获,对产量、品质、收获效率以及丰产丰收,减少损失都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麦收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阴雨、风雹、收获不当极易造成穗发芽,或子粒霉烂变质,或青枯死熟,或落粒丢失,所以各地都有“龙口夺食”、“麦熟一晌”、“收麦如救火”的农谚。

了解小麦生长过程中,除农民之外,其他人所付出的精力。

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对于农业的狭义上的概念,好多学生都可以总结出来,但广义上的农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认为林业、牧业、渔业、副业不属于农业的范畴,这是个误区,老师应该从农业的基本概念(只要是由土地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属于农产品,那么能生产出农产品的行业就属于农业)出发,举例说明林、牧、鱼、副业都属于农业。

这样通俗的解释,我觉得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问题反思:

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新型农业、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

教学重建:

通过同学们自己搜集查阅交流查到的资料,深层次认识农业部门看到一个新名词——“新型农业”:

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

课本上的解释只有言简意赅的几句话。

怎么能跟学生讲明白呢?

当然还是举例最有说服力,我可以出几个有关新型农业的例子来,主要是自己本身对“新型农业”这个名词就有些困惑。

猛然间,我想起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地理学习必须把实地观察与调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

对啊,我何不让学生搜集有关新型农业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呢?

学生也大都来自农村,搜集身边有关农业方面的资料,对他们来说应该算不上什么难题,而且这也是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绝佳机会,既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真是一举数得!

我为自己这突如其来的“灵感”感到兴奋不已。

课堂的安排要科学合理。

在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巩固练习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做到松弛有度,详略得当。

以后我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注意这几方面,积极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争取让我的课堂更具“活力”。

让初步了解与农业相关的各种常识,如:

现代科学技术能借助某种酶从细胞中分离出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再把这一基因植入来自另一种生物体的DNA中。

这种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比如,科学家把一种杀虫基因分离出来,转移到玉米细胞的DNA中,使这种玉米变得能够抗病虫害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它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

感受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 走进食品加工厂

第一课时参观食品加工厂

主题是在认识农业,了解农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知道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来之不易,经过了许多人的辛苦劳动。

体会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教材设计思路基本相同。

师生共同做好活动准备。

课前的资料搜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注重补充音像资料或图片,

注重学生的体验活动。

是在认识农业,了解农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知道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来之不易,经过了许多人的辛苦劳动。

1-2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参观前要制定详细的参观计划,教师要做好参观前的联系工作,确定好参观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还要组织学生准备好参观所需要的物品,引导学生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参观,明确要了解的问题,制定好参观计划。

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分组参观一处食品加工厂或者其他工厂。

教师要事先和厂方负责人联系好,争取他们的支持,让厂方明确介绍的重点,按照生产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参观。

在参观的过程中,在厂方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人的劳动。

归纳梳理,知识建构

第一阶段:

参观的收获。

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参观的收获,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大。

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感受。

第二阶段:

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

我们亲自感受到了工厂里工人们辛苦的劳动,在方便面的加工、生产和流通等领域,还有哪些人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请大家仔细想一想。

学生汇报、交流。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

第二课时生活离不开工业

1.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了解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

3.尊重并感谢生活中的工业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关注社会发展,了解家乡的工业发展状况,为家乡工业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调查了解社区的工业生产状况。

了解有哪些工厂,分别生产什么。

2.搜集原始人群生活状况的资料或图片。

教师准备:

搜集现代工业生产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特别是在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时,要从让学生了解到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状况,今昔对比,学生才能感受到工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假如生活中没有工业生产,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在想象中体会工业与生活的关系,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1课时

五、活动过程: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状况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我想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把自己的资料和收获展示给大家?

2.学生自由交流。

听了大家的介绍,你认为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对比我们今天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1.教师质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生活中有哪些工业用品呢?

工业生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5.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工业品进行分类整理。

6.说说工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

7.教师总结:

时尚的衣服、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建筑、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医药等都来自工业生产,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丰富,生活越来越美好。

这单单是工人劳动的结果吗?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

科学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

工业发展在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

对此,大家了解到哪些?

3.学生交流。

4.教师: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5.学生自由发言。

6.教师总结:

还是依靠科学技术,看来,科技发展不但与农业发展又关系,与工业发展的关系更密切。

1.说说家乡的主要工业生产,说说这些工业与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关系?

2.为家乡工业生产出谋划策。

《生活离不开工业》教学反思:

不知不觉中40分钟过去了,下课铃声已经响了,同学们却还沉浸在愉快的学习当中。

我们上了一节品德与社会课:

《生活离不开工业》。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我们的生活与工业关系密切,我们的学生对工业了解,对身边的生活观察要提前说明。

所以如果这节课设计不好的话就会非常失败,学生就体会不到工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提示下,这节课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效果也不错。

在学习纺织工业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时,首先播放一段古代人们生活的视频,看一看古代的人们穿的什么,样式怎样,布料怎样再说一说现代我们的生活怎样,我们现代穿的衣服怎样与古代有哪些不同……这样同学们就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纺织工业,同时知道每件衣服都包含着许多工人的劳动和汗水,所以我们要爱惜衣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学习电子制造业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时,说一说没有电视、冰箱、电话的生活是怎样的,有各种现代化设施和设备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比较学生深刻的理解了电子制造业对我们的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时,播放工厂车间里工人们工作的场景视频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并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工业生产,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最后学生们认识到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工业,都与各行各业的工人的辛勤劳动联系在一起,懂得工业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虽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虽然我们的生活与工业关系密切,但是我们的学生对工业了解不够,对身边的生活观察不够。

但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提示下,这节课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效果也不错。

此项活动,能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活动。

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离不开工业。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使该课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课程。

本活动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所以要精心设计这节课,让学生体会到工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提示下,让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

走进食品加工厂教学反思:

走进食品加工厂由参国食品厂和生活离不开工业两个活动主题构成。

学生了解馒头的加工生产及流通过程,感受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劳动,从而强化学生的节约意识。

参观前我们需要做的准备

(1)做好参观前的联系工作,确定好参观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2)大家要准备好参观所需要的物品;

(3)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明确参观内容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5)制定参观计划。

学生知道在面食中,烧饼、汤饼等面食都是未经过发酵的,而馒头是中国最著名的发酵面食品,被誉为是古代中华面食文化的象征,现代人常把它同西方的面包相媲美。

中国主食馒头基本上都是以面粉、酵母(纯酵母、酒酿或面种)以及水为原料和面,面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过程后,蒸制而成的。

学生虽然了解馒头生产,但操作起来就困难了。

馒头生产墨守成规,近些年来虽有所改观,但总的说来还很不够。

要让学生多实际操作。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观察与操作,从感受中获得知识。

馒头的趋势应该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1.朝工业化机械化生产方向发展。

目前,馒头生产还仅停留在作坊式阶段,很少有大型工业化生产厂家。

要向西方面包看齐,朝大型的机械化、工业化方向发展。

这样有利于对我国的馒头生产技术进行研究,提高馒头质量。

2.朝方便化方向发展。

面包可以买回来就吃,而馒头买回来之后多半是冷的,风味不及热馒头好,需要重新热一下才好吃。

因此食用起来很不方便。

现在的冷冻馒头、冷冻包子可以说是我国馒头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加强,应努力使馒头在方便化上与面包接近,把馒头变成大众真正的方便食品。

朝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

我国生产的馒头品种单一,主要是主食白馒头。

今后要注意增加花色品种,产品要多样化,例如生产各种强化馒头,营养馒头和保健馒头等,形成高、中、低档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朝营养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馒头生产厂家、小作坊以及广大农村家庭,仍在使用化学发酵粉和老面发酵。

化学发酵粉含有铝离子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

而用老面发酵含有许多杂菌,还会因为加碱不当造成营养元素的损失,并且生产时费时费力。

用酵母发酵使用方便卫生,营养价值高,是我国面食发酵的一种趋势和进步,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加大推广力度。

在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领悟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本领,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探讨。

共同长进,共同创造,共同构建知识的目的。

三 珍惜劳动成果

第一课时  浪费现象调查

1.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其原因,知道浪费可耻。

2.学习通过调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了解社会问题的方法。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4.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自觉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制定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对照社会中的浪费现象,反思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有没有浪费行为,以后该怎么做。

教材用资料库的形式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有很多缺少粮食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方,儿童因饥饿死亡。

号召全民行动起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现象成了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

说说你知道的浪费现象有哪些?

2.学生列举。

3.组织学生给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大体分类。

食物浪费、学习用品浪费、用电浪费、用水浪费、垃圾不分类造成的浪费、使用塑料垃圾袋造成的浪费等。

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浪费现象呢?

这些浪费现象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这就需要同学们去观察社会,去调查了解。

你打算了解哪一方面的问题,怎样去调查呢?

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中同学说一说。

5.小组内交流,根据自己喜欢调查的内容组织学生划分调查小组。

6.学习《调查活动指南》,制定小组调查活动计划。

7.交流调查活动方案。

互动交流,体验探究实地调查

1.反思调查计划落实情况。

各小组汇报计划完成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各小组整理自己的调查材料,形成调查报告。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调查报告。

4.根据学生的调查,教师补充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资料,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第二课时  节约从我做起

1.了解世界上许多地方存在的粮食危机现象。

2.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3.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感悟日常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

4.能够从日常的小事中厉行节约。

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5.完成倡议书,进行节约宣传。

搜集南非等地区粮食危机现象的资料和图片。

了解我国粮食状况。

只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浪费的严重和可耻,才能激起学生厉行节约的意识和行为。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大生活,提高资源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同学们,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就没有生命。

粮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课前,同学们搜集到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根据资料,说说你对当前社会中的粮食问题有什么看法。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谈自己的看法。

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4.教师总结、补充资料:

是啊!

虽然我们衣食无忧,但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儿童因为饥饿而死。

在发展中国家,每5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我们国家的粮食状况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看这段资料:

我国人口众多。

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