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3086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的正确选用Word文件下载.doc

Ⅱ级分类试验,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μs冲击电压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进行的试验。

Ⅲ级分类试验,用复合波(开路电压1.2/50μs,短路电流8/20μs)进行的试验。

In标称放电电流8/20μs波形(15次)

In是指流过SPD、具有8/20μs波形的电流峰值,该电流用于Ⅱ级分类试验的SPD分级以及Ⅰ级、Ⅱ级分类试验的SPD的预处理试验。

Imax最大放电电流8/20μs波形,(一般情况下,Imax=2In)(1次)

Ipeak电流峰值

Iimp冲击电流10/350μs波形(1次)

冲击电流Iimp以电流峰值Ipeak(kA)和电荷量(C)定义。

其试验根据动作负载试验的程序进行。

冲击电流试验要求的电荷量Q=0.5Ipeak,Q应在10ms内通过。

Uoc开路电压(开路电路时施加1.2/50μs波形冲击电压)

Isc短路电流(短路电路时施加8/20μs波形短路电流)

复合波发生器的虚拟阻抗标称值为2(Uoc=2Isc),开路电压的峰值和短路电流的峰值的最大值分别为20kV和10kA,在这些值(20kV/10kA)以上,应进行Ⅱ级分类试验。

Utov电网暂态过电压

电网暂态过电压是指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工频过电压,通常由高压或低压系统中的操作或故障引起(如突然加、甩负荷,单相接地故障)或非线性现象(铁磁谐振、谐波)引起。

UT暂态耐受过电压

TOV暂态过电压

试验电压UT和施加时间tT的组合应由制造商规定,GB18802.1-2002(idtIEC61643-1:

1998)附录B(规范性附录)TOV值应该予以满足。

(1)本特性不考虑浪涌与TOV故障同时发生的可能性。

(2)暂态过电压可能超过SPD的暂态耐受过电压能力UT,设计时须引起足够重视。

三、SPD的一些设计原则

1.5m原则

限压型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的距离,不满足要求加装电感藕合线圈。

2.10m原则

(1)除非组合型SPD,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不宜小于10m的距离,不满足要求加装电感藕合线圈。

(2)设备级或精细级SPD距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线路长度应满足不大于10m以上的距离,不满足要求在被保护设备附近再加装一级SPD。

由于雷电流波过程的折反射,会使在SPD电涌保护器处已被钳制的电压顺着线路的延长又随之上扬,若不予以处理解决,相关的被保护设备照样会被击穿、打坏。

因此,当SPD距被保护设备超过一定的距离,就要求在被保护设备附近加装相应等级的SPD。

3.30m原则

如果有需设备级SPD3保护的设备(非专线供电方式),当中间楼层配电柜(箱)与入口级SPD1之间的线路长度大于30m,中间楼层配电柜(箱)应加装中间级SPD2(但注意在乙级及以下SPD保护等级典型方案情况下,当入口级SPD1的Up≤1.5kV,可在任何条件下无需设置中间级SPD2)。

4.SPD的接线方式(MC、MD、CT1、CT2)

SPD接线方式可基本分为共模方式(MC)和差模方式(MD):

(1)共模方式(MC)为相线或中性线与接地线之间设置SPD的接线方式,CT1接线就是在相线、中性线与接地线之间设置SPD,常用于TN制配电系统,也可有条件地用于TT制配电系统(在高压侧不接地系统或大电流接地系统但高、低压不共地情况下,TT制配电系统SPD就可推荐用CT1接线,此时,SPD的Uc≥1.55Uo,其原因在于接地故障造成的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一般不会超过相电压的50%)。

(2)差模方式(MD)为相线与相线、相线与中性线之间设置SPD的接线方式。

(3)CT2接线即俗称的“3+1”接线就是在相线与中性线之间设置SPD,同时在中性线与接地线之间设置SPD(放电间隙“1”)。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且高、低压共地情况下,TT制配电系统SPD的接线方式就非CT2接线莫属。

主要原因是高压侧单相接地故障可能会引发低压侧出现高电位,TT制配电系统SPD若不采用此种接线方式会在这种故障状态下招致毁灭性损坏并导致电气故障。

因为高压单相接地故障可能会持续0.5s左右,工频暂态过电压可能会高达数百伏甚至上千伏,限压型SPD的Uc值远低于1200V、微秒级的过电压保护能力不能承受毫秒级的工频暂态过电压,放电间隙“1”起的作用就是让SPD在这种故障状态下避开工频暂态过电压。

详见王厚余《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一书“SPD的选用和安装”所述。

5.SPD的线路连接方式

SPD的线路连接方式可分为“T”型连接和“V”型连接二种,设计时宜作出要求:

(1)“T”型连接:

适用于SPD1和中间级SPD2。

一般情况下,由于此处的电缆或电线截面较大,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比较容易施工,但设计和施工交底时应注意“T”型连接处的连接线应尽量短且直,上引线(引至相线和中性线)和下引线(引至接地线)之和应小于0.5m,上引线和下引线的截面应予以保证,目的是减少线路上的压降(同时保证通流时没有问题),有利于保护设备和线路。

(2)“V”型连接:

适用于SPD3或SPD4(即以前所称的“凯文”接线)。

一般情况下,由于此处的电缆或电线截面较小,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施工没有什么困难,“V”型连接的最大好处就在于SPD连接线处几乎不存在线路压降,对被保护设备极其有利。

(3)SPD引线的最小截面要求:

第一级SPD上引线的导线截面16mm²

(多股绝缘铜线)

接地引线导线截面25mm²

第二级SPD上引线的导线截面10mm²

接地引线导线截面16mm²

第三级SPD上引线的导线截面6mm²

接地引线导线截面10mm²

第四级SPD上引线的导线截面4mm²

接地引线导线截面6mm²

6.SPD、SPD保护电器与配电系统保护电器的关系问题

(1)SPD保护电器之间与配电系统保护电器的关系问题

一般情况下,SPD均应位于配电系统的保护电器之后。

只有在一种特殊状况下即当正常情况下断路器是断开状态的,为使SPD起到应有的作用,才会将SPD置于位于断路器之前,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SPD的保护电器与其配电系统的保护电器还应满足选择性配合关系,例如熔断器保护整定电流之比应满足1:

1.6。

设计人员要注意SPD的保护熔断器整定电流须不大于SPD供应商限定的最大后备保护熔断器整定电流,要不然,SPD在承受大幅值的电涌电流情况下极其危险,可能会爆炸。

(2)SPD与RCD的关系问题

当SPD采用CT1接线,SPD应接于RCD之后;

当SPD采用CT2接线,SPD应接于RCD之前。

原因是CT1接线时,RCD能及时测得即将失效SPD的泄漏电流,可作用于跳闸或报警,避免一旦SPD失效,SPD对地短路引发接地故障,导致各种电气事故。

在CT2接线情况下,SPD即使失效短路,由于“1”即放电间隙的存在,也绝不会导致接地故障,RCD不可能测得SPD的泄漏电流,所以应将RCD装于SPD之后,同时可避免大幅值的雷击电磁脉冲电流不必要地流过RCD的零流线圈。

关于RCD跳闸还是报警的问题,电气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设备的负荷性质来确定,例如一些消防、人防设备和一些断电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伤及人身的用电设备,当RCD测得SPD的泄漏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应不跳闸而仅发出报警信号,一方面让这些设备能坚持工作,另一方面提醒运行维护人员及时更换将要失效的SPD。

其他一般场所的RCD测得SPD的泄漏电流时超过设定值时,则应该跳闸,以免SPD失效短路导致接地故障。

7.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

CECS标准《建筑物低压电源电涌保护器选用、安装、验收和运行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报批稿,以下简称CECS标准)对SPD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

“Uc经新标准TOV试验”的意思:

SPD通过GB18802.1-2002的TOV试验,设计可用此栏数值。

“Uc按TOV要求选择”的意思:

SPD未经GB18802.1-2002的TOV试验,设计应用此栏数值。

接地制式

接入位置

接线方式

Uc经新标准TOV试验

Uc按TOV要求选择

备注

TN

RCD后

CT1

共模

L-PE

≥253V

≥380V

推荐

N-PE

≥320V

RCD前

CT2

(3+1)

L-N

≥250V间隙

TT高压不接地或高、低压不共地

≥341V

TT高压接地并且高、低压共地

要求

≥1200V间隙

当供电部门高压侧采用大电流接地系统,同时又要求低压用户必须采用TT制接地系统,首选应要求供电部门高、低压分开设置接地装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做不到时退而求其次只能在低压侧选择CT2接线,在这种情况下,SPD自始至终就应选择CT2接线(在N-PE之间设置放电间隙,有Uc≥1200V要求)。

供电部门可能并不了解高压系统接地型式的不同竟会影响到低压系统的SPD选择、应用,电气设计应引起充分注意。

8.电压保护水平Up

CECS标准对SPD的电压保护水平Up建议满足下列要求:

冲击耐受配合

说明

SPD1入口级

SPD2中间级

SPD3设备级/SPD4精细级

冲击耐受水平

IEC60664-1

≥4kV

≥2.5kV

≥1.5kV

紧凑配合

满足上面的要求

≤4kV

≤2.5kV

≤1.5kV

有裕度配合

20%裕度

≤3.2kV

≤2kV

≤1.2kV

新标准

IEC60364-5-534-2002

利用新产品

低电压保护水平

≤2.5(1.5)kV

≤1.2kV/≤1.2kV

上述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和电压保护水平Up均涉及系统和被保护设备的安全与可靠。

(1)根据上表,设计人员会发现根据IEC最新标准,入口级SPD1的Up值不大于2.5kV,CECS标准希望甲级保护能不大于1.5kV;

设备级SPD3的Up值不大于1.5kV,CECS标准希望甲级保护能不大于1.2kV。

(2)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项目、被保护设备耐压能力所需要的电压保护水平、实际的SPD产品性能,选用合适的参数,但入口级SPD1/设备级SPD3的Up限值≤2.5kV/≤1.5kV不应该突破,甲级电涌保护等级入口级SPD1宜取Up≤1.5kV。

SPD供应商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努力开发新产品来予以保证。

(3)一些SPD供应商样本上的Up值较小,但对应的是较小的Uc,设计人员应注意区分,不可随意选用,否则SPD在电网暂态过电压时,可能会出现问题被击穿导致低压配电系统短路或发生接地故障(SPD通过GB18802.1-2002的TOV试验则另当别论)。

Uc、Ures、Up参数之间的关系:

Uc<

Ures<

Up;

Uc↑→Ures↑→Up↑。

符号↑表示越大,→表示引起

9.SPD设置要求

在以下各线

之间安装

SPD

SPD安装处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制式

TT

TN-C

TN-S

IT(有中性线引出)

IT

+

O

NA

O

L-PEN

L-L

+

根据不同的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制式安装SPD。

O必须NA不适用+非强制性的,可附加选用

10.建筑物电涌保护系统等级

CECS标准将建筑物电涌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国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以下简称《信息系统防雷》)、2004-06-01实施的保护分级则定为A、B、C、D四个等级,基本对应,注意不要与B、C、D级SPD的概念混淆。

建筑物电涌保护系统的等级不是指某一个SPD的等级。

11.SPD电涌能量承受能力要求

CECS标准要求的SPD电涌能量承受能力要求如下(目前此表格内参数仅供了解用,不作为设计依据,条件栏内“本建筑物无接闪器”是指已处于其他建筑物防雷保护之下):

条件

电涌保护等级

第一级SPD保护

Ipeak(kA)

(10/350μs)

第二级SPD保护

In(kA)

(8/20μs)

第三级SPD保护

第四级SPD保护

Uoc(kV)1.2/50μs

/Isc(kA)8/20μs

架空进线

电涌甲(乙)级

SPD1≥12.5

SPD2≥10

SPD3&

SPD4≥10/5

电涌丙(丁)级

SPD1≥6.5

SPD3(丁级无)≥5

电缆进线,配变屋外

SPD1≥10

SPD2≥7

SPD4≥7/3.5

SPD1≥5

SPD3(丁级无)≥3.5

电缆进线穿管,配变屋内共地

SPD2≥3.5

SPD4≥3.5/1.75

SPD1≥2.5

SPD3(丁级无)≥2

电缆进线,本建筑物无接闪器

SPD1In≥5(8/20μs)

SPD2≥1

SPD4≥1/0.5

SPD3(丁级无)≥1

SPD技术参数的选用,设计可按下列原则分析、确定:

(1)不同的分类试验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可比性,设计选用技术参数应根据SPD所处位置而定。

(2)关于Ⅲ级分类试验的Uoc/Isc的问题,设计院颇为棘手的是绝大部分SPD供应商没有提供相应的技术参数,对此,有关的SPD供应商尤其是国内的SPD生产厂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国标《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8802.1-2002对Ⅲ级复合波试验(主要针对终端设备的电涌保护)已有专门的试验要求,像德国的菲尼克斯(PHOENIXCONTACT)就在技术样本上标出了用于终端设备SPD的Uoc值,电气设计人员选用时就极具针对性。

甲级保护在SPD3和SPD4均设置的情况下,SPD3可采用Ⅱ级分类试验的In,SPD4应采用Ⅲ级分类试验的Uoc/Isc。

乙级保护在仅设置SPD3的情况下,SPD3应采用Ⅲ级分类试验的Uoc/Isc。

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很多SPD生产厂家暂时还未能提供Ⅲ级分类试验的Uoc/Isc的条件下,设计人员只能以Ⅱ级分类试验的In替代,希望国内的SPD生产厂家能尽快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3)当考虑建筑物防雷装置或附近遭雷击时,雷击电流峰值要求:

Ipeak≥12.5kA(10/350μs,对每种接线方式的SPD)。

CT2接线时,N-PE之间的SPD间隙则为Ipeak≥50kA(三相×

4),Ipeak≥25kA(单相×

2)。

(4)当仅考虑防大气过电压(感应雷或远处直击雷)和操作过电压时,进户处的SPD标称放电电流In≥5kA(8/20μs,对每种接线方式的SPD)。

CT2接线时,N-PE之间的SPD间隙则为In≥20kA(三相×

4),In≥10kA(单相×

(5)屋顶大型空调机组保护应采用第一级SPD,电梯保护建议采用第一级SPD但可采用第二级SPD。

(6)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SPD保护与SPD1、SPD2、SPD3、SPD4呈不完全对应关系。

四、SPD1、SPD2、SPD3、SPD4接于低压配电系统的典型示意图

1.甲级电涌保护系统等级:

SPD1入口级、SPD2中间级、SPD3设备级、SPD4精细级(共设置四级SPD保护)

(《信息系统防雷》的SPD保护分级A级定为宜采用2或3级)

2.乙级电涌保护等级:

SPD1入口级、SPD2中间级、SPD3设备级(共设置三级SPD保护)

(《信息系统防雷》的SPD保护分级B级定为宜采用2级)

3.丙级电涌保护等级:

SPD1入口级、SPD3设备级(共设置二级SPD保护)

(《信息系统防雷》的SPD保护分级C级定为宜采用1或2级)

4.丁级电涌保护等级:

SPD1入口级(共设置一级SPD保护)

(《信息系统防雷》的SPD保护分级D级定为宜采用1或2级)

图2SPD1~SPD4接于低压配电系统的典型示意图

五、建筑物中SPD保护的主要对象

建筑物中SPD保护的主要对象应由电气设计人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下列主要内容可供参考:

1.信息系统中心

计算机网络中心、有线和无线通信机房、有线电视机房的电源电气设备或电力电子设备(例如UPS、EPS等)。

2.建筑物整体安全的监控中心

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控制室、电梯控制室、楼宇自动控制中心或安保监控中心的电源。

3.重要的大型电气设备

消防变频电动机、屋顶中央空调机组、电梯动力设备、变频生活给水泵,尤其是配备智能控制模块、电子监控模块、电力电子模块或装置的设备。

4.关系人身安全的重要场所

医院手术室、急救室、ICU重症监护护理单元、电子医疗设备室的供电和照明。

5.应急设备、机组

备用和在用的应急、备用电源机组和机房。

六、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的一些疑义

论文里的技术参数是CECS标准中要求的,2003年11月下旬举办《雷电防护高级学习班》进行CECS标准宣贯时,国标尚未出台,现既然国标《信息系统防雷》GB50343-2004于2004-06-01实施,设计人员目前按理应执行新国标。

但对《信息系统防雷》有一些疑问,提出来供各设计院同仁一起分析、研究,也让《信息系统防雷》的编撰人员引起充分注意,具体内容如下:

1.《信息系统防雷》的综合防雷系统违反<

GB50057-94的有关规定

《信息系统防雷》的综合防雷系统将建筑物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措施共用了接地系统(图1.0.5所示,但<

GB50057-94/3.2.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规定应有独立的接地系统,其防雷接地系统不能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共用,《信息系统防雷》图1.0.5所示的内容应注明不适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否则,应在规范中注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已不再要求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以免引起设计人员的困惑。

2.《信息系统防雷》对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描述比较详细,画出了各级SPD安装位置的示意图,但未针对TT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的情况作出描述。

《信息系统防雷》作为一本国家标准,应对TN、TT等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设置各级SPD的情况作出全面的描述,虽然TT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设置各级SPD情况很复杂,描述比较困难,处理起来难度也大,而且还需要供电部门的配合,但如果国标都不作出规定,那电气设计人员具体操作就肯定有难度。

希望《信息系统防雷》的编撰人员针对这一情况,尽快予以完善。

3.《信息系统防雷》对Up电压保护水平未按IEC最新要求实施。

由于我国已进入WTO,各行各业要与国际市场接轨,作为我们的国家规范,理应等效采用或遵守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最新规定,SPD电涌保护器入口级不要求Up≤2.5kV是不合适的。

如果是出于国情的需要,目前国内一些SPD电涌保护器生产厂家无能力满足,也应在条文说明中予以详细描述,让设计人员明白怎样的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信息系统防雷》对Iimp冲击电流(10/350μs波形)、In标称放电电流(8/20μs波形)参数值是否偏大。

2004年6月17、18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一楼举办了“2004(上海)国际防雷技术论坛暨展览会”,此次大会由上海市防雷中心和深圳市中电创意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并有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江西等多家防雷中心参加。

与会的有关防雷专家均不约而同地提到:

一般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其Iimp冲击电流12.5k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