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515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3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绕城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大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及其它相关法律、规章的要求,2011年3月咸宁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受湖北省咸宁市交通局委托,承担了《咸宁市咸安三班口至崇阳浪口温泉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编制工作。

在接到委托后,我院首先依据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文件,《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对本项目做了进一步的审核,在严格执行184号文件的前提下,咸宁市水利勘察设计院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本项目区域进行了初步的勘察,收集了项目区有关社会经济、水保等方面的资料,在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可研报告》,于2011年3月编制完成了《宁市咸安三班口至崇阳浪口温泉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本项目占地84.5公顷,其中农用地58.5公顷,建设用地26公顷。

本项目计划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建设工期24个月,2013年5月建成通车。

总投资为31857.97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506.32万元。

咸宁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足,热量丰裕,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

嘉鱼县年平均气温在16.9℃,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2℃,全年≧10℃活动积温5380℃。

光热充足,资源丰沛,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08.13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44.3小时,日照率为44%,无霜期249—262天。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为2.1m/s。

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主体工程方案不存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

主体工程推荐方案评价:

路线走廊带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同意主体工程推荐意见,推荐西线方案;

路线起点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同意主体工程推荐方案;

路线终点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同意主体工程推荐方案;

路线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同意主体工程方案K方案。

其他评价:

工程总体布置合理;

并未对弃渣场作出规划,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也没有明确,施工进度不详,希望主体工程在下阶段设计中予以明确。

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了筑路材料为外购,不对料场作评价,要求在材料购进合同上明确料场的水土保持防治责任方为料场经营方。

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共永久征用土地12.5hm2。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考虑临时用地。

本方案估算此类临时用地数量共16.18hm2。

总占地面积28.68hm2。

施工组织设计评价:

由于设计阶段和深度的限制,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没有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本阶段不作评价。

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项目主要包括:

路基路堑工程护坡、地表排水等项目。

主体工程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较详细的设计,需补充相关位置的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

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Ⅲ级。

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主体工程区、施工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区和开挖方临时堆放区,防治责任范围的总面积为30.30hm²

其中,项目建设区28.68hm²

直接影响区1.62hm²

本方案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一致,为可行性研究深度。

设计水平年为2010年。

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项目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面积为30.30hm²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30.30hm²

工程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7.8hm²

工程总弃渣量53.86万m³

根据预测,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57万t。

本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主体工程区和弃渣场区,重点防治区为主体工程和及弃渣场区。

从水土流失强度和流失总量预测来看,监测的重点时段在施工期,重点区应为主体工程区及弃渣场区。

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

本方案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主体工程区、施工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区和开挖方临时堆放区等5个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根据各防治分区的特点,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有拦渣工程、护坡工程、排水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等,植物措施有植物防护、植物恢复、绿化美化等,施工临时措施包括临时排水和临时拦挡等。

1.6工程量及施工组织设计

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为:

土方开挖0.44万m³

,干砌块石1.07万m³

,M7.5浆砌石0.36万m³

,直播种草14.43hm²

,植苗造林3.66万株。

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及防护需要制定,水土保持工程总工期同主体工程一致,为22个月。

考虑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均与主体工程建设配套进行,施工条件与主体工程大致相同,施工辅助设施上可以利用主体工程已有设施。

1.7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595.28万元。

其中,工程措施投资为137.78万元,植物措施投资为7.46万元,临时措施投资为234.17万元,独立费用158.05万元,基本预备费为16.12万元,价差预备费按规定不计,损坏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41.70万元。

因主体工程已列水保专项投资15.03万元,本方案实际新增水保投资为580.25万元。

工程的六项防治指标全部达标:

扰动土地治理率为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5%;

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

挡渣率为100%;

林草植被恢复率为100%;

林草覆盖率为48%。

1.8水土保持要求及建议

项目建设过程中,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在主体工程下一阶段设计中,尽量进行优化比选,使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招标主持单位严格按照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进行招投标工作;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质量要求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

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进行监督,确保水土保持工程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得到实施。

1.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表1—1 ×

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填表日期:

20-aug.

总编号

00045

年编号2007—04

项目规模

全长7.515公里。

设计速度40Km/h,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7.0m,桥梁宽14.0m,隧道宽10.0m。

总投资:

15902.53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2292.97万元)

建设地点

省×

工程等级

二级

所在流域

长江流域清江一级支流

工程总投资

15902.53万元

工程总工期

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

责任范围面积

30.30

hm2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

27.8

项目建设区

28.68

扰动地表面积

30.3

直接影响区

1.62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

1.79

万t

减少水土流失总量

1.57

扰动土地治理率

95%

控制率

97.75%

防治任务及目标

自然地理类型

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省级水土流失分区公告

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

治理度

主要

防治

措施

及工

程量

土方开挖

0.44

万m3

水土流失背景值

2500

M7.5浆砌石

0.36

[t/(km2·

a)]

干砌石

1.07

方案目标值

500

纺织袋装土临时挡墙

3.3

塑料薄膜临时覆盖

5

万m2

项目区容许值

造林

3.66

万株

直播种草

14.43

控制比

1

弃渣场工程

本方案共设弃渣场6处,占地9.53hm2,处理弃渣53.85万m3,挡渣、排水、护坡和植物绿化处理。

土石方开挖0.35万m3,M7.5浆砌石0.31万m3,干砌石1.07万m3,铺土工布0.05万m2,分殖造林1.71万株,直播种草6.85hm2。

拦渣率

100%

可恢复植被面积

植物措施面积

植被恢复系数

林草植被覆盖率

47%

水保投资

总投资

595.28

万元

方案

投资

防治费

379.41

主体工程已列投资

15.03

补偿费

41.7

水保方案新增投资

580.25

监测费

72.00

监理费

10.00

总投资/减少水土流失量

379.16

元/t

其它

92.17

方案实施期

方案编制单位

建设单位

地址

项目负责人及电话

法人及电话

联系人及电话

传真/邮编

电子信箱

2方案编制依据

2.1方案编制目的和意义

2.1.1方案编制目的

1)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项目建设单位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责任和范围。

2)在调查工程项目对工程建设区及周边区域水土保持设施破坏情况的基础上,预测因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提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方案,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为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水土流失对生态的干扰程度。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4)为方案实施提供技术服务。

2.1.2方案编制的意义

  1)水土保持方案是全面分析项目设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及危害,确定业主依法应承担的防治范围和相应责任,确定建设单位科学防治水土流失之所需,也为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法、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提供依据。

  2)方案报告书是与主体工程建设中实施“三同时”的保证。

审批后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是业主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审批确定的水土保持投资才能依法计入主体工程基建投资,水土保持措施才能真正有计划实施。

  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旨在规范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是进一步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依据,也为主体工程进一步优化设计、施工提供指导性意见。

2.2编制依据

2.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49号发布,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发布,2002年10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发布,1997年8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发布,2002年8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发布,1989年12月26日);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0号,1993年8月1日);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号,1988年6月10日);

9)《×

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12月2日×

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10)《×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土保持实施条例》(1995年4月25日×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7月28日×

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

2.2.2部委规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公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水利部令);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

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9号,2004年9月15日);

5)《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厅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

2.2.3规范性文件

1)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5]3号《关于发布<

水利工程各阶段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制指导意见>

的通知》;

3)国发[2003]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4)水保〔2004〕332号《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

5)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1989〕88号文《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

6)水利部水保〔2003〕89号《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

7)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8)财政部〔2004〕21号《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发布2003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

9)水利部水保〔1996〕393号《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

10)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

11)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计列的指导意见》;

12)水利部水总[2003]67号《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

13)鄂政发〔2000〕28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的通知》;

14)鄂政发〔2000〕47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15)×

省水利厅鄂水保复〔2001〕593号《省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问题解释的批复》。

2.2.4技术规范与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防洪标准》(GB50201—94);

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8)《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ISBN7—80621—680—4/S•49);

9)《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ISBN7—80621—681—2/S•50);

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13)《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6);

14)《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001)。

2.2.5技术文件及其他资料

1)《委托书》(×

县交通项目建设管理处,2007年6月14日);

2)《×

县绕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专题会议纪要》(县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7〕5号,2007年6月11日);

3)《×

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州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6月);

4)《×

省分县水土流失图册》(×

省水利厅);

5)其他相关资料。

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根据鄂政发〔2000〕47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项目区为省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按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送审稿)第5.2.2条规定,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Ⅱ级。

3项目概况

3.1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以下简称绕城公路工程)

建设地点:

县城郊。

(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

县城区绕城公路工程地理位置图)

建设单位:

县交通建设项目管理处

建设目的: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建设性质:

新建

工程任务: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等级与规模:

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km/h,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7.0m,桥梁宽14.0m,隧道宽10.0m。

建设工期:

施工期22个月,2007年12月开工,至2009年月底竣工。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

3—1×

县城区绕城公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一、基本指标

公路等级

山岭区

2

设计速度

km/h

40

3

设计交通量

辆/昼夜

15402

2029年折算小型车

4

征用土地

13.03

隧道长度未计

概算总额

6

平均每公里造价

二、路线

7

路线总长

km

7.515

其中城市路段20m

8

路线增加系数

1.332

9

平曲线个数

22

10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60

11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

47.172

12

直线最大长度

1070.185

13

最大纵坡

%/处

7.0/1

14

最大坡长

m/处

140/1

15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

2.262

16

竖曲线长占路线总长

20.226

17

竖曲线最小半径

(1)凸形

m/个

1200/1

(2)凹形

2000/1

三、路基、路面

18

路基宽度

19

路基土石方数量

58.38

土方

26.31

石方

32.07

20

平均每公里土石方数量

7.77

21

挡土墙

0.96

防护及排水工程

4.6

23

路面宽度

7.5

沥青混凝土路面

四、桥梁、涵洞

24

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Ⅱ级

25

桥面净宽

净—m

净—14

26

桥梁

(1)大桥

m/座

904/3

(2)中桥

90.0/1

(3)小桥

27

涵洞

28

大、中、小桥占线路总长

0.13

29

平均每公里大、中、小桥长

132

30

平均每公里涵洞数

五、隧道

31

隧道(中隧道)

1000/1

六、路线交叉

32

分离式立交

33

平面交叉

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八、环境保护

3.2项目组成与布置

县城区绕城公路的起点位于×

县城邺州镇北毛草坝×

国道,整体呈南北走向,止点在×

县城郊马栏溪接回×

国道。

中间主要控制点为麻城湾、石鼓门、红土坪、瓦窑坪、闫家湾。

设计速度40km/h,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7.0m,桥梁宽14.0m,隧道宽10.0m。

平面布置见附图G209—JSRC—SB—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