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350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

全国I卷第10题以创设H2还原W03制备金属钨、第26题以再现凯氏定氮的真实情境,着力考查考生对大型管线实验装置的运用能力。

全国II卷第10题和第13题则以实验操作和实验目的一致性为切入点,分别设置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实验各4项,以体现通过化学实验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全国化学III卷第26题以绿矾在不同温度下分解过程为场景进行设问。

本试题还有一个最大亮点,实验过程设置以及设备组装始终围绕绿矾组成和性质的探究,包括绿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绿矾结晶水的测定、铁元素的转化及其鉴定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等。

尤其是硫酸亚铁热解的固体产物,是选择所生产气体的鉴定试剂的依据,要求考生通过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根据分解产物的性质合理推理实验现象。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还在设置科学研究情境,培养学生化学研究思维和科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题型改革的探索,其思路主要体现在全国化学II卷第35题和小巷第26题中。

II卷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最新制各出的世界上汀个五氮阴离子化合物为题材,测试考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理解,但在题目设计上却体现了科学发明的创新思维和对考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该题以五氮阴离子极不稳定为切入点,从揭示氮元素原子的特殊结构、引入电子亲和能的新概念,到指出氮在同周期元素中亲和能的异常,从而要求考生分析氮元素难以结合电子的本质原因再以首个五氮阴离子化合物晶体结构图为信息,考查考生分子、化学键的基本知识,最后再通过该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的特殊结合力,考查学生应用物质结构知识分析五氮阴离子晶体结构稳定的原因。

整个题目展示了该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困难以及成功的思路方法,显示出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

3.联系实际呈现真实情境,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从化学科学这一角度出发,首先,牢牢把握化学的应用性在学习化学中的杠杆作用,广泛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境,引领考生正确认识化学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

其次,注重化学应用情境的呈现,在体裁设计上,通过应用性情境,将实际问题分解成若干知识层次单元,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取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全国理综I卷第27题,呈现生产锂电极材料的工艺框图,提供酸浸工艺中"

浸出率——浸出时间"

的多温度曲线,要求考生综合分析二氧化钛沉淀溶解过程的“转化率一一温度”变化趋势,并选择符合要求的工艺条件,体现了对考生综合分析并解决酸浸工艺中"

工艺条件选择"

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又如全国理综II卷第27题,以丁烷脱氢制丁烯的工业过程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

该题以静态平衡体系设计问题,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复述和综合利用的基本能力。

除此之外该题还引入了工业流化反应床反应体系的信息,通过反应参数图引导考生从反应速率角度分析平衡态和非平衡态反应的差异,考查考生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知识分析工业生产中基于经济效益的实际问题。

4.呈现新颖的信息,探索创新能力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其魅力在于利用已有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换,可创造出全新的化合物。

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理论是研究物质转换和性质预测的两大重要理论支柱。

高中化学中学习的反应原理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热效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及电解质溶液平衡和电化学等。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理论则体现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晶体结构等方面。

以往的高考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测试,以对化学用语和概念的认知、复述和简单应用的题型为主,今年的高考试题对这个方面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创新数据形式,考查数据推理能力

全国理综I卷第13题,以二元弱酸溶液体系酸的形态分布为题材,巧妙地将两个电离平衡中相关酸形态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体系的酸度关系用其对数关系绘制成线性关系图,要求考生由图上的信息获知酸的电离常数、给定pH时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的大小。

全国理综II卷第12题,同样以二元弱酸溶液体系酸的形态分布为题材,只是以溶液不同pH所对应的各种酸形态占总酸浓度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关系建立关系图,要求考生利用图中信息获知酸的电离常数、给定pH时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的大小。

全国理综III卷第13题,取材。

Cu2+和Cu除掉废水中C1-。

的应用背景,其中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以及耦合反应平衡,要求考生从Cu2+和Cu+与C1-之间的

推断CuCl溶度积常数和C1+歧化反应的规律。

(2)拓展化学知识,考查学习潜能

全国理综I卷第36题,要求考生通过现场学习羟醛缩合和双烯加成两个新反应,分析和理解整体有机光电材料的合成路线,并利用题目提供的双烯合成反应信息和已学过的有机反应知识,设计一条合成路线。

全国理综II卷第36题给出了一种有机新药物的合成路线,要求考生多次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数据和化学反应计量关系等信息,来推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5.坚持立德树人、关注社会发展、体现绿色化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从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以及情境设置等角度,着力引导考生关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化学学科的独特的育人功能,帮助考生建立绿色化学、环境保护以及热爱化学科学等理念。

(1)展现化学价值,引导正确认识

三套理综化学试卷均设计了化学与生活相关的试题,分别从合成纤维(I卷)、健康化学(II卷)、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III卷)等领域设计考核知识点,让考生全面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

(2)呈现中国的成就,传递爱国情怀

挖掘历史文献和顶级科研论文的合适资料,以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编制试题,展现中国传统科技成就和现代化学研究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化学,为国奉献。

例如全国理综I卷以我国古代由砷矿提取三氧化砷技术为背景,考查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全国理综II卷选取了我国科学家在顶级刊物《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考查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

(3)体现绿色化学和环保理念

试题的选材设计通过废弃物品的综合利用,展现化学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通过提示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尾气吸收,使学生牢固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保理念。

例如全国理综ll卷中的水中溶氧测定实验、全国理综II卷中的由砷废渣制取砷酸盐以及IV卷中由硼镁泥提镁等,均体现了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的精神。

Ⅱ.选择题常考知识分析

一、中学化学实验基础

【规律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类试题常考的主题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气体的制取;

还有将物质的性质、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分析的内容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题目,前面的题型比较简单,综合性的题目要求考生把握实验的整体设计,具有将已有知识有序储存、合理关联的能力,难度较大。

近年考查试题试题的比重加大。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②.

【答案】A

【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及相应的实验仪器。

依据物质的状态,即固、液、气和实验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离提纯方法。

选项A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分离Na2CO3溶液和乙酸乙酯,应该选用分液装置,即装置③,A项错误。

选项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得到含碘较多CCl4的和含碘少的水溶液,CCl4和水互不相溶,所以分为两层,用分液漏斗分离,B正确。

选项C气体杂质的除去一般用洗气瓶洗气,FeCl2溶液可以和Cl2反应,所以可以用FeCl2溶液吸收Cl2,C正确。

选项D粗盐提纯先过滤掉泥沙等难溶性的杂质,在通过蒸发结得到粗盐,D正确。

【例2】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含Na元素而不含K元素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答案】D

【分析】离子或物质的检验。

梳理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

阳离子Na+、K+、NH4+、A13+、Fe2+、Fe3+

阴离子Cl-、Br-、I-、SO42-

气体H2,CO,CH4,C2H4,C2H2,O2,Cl2,HCl,NH3,NO,NO2,CO2,SO2等.

选项A:

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02的,除C032-外,还可能有HCO3-A错误。

选项B:

K元素焰色反应的紫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之后才能看到,所以不能确定没有K元素,B错误。

选项C:

能使溴水褪色的气体,可以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S02等。

选项D:

Fe2+被氯水氧化生成Fe3+,Fe3+遇到KSCN变为红色,所以D正确

【例3】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反应中有NH3产生

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

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NaHC0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分析】本题将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分析的内容以表格形式融于一体,容量大,综合性强,问题结构表述清晰。

要求考生对物质发生变化过程能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变化原理的本质所在,难度较大。

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矿可以和Mg反应,生成H2,此反应消耗H+,促进铵根水解生成氨气。

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可以证明气体中含有氨气,故A正确。

选项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可以证明氢气的存在,故B正确。

选项C:

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故C正确。

选项D:

Mg不能与碱反应,OH-一般也没有氧化性,所以D的结论不合理。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Mg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NaHC0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CO3-H++CO32-,H2OH++OH-;

Mg和H+反应生成H2,Mg2+,Mg2+跟OH-、C032-生成难溶物Mg(OH)2•2MgC03,则H+、OH-、C032-的浓度均降低,促使上述两平衡均向右移动。

故Mg和饱和NaHC0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H2。

二.物质结构及元素推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类试题的命题规律是通过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元素性质等信息推出兀素名称,然后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推导性质,常考内容有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沸点等的比较及物质的化学键、性质和用途等。

其实质突出了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化学重要的学科思想,利用周期律进行元素和物质性质的推断和预测,考查了考生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例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Z>

Y>

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W>

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

X>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分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短周期元素W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则W是P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确定X是N元素,Y是O元素,Z是Si元素,由此分析解答

选项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Z>

Y,故A错误。

选项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X>

Z,所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Z,故B正确。

选项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Y>

Z,所以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Y>

Z,故C正确。

选项D主族元素除了0和F之外,最高化合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故D正确。

【例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XYZW

原子半径/pm1601437066

主要化合价+2+3+5,+3,-3-2

A.X,Y元素的金属性X<

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据此由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判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即主族序数。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半径增大,所以结合原子半径可以推知X.Y、Z、W这四种元素分别为Mg、Al、N、O

选项A: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Mg>

A1,A错。

N2与02化合时生成的是NO.B错。

A1203只能溶于强酸和强碱,而氨水是弱碱,C错。

非金属性O>

N,单质的氧化性02>

N2,所以NH3在纯氧气中燃烧可以得到N2,D正确。

【例3】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

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但是呈现方式新颖对学生读图解图能力要求较高。

首先审题中要抓住"

短周期元素"

几个字,再结合化合价知识(如图中有两种元素既有+4价,又有一4价,故前一种元素为碳,后一种元素为硅)可轻松得知,图中元素钓别为6~17号元素(10号氖除外),其中X为氧元素,Y为钠元素,2为铝元素,W为硫元素,R为氯元素。

选项A;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应为:

Na>

Al>

O,A错误。

选项B;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好,所以HCl>

H2S,B错误

选项C;

SO3与H2O化合生成H2SO4,H2SO4是共价化合物,C错误。

选项D;

NaOH与Al(OH)3能发生反应;

NaOH+Al(OH)3=NaAlO2+2H2O,D正确

三.物质的微观结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类试题的命题规律是:

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设计成选择题,可以和化学计算、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化学反应等知识联系,综合性强,题目灵活,能很好地考查和判断思维的严密性,难度中等,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该题的基本思路都是先把宏观的量转为物质的:

注,然后根据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观粒子数之比求解。

【例1】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40gNaOH溶于IL的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量浓度为1mo1/L

B.常温常压下,18gD20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0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D.常温常压下,17gNH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NA

【分析】难点是在把宏观的量转换为物质的量时概念不清,易出现错误。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N/N_A=n=m/M=V/V_m=CV

是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是指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题中给出的1L是溶剂水的体积,A错误。

考查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lmolD2O含有的原子总数3NA,但是D20的摩尔质量是20g/mol,所以18gD2O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B错误。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含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时常用的数22.4L/mol使用时需注意条件;

在标况(0℃,1标准大气压)下是气体,题中CH3CH20H在标况下非气体,所以不知道密度,无法计算乙醇的物质的量及相应的分子数。

选项D:

正确。

虽然说的不是标况,但给的是质量,可以计算出NH3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NH3中含有4个原子,1molNH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NA.

【例2】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CH4中所含中子数为10NA,

B.l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C.1molNa202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

D.常温常压下,2.8g乙烯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0.2NA

【答案】C

【分析】该题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选项A和选项B:

考查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电中性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学生熟悉1-20号元素,所以质于数和电干数的计算一定要和原子序数联系起来。

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A中CH4中的H没有中子,所以A错误,B中-OH是电中性的,所以1个-OH中有9个电子,lmol-OH中电子数应为9NA,B错误。

考查物质的组成,从微观上来说物质是由离子、分子或原子组成的,Na202是由Na+和022-组成的离子化合物,C正确。

考查化学键,写出乙烯的结构式就能发现1个乙烯分子中有4个碳氢键,D错误。

【例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mo1H2和0.5mo1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1.0L的0.1molL-1Na2S溶液中航油的S2-离子数为0.1NA

C.0.lmolC12与Na0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2mol浓硫酸和足量的Cu反应,生成S02的分子数为NA

【分析】考查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反应是有条件的。

选项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进行不到底,所以得到NH3分子数

小于NA。

选项B因为S2-水解,所以浓度会减小,含有的离子数也相应地减少,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时,不能忽略盐类的水解。

选项C,考査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数,1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等于化合价的变化值。

该反应为歧化反应,两个氯原子,一个升,一个降,变化1价。

类似的歧化反应还有Na202,和水或C02反应,NO2和水的反应。

选项D考查反应是有条件的。

Cu和浓硫酸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浓硫酸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变稀,到一定程度反应就会停止,所以2mol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S02的分子数小于NA,D错误。

类似的还有Cu和硝酸、Mno,和浓盐酸、Na和O2的反应,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浓度、温度、酸碱度等对反应有很重要的影响。

四.酸碱中和及平衡应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类试题的命题规律是;

考查的主体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常考内容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等问题。

该部分内容较多,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想象、理解能力,考题对学生整合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难度较大。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最主要的是分清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熟练利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从命题趋势看,这类试题近年主要以数形结合的方式考查,尤其是2017年三套试题均是这种形式,应该引起注意。

【例1】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

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1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以及水电离的影响因素,掌握水的离子积为温度的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bc为等温线,故升高温度,不能由c到b,故A错误。

选项B:

b点c(H+)=c(OH-)=l.O×

10-7,故Kw=1.0×

10-7×

1.Ox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